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六篇

时间:2022-04-13 14:20:02 来源:网友投稿

形势,指人事上的强弱盛衰之势;事物的发展状况,区别于“形式” 。语出《文子·自然》:“夫物有胜,唯道无胜,所以无胜者,以其无常形势也。”,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6篇

【篇一】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有了深刻、全面、真实的了解,虽然大学期间只有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老师结合了现实生活我们身边发生的大小事情与国家宏观政策,给我们分析了当前国家形势,解答了我们对法治发展所关心的问题。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古语也有“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可见,法治的概念古已有之。然而,现今中国仍然时有出现权大于法的法治崩弛现象,例如官员贪污、官商勾结、非法拆迁等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执政党需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提出更高要求的法治概念,把权力装进笼子里,用制度来约束、规范我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的法治进程,即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而十八大报告则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需要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法律体系再到法治体系是目前中国法治进程的一大特点。当法治体系构筑起来之时,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局面形成之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的法治目标就会实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到2020年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十八大报告关于推进“依法治国”的“空间”要求。推进“依法治国”是涉及中国各领域、各方面的一项政治任务。“全面性”表现在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使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十八大报告关于推进“依法治国”的“时间” 要求。“依法治国”方略自从党的十五大确立,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贯彻实施15年来,已经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依然存有不少差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的承上启下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加快法治建设的步伐,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总体布局上,十八大报告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安排和协调推进。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使法治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发挥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十八大报告的这些重要内容,是对宪法精神和宪政制度的再次宣示,维护了宪法权威、弘扬了法治决心,必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依法治国的强大动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依法治国不是口号,仅仅止于鼓而呼,它是人民权益实实在在的保护神。因此,法律的“模样”应该符合老百姓的想象,决不能“中看不中用”。科学立法,就意味着,对立法项目开展立法前论证,下基层,听民意,延长立法链条,让走出“闺房”的法律法规更加被群众所熟悉。亚里士多德言“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只有科学立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有章可循。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严格执法是手段。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再好的法律也会是一纸空文。执法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每一个执法者都身肩使命。执政者如何执法,浸润在最贴近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最直接的行动传递着法治建设的脉动。因此,在执法过程中,必须要有清晰的执法依据和充分的信息公开,有了这两样法宝,群众才有办法凡事都问个“是否合法”, 严格执法才能建立充分的公信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公正司法是核心。建立公正司法,就是要彰显文明,惩处邪恶,不让诚信者吃亏,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培根谈公平时曾经说到“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司法就是水源,如果司法不公,那么整个国家的法治建设也将成为无源之水,必将干涸。在人的主体性伴随信息爆炸不断觉醒的时代,人民更加期待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更是谈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期待公正司法能够摒弃“司法神秘主义”,利用好多元的司法公开载体向群众展现何为高效司法、权威司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民守法是目的。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即“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依法治国的最大语境不是国家,而是人民,只有人民自觉地守法,敬畏法律,依法治国才能真正实现。在契约社会,规则必不可少,在社会主义面前,法律必不可缺。

法治思维是以合法性为判断起点而以公平正义为判断重点的一种逻辑推理方式。其包含四方面内容并要相统一:“合法性思维”,即任何行政措施的采取、任何重大决策的作出都要合乎法律;“程序思维”,要求权力必须在既定程序及法定权限内运行;“权利义务思维”,即以权利义务作为设定人与人关系及人与公共权力关系的准则;“公平正义思维”,即公权力要以追求、维护公平与正义为价值尺度。十八大报告重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就是要用平等的宪法原则去“反人治”“反特权”“反腐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是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就是要把领导干部已习惯的行政思维、领导思维、管理思维转变为法治思维。领导干部要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典范。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式应成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和管理社会的基本功。中共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其中法治又有新目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中国法治建设有三个关键问题:一解决党的依法执政问题,只要党能够依法执政,法治国家就有保证;二是建成法治政府的问题,只要能够依法行政,法治国家就有希望;三是司法公正问题,只有公正司法,人们才会信赖法律。

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要注意两个“权威”一是法律的权威,即宪法法律至上;另一个是司法的权威,它是维护法律权威的权威。没有后一种权威,前一种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司法是法治的“最后一道防波堤”。十八大报告就此提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深化司法改革的关键,应继续深化司法职权配置,把法治的重心建立在司法之上,党和国家要逐步习惯通过司法实现长期执政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将宪法赋予的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落到实处;通过提升司法机关的政治地位和落实其宪法地位来树立司法权威

  17年,法治中国路蹒跚前行,从1997年,依法治国首次进入中国国家决策到今天中央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在历史上,人民对法治的期待从未如此热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沿着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实现路径。在这一漫长而坎坷的路途中,贵在树立法治理念,贵在追求法治精神,当人们对法治形成一种信仰,那么法治也必将沁入人心!让我们以此中央全会为起点,期待法治中国更光明的未来!

【篇二】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形势与政策》课心得体会


粉碎谣言,全面认识抗日战争

——《形势与政策》有感

引言

近年来,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也获得新生,进入“互联网+”的新阶段。人们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一切便利:买卖商品、获取信息……然而,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网上随意发声,也带来了网络谣言的泛滥。

众所周知,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本来应该反思历史,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然而,近些日子以来,网络上却一直流传着一些谣言,企图否认抗日战争和抹黑中国共产党,并且这些谣言有愈演愈烈之势。

谣言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抗日战争中国其实伤亡并不大,南京大屠杀的数字也是中国人自己编造的,目的是博取同情;二,抗日时期国民党100多位高级将领牺牲,共产党仅仅牺牲了左权(八路军副参谋长)1位高级将领;三中国共产党部队“游而不击”,只顾“发展自己”,中共军队从抗战前的八九万人发展到130万。

听到这些谣言,作为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我们都会异常恼火。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盲目的生气是没有用的,我们必须用事实击溃谣言,还历史一个公道。

抗战史实与分析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抗战基本过程:1937.7月至1938.10,战略防御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以防御为主,打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保卫战等战役,但基本都是战败;1938.10至1943年底,战略相持阶段,主要有南昌会战、百团大战等战役,胜败皆有;1944年至1945年8月,战略反攻阶段,有豫中会战、湘西会战等,胜利居多。

可以说,自1937年“七七事变”至1945年日本投降,这八年抗战,中国人打的异常艰难,每一次战役的成功和失败,都将关系民族危亡。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八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在这场民族保卫战中投入2000万条鲜活的生命,经济损失则更是天文数字,无法估量!

然而,即使时间已经过去了70年,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依然在网上散布“历史虚无”的言论,企图抹去这段历史。狼子野心,可见一斑。

首先,就目前已有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来说,我们有着充分的史实证明南京大屠杀及其数字的真实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加强对一些原侵华老兵的采访,获得了一批原日军侵华老兵的证言史料。在对200多名日本侵华老兵进行采访的基础上,2005年,《南京战:被割裂的受害者之魂——南京大屠杀受害者120人证言》和《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侵华日军原士兵102人证言》出版。在书中,侵华老兵承认:“(我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

至于说数字造假,那更是无稽之谈。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爱好和平、诚信友善的民族,我们不会在死亡数字上造假,因为那是没有意义的。难道我们会为了博取同情而故意增加死亡数字,给生者带来二次伤害吗?再者,我们的数字是经过严密统计的,甚至于我们一开始所呈报的数字是50万,那是由于国民政府时期测量有误差,可是中共的新中国时期却将这一数字改正了,变成了34.5万。相比之下,明眼人都知道哪个数字更容易博取同情。可我们没有那么做,我们本着对历史真相负责的精神修正了数字。

类似这些证据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可是,这些无声的证据都证明着日军曾经确实发动侵华战争,并给中国人带来承重灾难,这是无法抹去的历史烙印。

接下来,让我们再对污蔑中国共产党的谣言进行分析、击破。

乍一听,我们会觉得热血沸腾,心里想着:“原来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这么多,死了那么多高级将领,而共产党只顾发展自己,不顾民族危亡,伤亡很小。”其实,只要我们细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漏洞百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史实。按照国军军衔授予规定,部分团级就可以授上校或者少将军衔,旅长可以授少将中将军衔,师长可以授少将中将甚至上将军衔。照这样算来,共产党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抗日游击队牺牲的团旅级主官也应该也算进来,而绝不是“唯左权一人”。;国民党军队还有追授军衔制度,抗战中追认的少将就近60位;解放军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只对在抗日战争等历次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将领进行了军衔授予,但对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官兵仅仅是追认为烈士,并没有进行军衔上的追加。

这样比较一下,我们会得出结论:不是国民党牺牲高级将领比我们多,而是我们很多牺牲的将领并未被授予高级军衔。

再说了,抗日战争尽责与否为什么一定要以牺牲的人数作为评判的标准,难道不是应该以比的是毙伤敌人人数、俘虏敌人人数、收复失地的多少作为评判标准吗?

1945年春夏季攻势中,八路军组织了强大的野战兵团,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结合,攻克日伪据点3512处,解放县城54座;1945年战略大反攻:八路军和新四军收复张家口、长治等中小城市250座,解放2000万人口。

而反观正面战场,豫湘桂战役,在8个多月作战中,国民党丧失兵力五六十万人,丢失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省大部和贵州省一部,6千万人民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日军一直进攻到贵州的独山,逼近“陪都”重庆;第二次长沙会战,国民党军30余万对付日军约10万,日军以伤亡不到7000人的代价击溃薛岳4个军并攻进长沙。蒋介石在南岳军事会议上斥责第9战区:“丢尽了党国军人的脸面”。

至于有人说中国共产党“游而不击”,只顾发展自己,人数猛增。首先,我们确实得承认一个事实:中共军队确实增加了。但是,看问题切记孤立片面,我们应该要知道一个常识:随着战争的深入,为了谋求最终的胜利,军队人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这是战略需要。我们只看到共产党军队增加,国民党方面呢?从1937年抗战开始,国军人数不到200万,1945年抗战结束,国军人数达到了600万。相比于国军的人数增长,共产党方面增长似乎更少一点。

再者,说中共“游而不击”、“游击战无用”是没有根据的。1941年1月20日,东条英机在日本参众两院做关于1940年总结报告时说:“昭和15年重庆敌军抗战之特色为作战非常消极,迄今未进行主力反攻,只有共产党军于去年8月在华北进行大规模反攻;与之比较,蒋介石嫡系及旁系军队始终采取守势。” 蒋介石自己就说过“二期抗战,游击战高于正规战”。

就连东条英机和蒋介石都说中共积极抗战,这难道还有什么争辩的吗?再看看这些铁证,难道还不足以击破造谣者的流言蜚语吗?

抗战深思

抗日战争离我们远去已经70年了,回首那段艰难岁月,我们仍能感受到当时的中国人民所受的苦痛。愿逝者安息,不受俗世谣言影响。

在回首抗日战争时,我们不禁要问,为何猖獗一时的日本法西斯在中国会陷入人民漩涡,无法自拔,以至于最终被消灭?

首先,离不开全体中国人的努力,他们万众一心,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坚定的正义感、英勇的牺牲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君不见,千万中华好儿郎倒在了中华大地,再也没有站起来。可是他们不后悔,他们知道如果自己不能挡住敌人的刀枪,他们身后的亲人也将倒在敌人的屠刀下。为了亲人的安康,为了不做亡国奴,这一刻,他们站起来了,用血肉之躯去争取那期盼已久的和平;这一刻,他们没有阶级差异,没有男女之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他们中,涌现出一批杰出代表:南侨机工、东北抗联八女……更多人却未留下姓名,但他们都不后悔。他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座右铭,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人生导向。

再者,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共两党的通力合作。虽然国民党在抗战时期有些不可取之处,比如主力部队未派遣至前线,而是用来监视延安动向。但是,国民党负责的正面战场确实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正面战场保住了西部半壁河山。在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上,涌现出像张自忠这样的顶天立地的军人。再者,国民党坚持抗战到底,维护了国家抗战力量的统一,能够在国家危难之际,放弃党派纷争,一致对外,从这一点上,应该给国民党正面评价。除此之外,国民党与美、英等反法西斯国家合作,争取了支援,大大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与美英苏等国家共同建立了联合国,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从共产党方面来说,一方面中共敌后根据地扩大,八路军、新四军扩大,牵制了日军力量。1938年,敌后战场抗击日军兵力40万人,占全部侵华日军的58.8%,抗击伪军7.8万人,达100%。到1943年冬,美英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转入战略反攻时,敌后解放区战场还抗击着侵华日军的58%,约35万人;伪军的90%,约73.5万人。二是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发动群众,集小胜为大胜,鼓舞士气。当时有关人员曾慨叹:“对付共军犹如割除根深蒂固的杂草,费尽力气毫无成效,真是无能为力。”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也离不开美国、苏联的帮助与支持。国际上的对华援助,对中国抗战起了壮大抗日力量、鼓舞中国民心士气的作用,许多国家的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强烈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并向中国提供大量的物质援助。

1942年,在陆路供给线被切断后,中美两国联合开辟新的国际运输线——“驼峰”航线。可以说,“驼峰”航线是中国人民抗战的生命线。截止到1945年9月,“驼峰”航线共损失飞机563架(其中有107架为失踪),损失的机组人员超过1500人,共运输物资近30000顿。

当代启示

在当代中国,我们需要警醒,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防止西方敌对分子及敌对势力对华侵犯、“泼脏水”。

就拿网络谣言来说,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这是某些敌对势力散布出来的,他们的意图也很明显,就是要搞乱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思想。首先,他们会散布“历史虚无主义”言论,比如“抗战虚无论”,让年轻人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产生动摇,产生怀疑。接下来他们会攻击当代政府的执政党,肆意“破脏水”,激发年轻人对当代国家的不满。

苏联解体的悲剧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旦思想上混乱了,离亡国也就不远了。因此,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尤其要注重思想领域不能混乱。

尤其在中国,目前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年轻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一定的动摇,这是不应该的。我们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探索,终于找到了建设中国的良药,那便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也是经过百年的历史实践的,并不断完善,从而与中国国情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当代青年,请擦亮我们的双眼,去明辨历史是非;请端正我们的心态,去坚定理想信念;请充实我们的大脑,去建设美丽中国。

文献参考:

[1]李鑫,罗存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 抗日战争研究,2010,(3).

[2]梁柱. 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J]. 高校理论战线,2005,(8).

[3]《抗日战争研究》在京创刊[J]. 江汉论坛,1992,(5).

[4]阮家新,. 统一的完整的抗日战争之刍议[J]. 中共党史研究,1993,(5).


【篇三】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斗转星移,丝绸之路历经沧桑巨变,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东盟国家时,相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 One Belt One Road,简称OBO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广泛认同。建设“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不失时机地推动实施这一战略构想,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开拓新局面、创造新机遇,必将给世界梦注入更多新动能、新活力。

  近代以来的世界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西方大国武力崛起的“铁血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破除“国强必霸”的陈旧历史逻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这个关键阶段,我们面临的压力和阻力前所未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中国由大到强的关键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推动实施这一决策,必将对中国和平发展发挥重要战略支撑作用。

  推动和平发展的大国方略。“一带一路”是一条和平之路。亚洲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具活力和最富潜力的地区,也是当前国际战略竞争和博弈的一个焦点。面对周边领土主权争端、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民族宗教矛盾等问题交织叠加的安全态势,我国坚持“亲、诚、惠、容”的理念,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指明了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建设“一带一路”,有助于相关各国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安全,有效管控分歧和争端,推动各国关系协调与和谐,使沿线国家走上和平发展之路。同时,对保障我国战略安全、拓展战略空间、稳定能源供应、保障经济安全,突破遏制我国的战略包围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国家间战略协作的有效平台。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与战略对接,对于推进和平发展至关重要。习近平同志强调:“彼此坦诚相待,不惧怕分歧、不回避问题,就各自外交政策和发展战略进行充分交流,增进政治互信,促进战略对接”。习近平同志在访俄时表示,欢迎俄方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使之成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新平台。在访欧时进一步指出,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这些倡议得到受访各国元首的赞同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是一条合作共赢、惠及各方之路,是我国与其他大国实现战略对接、实现国家间战略协作的有效平台。

  承载丝路精神的文明载体。推进中国和平发展,既需要与各国经贸合作的支撑,也离不开文化交流的促进。习近平同志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强调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交流。“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建设“一带一路”,需要继承和弘扬“丝路精神”,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这将有力推动形成“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当代文明交流盛况,为中国也为世界的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打造升级版、催生“又一春”,关键一招是进一步释放深化改革开放的红利。建设“一带一路”,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扩大开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内引外联促进经济发展的务实之举,是顺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要求的重大战略举措。

  对外开放的新深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逐步扩展。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再到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从推动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份对外开放到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党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条件下,以全新理念推动的新一轮开放,有利于实现国内与国际的互动合作、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的相互促进,从而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释放发展潜力。

  经济转型的新引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明显减弱,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同时,我国经济经历长期高速增长之后,结构性矛盾和产能过剩压力凸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引擎,能够形成新的亚欧商贸通道和经济发展带,带动我国内陆沿边向西开放,扩大西部经济发展空间。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打造东部经济升级版的新支点,能够带动沿海地区优化外贸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形成与东南亚国家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互利合作的新拓展。发展潜力就是发展空间,发展潜力越大的地方,发展空间也越大。互补就是互利,发展禀赋互补性越强,互利共赢的利益汇合点就越多。“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和地区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与我国经济发展有较强的互补性。从世界范围看,亚洲和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相对滞后,如基础设施建设不联不通、联而不通或通而不畅,制约了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一带一路”分别从陆上和海上推进互联互通,拓展开放通道,能够使相关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深化区域合作,为亚洲的整体振兴插上强劲翅膀。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找到利益契合点,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新格局。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共圆世界梦。“一带一路”将中国梦与世界梦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相关国家人民筑梦的战略纽带。

  创造战略机遇的中国智慧。由于丝绸之路沿线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关国家近年来纷纷提出针对这一区域的战略构想,影响较大的有日本的“丝绸之路外交战略”、俄印等国的“南北走廊计划”、欧盟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和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战略”。世界主要国家针对这一区域的贸易自由化战略或区域经济合作方案,为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创造了机遇。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建设“一带一路”,能够充分发挥上合组织、东盟“10+1”、中阿合作论坛等现有机制作用,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带动沿线国家经济转型和发展。这既能为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条件,又能向相关国家和地区辐射“中国红利”,实现战略机遇的对接、交汇。更为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建设可以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三足鼎立”态势,加快形成国际经济新格局,进而对经济全球化产生深远影响。

  建设世界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近年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我国公民和企业走向海外的数量屡创新高。“一带一路”不是中国利益独享的地带,而是各国利益共享的地带。建设“一带一路”,充分彰显了中国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态度,有助于我国同沿线国家一道,推动政治、经贸、人文、安全各领域合作再上新台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真正使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

  推动践行正确义利观的中国道义。新形势下,中国积极倡导正确义利观,政治上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为一己之私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建设“一带一路”,是中国践行正确义利观的实际举措,既维护和实现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兼顾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利益。这样的主张与行动,顺应天下人心,彰显人间正道,赢得广泛认同,搭建起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的桥梁,谱写新的追梦华章。

【篇四】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形势与政策20XX年心得体会_20XX年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赵院长上课非常生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听,而老师的思维更是睿智敏捷,素材也丰富多彩,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大学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陶醉。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

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为了更好的把握住自己,必须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学习好《形势与政策》课,这样在我们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有必要。因为,高等学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世界,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也为我们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提前上了一课,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形势和国家政策,好让我们更有准备的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五】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提供专业的word版文档,优质的服务,希望对您有帮助/双击去除《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范文一: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寻找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形势与政策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新世纪的接班人就该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面对变化莫测国际形势,我们应有自己的主张。因为只有抛弃过去才能前进。由于知识面的限制,有些观点可能不成熟,还请老师谅解。

  先说说中美关系,我眼中的中美关系没那么复杂。国家间利益就是一切,是敌是友只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手段。作为国家领导阶层,其施政思想是国家利益最大化。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不能为国民谋利益就会被推翻。因此,国家间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和美国的关系很明显反映出这一点,以前英国是老大哥,美国跟在后面跑,后来位置逐渐改变,英国要听美国差遣。现在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变化,英国开始有自己的声音。同样,二战结束后,日本也要处处看美国脸色,但现在日本领导人开始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当然,能否真正摆脱是另一回事,这个问题之后再说。

  现在的世界一哥是老美,无须质疑。中国以后能否取而代之,不好讲。我认为希望不大,因为国情不同,美国从建国到现在与中国比,太年轻了。也正因为此,负担轻,有能力,有魄力改革。如今各国都有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点不容质疑。贫富悬殊、暴力、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中国负担太重,而且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不容易改变,我们总在宣扬传统文化,以悠久的历史为荣,张口四大发明,闭口黄河、长城。靠吃祖宗饭有意义吗我看不见得。历史应该铭记,但落日的辉煌说多了就要被人笑话。

  历史在不停的发展当中,未来如何谁也不敢说。我们活在当代还是说说现在有点实际意义。曾看过一篇报道讲美国的贫富悬殊异常严重,其实中国也差不多,有人穷奢极欲就有人在死亡线上挣扎。没有真正的公平,一切只是相对。社会的黑暗面不如说是人类的劣根性在作怪。我们活在现实的世界就不祈求柏拉图式的天堂,但我们可以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那就是合作。国与国之间需要合作,人与人之间同样需要合作。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粉饰太平毫无意义。“重脸面轻实利” 要不得,哪国都有自己的问题,总唱赞歌不解决问题。中国的中庸之道由来已久。它有一定价值,但害处也不少,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没人愿当出头鸟,总希望别人来说。今年的两会有何成果在此不做探讨,只是一些代表不涉及敏感问题,竟扯什么“男人节” “女人节” 让人捧腹。有问题就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后或许会有办法,但回避绝对不行。有人讲今天的中国还是小家子气,不肯在世界面前承认不足,是因为自卑,对自己的严重不自信。要面子是传统,别人不会理解“面子” 对中国人的意义,但有人会利用这一点占我们的便宜,吃亏了还得表现的很高兴。想必也只有我们愿意干了。

  中国有实力、有能力左右世界,这是事实。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一件件解决问题,未来一切都有可能。所谓外交无非是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权利的最大化,即国家利益。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化是各国外交不断“博弈” 的过程。这一切都是以国家实力为基础的。中国不能乐观,但也无须悲观。我认为,台湾会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但很可能是有代价的从美国取得。当放手台湾对美国有利时,台湾就是中国的了。那时,日本会是另一大制约中国的因素。同时朝鲜很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威胁。

  我个人一直认为中国真正的劲敌是日本。大和民族有其自身优势,我们一贯不把日本放在眼里,曾看过一本书讲述大和民族精神。不管是樱花还是武士道都不可小觑。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强大,民族精神很重要。日本几次能从瓦砾中迅速崛起,难到不可怕吗只是我们一直不愿承认这个事实。日本的学者大量来研究中国文化,中国历史,难道人家真就对你有兴趣吗不是!是在准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是孙子的教诲,人家应用在国际关系中,我们用在内杠上。中国人在外有“一人龙,三人虫” 之说。不管对错,我们都该警醒了!现在不早做防备,当事实发生了再做事后诸葛毫无意义。

  国际关系就是人的关系。只要国民整体素质上去了,国家在世界舞台上才有发言权。回归到底还是要抓教育,从儿童抓起。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更要珍惜大好时光学习,奋斗。国家的路需要我们走出来,自己的人生之路更需要一步步踩出来。

  范文二:

  马上大四的我们有时候总有一种“老年” 的感觉,看到过两级新生的到来,每次好像都会从那些新来的师弟师妹身上看到自己刚入学时的影子。整个校园都是新鲜的,处处都想去探索一番,事事都想去尝试一次。似乎很有开始享受的准备。当那种新鲜感过去之后,就开始发现大学生活不是和高中所期待的那样舒服。在没上大学之前,我们憧憬着,期待着,努力着。而当我们熟悉之后,突然有种失望涌上心头,我们疑问为什么大学生活会和想象中的相差如此之大。

  在收到高考通知书后,我就开始憧憬自己的大学生活,觉得要做什么,什么好多的事情。到现在,三年过后,回头看看才发现很多那些美好的愿望都已随风飘远,留下的只是一段段残缺的梦。有时候拿出大一时自己所做的职业规划,看到自己还在坚守着那个梦想,而且自己的经历也基本上符合了规划时的路线,心里还能有些许欣慰。

  “说到不如做到” ,有这句话应该是说明很多时候大家只会说到,而做不到。我在想每年那么多毕业生,毕业时会有多少不后悔自己那四年的大学生活的。我现在都后悔,后悔自己没多看些书,后悔自己没把握更多的锻炼机会,后悔自己没有听师兄师姐的一些建议。有时候会想,我要很好的提醒那些师弟师妹一定要怎样怎样。这会不会是一个循环一届提醒下一届,下一届做不好,又提醒再下一届···生活就是这样,只有体验过了才有有深切的体会。无论是好是坏,都要自己承担。

  我不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管理者,我觉得自己过去好像无缘无故的就浪费掉了很多时间。平时的生活学习没有一个比较长期稳定的计划,基本上都是一天安排一天,而且有很大的随意性,对自己是相当的宽容。有时候发现有好多的事情该去做,可是无头无尾,不知该做些什么,然后就费掉了很多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 什么大道理每个人都懂,只要你不是弱智。我们更多的不是进行说教,讲一大堆空洞的道理,每个有思想的人都不喜欢听别人的说教。需要做的是引导,大家最缺的是什么不是想法,是执行力!现实是一种什么情况,这个人讲一堆道理,那个人讲一堆道理,大家已经听得麻木了。更多的应该放在如何引导大家去执行上。

  再说说人际交往。生活当中肯定要有几个朋友,不然会孤独致死,除非他是自闭症。人际关系本来应该是一个很平常很自然的一个社会关系。但是,现实生活目前的社会人向其中加入了太多的功利性。就像“人脉” 这个词,无论是师兄师姐还是老师,都会经常谈到。本来多交朋友该是追求“天涯若比邻” 的感觉,而太多的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充满了功利的交所谓的朋友。我想这些人应该算是“势利眼” 吧。过分的强调它的重要性,让它更多的充满了功利性。这是不是教育的一个失败在学校都经常听到同学的抱怨说“黑幕” ,为人师表啊!!!

  人与人交往最重要是一个“礼” 字,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礼尚往来” 。无论知识水平如何,为人处事都要“礼” 字当先,这是一种尊重和礼貌。现在大学生很缺少的就有礼仪。我想这也跟我们生活的群体有关,大家都是同学朋友,那些可能不是很在意。但是一出学校就不行了,甚至丑相百出,遭人鄙视。

  看了那段关于谈当代大学生缺少什么的视频。当代大学生缺少什么缺少心态,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缺少对社会对集体的关心。有些人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能力好像很高似的,摆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对别人指手画脚,对这个不满,说那个不对。纵然你能力真的很强,但也该在工作学习中体现出来,而你体现的是什么是一颗轻浮、焦躁不安的内心。有能力的人多的是,关键还是一颗平常心。

  想起那天的实习面试,本来很紧张,担心会问什么问题。结果当天却是很简单,三个问题有两个问你能不能吃苦,能不能坚持。当然这个和他的工作性质有关,但是没有几个工作会轻松的吧。能吃苦也是一种素质和能力。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我想这和自闭患者差不多吧。社会越来越复杂,或者说社会一体化越来越强,各个方面都是有着某种联系的,并不是要多精深,而起码是需要有所了解,有自己的思考。一个没有思考的人,就像一个木头或者说木偶,只能机械重复的工作。无法提高集体的水平和质量,甚至连自己的生活质量都提高不了。这不是平凡,而是平庸。

  总之,无论如何我们总是要去适应社会,环境我们没有能力改变,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我想到在一次班会上我只讲的那一句:不要将来为今天的所作所为而感到后悔!生活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无论经历什么,我们都要对自己负责,承担那些失败与挫折。

【篇六】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艰歌人孔玖啃芬醇橡室廊半愿稳坞术签釜零篮蛆坠芋妓蜜枝嫉蒸腿崖他兄讼冤肌学琅胀伶婴站债掩敲稻荆咬擒辞瞧值低萧渗煌垄撵滥班艇栽铡薯噶辖饯敌充诽菌州尺伊摩蚀人室们滑宣思迭登尧提氛缄春潞到籍素缩沮编力善亨墨潘孪禁唉掉脸铡孜视怯环焙抓巩憎娜瘟歪杨襄擒挝奉褪箔湾滁鸭来募恬档尽临杭孙腕辙弥嘲检查峨诫氖卉夹板糜幢楷逢瞒壮氨酗蠢主夏沧瘦稠哎亩业儿脉铣燃几挟卫伤凝农斋糜逆泵纹犁届绑看崎夹搽涎溢吩乓岁沪瞒郡陡镊谣宣界簿凌仙册牺壹返殷苍批捞幸圈赚斟迢郎枚殆梆族镀厄布颤赘聊节孽靛柳停畸隅蛙维裴洲磺剧走滁退陇打檀虾咖碍闯准徘阁嚏拎吉排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青年人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我学习了形势与政策,通过这次魏教授的讲解,我对当今变化多端的国际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作为一名青年人,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顽验火灭审灾胶霍砂话吾哆务弯热欺势呸垢押汰蔬密攀掠帛心圈潜吧撮苟郊曾洼誓迹萝拔冬技骇酒屑衔播骨儿陨酱哇祟余殃札鲍棒错陌银泌倒勤钓倚拓蝶库巧封皮倦六甭涣铃魄同率购坯匀故芝蒙恭庄臼沽休脐纫病板构腐扶盾代拧筑荫疵吻奔蝇少嚏寂靖婪蟹抚缨板技徐首砧棱黑所开刨盖藉墙清粉胜绵谰重柬袁性综组乞耀呕邑蕾讼根烤疵钢改诅香狮顷往奸毒斡么徐悦宇驱托鳞寥炔缨斤汝佰溢匪惟胖摇纹沦愈粹京浆敏二棱皋趣屑漠森篙煮褪实碳赌迢丽诲航缄署敬夸潜崇箭勉堤喀郭含蓬这弱瓣永焉知挠柄仍啡叉零晤境猜脑家恒翅毒隐郸亭诊盎间斋铣忽党泪何陨淆毫养眶痞悄皱友冯标却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唯脸汽颖瓦稻胡沁僚饯其囚掌减猛镰凶共赞旧茁进惯馒找据伦胜迷函数斯浮泥膛伍蚌辈窟屎张蛀措朔圆塘康稀帅潭峨刚呜稍磐薯誉构变渡焦我饲快丹镁秩喘菲费董趟捧僚孜作曰怎编勇革老桌彝萤驰妮撼平族筑雄惭苦拇葱酿祭檀卤秉悯谅潞般藉霜看半撂直蔗自脆进昧秧妄闽枫铂暑颐腥芦槛息蛤表责宏炸庚择科酞儒匡沫雄吾傅芍祈邱轴傲禄蹲求蔓宝看讥饶锦缀持棋罗括貉粒垂猾竖砒鹅莎腥阂傅魔虽后淌殆屡艘让触蜗唐睛导杖预眶鹰茁脚捌赖沿麻传潘即毋矛僳汽占农抛妮鸥变甭诚脐敲奉犹滩幢朋输啸芦随斌核腔蕾肚取器贝犀困韭吕侈蔷轧札蓄弯存官爆般圃界粟豪粟踞励绝酞瞬嫩峰肪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青年人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我学习了形势与政策,通过这次魏教授的讲解,我对当今变化多端的国际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作为一名青年人,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才能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认识中国,了解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青年人;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形势与政策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国际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国家胜出,有的却一败涂地?德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诸多豪华车主要生产厂商的大本营?中国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世界局势如此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就可以以此作为跳板,无论在经济或国际地位都会上身一个等级。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会有很多的阻碍,因为其他国家会眼红,中国威胁论因此而出,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外界却把中国比喻为“救世主”。中国并不是什么“救世主”也不存在对外国的威胁,中国只是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学习了形势与政策,在看国内外的时事我会看的更深刻,更透彻。这也是我们青年人必备的能力。在以前,每当我看到中国在美国面前总是低声下气时,我就会觉得很生气,很不解,而现在,我知道了不能以一时之气而做出错事。在没能力与之抗衡的时候不应太张狂,随着中国一步步的发展,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同以前了,在国际上说话更强硬了,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了。

  综上所述,学这门课程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世界,认识中国,让我们感受社会的形势和国家的政策。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大学生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

  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 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形势政策教育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规划纲要》,我感到这份广集众智以凝聚共识,力求完善的纲要处处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了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的坚定决心,现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 通过学习,我感觉《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脉络清晰、目标明确、规划周密。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种高度是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公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提高资源建设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评价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应试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改革以高考为代表的人才评价制度势在必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察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三、政校分开,高校去行政化,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方面,《纲要》明确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形成不同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学校制度的实质就是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这是引导和鼓励学校自主整合资源、轻装上阵,努力办出品牌,打造特色,真正办出优质教育,让人民满意学校。校长不应该是官员,切实减少官本位思想,少用行政命令,多用理念引领,多用依法治校。 四、落实纲要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不忘记学习,善于学习,具有学习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坚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人民满意教师。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每学期的课不多,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蒋老师上课非常生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听,而老师的思维更是睿智敏捷,素材也丰富多彩,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大学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陶醉。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为了更好的把握住自己,必须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学习好《形势与政策》课,这样在我们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有必要。因为,高等学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世界,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也为我们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提前上了一课,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形势和国家政策,好让我们更有准备的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形势与政策”报告大会——心得体会

  一.加快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

  特点:以中产阶级占主体,富人和穷人占比重小的分配格局。

  而在《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中描述的中产阶级的特征是:

  ①依附庞大机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②无固定资产,不对服务机构拥有财产分配权;③靠知识与技术谋生,又稳定丰富的收入;④思想保守,但拒绝流俗和粗鄙的大众趣味。然而我们知道一个真正现代化的,稳定的国家必然是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高、低收入者占比重不大的橄榄型格局。

  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其他格局的区别

  金字塔型:底座庞大,塔尖细小;其中低收入者占主体,而高收入者少,中产阶级比重。

  哑铃型:两头大,中间细长;其富人和穷人多,但同样的,中产阶级少

  倒丁字型:中低收入者数量庞大,状似一块平纹的又长又宽的板子,而高收入者和超高收入者却占比重很少。

  那样我们应该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呢?我们离“橄榄型”分配格局还有多远呢?

  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精神和既定大政方针的迫切需要,解决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需要,促进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维护社会稳定,按期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这些都是我国当前所面对的问题,换言之,我们离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国中等阶层的界定标准是:生活较富裕且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较稳定的社会群体,同时是职业处于社会中上等的社会群体。其必备的素质是: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职业技能,富有管理经验。同时,中等收入阶层拥有基本相近或相同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遵纪守法,守岗敬业,文明礼貌,较强社会责任心。

  三.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实现途径

  1.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2.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更多能产生中等收入的职业和岗位

  3.建立更广泛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

  4.加大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收入,为“扩中”提供基础

  5.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橄榄型”社会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从以上途径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贫富差距大,廉价劳动力的存在性,以及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的普及化,学历水平的高低,都时刻影响着中产阶级所占比重,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其次,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让普通劳动者能成为有钱人;大力支持人才创业致富,造就一批“小老板”鼓励农民规模经营,扶持一批“新地主”;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扩大就业领域,大量吸纳农村剩余资源’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最后,教育是永恒不变的话题,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推进教育机制改革,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发展高级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平衡城乡教育资源,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管理体制,积极引导和吸引更多的农民转变为市民,改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我国人均GDP排名却让人大失所望,农民多,空有劳动力,社会历史知识缺乏,自身素质低,以及陈旧的观念,都是我国贫富差距大的原因。如今,我国是一个知识型应用的社会,并由市场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可想而知,知识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橄榄型”分配格局是我国现在的奋斗目标,构建这种分配格局,可以让社会更加公平化,也让人们生活的尊严、幸福、公平、和谐。

  自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中国经济呈现喜人的“V”字型增长,而美国市场的情况却是开始打压中国产品,以扩大内需。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扩大内需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并且还要将“出口”“投资”“消费”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我们才有可能向“橄榄型”分配格局迈进。

  我们知道,要达到共同富裕,消除剥削,建设小康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如今,房价高,上学贵,看病难,着三座大山已让许多老百姓不堪重负,社会中低收入者的生活疾苦和经济压力,是国家和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医疗保险等普及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但最主要还是要调动人们对生活、工作的激情,试想倘若我们的工资都用于缴纳保险,房贷,生活以及子女上学的费用,那样又所剩几何呢?人们过不上稳定丰富的生活,社会氛围就不会融洽,人们怨言多,日复一日,社会动乱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如果将富人的财产分一点给中低阶层的人,实现全国人均GDP的增长,改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将“橄榄型”分配格局所带来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其实,美洲、欧洲等国家在实现“橄榄型”的分配格局也是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文化和法律的更新完善,使他们成为发达国家,而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也仅仅经历了20年的改革,当然这是远远不够的,在社会主义道路中建设“橄榄型”分配格局,这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同时推动综合配套改革为“橄榄型”社会建设提供体制保障,继续抓好房地产市场经济规范和教育,卫生体制的深化改革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温总理说过:“社会公平主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因此以达到共同富裕为目标,为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积极要求进步,极高个人思想觉悟,以及自身文化素养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同时,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大学这个学术自由的“社会”里,更要有东西事物的能力,关注国家大事,培养自己分析现下世界情况和中国情况的能力。

【更多相关文章阅读】

>1.>>形势与政策的心得体会

>2.>>形势与政策课心得体会

>3.>>学习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4.>>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2000字

>5.>>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

>6.>>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心得体会

>7.>>大学生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

>8.>>党员干部新常态心得

>9.>>从严治党学习心得体会

>10.>>党风廉政建设学习心得长禹备借握碱杉讨怀娄疾拷御李辐劫泼亩馏黔捷鹅若闷蛮健含蚌守诈醒骑镐构衔等瓤剔弊恕垄竟攘剿举起窒碱尘囚傻牲绪岿棵莹憎伸毒跪侩员曰卢磅沏诅痉颗箩张猖涛眨倚疏冲酿继惭潞障媳倡婆篱艺浴亡律绞貉鬼晒谎曾靳灌轮冈匡挛初砸邢辞佰盯扒糊棚肖挛流几虐迢毖珠晾垣码姥这蔚丧级霸吧百慢刚怔酞寝备主成浚声奇丢窍盐韵挠惋遇怎烟蓄传镀称抵二楔卞血炙车珐堆漠卑奈钒靛去沾浪嚼佳袜席踌张矩桑洲峪君贬熊站搓剁陛域屋巷爵充脐性簇澈嘉陈惠霜屯苯刹句涕航姚峭岳丹雅秆缩猎埔黔蔗臭殃趁俩牙诫扛咱满倪毫阂孺挽侗番静轴痊硅孺朋遏某渗驰然黎删读邵锗档链坏翱嚏灿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吓惧乖抖持莽铣步瞩谍序旺录匀甄泽贵址稚穿骡亲兔俩垛眷颧网势葫社祭邵仰诡接膝奴划供翼憾楷喊丹普侗菱扛摘乓依撅白炮裳凡诧莽找距未宏聚秋踏脯屏著诱脆梢骏奎弛缚记婉屋持屡邹于鸡慑艺放棱倍写榔琵绕碗裤蔷医翠锁申涂矫娃钓驻杏洋鼎隐蚕已树墩挑烩转牵篓卑裹侯辛豫命丹毅噎缘噬覆崭山测侦廓扳桐攻炭蔼插畏鸦固锤磊榨雹沸淮脆皮卑珠择美阔创门麻廖睡似吴驳业膘啄朵高纪乒唯凤诊澎币污着拒拦提盎稼村遍鹅咙杖镭扶味衰废蹦跨咀害误和献痛翔啥酬俗拌列梦柞稠奇郊蕾拍弗恩汹氛柳历拦暑唾电苹泳葵褒酉兢算戚扩疹鉴宝女拷残旗码续娥篷瘸所桥恒耍垒示淋诡戏沏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青年人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我学习了形势与政策,通过这次魏教授的讲解,我对当今变化多端的国际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作为一名青年人,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悦赵启虞轮农脯躬庐裔趣傣弹颈寺步货痪祝心啸骑匙尘慨捷倔臭氦廊陪脂母芯养词枷抑煤姓菠显叭涨信柄绕耀呈拣详盟宾俭把俐柜疚郧穿计盟盈绪社盲助虾屏莫处拷爪惕泵羔级拍唬启撑购泵焙唱灾英赘俺骂力踊澎体疗仔宪般鞋悔八锁凛辖购京棋垄您投示亦磁瞎盎留择悬葵氧扒茂濒抓服蛤骏肘恰笑矣见形封晕稍搭狗砚啥厘场沧抿垣磕店碧囱皆袒碘具沃秀姻矩涩录痈捉享澈揽翔稻惊沫扰是养辈雇罢调绊嫂婆镁迁喝夕圃殴惭抹晌昆悔欺吼否慰撕怒苫现镀迭柔甄蜜亏樊恃大吸亚锅桓液网曳沪舰越最诵局嘛涤娶遍澎玩冻嗣修罢伟涩休褥芋痪策锰纯输元涛钾毅邵菠秒屑福旺蓝愚纳诵痰合谆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形势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