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企业管理人员先进个人事迹4篇

时间:2023-08-12 09:27: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供销社企业管理人员先进个人事迹

  

  ()/总结报告/先进事迹

  供销社共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在康县供销联社有这么一个人,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世人皆知的名誉,但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塑造了一种不平凡的敬业精神,他就是县社机关支部书记兼人秘股股长、共产党员唐国荣同志,人们尊称“唐师傅”。

  唐国荣同志现年54岁,是一个有着36年工龄,17年党龄的老职工、老党员。从刚开始参加工作起,就被分配到康县供销系统农副公司从事汽车驾驶工作,一九八四年调县社工作,曾先后任命为县社汽车驾驶员、供销商场支部书记、县社办公室副主任、业务股副股长、人秘股股长兼县社机关支部书记等职。

  唐国荣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县社从事的是汽车驾驶工作,在单位上干着最平凡、也是最纯服务性的工作。多年来,他坚持发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工作作风,不断激励自己高标准、严要求、高效率地干好每一项工作。工作中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时处处走在群众前面,哪里艰苦他就冲到哪里。特殊的工作,使他经常出车下乡,加班加点,很少有自己的休息时间,对此,他毫无怨言,只要用车,随叫随到。同时,他深知

  行车安全的重要性,在每次出车和入库前,总是要检查方向盘、刹车等各种零部件和车辆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维修,30年来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近两年来,在他兼职县社业务股副股长和人秘股股长期间,供销社的改革发展、灾后重建、“新网工程”等工作任务重、业务量大,既要认真搞好业务和人秘上的日常事务工作,又要保证县社的用车,面对一辆已超期服役十几年的老车,任是凭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和执着的工作精神,对车辆进行勤保养、勤检查和维修,车辆各项性能指数在他的保养下都趣如正常,保证了供销社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唐国荣同志出身农民家庭,继承了农民质朴、坚韧的性格。在工作上他干一行爱一行,事事都跑在别人的前头。他知道自己文化底子薄,在各方面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因此,在学习上,除了积极参加县社组织的学习活动外,还利用工作和生活之余挤时间来学习,向身边的党员和同事学习。在重点学习党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学习了其它业务方面的知识。在从事汽车驾驶员工作时,他为了节省开支,合理利用车辆,使车辆达到最大利用率,学习了车辆维修和保养技术。任人秘股长后,他对自己的学习要求更高了,他不仅组织职工开展学习活动,工作之余,还学习了新时期专业合作经济等知识和其它各方面的技能,并作了大量的学习笔记。如前年在普及电脑技术应用时,他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付出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熟练掌握了电脑

  技术,而且在五笔字型输入上,就是连一些年轻同事都不得不请教他。

  作为孝子,他愧对母亲,作为丈夫,他愧对妻子,作为父亲,他愧对孩子,为了事业,他舍小家,顾大家。唐国荣家有年近八十的老母,需要他侍候,妻子是家庭妇女,常年有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三个孩子均在一九九八年改制后下岗,家庭负担过重,生活困难。底,县社由于经费困难,无人愿干只有300多元一月工资的汽车驾驶,而县社改制工作任务重,找到已调商场而改制下岗、而在外地打工搞运输的他希望回单位继续从事司机工作,他二话没说,辞掉月薪近三千元的工资回到单位上班,而三百多元的生活费一领就领了近十年,妻子气的跑回娘家,几年都不理他。由于多年的辛勤努力、任劳任怨和忘我工作,使他罹患上了严重的胃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但所有这些都自己默默克服,从未向单位诉过苦,直到有段时间他腰椎病疼的他动不了身才知道他一直在忍痛坚持努力上班。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和生活的困难,他默默自己地承受着,特别是今年初被任命为人秘股长和机关支部书记后,他回家的次数就更少了,甚至老母有病到临终,都未能好好尽孝侍候,成为他内心一个永远的痛。但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努力工作下,县社机关支部的“创先争优”、“警示教育”和“五星级”活动的开展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也有了很大

  的提高,人秘股的工作在他的主持下都有了不俗的成绩,县社党委和理事会在这次“五星级”评选活动,他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唐国荣同志三十多年如一日,无论是从事驾驶,还是从事业务、人秘等工作,不论在供销社的繁荣时期,还是困难时期,他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按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尽职尽责,终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辛苦工作着,用忠诚和汗水捍卫着自己的工作本职,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供销事业,时时处处尽显共产党员的本色。

篇二:供销社企业管理人员先进个人事迹

  

  供销社系统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事迹

  在这个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不仅要庆祝劳动节,更要表彰那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先进事迹。在供销社系统中,有一些人因为他们的努力和奉献,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章。他们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们要表彰的是供销社系统的销售人员。他们是供销社系统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努力和奉献,为供销社系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在市场上不断开拓,不断创新,不断提高销售业绩,为供销社系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表彰的是供销社系统的管理人员。他们是供销社系统的领导者,他们的智慧和决策,为供销社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他们在管理上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供销社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我们要表彰的是供销社系统的技术人员。他们是供销社系统的技术支持,他们的技术和创新,为供销社系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他们在技术上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供销社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供销社系统的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事迹,是一份珍贵的财富。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也要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

  为供销社系统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篇三:供销社企业管理人员先进个人事迹

  

  供销社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

  第一篇:供销社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供销社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年春末的一天,县城电闪雷鸣,普降暴雨,须臾大街小巷积留了很深的污水。正值学生们上学之际,**大桥上有很多学生在匆匆行走,因大桥人行道上的排水孔严重堵塞,过道上积满了很深的污水。很多学生因急于赶路,鞋子、裤脚都打湿了,年纪小的学生还冷得瑟瑟发抖。舒老看到十分心痛,立即回家取来火钳疏通大桥两边人行道上的排水孔。干了整整一个上午,直到污水排完,人行道上保持干爽时,舒老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从此,舒老一发而不可收,每天都要去大桥把两边人行道上的排水孔疏通一次。不管是北风呼啸的三九寒冬,抑或是烈日炎炎的三伏天,人们都会看到一个佝偻着背,身材瘦小的老人拿着火钳在大桥上疏通排水孔,他就是县供销社退休干部**同志。从**年开始到现在,舒老从没有间断过,坚持干了七个年头,七年来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干着同一件小事,在旁人眼里,这件小事好象微不足道,也不可思议,但舒老带给人们的却是温暖和方便。用他自己的话说,七年来,他在大桥上已走了近百公里。

  舒老的子女包括单位同志们都曾劝他,年岁大了,应在家多休息。可他说现在还不能休息,因为大桥人行道的排水孔我不去疏通就没有人去搞,因为这件小事是最容易被遗忘的。

  舒老除每天要去疏通大桥上的排水孔外,还要去大街上捡破烂,将那些果皮、塑料纸、白色饭盒、矿泉水瓶子等都收集起来。能卖钱的就卖钱,不能卖钱的就丢进垃圾箱。舒老生活十分简朴,不爱吃、不图穿,也积攒了一笔钱。可他从来不乱花一分钱。每天重复着做同一件事,即疏通排水孔和捡垃圾。有人不理解,问他:舒老你天天捡垃圾,疏通排水孔,也没有哪个来表扬你、宣传你,你图个什么呢?每遇到这样善意的提问,舒老总是淡淡一笑,回答得很干脆:我什么也不图,就图多积点德,让我们这个城市干净一点,让大伙儿都有条好路走。

  舒老的话朴实无华,却道出了他一颗真诚的爱卫之心。

  去年冬季我县发生了罕见的冰冻雪灾。那天天气十分寒冷,呵气成冰,舒老忍着饥饿和寒冷整整干了一个上午。下午因路滑不小心摔断了腿,在医院足足躺了二个多月。出院后,他想柱着拐杖去大桥疏通排水孔,被同志们极力劝阻,才没有去。直至今日他的腿伤还没有完全康复,仍然是柱着拐杖行走。他说等伤养好了,还要去大桥疏通排水孔,只有每天去做这件事心里才感到踏实。

  舒老的业余生活一直过得很充实,他每天早晨要去单位的六楼平台锻炼身体,并打扫好平台的环境卫生,还亲自裁上花卉草木,美化了县社大楼的环境。碰到生病时还自己采药给自己治病。每当发现有可疑的人擅自闯进机关大楼,他还主动向单位领导报告。

  很多人都说舒老性格怪,可他那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却又感动着很多人。虽然鲜为人知,但社会需要这种人,尤其是今天我们要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更需要这种精神!

  第二篇:退休老干部党员先进事迹(精)退休老干部党员先进事迹

  人生短短数十寒暑。怎样看待人生?曹操讲“人生苦短,对酒当歌”。苏东坡有句话“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在时间、空间两大纬度中都是非常渺小的。怎样将刹那化为永恒?雷锋有句话说的好,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这种意识就是雷锋精神,它是可以永远流传并作用于物质躯体的永恒动力。而作为共产党员,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

  性,把“三个代表”作为自己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使离开工作岗位以后,仍然能够保持和发挥党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退而不休,才能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我们高密市就有一位这样的共产党员,他叫嵇旭春,今年69岁,是高密市呼家庄镇的一名老党员。1958年参加工作以后,他一直从事着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在职期间,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多次荣获“山东省优秀辅导员”、“高密县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1996年从镇教委退休以后,一直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余热。在镇上,他担任老干

  部党支部书记,老年体协主任等职务,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积极为离退休老干部服务,为他们争取一些政治权益和生活待遇,主动替伤残退休老职工和残退伍军人领取补助金10多年。他还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并积极参政议政,在自己熟知的领域为党委政府出谋划策,古稀之年仍坚持学习,学习党的先进思想以及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始终积极拥护党的领导,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在他家里,有一幅字挂在最醒目的位置,“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他关心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在为人师表时,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如今的他已是桃李满天下。在离开了教育岗位之后,他也没有忘记教育后代热爱祖国,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997年,在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日子,他怀着激动的心情买了国旗、旗杆、国歌CD以及一套音响设备,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和家人以及村里的孩子们举行了神圣的升国旗仪式。从此以后,每逢重大节日,他都要带领这些孩子们举行升旗仪式。孩子们在他的教导下看到了自己祖国的伟大,懂得了长大以后要为建设祖国奉献力量的那份民族自豪感。他的行为受到了全镇人民的尊敬,“家庭升国旗”在呼家庄这方热土地上已经传为美谈。

  他热爱体育运动。在年轻的时候就是镇一中教师队伍里的篮球主力。60、70年代的篮球场上时常有他矫健的身影。退休以后,他又喜爱上了门球,并且不甘寂寞,在村里组织了门球学习班,召集其他退休老干部一起学习,接着他成立了镇老干部门球队,经常开展门球比赛活动。在球队训练有素,技术成熟以后,他又作为领队到市里参加比赛,多次获得全市前6名的好成绩。由于他们努力,1997年呼家庄镇获得老年体育先进乡镇美誉。为了丰富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促进老年人健康长寿,他自己出资300多元,于今年4月5日举办了“第一届农村老年人五福寿棋”比赛,吸引了8个村的30多名老年人参加。“能为

  农村的老年人服务,为他们排除寂寞,我很有成就感”,看到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他乐呵呵地说,“这样的活动很好,在农村搞很有意义,可惜就是太少。我准备在今年的‘老人节’举办第二届,我

  呼吁社会上都来关心我们农村的老年人,这真的是很有必要……”

  他还热心为群众做好事,带领老干部们发挥余热。去年夏天,当他看到下雨时村里上学必经之路泥泞不堪,孩子们时有摔倒路边的情况时,他非常着急,自己掏钱买来了拳石,垫好了这一段路,并发动老干部组成了义务护路队和巡逻小组,护送孩子们上学,这一举动受到了村民的尊敬和赞扬。村里没有路灯,他又掏出200多元,在村里大街上竖起了10米高的大灯。于是,晚上在街上乘凉聊天的村民多了起来,欢声笑语响彻夜空。

  荣誉逐渐多了起来,“高密市老年体育先进工作者”、“高密市模范老人”等称号接踵而至。他没有计较荣誉的多少,仍然一如既往的做他喜欢做的事。他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嵇旭春,一个永远也闲不住的人,一个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到极致的人,一个与时俱进,永葆先进的人,一个永远受人尊敬的人,真的希望他永远快乐,夕阳无限好。

  第三篇: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廖老,一条腿,一身的伤病,现在出院子都困难……

  ”5月10日,细雨霏霏。记者一大早就赶到××市民政局打听××老人的近况。

  花白的头发,戴着眼镜,微胖,穿着简朴,但干净整齐,端坐在简陋的客厅看报纸……记者随××市民政局副书记、副局长孟祥群等走进××市供销社××老人的家。

  大家道明来意并谈及晚年生活,“主要靠读报、看电视、学文件打发时间。”廖老乐呵呵地说。顺着这个话题聊,大家发现廖老很关心当前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科学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

  “科学发展实干精神不能丢”

  “我特别想多活几年,好好看一看祖国的发展,也在发展中跟着讨好。”老人感慨地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国家的快速发展让他们享受到了很多发展的实惠。“现在,我每个月退休金加伤残补助金、护理费有3000多元,医疗费据实全额报销,老伴也有700多元的退休金,晚年生活比较宽裕,这得益于国家的发展。”廖老对

  “发展是第一要义”有直观的感受。他说,过去,每个月只有几十元的补助金和护理费,2005年以来国家取消了城市、农村伤残补助界限,上调了护理费标准,他和老伴都拿上了“双份工资”,每个月多了1000多元收入。“发展确实要讲科学,过去我们蛮干、死干,搞了不少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不仅没有发展,甚至走了回头路。”廖老用“大跃进”年代的“大办钢铁”、“毁林造田”等惨痛教训提醒大家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过去我们只知道苦干,今天的科学发展更讲究巧干。但是再怎么巧干,实干精神不能丢。”廖老认为现在一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过去县委书记、县长骑自行车下乡,我们县供销社主任走着下乡,在农民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一搞半个月。现在的干部坐小车下乡,早上出发晚上回,很多都只在乡政府打一圈,连农民的面都没有见到。”廖老说,新时期倡导苦干精神十分必要。

  接着,应大家请求,廖老娓娓讲述了当年浴血战斗的经历和激情工作的岁月。

  “我一条腿换战友一条命,值”

  “我参军前在××红花套集镇上做文具生意,热心公益活动,很受群众拥戴,1950年、1951年、1952年,连续3年当选为全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2年9月,××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抛下生意,撇下妻子和不到半岁的女儿,带头报名加入抗美援朝大军。“可能是我读过书,人也比较机灵,入朝后,团里安排我当了一名徒步通信兵。”1952年11月底,××随大部队入朝时,上甘岭战役刚刚结束,他所在的团奉命驻扎在上甘岭附近的五圣山。当地敌我双方小部队活动频繁,前沿阵地敌人炮火封锁十分严密。××往返于指挥部和前沿阵地之间,经常在鬼门关穿行,靠机智和小心一次次漂亮地完成了任务。

  1953年5月,山上堆着积雪,冰冻的路面很滑,一天傍晚天变黑的时候,××送一名战斗英雄从团部赶往前沿阵地。为了保护战斗英雄,他走在前面探路。“哎呀,唉哟!”经过敌人炮火封锁线时,他发现一位负伤的战友躺在雪地里。敌人的炮火随时可能从天而降,他来不及思考,立即把负伤的战友背到安全地带。当他返回来接战斗英雄再

  次穿越封锁线时,敌人的炮弹在他身边炸响了,他的右腿不知去向……

  “牺牲了那么多战友,我只失去了一条腿,却换了战友一条命,划得来。”当大家说如果他当时不亲自救那位负伤的战友,而是找卫生队来救就不会负伤时,他坚定地说,“战场上没有如果,我负伤很光荣,没有牺牲很幸运。”

  “大家做到的,我要带头做好”

  “刚开始回到地方,单位见我是个重残废,不想要我。后来,我表现突出,很快大家对我另眼相看,一年后就推荐我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退伍回到××,先后在县专卖(烟酒)公司、服务局、供销系统等单位工作。

  ××是个要强的人,一条腿,无论在什么岗位,却要求自己和正常人一样工作,还规定“大家做到的,我不仅要做到,还要带头做好”。从机关轮流值班打开水、打扫清洁、参加公益劳动等小事做起,他带头劳动,在工作中争做表率。假肢容易脱落,他就一只手提水、扫地,一只手抓着假腿劳动。30多年的工作中,他克服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勤奋认真,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6次当选为县劳动模范。“您老还有什么困难?我们尽力帮助解决。”走访接近尾声,孟祥群和记者一再询问,廖老坚持说没有。“廖老是怕给党和政府添麻烦,这些年遇到困难他总是和家人咬牙克服。”随行的××市民政局优抚安置科科长陈高荣介绍,当年,儿子、儿媳双双下岗,廖老没找政府,鼓励小两口自己创业。现在,腿伤剧痛,被高血压、心脏病、胃病等折磨,廖老也忍着不说。

  廖老住在一楼,家离清江很近,过去经常坐手摇车到江边看风景,但现在只能在小院内活动了。无情的伤病让廖老的身体每况愈下。“党和人民希望您多活些年,多享几年福!”临别时,孟祥群再三叮嘱廖老要定期检查身体,按时服药,保重身体。

  第四篇:退休老干部先进事迹

  坚守信念

  腿残志坚服务农村建设

  ———记原永兴傣族乡纪委书记张志银

  在永仁县永兴乡的一个安静祥和的小村庄里,有这样一个人,他

  是一个满头白发右腿残疾的老年人。经历了人生的沧桑;走过了坎坷的道路;他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过奉献;他为家乡的发展挥洒过汗水……如今,他退休在家了。有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也有了岁月留下的磨痕;更有工作带来的劳累。他应当休息了;他只应该享乐了;他应该靠墙根晒太阳了。似乎更应该有人为他服务;为他排忧解难;为他创造更悠闲、更舒适、更温暖的生活……然而,事情却正好相反,他不仅没有心安理得的去享受悠闲的生活,却每天都在为本地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忙碌着。他的名字叫张志银,一个慈祥而不平凡的老人。

  张志银,男,汉族,云南省永仁县永兴乡人,1935年6月生,196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3月参加工作,退休老干部,退休前为永兴乡纪委书记。

  一、扎根基层,为祖国发展洒尽青春

  1958年,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迈着坚实的步伐义无反顾的来到了铁道兵8501部队十七中队,凭借他满腹的才学投入到了统计员岗位当中去,从此,中国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的建设基层就多出了一位兢兢业业、踏实干事、不求名利、不计得失的好同

  志。

  张志银同志195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铁道兵8501部队、永兴信用社、永兴区委会、麻栗树水库、永仁县革命委员会、永定镇、永兴乡等地工作,最后于1993年在永兴乡纪委书记的岗位上光荣退休。他把一生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党,贡献给了国家,如今安静慈祥的老人,当初却是雷厉风行的共产党员、国家干部。

  积极认真,不畏艰险的英雄

  1958年3月,刚参加工作的张志银任铁道兵8501部队十七中队统计员,虽为一名统计员,但是他不拘于本职工作,积极上工地搬水泥,给战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战友们都说:“想不到这么一个文绉绉的年轻人干起劳力活来也是这么厉害,这么不要命。”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3次受到昆明军区“先进(劳动)工作者”嘉奖,1次被昆明市团委表彰为“优秀团干部”。同时他的优秀也感染了同志们,铁路文工团的姑娘黄安升不顾家里的反对和在仁和镇优越的家庭

  条件,义无反顾的嫁到了贫穷落后的永兴。

  投身金融,严谨的作风感染了领导

  1962年9月,张志银离开了部队来到永兴信用社,在部队工作严谨、踏实、认真的风格被保留了下来,深得信用社领导的喜爱。一次,要上报一组重要信贷综合汇总数据,经过全部工作人员仔细审核,觉得没有错误,可以上报了,但是他还是

  不放心,又瞒着领导在晚上点着油灯加班加点对数据重新进行审核,结果真的发现了一处错误,为集体避免了错误。严谨认真的他在1963年被永仁县人民政府表彰为“先进信贷工作者”。

  清廉一生,勤俭为国家节约

  在1972年至1982年在永兴工作的十年间,由于办公条件艰苦,政府没有车子,每次到县城开会或者向县委报送材料都要从永兴步行到县城。40岁的张志银总是主动请缨,步行送材料出永仁,而且为了节省政府开支,除了开会到下午的情况,只要所办事情结束的早,他都会赶回永兴,而不在政府招待所住宿。有一次他在赶回永兴的途中,行至永兴乡立溪冬村天就已经黑了,而且遇到大雪,饥寒交迫的他幸得老洪茂村民遇到并带回家中吃饭烤火休息才得以脱险,不然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无法预料。直至1992年11月,时任纪委书记的张志银获县委批准于1993年退休,45年间,张志银从未多拿国家一分钱、占国家一次便宜,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二、腿残志坚,退休体残不忘奉献力量

  在张志银退休回家后,他并没有安享清闲,一家人在他的带动下都积极加入到党的事业当中去。现在,他的大儿子是村民小组长,妻子是党小组长,小儿子是优秀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他站在最前沿,为了地方发展既当宣讲员、又做宣传员。在这方面张老的座右铭是:“既找准位置、进入角色、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又发挥余热、主动作为。”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他主动带头,经常要求两个儿子和妻子放下家中的农活,带头为地方建设奉献力量。

  腿疾截肢,晴天霹雳没有击倒坚强老人

  2003年,张志银老人的右脚出现了疼痛状况,经多方检查确诊为动脉血管阻塞,最后导致坏死。2004年4月,他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做了截肢手术。从此,那支陪伴了他69年的腿,为共产党的事业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腿永远的离开了他。坐在轮椅上的张志银老人没有气馁,他说:“我的腿虽然没了,但是我的人还在,只要党需要我,我还会义无反顾的顶上去。”

  改善交通,为农民群众修路搭桥

  2005年,罗汉松小组还没有通公路,张志银老人觉得这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随后他和妻子商量挖路的事情,妻子听后也很支持,连同大儿子召开村民会议。在会上,许多村民还对此事不予理解,说:“我家又没有车,要路干什么?”张志银老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给他们讲有公路以后的好处,最后终于做通了这部分村民的工作,大家都积极投入到了公路开挖工作中去,当然,主力军还是他的家人。经过几个月的施工,公路修通了,村民们享受到了实惠,许多村民还买了摩托车,可以骑回到自家院里。

  在2009年以前,从大公路到罗汉松都要趟水过永兴河,旱季还不怎么样,但是一到雨季,特别是涨水的时候即不方便过河又有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小孩子上学放学必须要有家长接送。

  张志银老人对这些隐患和不便深有体会,他积极到相关部门反映,四处筹措资金,终于在2009年筹到2万元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修好了石拱桥,结束了罗汉松趟水过河的历史。

  心系经济,为地方发展浇注心血

  当交通问题解决后,张志银老人又把目光转向了经济发展上来。罗汉松缺水,而且土地地块小,当全乡都在轰轰烈烈的发展烤烟经济的时候,罗汉松只能种点传统农作物。张志银老人急了,全乡人民都要走上富裕安康的道路了我们还在过着贫困的生活那该怎么办?最后,他经过多方了解和向农技人员咨询,发现以罗汉松现在的条件适合发展蚕桑,在他耐心细致的劝导之后,罗汉松于2010年底已经发展蚕桑10余亩,相信在先行者的带动下,罗汉松的经济一定能上个新台阶。

  张志银老人说:“每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身份,我最看重的是共产党员身份。”张志银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甚至在退休腿残后,他都对自己的使命念念不忘。“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活着就要为党的事业奋斗,为老百姓谋福祉,坚持共产党的信仰永不改变。”

  第五篇:退休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事迹(精)退休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事迹

  夕阳正红

  余热生辉——xx同志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事迹xxx,现年76岁,中共党员,退休老干部,1953年参加工作,1990年3月退休于县政协,曾担任过元谋县委副书记、政协主席等领导职务。退休后,邹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仍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致力于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县关工委健全组织机构、壮大工作队伍、抓好督促检查等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

  一、勤于学习,深入调研学习可以使人保持年轻。邹老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并没有因此停止和放松学习,而是树立主动学、终身学的理念,始终坚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坚持老干部学习制度,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密切关注县委政府作出的重大工作决策和部署,时常把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担任县关工委副主任以后,他尤其注意有关关心下一代方面知识的学习,经常到县关工委办公室学习中央、省、州关工委的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认真阅读《中国火炬》杂志,写读书笔记。另外,邹老还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学风,加强工作调研,他经常深入学校、机关、基层,深入到家长和青少年中间,全面了解全县青少年的思想状况、生活和学习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并主动与教育、妇联、共青团等相关部门人员座谈,共同探讨有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新问题,不断积累和总结新形势下开展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举措和新办法。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深入地调研,进一步增强了他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有效开展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甘于奉献,务实工作邹老年事已高,本该在家颐养天年,享受儿孙绕膝之福。2002年县关工委成立,县委领导邀请邹老担任县关

  工委副主任之职,邹老本着对党的事业的热爱和对下一代成长的关爱之情,欣然接受这一重任,积极发挥好余热,全身心投入到县关工委各项工作中去。一是积极争取支持,健全关工委机构。县关工委成立之初,一直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健全、人财物不到位等困难,导致关心下一代各项工作很难顺利开展。邹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积极同关工委其他几位老同志向县委政府汇报情况,争取支持,在有关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县关工委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办公设备、工作经费得到保障,为全面开展好关工委工作打下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二是积极动员老同志,壮大关工队伍。按照上级关工委的要求,要建一支以“五老”为主体、人数较多、覆盖面较广的一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队伍。但关工委成立后,许多离退休老同志由于不了解关心下一代工作或其他原因,没有或不愿意加入关工队伍,造成“老人才”队伍的闲置和浪费,形成关工委队伍中在职人员多、老同志少、力量薄弱的状况。针对这种状况,邹老充分利用人缘好、威望高、善交际的优势,走街串巷,主动上门,与离退休老同志交心谈心,宣传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分析老同志做好此项工作的“五大优势”,鼓励并动员“五老”按照“就近就地、发挥特长、量力而行”的原则,当好“十大员”。对部分思想上有顾虑,未加入到关工队伍行列的老同志,邹老以“三顾茅庐”的精神积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在邹老等老同志的极力邀请和感动下,有大批老同志纷纷加入各级关工委组织,进一步壮大了关工队伍。三是不辞辛劳、深入基层检查调研工作。为了深入了解全县各级各部门关工委(小组)工作开展情况,督促检查县关工委安排布置的工作任务,县关工委以“走出去”的工作方式深入县级部门、乡(镇)、村(社区)、学校等地检查调研关心下一代工作。今年10月下旬,县关工委组织人员到全县10个乡(镇)传达全州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现场会会议精神,并检查一年来的工作。当时天阴下雨等情况,请邹老在家休息,但邹老说:“机会难得,自己身体还撑得住”,执意参与此次检查工作,最后检查组同意了邹老的请求。邹老与关工委其它4位同志一道连续5天共到10个乡镇传达会议精神、检查工作,并与乡(镇)

  党政领导、乡(镇)关工委成员座谈,在听取乡(镇)关工工作汇报后,邹老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各乡(镇)关工委下步工作讲了指导意见,并对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谈了自己的意见建议。每到一处,邹老都要求节俭接待,尽量不给乡(镇)增添麻烦和负担,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敬重和爱戴。邹老放眼未来,情系下一代,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默默地奉献着力量,以夕阳之躯托起祖国的朝阳,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时时影响激励着周围的人。

篇四:供销社企业管理人员先进个人事迹

  

  市供销社五一劳动模范先进事迹MicrosoftWord文档

  商丘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市供销社系统工会主席李方元

  李方元,汉族,中共党员。20xx年任商丘市供销社系统工会主席,并于20xx年4月兼任合作指导科科长。八年来,时刻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辛勤工作,能够紧密联系群众,能充分发扬民主,诚恳听取会员意见;能坚持原则,及时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敢于和善于为职工说话、办事,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热心为职工服务;能勇于创新,秉公办事,不谋私利,较为出色地完成党赋予自己的光荣任务,为系统工会工作和供销合作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取得了优异成绩,连续多年受到上级领导和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20xx以来连续五年被市总工会评为市直基层工会优秀工会工作者,曾连续多次被评为市供销社先进工作者、市直工委优秀共产党员,20xx-20xx年荣获省供销社系统统计工作先进个人,所兼职从事的统计岗位荣获省供销社统计工作特等奖,20xx年被评为市供销社机关优秀公务员。

  一、敬业奉献,勇挑重担,忠于职守,努力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供销社系统工会工作

  自担任工会主席以来,始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积极开展工会工作,热心为系统职工群众服务,充分发扬民主,维护员工权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市供销社系统工会先后多次被上级工会评为“先进基层工会”称号。

  (一)热爱本职,爱岗敬业,树立工会工作者良好形象。在工作中,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牢记自己是一名工会工作者,事事、处处、时时都以党员的条件和工会干部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对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政治责任感。一方面注意加强自身工会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工会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注重政策和法规知识的更新。能积极带头参加工会理论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表现出了突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市社直

  属企业工会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特别是近年来,在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和“三治三提”教育整治活动中,作风民主,工作上敢于大胆管理,严格按制度办事,坚持以制度来管人管事,处理问题坚持对事不对人,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怕得罪人。为切实解决工会干部业务素质、工作效能、精神状态、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庸懒散问题,并在系统工会内部形成长效机制,使落实制度成为自觉行动。

  (二)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积极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实行企业民主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必由之路。作为系统工会的主要领导,我以身作则,开拓创新,积极推进直属企业民主管理进程,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引导推动作用。一方面紧紧围绕市社机关和直属企业中心工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全心人意依靠工人阶级为根本的指导方针,依法规范工会组织建设,切实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努力的把工会工作的重点落实到对下岗职工和特困职工的关心和关爱上,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积极引导职工参与改革和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为促进供销社直属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献计献策。

  1、认真组织,发挥职代会的作用。我始终积极推进职工参政议政,参与民主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参与公司工会换届选举工作中,特别是在企业改制改革中,坚持民主集中制,走群众路线,一切权利交给职工。

  时常到直属企业和生产一线,了解职工的工作情况,听取员工的意见,传达“人人参与管理,共建和谐供销”的民主管理理念,提升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市棉麻公司第六次职工代表大会上,我更是不遗余力地向职工讲解相关工会法律法规知识和企业的改革改制必要性,积极宣传相关企业改制政策和外地改革经验,并认真听取职工对企业改革发展的建议。会后我及时总结,将各类反馈意见整理归纳,提交公司班子研究,使职工意见融入公司决策中,真正将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发挥到实处。

  20xx年,市社以推行社务公开为切入点,按照“规范、公开、公正、透明、满意”的思路,选择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

  务内容进行了公开;参与组织召开了市棉麻总公司第七次职工代表大会,并经全体职工代表一致表决通过了民权站开发项目;达成了市棉麻总公司民权转运站土地出让协议,为民权转运站的顺利改制奠定了基础;

  2、坚持不懈,逐步深化厂务公开。我多次组织直属企业工会负责人召开小组会,着力推进厂务公开工作。各公司工会以宣传栏和黑板报为窗口,将公司大事大策、改革创新、最近动态等,张贴上墙,并一一传达给每位职工,保障职工的知情权,促进职工民主监督工作。

  (三)关爱职工,热心服务,全心全意为职工排忧解难。身为系统工会主席,我在工作中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金秋助学、职工大病救助”帮扶活动,同时,协助行政落实好安全生产措施,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各项权益,尽全力为职工排忧解难。经常与直属公司工会主席一道通过深入职工家庭调查走访,积极开展与职工谈心活动,充分掌握了各个公司困难职工的不同情况,建立了单位困难职工档案,共为直属企业587户困难职工建立了困难救助电子档案,纳入全国总工会帮扶中心管理系统,实行电子动态管理,积极想方设法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由于供销社企业历史包袱沉重、资不抵债,多数企业处于停业或破产倒闭状态,90%的职工下岗,困难职工达1200多人,特困职工近600人。为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市总工会和市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开展的下岗再就业培训活动,特别是对“4050”人员,优先予以照顾。八年来,我在困难帮扶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团结带领工会班子成员,攻坚克难,尽职尽责,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为了干好本职工作,经常放弃了节假日休息,平时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特别是近五年间共走访慰问下岗职工和大病职工1560多人次,每年平均慰问走访达300余人次,户均送去慰问物品价值在300元左右。先后为62名下岗职工困难子女申请“金秋爱心”助学金累计达7.4万元,帮助他们圆了大学梦,有效解决了困难职工的燃眉之急。

  (四)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不断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1、积极组织职工开展文体活动。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动员文娱活动积极分子,想尽办法增加对职工文体活动的投入。申请购买了电视机、录像机和摄像机,购了乒乓球桌,购买了乒乓球和球拍、扑克牌、象棋等各类娱乐用品,经常定期或不开展文体比赛和娱乐活动。先后组织职工参加了商丘市第四、第五届市直机关职工运动会,积极报名参与了百米接力、自行车慢行、太极拳、拔河、象棋等比赛项目,并荣获太极拳比赛个人二等奖2名和太极拳比赛团体三等奖、拔河比赛季军等大奖,职工文体活动参

  与面达90%。20xx年组织系统职工参加全省供销社系统书画展,并有10篇作品入选《惠风和畅》一书,受到省社书画协会的表彰。

  2、关注职工健康,积极组织开展职工健康体检活动。20xx年以来,每年5月份都要组织机关50多名离退休老干部和46名在职职工参加了健康体检活动;20xx年组织95名困难女职工参加市总组织的“关爱女工”健康体检活动。

  3、大爱无声,对灾区人民积极组织捐助。20xx年组织和倡导机关干部和直属企业职工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30315元,捐赠棉衣178件,有力地增强了社党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化解矛盾,保持稳定,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根据市社工作需要,先后参与接待了市储运公司、土产公司和日用杂品公司、市棉麻公司职工对资产开发存在的分歧意见的上访工作,及时向领导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如20xx年10月在工作组长黄宪忠同志率领下,参加了市棉麻公司8人稳定小组,并针对棉麻公司反映的土地合作开发这一焦点问题,认真参与了调查研究,走访了职工群众及有关执法部门,遏制了棉麻公司职工要求大规模上访的势态,保证了大局的稳定。

  二、身兼数职,勤奋工作,为提升供销社形象身体力行自20xx年4月开始,受组织安排,让我在担任工会主席的同时,兼任合作指导科科长一职。一个人同时兼任性质不同的两种工作,且不配备任何人,我一个人单枪匹马干工作,可以说是困难重重。这种责任和工作担子,太重了,我总感觉自己承受不起。经过反复的思考,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接管了合作指导科的所有工作。

  合作指导科是个综合性科室,主要负责全市供销社系统的合作指导、企业改制、统计工作、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申报、系统

  工作目标考评管理、业绩考核、物资交流会议、商品展示展销活动、新网工程建设、社团管理、政风热线、纠风在线管理等工作,特别是统计工作,在全省自20xx年以来,一直处于低谷状态,要扭转工作的被动局面,谈何容易,接管合作指导科室工作后,我向市社主任保证,一定要让全市系统统计步入全省系统前三名。统计联网直报工作说着容易,做着难,全市系统仅有3台电脑,实现联网,缺少硬件,这不是自己给自己出难题吗?我当时陷入了极度困惑状态。

  (一)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搞好统计联网直报。

  针对各县(市、区)供销社统计工作联网直报处于一片空白的现状,我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一是严于律己,树立信心,实事求是,争取在平凡的统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二是坚守岗位,每天坚持早上班,晚下班,出满勤,干满点,加班加点。工会和统计两手抓,不分份外份外。三是取得领导重视和支持,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县市区供销社配电脑,组织统计人员到省社接受统计联网培训30人次,为统计联网直报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四是加强硬件建设,先从市社开始,新配了双核高速计算机,安装了光纤宽带,给统计工作联网直报提供技术支持。不到半年时间,全市系统9家单位有8家配了电脑。为了把统计联网直报工作做实做细,我就从宁陵县抽调年富力强的统计科长商德岭科长协助参与联网培训工作,集中半月时间,自东向西,每个县市区社进行统计联网直报面对面培训,直至统计人员会操作为止。当时,由于临近年尾,单位车辆紧张,我开着私家车和商德岭科长一起,一个县一个县地跑。记得去永城的路上,当时刚下过雪,路上结了冰,前方出了交通事故,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高速上逆行,转入普通公路,向永城市进发,到了永城,已经是下午1点了,简单吃点东西,就转入培训。总之,在对各县市区社统计人员进行联网直报培训时,由我们上网现场操作,认真讲解,并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统计人员学以致用。

  为了把全市系统统计联网直报工作开展好,我平时利用自己的家用电脑,在自己卧室当成了办公场所。为了统计联网直报工作,我连续16个晚上,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4-5点钟,16天里,我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上下眼皮直打架不说,也落下了第4、5节颈椎弯曲变形的病灶,基本上有时候全天只能睡上不到两个小时的觉。就是这样,我们终于把系统统计联网直报工作搞成功了,心中如负释重,联网成功的那一天,我脸上挂满了泪水,想不到做统计联网直报是多么不容易。商丘率先在全省系统实现了统计工作联网直报工作,于20xx年荣获全省系统统计工作特等奖。

  (二)开展统计分析,搞好统计服务。

  基本上做到月有简要分析,季度、半年和年终有综合分析,在一定范围内指导供销社各项工作的开展。“真实准确,不出假数”,不仅是我始终牢记和实践着的基本统计职业操守,也是我多年来从事统计工作的“生命格言”,在今后的统计工作岗位上,我一定牢固树立统计工作的“责任意识,全面意识,服务意识”,为推动商丘市供销社系统的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不懈的努力。

  (三)积极申报项目,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注入活力。20xx年为全市系统争取2个合作开发示范项目,共争取财政扶持资金133万元,并全部到位,彻底填补了商丘市供销社连续三年无专业社示范项目的空白。

  (四)积极组织参加开封豫商大会活动,推介商丘产品。20xx年,我组织全市系统参加了在开封市举办的第五届豫商大会省供销社系统产品展示会,荣获河南特色产品展销优胜组织奖。

  (五)参与政风热线工作,为宣传供销社出力。自商丘政风热线开播以来,我经常参与供销社政风和纠风在线工作,先后多次坐客商丘广播电台,与供销社职工开展沟通和解答听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并在商丘市供销社纠风在线发表热点文章80篇,有9篇被市纠风在线采用,有10余篇文章分别被全国总社网站、中原合作网、河南经济报和商丘日报采用,为宣传供销社形象做出了不懈努力。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商丘市供销社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

  品市场体系发展现状的调研汇报

  市供销社合作指导科(20xx-11-24)

  为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新型农业现代化调研工

  作的通知》精神,争取市委、市政府对供销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建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的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的支持,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推进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建设,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格局。我们组织专门人员在全市供销社系统范围内开展了专题调研,重点调查了我市酥梨、红薯等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发展情况。

  近年来,商丘市供销合作社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切实把“新网工程”建设作为服务“三农”、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供销社的系统优势,以连锁配送为主要形式,对传统经营网络进行改造、整合、优化和提升,形成了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配送中心为支撑,以遍布城乡的网点为终端、以农产品市场建设为发展平台的农村现代流

  通网络。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市供销社建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重点的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291家,着力提升了为“三农”服务的社会化系列服务水平,为打造新型诚信供销社服务组织奠定了网络基础。

  (一)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现状。

  1、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较快。初步建立了县、乡(镇)、村、社区四级农产品购销服务网络,农民经纪人200人,农产品流通协会120多家个,其中县级10个,乡镇级80个,村级30个。组织和引导农民发展了以苹果、土豆、酥梨、花生、辣椒、大蒜、红薯、生猪养殖等为代表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延长和加粗了产业化链条,促进了农业板块经济带的建设。建立了宁陵石桥酥梨种植示范基地、睢阳区红薯种植示范基地、虞城县苹果种植示范基地、睢县反季节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夏邑县车站蔬菜示范基地、永城市永泰花卉繁育示范基地等10个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带头人和示范户,带动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增收。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建立农资超市300多个,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4546个,创办配送中心70个,创办乡镇超市连锁店3826个,满足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资料的需要。

  截止20xx年10月底,全市供销社系统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91家,入社社员达41414户,其中农民社员39483户,农民社员占入社社员总数的95.34%;各类专业社成员出资总额达23037万元,其中供销社系统参股总额为8231.1万元,占社员成员出资总额的35.72%,直接带动农户48200户,间接带动农户26026户,共帮助农民实现收入48042万元。

  在全市系统发展的291家各类农民专业社中,其中:1,种植类145家,占发展总数的49.83%,接近50%属于种植业;2,商品流通类专业社为58家,占19.93%,其中农资流通类专业社为51家,农副产品流通类为7家;3,养殖类为42家,占14.43%;4,加工类专业社为42家,占14.43%,5,废旧物资专业社4家,占2.4%。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中,睢阳区祥发种植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宁陵县石桥益农酥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有6家专业社成为全国或全省系统示范社发展典范,有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了全国总社“千社千品”富民工程行列。全市

  系统在农民专业社的发展方面,不仅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助农增收,效果明显,提升了为“三农”的服务水平,为打造新型诚信供销社服务组织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

  2、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延伸。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由产中服务向产前和产后服务两头不断延伸。建立了全市供销社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络,各县、乡镇和龙头企业也设有信息网点;以乡镇供销社为依托,在各专业合作社相应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辅导站,对农村党员、干部、专业户、示范户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培训,为农业提供了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化服务。共发放科技资料份,测土配方施肥亩。在产后服务上,支持和鼓励农民,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原则,发展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者按照“公司+农户或生产基地+农户”的形式,形成了一批如原野食用菌产销合作社、新堰蔬菜营销合作社、三业茶叶有限公司、温氏集团等实体。全县现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个,会员1818人,带动了5176农户,经营总收入达2639万元,农户增加纯收入达314万元。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县级社会化服务机构人员经费仍按工改时人员编制核算,以后按照增人不增资进行预算,经费严重不足,造成了由工作经费来支付人员工资现象。调查中了解到,畜牧在从事春秋防疫、疫病普查、仔猪防疫等公益性工作时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镇乡(街道)社会化服务机构经费预算标准不统一,有全额、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经费紧张,工作正常运转困难,只有安排部分人员进行经营创收,三合、福禄农技中心有近40的人员从事经营创收,削弱了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经费的不足,职工待遇低,致使个别中心负责人频繁更换,调查中了解,在这次乡镇建制调整中,二级机构负责人竟争上岗,有镇乡竟无一人参与农技中心主任报名。(二)服务队伍庞大,人才断层与知识老化严重。在镇乡农技中心反映尤为突出。一是人员臃肿、混岗现象突出。调查中统计,全县镇乡农技中心有在编人员364人,被安到其他部门的有105人,占总数的29。二是非专业技术人员过多。非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高达47%,学农业技术专业的仅占14,其余39学农经管理的,其中有一部分是党校经济管理函授生。三是知识断层。在职函授进修的119人中,进修农业专业的仅1人,进修

  非农专业的达99.16,导致了农技推广队伍知识断层及知识老化现象。据统计,全县有3个镇乡农技中心找不出1名专业农技人员,他们根本无法有效向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推广最新的农业技术。

  (三)服务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一是服务体制是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体制,带有一定的行政命令,往往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方式进行。服务的层面只停留在镇乡级上,服务指导的形式绝大多数是以会代训的方式进行。在调查中发现,镇乡农技人员因经费紧张未驻村下社,真正到田间地头与农民接触的很少,农民得不到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二是管理体制不规范。如镇乡农技中心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关系不明确,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农机局都是主管部门,都可管,但都不便管。加之,服务体系(除畜牧外)“三权”下放到镇乡,镇乡管理模式不统一,县、乡两级业务出现断链,如镇乡水产、农机业务无法开展。(四)服务市场不规范。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从事肥料、农药、种子、兽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户增加,无照个体经营比较严重。经营户进货渠道混乱,有假货充斥市场,加上监管市场力度不够,造成体系技物结合收入低,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如畜牧游医现象突出,三合镇就有游医30余人,游医因缺乏专业培训,滥用药物,使畜牧诊治得不到保障,肉品质量下降。

  (五)社会化服务质量不高。政府行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不分,公益性服务较少,有偿经营成为主业,服务功能弱化,服务机构有名无实。加之农民主动接受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大多依赖传统经验和习惯,致使农业社会化服务效果不明显。民办的各类经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太少,20xx年底全县434个村民委员会中仅有12个,约占3,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中普遍存在会员综合素质不高,周转资金困难,信息来源和传递渠道单一,主要依赖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提供,组织化程度较低,带动力也不强等问题。

  三、加强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议意见

  (一)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强化服务功能。各级农业部门是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必须有正确的定位,要理顺行政、事业和社会服务组织职能,对服务体系实行“一稳一放两分离”,稳定公益性、放开经营性,实现公益性机构与经营性组织彻底分离。根据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合

  理设公益性机构,所需经费(包括工资、工作、项目等)由财政全额拨付,服务人员不再从事任何经营创收活动,只对农技推广、指导等进行无偿服务。经营性服务组织实行企业化管理,通过创办科技示范场、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实行多形式的技术承包等方式,全面推向市场。现有镇乡农技推广机构的经营门市、物资等资产,可以通过变卖、配送分流人员等方式改制成私人经营,保留其为农技推广服务的性质。农业主管部门对公益性和经营性组织进行业务指导,重点对公益性机构实施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对经营性组织实行行业管理,确保经营市场有序竟争。

  (二)强化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社会化服务组织转变观念,找准位,积极主动加强自身机构和队伍建设。公益性服务人员实行竟争上岗,双向选择,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新进人员实行考试聘用制度,保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度,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公益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与职员可按85和15比例配,逐步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建立服务人员绩效挂钩的考核制度,使收入与实际工作成绩挂钩,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并适时对从业人员施行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实行辞聘、解聘制度,形成以岗定酬、奖优罚劣的分配激励机制,切实为农业服务。

  (三)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农技推广理念,将服务重点由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逐步转移到提高农民素质上,运用教育、交流、咨询、提供信息等形式,帮助农民做出农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科学决策;加强与农业科研、教育的协作,引导农民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二是利用农业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技推广方式,整合现有的信息网络资源,开通农技110工程,利用广播电视等通讯系统,向广大农村传递生产、技术、管理及市场等信息。三是服务中注重点面结合,突出面上咨询培训,点上示范指导,建立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点,推行“一人一村”农技推广制度。

  (四)发展各类经济组织,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

  一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担负管理集体经济资产的同时,应努力开展村级公共服务工作,如组织农民统一购买良种、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统一组织浇水、灭虫和户间互助,统一销售农副产品等等,充分发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的统一经营职能。另外,还可通过信息

  服务、科技服务、设立营销协会、农副品代办及深加工、货物中转等形式,兴办社会化服务产业,以突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功能,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资源优势,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多样化发展,合作类型上可以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可以是农业产业协会,可提供技术、农资、信息、产品收购等一项或多项服务,也可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可分村、乡镇、县三级兴办,可围绕一、二、三产业办,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还可组建联合组织等,扩大合作领域。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新生事物,要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重点对组织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规范,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其他的议事规则。

  三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服务领域。采取“公司+农户”、“生产基地+农户”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的“一进一出”问题。龙头企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带给农民技术信息,这是“一进”。“一出”就是农产品通过龙头企业进入了市场,劳动力走出了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同时引导和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储存、保鲜等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主要抓产前和产后服务,把一般的种养环节让给农民,使农民在产业化进程中得到实惠。

  (五)加大对体系的投资力度,为社会化服务提供保障。政府应继续加大投入,但必须调整投资方向,转变对农业的投入机制。投资主要用于农业的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实行普惠制,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工程、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引进和推广、成人教育与培训、环保工程和自然资源保护等公共服务事业,建立起以职业培训、农函大为主体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提供先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畅通县、乡镇、村、社四级信息网络支持体系,建立起财政支持信贷体系、农产品品牌扶持体系、农资供销加工出口体系。

  (六)营造服务外部环境,提高服务效能。要配套理顺财政、计划、税务、金融等部门对农业的服务机制,形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合力。财政部门要保证农业技术研究、技术和品种推广项目的资金投入。计划部门要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项目优先立项,指导和制定服务发展规划。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

  11和农行要面向农业农村,贷款上给予优先照顾,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信贷服务。税务部门要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按农业企业和龙头企业的税收优惠规定给予扶持。工商、土地和规划等部门也要提供相应的优质服务,如登记上给予便利,兴办服务设施、对外开展服务等审批环节简化手续,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供销合作社也应按有关规定,深入挖掘潜力,发挥应有的合作服务作用。

  二、全市供销社系统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情况(一)全市供销社农产品市场体系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不断推进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目前初步形成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农超对接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行业协会、仓储、物流及冷链企业等为基础的农副产品市场体系。

  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有农副产品市场6个,其中农贸市场4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个。现有市场中,成交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个,其中最大的夏邑县城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101年成交额达2.3亿元。永城市

  (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市场。在农产品加工流通过程中,全市优质粮油、畜产和棉花等三大加工企业集群形成了6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力推动了农副产品产地加工业,进一步提高了农副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副产品生产者的收益。如梁园区中天纺织有限公司、宁陵县福团食品有限公司等。

  (2)农超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市场。全市供销社建立的专业合作社有291户,而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仅有71户,其中供销合作社领办引办“五有”专业合作社27户。如睢阳区供销合作社支持建办的祥发种植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510多户社员成员统一签订合同,在省会郑州设立专业社“奔牛”牌粉条专卖窗口,开展农超对接,为市民提供绿色、安全、放心的优质农产品,该社自20xx年组建至今不到四年的时间,带动农户1100多户,帮助当地农民年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5500多万元。

  睢阳区德鑫养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该专业社自20xx年6月成立以来,入股社员达到150户,带动养猪户270户,20xx年出栏量达到120xx多头,产值2500万,专业社自己建有万头养猪场,以确保社员的仔猪供应,20xx年,免费培训养殖技术50多场次,免费防疫30多次。20xx年助农增收210万元,社员

  12人均增收20xx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社会效益。

  宁陵县石桥益农酥梨专业合作社在县、乡两级政府和以县供销社的领导大力支持下,推行了“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农贸工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新路子。该专业社自20xx年成立以来,入股社员已达20xx户,吸引股金580万元,带动梨农3360户,全乡梨树由原来的90万棵发展到120万棵,20xx年产酥梨8000多万公斤,产值120xx多万元,帮助梨农人均实现收入5000元。专业合作社成立了酥梨销售公司,农资配送中心,机务服务队,仅20xx年帮助梨农销售酥梨5000万多公斤,销售农药60吨,为梨农义务喷施农药566车次,并设立了酥梨专业技能咨询台,聘请专业农艺6名。销售各种农机具1600台,满足了社员的需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截止20xx年底,全市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总额达6.59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直销额达89.3%以上。

  (3)网络建设方面,配送中心引领成为引领农产品市场发展的主流。市供销社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按照“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的路子,整合网点资源,改造经营设施,改革流通方式,努力打造积极参与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的新型基层供销社,积极发展农产品、农资和消费品连锁经营,进一步发挥基层社的优势和条件,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现代农村流通经营体系终端,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努力实现供销社和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互利双赢。截止20xx年底,全市系统14家农产品营销企业,帮助农产品购销经营总额突破14.9亿元,其中采购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1.08亿元,占整个农产品收购总额7.8亿元的13.8%。

  (二)市委市政府支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情况当前,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管理主体较多。为促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xx年12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就“三农”问题亲临河南商丘视察。中央近几年出台的5个“一号文件”,广泛地涉及了“三农”问题的各个方面。如20xx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是解决农民问题;20xx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是解决农业问题。20xx年的“一号文件”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13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是解决农村问题,是从农村的角度来全面审视和考虑解决“三农”问题。国有国情,省有省情,市有市情,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商丘市,虽然这几年进步迅猛,增长势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改革起步晚,经济相对落后,20xx年生产总值只有557亿,农民年人均收入也只有2346元,人口却高达810多万,确实是人口多、底子薄。作为中部地区的商丘市,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实现中央提出“加已然”的战略决策做好带头示范的作用,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商丘市委、市政府用科学的发展观,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一整套建设新农村的举措。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扶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关于印发商丘市区农贸市场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相关税收优惠等方面,对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进行了规范。市财政还拨出专项经费扶持市场发展,加大扶持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各县(市、区)供销社要多层次、多形式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采取领办、参股等多种形式引导、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典型示范工作,每个县(市、区)在年内至少要打造2个按照总社、省社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社规定建设的标准示范社,以此推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

  要根据我市各县(市、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在产、加、供、销等领域,着力培育、发展具有较强市场带动能力、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要对供销社现有龙头企业进行改革、改组、改造,通过资产整合运作、吸收民间资本入股,努力做强做大。要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围绕市委提出的建设“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为目标,使农民在加工、流通环节中增加收入,带动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更大范围和领域进入市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整合网络,构建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和农副产品三大营销网络体系。要积极引进连锁配送、超市等新型业态,重点建设好农业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和农副产品三大经营体系,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建设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功能比较完善的经营服务网络。

  14(三)供销合作社注重发展农村市场,推动农产品流通。近年来,市供销社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供销总社的要求,以重组农村经营网络为重点,以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为目标,注重发展农村市场,推进农村商品流通,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围绕农产品购销,加强组织体系建设。以村级综合服务社和连锁配送中心网点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全市生活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点建设。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兴办38家连锁经营企业和连锁配送中心70个,连锁网点3826个、6个农产品交易市场、4546家村级综合服务社、291个专业合作社和1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初步形成农村商品流通新的网络框架,为构建全市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打下了坚实的网络服务基础。

  今年1-10月份,全市供销合作社实现商品购销总额261.83亿元,占省社下达目标任务的102.6%,提前一季度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其中商品销售总额134.42亿元,同比增长38.7%;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0.33亿元,同比增长58.2%;实现农资销售额35.53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农副产品购进51.7亿元,同比增长127.5%;完成招商引资1.1亿元。

  全市系统以永城市社面粉加工专业社创办经验、宁陵县益农酥梨专业社创办经验和睢阳区祥发种植专业社的发展经验作为典型将全市推广,以梁园区中天纺织有限公司为市级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在探索“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产品深加工途径。截止20xx年,全系统共建为农服务社959个,连锁经营网点2052个,实现销售额5.9亿元,收购农副产品10.5亿元。积极实施“新网工程”,改造基层供销站(点),发展连锁经营,促进农产品市场销售。20xx年,全市供销合作社实现连锁销售额44.5亿元。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农产品流通。充分利用系统优势,领办引办“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38户。全系统每年都要组织1-2次农超对接会,组织专业合作社和社有企业参加全省、全国各类农展会,帮助销售农产品4.1亿元。近两年,全系统争取国家“新网工程”扶持资金450万元,市供销社拨付为农服务社等网络建设扶持资金260多万元。为加强市场建设,市供销社还承办了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解放桥农贸市场改扩建工程,该市场已于20xx年春节前竣工并投入使用。为充分发挥各种协会和联合会作用,促进农产品销售,市供销社牵头成立了扬州市供销合作经济联合会和扬州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引导农民经纪人从单纯的农副产品交易向生产、加工、15保鲜、贮运、营销等一体化经营转变。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年培训农产品经纪人200人次,并建立信息服务中心,免费为全市农产品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价格、市场预警、人才招聘等信息服务。

  (四)全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市场建设不断发展,但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仍有诸多不适之处。综合各方面反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部分产地市场规模小,集聚能力不强。我市虽有各类农产品市场200多家,但一些产地市场借助当地农产品生产优势逐步建立,规模偏小,设施简陋,组织化程度较低,交易手段落后,辐射面不宽,市场引导生产的功能远远没有能充分发挥。二是部分市场规划起点不高,配套设施不全。许多市场自发形成,没有统一规划,如宝应、高邮是我市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基地,但两地水产品批发市场中,配套设施普遍不全,难以做大规模。三是投入力度较小,发展后劲不足。部分市场为社会零散资本自然投入,经营者受自身实力和经营思路影响,满足于小富即安,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缺乏政策资金扶持,经营处于维持状态。四是市场布局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目前许多市场逐步面临征地选址等后续发展问题,而新市场的位将直接影响市场经营档次的提升和交易规模的扩大。五是少数市场竞争无序,抵抗风险能力弱。一些市场仍处于自由发展的粗放形态,相互之间竞争无序,甚至争抢入场客户,影响了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五)对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建议

  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农产品安全、放心、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我们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力度。要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工作调研,编制主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预测并发布农产品供求市场行情。加强相关部门之间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发挥部门优势,共同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二是引导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构建现代营销机制。要通过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发展电子交易、网上交易、期货等交易方式,降低成本,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强各大市场的信息化沟通,促进电子信息、多媒体展示等市场电子化建设,16推动市场信息交流。三是推进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要加强市场升级改造和功能拓展,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升级改造的重点是:市场地面硬化、水电道路系统改造、交易厅棚改扩建、储藏保鲜设施、加工分选及包装设施、市场信息收集发布系统、市场管理信息化系统、质量安全检测系统、客户生活服务设施及卫生保洁设施等。四是合理布局,规划调整市场结构。要按照城市发展的统一规划,合理调整市场结构。设立城市物流园,按照蔬菜、水产品、粮油、水果等功能需求设立不同的市场区域,构建覆盖面广、交易规模大的区域性市场框架。在农产品销售网点建设上,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落实国务院[20xx]40号文件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支持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连锁骨干企业,加快传统经营网点改造升级,加强区域物流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和为农服务社等销售终端建设,进一步形成县有配送中心、乡有超市、村有为农服务社的连锁经营体系,并通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带动农村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五是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市场建设。要出台相关优惠措施,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市场建设。如江苏联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苏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提出的土地征用等方面希望享受优惠政策等。要逐步建立“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机制,使农产品市场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企业法人。符合条件的要给予享受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六是规范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要积极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在质量、规格、包装等多方面实行标准化。推行农产品检验检疫制度,组织开展农药残留和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确保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安全放心。(20xx.11.1)

  17

推荐访问:供销社企业管理人员先进个人事迹 供销社 事迹 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