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六篇

时间:2022-04-17 17:40:03 来源:网友投稿

民族(nation),指在文化、语言、历史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一群人,是近代以来通过研究人类进化史及种族所形成的概念。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国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个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现代的民族概念,可以是以国度为区分的人群,也,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6篇

第1篇: 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独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基石,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做好民族工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中概括,也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总方针。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线,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思考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可行途径。一、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伟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强调认清民族关系的主流、大力倡导民族团结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促进了新时期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他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集中体现了党中央从中华民族的整体视角、从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战略思想。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的一系列总体部署,包括援藏、援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的开展,都聚焦于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梦想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共同理想。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其中有关民族工作的指示,要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旋律和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自觉和根本前提,是增强“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情感依托和思想前提,为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政治方向和理论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引导各族群众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正确途径和必由之路。

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自觉,建设新时代民族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民族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涉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个领域、各条战线。要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高度,认识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研究、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精神实质,推动形成新时代的民族理论体系。民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永远也不可能停止。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目前学术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民族理论体系主要是对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前30年等历史时期民族工作实践成果的总结和概括,对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提炼还不深入,尚未形成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不少观点和话语体系陈旧、理论与现实脱节现象十分严重,学术话语跟不上实践的创新。既不能准确反映我国民族工作所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也不能有效指导下一步的民族工作实践。这就要求学术界以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在民族工作领域尽快形成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适应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

三、大力推进“五个认同”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当前解决精神方面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大力推进“五个认同”教育。“五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和底线。

推进“五个认同”教育,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共同体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必须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五个认同”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各族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的基础保障,必须抓好抓实。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的教育,大力培训各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宗教界人士,广泛教育群众。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公民意识,让各族人民不仅要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地域身份、群体身份,更要明确自己的中华民族成员身份、公民身份、国民身份,把“五个认同”作为每个公民第一位的意识,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四、切实改进民族工作方式方法,大力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际效果民族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干部身份、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要把自己作为党和政府的代言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多为民办实事、不与民争利,时刻牢记处理好干群关系就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认真研究民族工作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各级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国家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切实为各族群众服务。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形势新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工作,深化细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举措。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党和政府工作的大局,切实解决人口双向流动、多向流动过程中涉及民族因素问题的处理,按照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的原则,不能把涉及少数民族个体的事件上升为民族问题。推进嵌入式社区建设,推进少数民族群众在内地就业、流动的保障政策落实,构建各民族互相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城市,持续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消除针对民族交往过程中各民族自然交融的理论顾虑和担忧,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

五、围绕“两个共同”目标,坚持并完善民族政策

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体现。围绕上述目标,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认真践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八个坚持”。认真贯彻落实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制度基础。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落实好。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政策体系,民族政策也必须与时俱进。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改革完善民族政策。调整政策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进行科学论证、严格评估,以减少某些过时政策的负面影响。通过政策法规的调整完善,最大限度地把各地区、各民族的党政干部、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团结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六、妥善处理好民族多样性和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关系问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历史上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是主流,最后汇集成占据世界人口相当比重的中华民族,同时又在内部保持着多种多样的民族、宗教和文化类型。作为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大国,历史上的执政者和先贤为我们留下了思想资源,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理论和政策,其中都涉及了如何处理多样性和整体性、差异性和一致性的问题。多样性和整体性并不是相互矛盾、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表里、互相促进的关系。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多元组成一体,一体包括多元。“多”和“一”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整体表述,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具体工作方向。民族工作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明确中华民族整体性、一致性的发展趋势,在大力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强调各民族内在联系,促进共同体特征的增强,强化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共同利益。

七、坚决反对两种民族主义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原则,在宪法和有关法律中得到明确规定。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内,不能以汉族代替中华民族,各民族更不能置身于中华民族之外。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即大民族主义(尤其是大汉族主义)和狭隘地方民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这“五个并存”说明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事业尽管成就巨大,但也面临挑战。在这一阶段,大民族主义和狭隘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聚焦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必须强调宪法权威,用法律来维护和保障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利己主义和民族歧视。

第2篇: 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人民日报评论员,《人民日报》2019年9月29日01版)

【期刊名称】《民族大家庭》

【年(卷),期】2019(000)005

【总页数】1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深刻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今天,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富饶辽阔,这是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可以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

第3篇: 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李玟兵

【期刊名称】社会主义论坛

【年(卷),期】2019(000)008

【总页数】2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民族工作事关发展全局,事关国家和谐稳定。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云南始终把民族工作置于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疏通民族关系,稳定边疆为中心,“慎重稳进”开展民族工作,完成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合作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改革开放以来,云南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大政方针,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向着把云南建设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向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以巩固,全省各族人民形成了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使具有中国特色、云南经验的民族团结和谐之花在云岭大地上绚丽绽放。

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的经济意识

马克思曾说,要使各民族团结互助起来,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共同的利益越多,就越有利于国家共同体的建构和稳固。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的原因,我国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落后,表现为城乡二元分离、东西部差距明显、部分民族地区生活水平偏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要做好民族工作,使全体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形成凝聚力,就必须在经济问题上解决好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问题,确保各民族地区共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新中国成立70年和改革开放4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秉持“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理念,经过不懈努力,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缩小发展差距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一直以来,云南持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提供了不绝动力。2007年,云南民族自治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45.2亿元;2014年至2016年,省级各部门整合项目资金2350亿元投入到民族地区;建立和发展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凭借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和生态种植产业,凭借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加快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等;全力开展脱贫致富工程,通过“兴边富民”工程、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一系列扶贫攻坚政策和措施,确实改善和提高了贫困民族的生产生活水平。2012—2018年,全省贫困人口从804万人下降到181.12万人,减少了622.88万人,减贫率77.47%,贫困发生率从21.7%下降到5.39%,下降了16.3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加,加快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第4篇: 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突泉县教育系统开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心得体会

——突泉县第三中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握的是几千年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揭示的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彰显的是团结凝聚各族人民、共同实现伟大梦想的信心决心。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受颇深:

第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靠说,又要靠做。有人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后落在“意识”,便觉得这完全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事,只要把道理讲清楚、把宣传做到位就可以,并不需要做其他工作。事实上,存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也反作用于存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意识”,也实实在在影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涵盖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方方面面,既应在思想上教育引导,讲清讲明中华民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共同体;也应在实践中步步推进,积极营造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各民族更好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更好交往交流交融。只有既说又做,既说得好又做得实,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民族工作主题主线,也是其他各项工作都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人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是民族工作的任务,具体涉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城市民族工作等,只要完成了这些任务,就算是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实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到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未来,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工作所能涵盖,更不是民族工作部门一家的事。如同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而远远不仅限于政法部门的工作一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需要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共同努力,各个领域、各项工作都应体现这一点,而不能与此相背离。比如,在实现脱贫奔小康的时候,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确保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如果发展长期失衡,就容易造成民族关系失衡,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在出台一些具体帮扶政策的时候,应充分考虑民族地区实际,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面向少数民族,也要面向汉族。有人认为,只有少数民族中才可能存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问题,汉族中不会存在。事实上,少数民族中可能存在的“狭隘民族主义”和汉族中可能存在的“大汉族主义”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敌。少数民族如果只认同本民族而不认同中华民族是危害,汉族如果只认同汉族是中华民族而忽视其他民族也是中华民族同样是危害。因此,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在全社会不留死角地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这就要注重广泛性,既包括少数民族,也包括汉族,就要引导各族群众都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民族团结大局。任何把本民族自外于中华民族或是将兄弟民族疏隔于中华民族之外的言行都要坚决反对。

第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把握“一”和“多”,构建起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有人认为,讲中华民族和讲各民族是对立的,讲中华民族就不能讲各民族,讲各民族就等于否定了中华民族。这样的理解本质上是没有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交融互鉴。各民族同胞都是骨肉兄弟,都可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更好享有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作为新时代中华儿女的自信与自豪。中华民族历来都是一个具有无穷创造力和强大包容性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要人为取消民族特色、消除民族特点,而是要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把中华各民族更好凝聚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更加团结一致地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把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文化纽带。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相一致,中华文化也是“多样性”与“共同性”的有机统一。这有利于强化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当前,关键是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所孕育的,是各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在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意识和观念,努力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第5篇: 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日心得体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日心得体会【1】

  如同个体成员会不断追问自我生命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一般,一个国家和民族也需要时时省思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目标定位与理想追求。显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上述双重省思的产物,呈现出小我和大我的深刻关联。

  一方面,一个人就像一滴水一样,可以映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缩影。也就是说,小我之个体的观念意识与行动取向,会深刻地影响大我之整体的形象、面貌与走向。另一方面,这滴水又会跟随大江大河汇入大海,流向远方。换言之,大我之整体的生存状况与未来愿景的构思,范文参考网又会直接关乎小我之个体的生命质量与期待。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意义,就可以从整体和个体的双重视角加以审视。

  与此同时,“铸牢”本身也具有双重性:既可以当动词用,意味着成员彼此间互动交往趋于紧密的过程;又可以当名词用,表示成员彼此间形成一种和合凝聚的状态。所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意义的把握,还需要关照过程与状态的内在关联。

  第一,铸牢意识是成员间关系交往互动的过程性存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诸种联系才会生发、意义才会生成、价值才会呈现。也就是说,当你真正地走出自我圈定的藩篱和边界,去接近自然、去触摸世界、去倾听他者的心灵召唤、去为他人作一份贡献时,你的感知体验、行动意向、存在价值才会慢慢变得饱满。在努力去构织关系网络的过程中,一个人才能慢慢形成一种相对稳定可靠的归属状态。

  第二,意识铸牢表现为成员间关系凝聚与巩固的可靠状态。这种状态能够克服成员彼此之间的距离感,消解不确定性、不可靠性和不安全性,增强亲切友善团结等体验,并形成明朗乐观美好的愿景与期待。就像那句流行的话语,“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会感受到,你的身后有你的同胞和朋友,有兴盛起来的国家和民族。当然,意识铸牢并不在于消解个体的独立自主,也不是放任群体性的盲从,而是需要你心存理性判断、知识经验和价值信仰,范文参考网并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日心得体会【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尊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大量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记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通过深入研究,生动地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尊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多元”指的是多民族亦即56个民族,“一体”指的是由56个民族所构成的中华民族。我们既要尊重“多元”存在的客观事实,更要认识到强调“一体”对于维护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维护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关系56个民族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把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文化纽带。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相一致,中华文化也是“多样性”与“共同性”的有机统一。多样性指的是56个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特色和活力;共同性指的是56个民族所共有的文化基因,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深刻认识其多样性,更要强调其共同性,多宣传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这有利于强化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当前,关键是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所孕育的,是各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在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意识和观念,努力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日心得体会【3】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歌里唱的真好。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苦难,还是那么团结。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中华大地,中国人民团结奋战最终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老话说的好“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难折断。”这句话说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团结就是力量。

  20XX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在阵阵的轰鸣声中一栋栋房屋高楼在转眼之间都崩塌。许多的人都在顷刻之间失去了家园和亲人。是团结让汶川站了起来,各大厂家纷纷捐出水和食物,许多明星和慈善家都捐出资金。为汶川人民建设医院、学校和家园就这样又让汶川人民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云南发生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地里的庄稼完全绝收,甚至于很多地方就连人们正常饮水都出现了问题。当地的人们不论老少为了解决饮水问题,不惜艰难跋山涉水到有水源的地方背水、挑水、驮水回家。这一情况后来被记者叔叔阿姨报道出来后,全国人民纷纷向灾区群众捐款捐水,以解决灾区人民生存问题。这真是印证了一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这样靠大家和灾区人民的自救方式,旱灾最终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灾区人民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这么多的见证都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个团结的大家庭,谁有了困难大家都会向他伸出援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日心得体会【4】

  通过三天的学习,自己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认真聆听了朱书记、为民部长及赵丽华老师的讲解,使自己在思想深处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和震撼。现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向各位领导和同仁做一个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6月29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时特别强调:政治上的坚定****于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自觉来自于思想上的自觉。

  这次教材事件的深层次原因是我们在民族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出现了偏差,而这一偏差出现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学习和认识把握和理解的不够。但一个智慧和优秀的民族在某种意义上其智慧和优秀就体现在其纠错能力上。因此,纠正这种偏差,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更好地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地凝聚成中华民族大家庭,就必须从根本上依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并且只有真正的对这一伟大的思想学深悟透,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从思想深处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才能切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正确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之间的关系、“统一”和“自治”的关系。这一关系逻辑的体现在:“同”是 “必须同”,“异”是“可以异”;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必须要做到“两个结合”,即团结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利益,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国家的团结统一,就谈不上民族区域自治。

  只有在思想观念和理论起点上牢固树立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真正从认识自觉到行动自觉,才能实现把理论自觉真正转化为政治自觉。

  二、从“三个离不开”到“五个认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新中国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反对任何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确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引导各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上大学时学的《民族理论》一课,“三个离不开”到现在一直记忆犹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三个离不开”是当时很重要的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三个离不开”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今天,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和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也应与时俱进。“五个认同”在今天这个时代更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在中国这块大地上,作为中华儿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公民,无论哪一个民族,都必须要有“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我们知道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会自然而然带来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必须依靠一种精神和思想的东西,而“五个认同”为此提供了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并为此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就必须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是民族团结之魂。文化认同解决了,对伟大祖国认同、对中华民族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才能得以真正的巩固。

  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我国文化宝库中的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既有大量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也有大量少数民族作者的创造。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在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中,少数民族的占到三分之一。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正如费孝通先生在看待民族关系时所推崇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华民族为什么几千年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代代相传、从未间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和纽带的民族精神,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今天,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向。

第6篇: 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心得体会【5篇】

a;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植于历史,更要着眼于发展,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共同团结奋斗中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地缘基础——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兄弟关系的传承自然也始终蕴含着携手并肩共同捍卫祖国稳固统一的坚强力量。这是因为凝聚着共同体意识的中华民族在任何时期都明白“有国才有家”,祖国统一才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民族的最高利益。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凝聚一心方才可以胸怀国家,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全球化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仅有经济的腾飞是远远不够的,其必须具有在经济环境保证的情况下,伴随精神上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等条件产生的凝聚作用,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凝聚人民、动员人民、激发人民创造力的精神动力和源泉,其内在属性就是精神上的集大成者,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首先表现在爱国。爱国这一特性是秉承着先祖文化基因流淌在每一个被这片土地烙下深深烙印的中国人民血液中的优良品格和光荣传统,是先祖给予我们最大的精神精髓,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源动力,更是鼓舞人民守护这片土地及精神家园的行动力。随着文明之火五千年来在这一方大地上生生不息的燃烧,历经苦难磨砺而愈发坚定就是最好的佐证。这个过程是由自远古时代而起的依靠地域不断勤劳创作而逐步征服自然达成宜居环境,从而依托地缘特征发展出各民族独具特色的生活环境及习俗,这个过程中民族意识开始产生。随着时间推移生存能力发展,一次次突破地域限制的飞跃,形成了跨地域的交往交流。在长达几千年的交往与交流中,习俗、文化等相互磨合迸发出了极多具有创造力的飞跃与繁荣,各民族间的长期共存与共同进步一直是发展的主旋律。 历史归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中国自有史料记载以来,就处于一个由于广袤地域导致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混居形式共生发展的状态。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国人作为这样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历时间考验而不朽,并不仅仅是依靠坚韧卓绝的智慧及忍受苦难的决心,更多还是依靠溶于骨血中对各民族间的包容与团结。伴随历史上一次次朝代的更迭,民族间的相互融合,才成就了一次次文化的繁荣与突破,才能在战与火的淬炼下形成中华民族这样一个隐忍而不失风骨的独特存在,并让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一次又一次力证了中华民族长存于历史之林的必然性,其底气来源于这历史长河中一步步溶于骨血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它以历史的延续性,承托了相同语言、地缘、文化及心理状态等要素,并以此来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框架,纵深层面依托悠久历史所拥有的意识视野,从民族到国家到全世界的共同体格局的展望。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努力改善各民族群众生活水平。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加强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互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这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精神家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和谐是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保障。长久以来,各民族间碰撞升华的文化火种,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民族在地域构成上交错杂居又相互包容、在经济生活中相互帮扶、在情感诉求中相互亲近依存,这是对中华文化认同的一种现实表述。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自身文化传承间的平衡状态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在当时当下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依据,是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民族的长治久安,复兴兴旺更多的是依托于文明永固创新不竭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对文化的认同及信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注入了灵魂。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各族群众树立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通过弘扬革命文化,让各族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历史,进而将文化自觉和政治自觉相结合,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通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改造和创新,从而更具有现代性。 在内蒙古的土地上生活着49个民族,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体系,孕育了光辉灿烂的草原文化。内蒙古之所以能够保持和谐发展的局面,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并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70多年来,内蒙古在制度建设、人才培养、载体构建、技术支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建国初期,内蒙古创立了面向基层群众的“乌兰牧骑”,成为全国文艺界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大区、文化强区战略的实施,实现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入新世纪,实施了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创造性地提炼出“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深层的民族文化精髓。 政治引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在近现代历史上,内蒙古各族人民反抗压迫与奴役、寻求民族解放的步伐从未停止过。直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才摆脱束缚,真正沐浴了自由平等的阳光。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内蒙古地区就已经有了少数民族中最早的党组织。九一八事变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奋起抗击,一大批蒙古族青年奔赴延安,成长为党的各级军政干部。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摆脱束缚和压迫,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而制定的策略与政策,就没有各族人民的翻身解放;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革命斗争的胜利,也就没有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民族平等、团结、自治、发展为核心内容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上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等主要内容的民族工作的原则、方法。从党的民族政策可以看出,我们党所着眼的大格局是为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探索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经验,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强烈认同、高度信任和衷心拥护。 道路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从根本上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进而为实现各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提供制度保障。我国当前坚定奉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代代先驱在不断结合我国特色,依据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先进原理进行实践、探索和总结而成的,在现今世界格局环境下最适合当下及以后我国发展道路的制度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是对我国所走的政治道路的笃定。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如一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与适时性,坚定不移地把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将各民族成员紧密联结,激发并使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华民族成员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时刻保持创新活力,激发其蕴藏于精神中的内涵理解、情感共鸣、价值导向等作用机理,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练发展更加生生不息。其中,内涵理解是情感共鸣与价值导向之间不可缺少的润滑连接剂,情感共鸣是内涵理解的外显与价值导向产生作用的承接载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紧密凝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力粘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这就是共同体意识,它对我们凝聚人心,形成共同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都非常重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心得 翻译不仅是将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递给其他的民族,更是促进各民族交流、交融的桥梁。从事翻译工作33年来,王玉海充分发挥自身语言优势、民族优势,在翻译公章、市面牌匾,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矛盾化解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成为民族交流有温度的桥梁。 今年53岁的王玉海出生在内蒙古通辽市,从小接受的是蒙文授课,到小学三年级才学习简单的汉语拼音。至今来到扎兰小城三十多年了,口音中还是能够能够听出些蒙古味道。高中毕业后,他成功考入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学习翻译和编辑专业,从此他与翻译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扎兰屯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从事翻译一职。 王玉海回忆初来扎兰小城的情景:来到了儿时憧憬的“外面的世界”,可置身其中,年轻的王玉海却有些心灰意冷。因为扎兰屯市虽地处呼伦贝尔,可人们普遍使用的是汉语,而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只能支撑他听懂汉话,但要是想和大家交流,他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也说不出来。可想起老师说过的“翻译不仅仅是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也不是语码的简单转换,它是文化符号,更需要情感。”他便决心扎根在这里,拿出百倍的热情投注到汉语言及翻译专业学习中。一路走来,他把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信念,全部熔铸于所从事的翻译事业中。 在王玉海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汉蒙词典,“翻译人员的职业生涯,就是在不断学习、探索的,这本书就是我的老师。”王玉海说。扎兰屯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人少事多,至今,他还在从事着个体商户牌匾、公章的蒙文翻译及校正工作。除了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他还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开展制作牌匾的个体商户蒙文培训、兼做少数民族群众事务调节等工作。王玉海介绍,之前有蒙古族游客坐火车丢失了钱包,下车后语言不通无法交流,最终民警找到了王玉海,在他的帮助下,游客的困难顺利解决。说到这件事,王玉海也表示希望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可以尽早接触汉语,学习汉语言,这样既不会有了游客所遇到的困难,也不会有自己刚刚工作时语言不通的尴尬。 王玉海所从事的翻译工作,平凡而又不平凡,他相信爱国主义情怀会带给他战胜一切困难的不竭动力,他也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心得 我出生的地方是一个小山村,隔过不远又是一个小山村,就是这样村村相连,鸡犬相闻,炊烟相望。小山村的父老乡亲,特别亲和,用相濡以沫也并不夸张。其实,住在老家那前坡后洼的乡邻,有蒙古族、汉族……当然,还有满族,老家那地方是满族自治地方,满族人相对多一些。经过世世代代的杂居聚居,人们间的民族概念似乎不清晰了,真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家庭概念。特别满族蒙族都是草原民族,好多风俗和禁忌也没有啥区别,互相认可。老家那里居住的乡邻们在日常交流、生产生活中多使用汉语,这是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的结果。 后来,因为某种机缘离开河北坝上的老家,到了内蒙古的阿拉善工作生活。记得在我出门的前一晚,母亲叮嘱到了民族地区,要充分尊重当地的民族风俗,不懂多看、多学、多记……要与当地的本土民族交往好,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好,工作好。 阿拉善宁静僻远,我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慢慢积累,学了不多的民族语言,比如简单地问候语、日常生活用语,还结交了不少当地的蒙古族朋友。 其中文学界的马英、恩克哈达、额宝勒德、宝音巴图……我们都是很好的文友,文学相通,在文学活动中能感知到文学赋予我们文学人的相知,能感受到文学带给我们的享受和快乐。 我们还有一个玩乐团,这个团队成员由几个家庭组成,定期不定期组团外出旅游,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值得一说的是我们的团体内有三个民族成分,我是满族,还有一家是汉族,其余的是蒙古族,可谓民族大融合、大团结,我们相处得非常好,情同手足一样,一起玩,一起转,不亦乐乎。 其中有一位阿拉善长调民歌协会的副会长达来,达来在蒙古语中是“海子”“湖泊”的意思。我们统称这位老兄为“大海哥哥”,他的夫人萨仁,在蒙古语中是“月亮”的意思。每次出行到了内地,大哥代表内蒙古阿拉善文化使者隆重出场,把悠扬的长调献给远方的朋友,赢来的不仅是热烈的掌声、欢笑、还有就是斟满的美酒,歌声不断酒不断,唱到一醉方休,喝到一醉方醒,草原民族的豪放、劲爽,给内地朋友留下非常深、非常好的印象,至今大家都有很好的往来,是朋友。 我们不会唱长调,但是会跟着旋律的起伏,摇头晃脑地随唱,混在悠扬的歌声中,我们是一个团队,把阿拉善的文化和热情带给内地的朋友们,其乐融融,欢聚一堂,满满喝几杯。 在老家其实好多风俗,都是杂化糅合过的,比如春节有好多习俗,说是满族的也不全是,说是汉族的也不尽然,当然中间也有好多蒙古族元素。毕竟同山同地同风雨,世世代代走过了多少年,融合是求同存异的必然选择,互相尊重是文化多样性的必须。 朋友也好、民族也好,以礼为先,尊敬在前,一切事情都好办。在新时代发展进步的当下,民族融合,文化融合,建立守望相助的手足情怀,民族共同体,正是被十九大写入党章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伟大意义的具体实践,也是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共同遵守。 我们旅游到过新疆,到过云贵,在一些民族互动的活动中,大家唱起来,跳起来,其乐融融,都是共和国的儿女,都是中华民族兄弟,乐之所乐,倾情与共,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手挽手,肩并肩,建设和谐美丽的家园,才是人间正道。 正如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心得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面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思想政治素质,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目标任务,2021年9月以来,托县教育系统多形式开展系列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促进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保障。 托县强化组织领导抓落实,成立了教育系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托克托县中小学、幼儿园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方案》,对全县教育系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全县教育系统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宣讲培训、教育先锋志愿宣讲服务等形式,全面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分批分层次培训覆盖全员。学习教育紧紧围绕“强化理论武装、打牢思想基础;坚持问题导向、坚决纠正偏差;增强政治担当、突出工作重点”3个方面,从理论内涵、历史脉络、政治要求、发展规律、地位关系、法律层面、政策表述、中央要求、工作机制等角度,深入解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行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和推进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要意义,详细解答“怎么看”和“怎么办”两个问题,进一步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统一思想认识,为坚定坚决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有关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紧密结合学习教育活动,托县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自2021年10月开始,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教育,通过集中学习、对照检查、考察评定以及召开“师德师风”专题研讨活动和教师培训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站位,提升了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作风优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提供有力保障。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时了解学校办学、教师工作生活、学生及家庭等基本情况,密切党群、干群和家校关系,该县在全县教育系统持续推进访学校、访教师、访家长“三访”活动,扎实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和包联活动,走访30所中小学幼儿园、2021余名教师、2万余名学生,“面对面”听取意见,“心贴心”谈心交流,“零距离”服务群众,打好同心结、画好同心圆、走好同心路,共筑中国梦。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成为全县和谐稳定的民族团结进步窗口,从去年9月份开始,该县中小学、幼儿园2万余名学生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开展了“手拉手、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努力践行“民族团结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不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于全县师生心灵深处,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该县还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等内容融入校园文化,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学校有效发挥功能室、走廊文化、校园文化墙的育人功能,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党爱国爱家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大力开展思想宣传和主题活动,创新校园阵地建设途径,突出“一校一品”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努力使校园文化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展现校园文化阵地新风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心得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具有维护国家团结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功能。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后备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依照不同阶段的教育特征,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针对小学教育阶段,确定学校教育在不同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重心,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增强学生的“五个认同”意识。 小学教育阶段是启蒙共同体意识,孵育爱国情感时期。 这阶段学生从家庭步入学校,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因此,该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立足于启蒙教育,以象征教育为主要手段,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出发点和参照物,让学生感知国家的象征符号,孵育国家情感。首先,我们通过学生在校期间美德表现发放激励卡,学生们通过集体表现获得激励卡数,换取学校组织的传统、民俗文化体验和参观机会。参观了草原英雄小姐妹故居、武装暴动纪念馆,体验了蒙元、农耕等文化。以此感悟民族文化,进而增进民族情怀。在传统节日时,我校组织“小小乌兰牧骑”多次走进社区,和社区居民们共度传统节日,为广大居民们送去了欢乐和文明的同时,也传承和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学校依托《语文》《道德与法治》等教科书中象征中华民族或国家的符号,如颜色鲜艳的国旗、国徽、红领巾,或者祖国妈妈、花瓣、大家庭等国家比喻物,通过情感的渲染,在学生心里播下爱国的“种子”。向学生传递苦难辉煌的中华历史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基础。 这一阶段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标以爱自然、爱他人、爱家乡为融入点,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爱中华民族、爱人民的情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心得5篇

推荐访问:共同体 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