【报告】到湖南省发改委挂职锻炼工作总结(全文完整)

时间:2023-05-17 10:18:04 来源:网友投稿

到湖南省发改委挂职锻炼总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湖南挂职启示根据省委组织部安排,我于2012年3月12日起到湖南省挂职锻炼,任湖南省发改委党组成员、主任助理,协助主任分管全面工作以及资源环境和项目前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到湖南省发改委挂职锻炼工作总结(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报告】到湖南省发改委挂职锻炼工作总结(全文完整)

到湖南省发改委挂职锻炼总结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湖南挂职启示

根据省委组织部安排,我于2012年3月12日起到湖南省挂职锻炼,任湖南省发改委党组成员、主任助理,协助主任分管全面工作以及资源环境和项目前期工作处的工作,为期半年。省委特意打造这一平台,将我省干部选送到湖南挂职锻炼,学习湖南省“两型”社会发展和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区建设的先进经验,目的明确,用意深远,对推动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个人来说,这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一次难忘的经历,同时我也得到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带着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转型跨越发展中“为什么转,怎么样转,往哪里转”的这些重大问题,我用心去听、去看、去学、去思,努力为山西和晋城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做点贡献。

一、感受湖南变化,提高认识换思维

湖南挂职的学习和实践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感触之一:湖南省思想解放的程度非常高,两型理念深入人心前所未有。

思想决定高度,眼界决定出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先进的思想,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在半年的挂职锻炼中,我亲身感受到了涌动在三湘四水之间的发展激情,体验到了湖南省发改委领导和同志们活跃的思维、先进的思想,他们在规划设计、政策研究、项目建设、产业布局、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创意良谋给予了我很多的启发。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把实施“四化两型”战略、建设“四个湖南”(绿色湖南、创新型湖南、数字湖南、法治湖南)、实现“五个发展”(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人本发展)作为落实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目前,湖南省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经济总量连续数年跻身全国十强。“十一五”期间,湖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8%;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7%和12.5%。2011年,湖南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9669.56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全国排名第9位。

通过调研和学习,我深深体会到,湖南经济社会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最根本的就在于科学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通过思想的空前解放,形成新思路、提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一是湖南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实现两型社会顶层设计。立足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新阶段的实际,湖南按照党中央“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战略要求,主动提高发展门槛,创造性地将中央精神变为引领全省转型发展的改革构架和发展工程,并提出了“位居中部不能甘居中游,地处内陆不能为内陆意识所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施“弯道超车”,在实现中部崛起中奋勇争先的奋斗目标,坚持做到加快发展和转型发展有机统一。在总体改革方案获得国家批准后,先后推出10个专项方案、14个专项规划、18个示范片区规划和87个市域规划,对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阶段性任务、创新重点、配套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规划。同时,全省共制定70多个政策性文件和法规,率先出台16个两型标准、23个节能减排标准及一批地方技术标准,初步形成了两型社会建设的政策和标准体系,对改革试验区建设产生重大引领作用,做到了既有“行动线路图”又有“建筑施工图”。二是“两型”建设理念深入人心,从上到下形成了浓厚的氛围,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两型社会建设,政府是主导,群众是主体。两型建设实施以来,通过开展两型机关、两型企业、两型学校、两型园区、两型社区、两型乡镇、两型家庭等示范创建活动,使两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渐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和生活习惯。尤其是在“绿色湖南”的创建方面,他们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和体制机制激励,加上强有力的宣传普及活动,使环保、节约、低碳、生态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的共识。而且在“幼儿园、中小学校、社区市民学校开设不同形式的课堂,传播、普及“两型社会”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当地领导抓经济谋发展,头脑中始终绷着“两型”这根弦。规划审批部门在项目把关时,都要先拿“两型”这个试剂检测一番。普通老百姓也在谈环保、谈节能、追求低碳生活。

所以说,山西、晋城要转型跨越发展,思路就不能仅仅停留在项目、技术和产业等物质载体上,而是要通过这些“抓手工程”,来培育一种文化,一种理念,一种行为习惯,一种思维方式,提高转型发展理念的认知度、认同度和参与度,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人人想转型、人人谋转型、人人推转型、人人促转型的良好氛围,让转型发展成为全社会的主题词,让转型正真成为人们行为的精神指引。

感触之二:湖南省产业及项目策划的力度非常大,省与国家、省与各市形成的强大合力前所未有。

湖南省把“两型社会建设”本身就作为一个大项目来策划和实施。4年多来,两型社会的“招牌效应”日益显现,已成为争取国家政策的重要平台、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载体、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密集区和吸引建设资金的强大磁场。

在产业体系发展上,湖南全省上下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两化融合”为动力,通过积极的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发展及项目策划,整合一切可整合的资源,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来鼓励创新,激励创新,激活创新,促进冶金、建材、陶瓷等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推动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目前,已发展拥有8个千亿产业、2个千亿子产业、2个千亿产业集群、3个千亿产业园区和1个千亿企业。2011年,湖南实际利用外资居中部地区第一,到湖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119家;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占据全国三分之一市场份额,规模稳居全国第一;工业发展质量位居全国第12位,居中部6省区第1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5%,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全国排名第11位,在中部六省排第一。武广高铁、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亚欧水资源研究与利用中心、中意设计创新中心、中意技术转移分中心等一批重要创新项目落户湖南并正式运行。

从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到,作为晋城,我们在抓产业及项目建设上还缺乏发展的眼光和超前的思维。尤其是面对当前全国、全省各地竞相争先发展的压力,面对转型跨越发展的艰巨任务,就必须坚持抓住项目落地不放松,咬定项目建设不动摇,所以只有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才能真正改造我们过度偏重能源的产业结构,进而增强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后发力和竞争力。

感受之三:湖南省文化张力和永续发展能力非常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

从湖南决策层的战略部署就可以看出,他们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之高令人惊叹。湖南省2006年就确定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2009年提出把湖南建成全国“文化高地”,2010年又把文化创意产业敖全省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至此文化产业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十一五”期间,湖南文化产业连续5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已成为全省重要支柱产业,是湖南六大千亿元产业之一,先后孕育出了“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等蜚声海内外的文化产业方阵,用一连串“湘字号”文化品牌打造了“湖南文化现象”。2011年,湖南省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1012亿元,同比增长208%,占GDP比重达5.2%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8%。拥有收入过亿的文化企业110家,利润过千万元的文化企业235家,上市文化企业4家,从业人员达到百万,成为全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回过头来看,我们山西、晋城,与丰富的文化资源相比,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不够大,发展的势头还不够强,眼界还不够宽。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有效解决山西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能耗过高及科技落后等问题,是我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用“文化育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理念,引导、发现一批热爱文化、甘于奉献、敢于承担的文化骨干,充分挖掘省、市丰富的人文资源,发扬光大优秀的文化遗产,着力推动文化的产业化、产业的文化化,吸引国内外的创意团队和专业人才安家创业,使文化产业能成为转型跨越发展的新生力量。

感触之四:湖南省生态建设和城市建设非常好,城乡两型社会建设的力度和一体化发展的速度前所未有。

“四化两型”建设不仅快速提高了经济总量,壮大了经济实力,更主要的是生态建设和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在湖南,到处是青山碧水,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环境好、无污染,真正体现了“两型”社会的要求。

湖南省积极探索生态化城市群发展模式,努力构建生态建设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的组团式理念,摒弃传统“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规划建设“绿心”式生态城市群。包括整治区域生态化环境,促进城市群的生态化转型;改进城市景观格局,促进宏观人居环境的生态化转型;优化社区生态系统,促进中观人居环境的生态化转型;推广生态节能建筑,促进周围人居环境的生态化转型。通过两型建设,生态恶化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并在局部地区实现较大改善。长沙市实现了空气质量优良率、河流断面三类水率、垃圾和污水无害化处理率三个100%,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株洲摘掉了“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并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模范城市”称号。特别是自2008年开始的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行动,共关停退企业1000多家,沿江大部分工业污染源得以消除。2011年,湖南又以重金属污染治理为重点,开始新一轮湘江治理,努力把湘江打造成“东方的莱茵河”。

长株潭一体化是全国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也是湖南省两型建设的典型,曾被媒体评价为“中国第一个自觉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验的案例”。目前,三市已实现电话同号、金融同城、生态同建、污染同治,半小时经济圈正加速建立,并以1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连接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5市在内,拓展为“3+5”城市群发展规划。2011年长株潭三市的生产总值达10048亿元,占到湖南全省的51%,财政总收入(2460亿元)占到65%,固定资产投资(5013亿元)占到全省的51%。这些成绩已经向世人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个支点撬动了整个湖南经济社会的发展。

湖南的实践证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环保门槛,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减少一些GDP,但生态环境改善了,产业层次提升了,对资金、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增强了,从长远看是科学的,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山西及晋城作为全国的重要能源基地、煤化工基地,同时也成为生态脆弱、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当前突出的问题就是必须解决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借鉴湖南经验,科学发展求突破

学习借鉴湖南“四化两型”的发展经验,消化、吸收并运用于工作实践,正是此次挂职锻炼的初衷和目的。通过学习,也引发了我对山西省、晋城市转型跨越发展更多的思考。

(一)要进一步抢抓机遇、先行先试。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国家中部崛起打造中原经济区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交汇的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敢抓机遇,会抓机遇,科学谋划发展路径是确保我们进入转型发展“超车道”,实现跨越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对各级领导和干部的重大考验。

一是利用好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先行先试权是国家赋予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最大的“政策红利”。国家鼓励地方大胆改革,但许多方面的红线在哪里并不明确,经常因没有“政策依据”而使地方设想的改革和政策上报时容易被驳回而无法实行,但换个角度考虑就是“空间”仍很大。在先行先试的过程中,探索符合发展实际具有示范效应的“晋城”牌政策意义重大。“跑部进省”不但是要跑项目,更主要的是跑政策,要通过积极的努力实现上下充分沟通,影响上级对政策的开发进度和宽度,为转型跨越发展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

二是找准拉动发展的支点。转型跨越的根本目标就是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使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统筹协调推进。而工业新型化正是“四化”同步推进的切入点和牵引力,晋城要成为山西新的重要增长极,成为山西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基地,以项目建设为支点实现产业结构的重新洗牌就是必由之路。要按照差异发展、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思路,以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为转型重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发展为转型亮点,以循环经济为转型的突破点,依托煤而不依赖煤,着力策划和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新的主导产业集群。

三是要把握发展主动权。当前,全球经济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领域孕育着新的突破,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兴未艾。谁见事早、行动快,谁就能赢得先机、掌握主动。湖南通过“两型”的引领,已赢得发展先机、站上新的制高点上,而我们在科学规划、引导机制、政策体系等顶层设计方面才刚刚起步,对转型综改也缺乏明确的考核奖励和评判机制,以至于很多基层干部面对转型跨越仍无所适从。因此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忧患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善于在变化中捕捉新机遇,在合作竞争中增创新优势,坚持本土培育和引入先进“两条腿走路”,不断夯实经济长期保持较快增长的产业基础。

(二)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湖南有的不仅仅是天时地利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它有敢为人先、自我加压、保持先进、领跑全国的锐气。只有跳出山西看山西,跳出晋城看晋城,登高望远,总结经验,才能加快推动我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步伐。一方面,解放思想就是要敢于把先行先试的理念真正贯穿到一切工作之中。我们就是要学习湖南人“想发展,议发展,一门心思求发展,集中精力抓发展”的观念,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观念树实、树牢,让一心一意谋发展、促发展、求发展、比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就是要敢于打破瓶瓶罐罐,敢于创意为先腾笼换鸟,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理念,发挥自身优势,不再走“拼资源、拼环境”的老路。另一方面,解放思想就在于我们对企业及项目的优质服务和作风要转变。最当紧的就是像湖南各级党政机关那样,把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作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来抓,着力营造公平、宽松、安定的社会环境。对于我市来说,在交通、信息、人才优势不及大中城市的情形下,最主要的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行政许可审批,改进机关作风,本着项目至上,客商至尊的原则,从帮助企业“做成项目”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有利于发展的政策、人文和社会环境,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三)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合理定位。

规划是未来发展的蓝图,规划的战略高度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空间。湖南“两型创建”能使湖南经济实现“弯道超车”,正是因为他们建立了一整套符合自己省情发展的规划体系,以此作为“线路图”引领他们前行。但是,目前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制定和执行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不足。一是高起点高标准创新设计规划。中国有句古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大手笔”的运作和战略性的思维,对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科学的规划可以为城市建设发展创造新的空间,创新的规划可以实现城市资源的最佳配置。二是因地制宜科学编制规划。规划的编制能否紧密结合地方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发展实际,是规划生命力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市提出的“努力把晋城建设成‘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打造全省经济新的重要增长极和新兴产业重要支撑基地,构建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的区域性次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生态旅游文化和休闲娱乐健康度假中心。”在认真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方针、政策、精神与宏观经济总体发展趋势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要充分吸纳调研成果,把总体发展定位、周边发展情况和现实建设任务需要结合起来,实现目标相协调、项目相衔接、措施相一致,推动经济综合实力增强、城乡统筹发展。三是强化规划的统领作用。各级政府必须依靠规划的权威。省级层面注重规划布局,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融资规划“四规统一”。市级层面加强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从上到下的无缝对接。四要加大规划执行力度。要积极出台政策法规,使规划一以贯之的执行,确保规划管用和发挥功效的重要保障。如湖南省出台的《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就从法律上确定了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四)要进一步推动转型,力促跨越。

一是要积极创新产业转型发展模式。山西转型发展起步晚,较湖南相对滞后,但我们具有很强的资源优势,省、市都 提出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理念,这样我们就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就一定能够不断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转型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目前,国务院已经批复了我省的转型综改试验区《总体方案》。所以只有跳出山西看山西,跳出晋城看晋城,才能寻求到加快山西及晋城市转型跨越发展的妙计良策。二是要继续拓展优势项目的招商平台。当前,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总体方案已经批复,中原经济区战略正在实施,这无疑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我们必须围绕本省、本市优势产业,把晋城市委、市政府确定“两个坚定不移”和“对接上海、融入中原”作为工作重点,认真筛选项目,推出一批可行性较强的项目,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深入挖掘各类投资信息、加强与上海、中原地区各界人士的联系。

(五)要进一步创新机制、增强活力。

湖南的实践启示我们:改革创新的力度有多大,科学发展的步子就有多大。要转型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是另起炉灶、从头再来,而是要立足现有基础,发挥已有优势,自觉地将创新融入到每一项工作之中,而技术创新是让现有企业优势最大化的原动力。在湖南,推进技术创新不仅是企业的自觉行为,也是党委、政府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作。在建立技术创新长效机制上进行了不懈探索,初步形成了目标导向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的机制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作为自主创新的组织者、推动者来建立各种平台,整合一切可整合的资源,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来鼓励创新,激励创新,激活创新。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引导企业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产品,实现企业发展由单纯的技术引进、加工组装实现向自主创新、自主创造转变。

这次挂职锻炼,是我人生难得的学习机会,就像是走进了没有围墙的学校,让我近距离见识了湖南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通过半年的挂职学习,经过半年的耳闻目睹,自己既感受到了山西与湖南的差距,也看到了希望,更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与紧迫感,也坚定了晋城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充分运用在湖南挂职锻炼学到的先进经验,努力工作,勇于创新,为晋城转型跨越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推荐访问:湖南省 发改委 工作总结 【报告】到湖南省发改委挂职锻炼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