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意见】阜阳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意见

时间:2023-06-06 18:27:02 来源:网友投稿

阜阳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阜合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意见】阜阳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意见,供大家参考。

【教育意见】阜阳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意见



阜阳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阜合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81号),加快发展我市现代职业教育,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坚持以法治的方式和改革的办法发展职业教育,优化结构、创新模式、完善机制,推动职业教育集约发展、内涵发展、融合发展和特色发展,为我市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既发挥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加大投入、分类指导,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加强行业部门对职业教育的指导;坚持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重点提高学习者就业创业能力;坚持产教融合、特色办学,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突出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三)目标任务。到2020年,形成与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及社会服务体系相匹配、与社会充分就业相适应,办学类型和学习形式多样、中职高职有机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学校企业社会相互融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更加灵活、开放、多元,更具阜阳特色、全省一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教规模更加合理。到2020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3万人以上,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5.5万人,各类职业培训80万人次。

——职教结构更加优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使职业院校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专业结构更加科学。统筹办好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建立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提升面向我市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建设管理、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

——职教水平大幅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师资和实训设备等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各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大幅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显著提高。到2020年,全市建成10所省级以上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1所省级示范技师学院、2所示范(骨干)高职专科院校,力争有一批职业院校跻身省内同类院校一流行列,部分特色专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围绕我市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发展需要,重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省级示范“专业+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职教集团、3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10个省级产学研合作联盟。重点建设10个职业教育扶贫致富培训基地和8个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围绕服务开放发展需要,建设一批中外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基地。

——职教环境更加优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基本建立,政策法规更加健全,监管机制更加完善,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学习型社会机制基本完善,全社会人才观念显著改善,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蔚然成风。

二、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四)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重要环节,各级政府肩负着多样化人才培养、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的重要职责。县(市、区)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切实落实好职普招生大体相当的原则,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专业布点和功能分工。完善网上统一招生录取平台,规范招生行为,禁止封闭生源、有偿招生。各县(市、区)依托县级职教中心,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理顺管理体制,提升办学功能和服务能力,发挥区域内引领辐射作用。以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为目标,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有条件的普通高中要适当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内容。

(五)创新发展专科层次职业教育。高标准完善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并争取设立应用型本科教学点。充分发挥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阜阳职教联盟的引领作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重点服务市内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按照省政府和省教育厅要求,加快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各类硬件和内涵建设。创造条件,力争阜阳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积极支持和扶持阜阳科技职业学院、安徽旅游职业学院两所民办院校发展。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再新办1-2所高职院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实现规模、内涵和特色发展。

(六)搭建多样化培养人才的立交桥。按照“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原则,深化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健全完善“知识+技能”、自主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等招生考试办法。加快构建和适应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系统培养体系,完善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制高职培养制度,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鼓励、扶持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合作举办“3+4”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提高专科高职院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比例和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着力推进中高职及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建立高中阶段学籍转换与学习成果互认制度,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七)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并举、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依托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社区教育机构、乡镇农技校,面向广大职工、新型职业农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将终身教育纳入全市学习型城市建设体系,统筹安排、统筹推进。落实国家关于终身教育发展的经费政策,增加各级政府对终身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探索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相互转换与积累的“学分银行”,促进各类教育沟通衔接,服务全民创新、终身学习。支持各县(市、区)创建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依托阜阳广播电视大学创建阜阳开放大学,向社会有序免费开放服务设施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工学交替、双元制、学徒制、半工半读、远程教育等各种灵活学习方式的职业教育。鼓励支持各类主体参与职业培训,创新培训补贴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对贫困乡(镇)、村、户的技能培训,推动职业院校面向社区、乡(镇)、村办学,举办多种形式的短期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文化生活类课程。

三、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机制

(八)创新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机制。创新民办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设备、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开展社会力量参与公办职业院校改革,建立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试点。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

(九)建立企业参与办学机制。研究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和激励政策,鼓励支持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和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并按照不低于企业职工岗位5%的比例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鼓励支持企业派遣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建立校企互派工作人员机制。企业因接受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鼓励支持企业兴办职业教育或与职业学校共建研发中心。对职业院校自办的、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的企业或经营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推动职业院校把实习实训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探索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的合作形式。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十)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机制。加快完善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阜阳职业教育联盟,充分发挥阜阳工业经济学校牵头的阜阳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和以阜阳农业学校牵头的阜阳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作用,制定以对接参与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以校际、校企合作为依托,促进职业院校、行业组织、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实施职业教育的支持政策及管理办法,发挥职业教育联盟(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骨干示范职业院校牵头,组建专业化或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开展多元投资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改革试点。

(十一)建立职业院校现代治理机制。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推进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职业院校要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建立学校、行业组织、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积极推行校(院)长聘任制改革和公开选拔试点,鼓励企业家、创业家担任校(院)长。完善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

(十二)完善促进就业保障机制。落实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收、录用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纳入课程体系。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认证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建立技能鉴定所(站)。创造职业院校毕业生平等就业环境,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鼓励支持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

四、实施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工程

(十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与国家、省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相衔接,实施阜阳市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省级以上示范特色职业院校、示范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培养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双师型”骨干教师。各级政府要支持和激励职业院校深化改革、特色发展、争创一流。坚持立德树人,把提高职业技能与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推动“五个对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突出实战和应用。完善技能大赛制度。创新顶岗实习形式,规范顶岗实习管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依托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和大中型企业建设市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落实完善教师资格标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在中职学校开展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试点。落实职业院校编内聘用兼职教师财政支持政策。建立一批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加快推进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信息化建设,开展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推进职业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信息化水平。加强各级职业教育科研教研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

(十四)职业教育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工程。适应我市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发展需要,培育发展一批急需专业和新兴专业,加快培养与企业转型升级需求相适应的技术技能人才。面向企业职工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基本消除企业职工无技能从业现象,提升职工适应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技能。改革培养培训的模式和方法,大力推行订单式培养培训,开展以“招工即招生、入厂即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和“工学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新型学徒制试点。推动职业院校与中小企业合作共建技术工艺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应用,加快先进技术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和企业转型发展。

(十五)职业教育扶贫富民工程。实施技能扶贫和精准扶贫。重点面向沿淮三县、颍东区及贫困地区农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就业创业和脱贫致富能力,促进人口迁移,推进城镇化建设。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政策,符合就业援助条件的,可参加公共职业训练基地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培训期间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大力开展公益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农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领办人等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加强农民工及子女、残疾人及子女和城市转岗就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采取多种有效方式,让学习者自主选择培训学校、培训项目和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统筹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培训资源,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和阜阳农业学校为主体,教育、农业、扶贫等部门联合建立一批职业教育扶贫致富培训基地。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发展、社会管理、社区服务和基层文化建设,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农业经营管理和公共服务人才。统筹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促进农科教结合。

(十六)职业教育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将皖北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教育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地方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专业建设,着力推动传统手工技艺的教育传承,针对颍上花鼓灯、阜南嗨子戏、太和清音、阜南柳编、阜阳刻铜、阜阳剪纸、界首彩陶、临泉杂技等传统戏曲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建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鼓励民间艺人、工艺美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办学。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加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影视制作、出版发行等重点文化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十七)职业教育区域合作工程。完善区域合作政策和机制,支持职业教育开展跨区域、跨行业、多层次、多类型合作交流。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境)外高水平专家、教师和优质教育资源,实施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生海外实习实训项目,支持教师、学生参加国际国内职业技能竞赛。实施对口帮扶计划,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国家、省级示范职业学校定点帮扶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制度。加快建设阜阳职教园区,实现学历教育6万人、年培训能力10万人次的规划目标。

(十八)职业教育办学基础能力提升工程。按照统筹资源、扶优扶强、减少布局、错位发展、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打造品牌的整体思路,加强重点、示范、特色职业院校建设。一要坚持落实职业院校建设标准、准入标准,取消不合格职业院校;二要强基础补短板,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和设备添置,落实生均标准;三要加快市职教园区建设,尽快达到规划建设目标,形成职业院校的集聚优势、统领优势、服务优势,实现集团化发展;四要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实现对县级职业教育的统筹;五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对我市职业教育项目的支持,加快建设步伐。

五、落实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保障措施

(十九)落实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进一步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各级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订发展规划,改善基本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切实发挥好保基本、促公平作用,更好地扶持职业教育发展。市及县(市、区)都要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组织,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府统筹,形成工作合力,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发挥各级教育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职能,完善阜阳职业教育联盟机制和作用,加快构建市级统筹、分级办学、专业错位、差异发展、资源共享的“大职教”格局。

(二十)完善职业教育投入长效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体,行业、企业和社会资金多元投入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财政、金融激励政策,加大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并做到逐年增长。市、县两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30%的政策,并按照地方附加30%比例,由财政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职业院校实训基地设备建设。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及时调整职业院校收费标准。对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优惠政策,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对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在籍在校学生实行全部免除学费。设立校企合作专项基金,加大对涉农专业的资助扶持力度,发挥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以及就业经费、扶贫和移民安置资金等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审计监督公告制度、预决算公开制度。

(二十一)健全社会力量办学激励政策。落实国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的财税、土地、金融等各项政策措施,创新以土地、工商、税收及人才引进等方式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制定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具体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建立和完善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健全民办职业院校融资机制。落实国家关于企业开展职业培训等方面投入相关规定,对不按规定提取和使用教育培训经费并拒不改正的企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统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

(二十二)强化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继续加强对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责的督导。重点督导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经费投入及管理、职普比例、结构调整、发展水平与办学特色等情况。强化督导结果的运用,把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纳入县级领导教育工作考核和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市政府考评县(市、区)政府发展教育的重要依据。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开展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专业教学情况评估,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注重发挥行业、用人单位作用,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定期发布教育质量报告。

(二十三)营造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开展“职业教育强县”和“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创建活动。按照国家、省部署,组织实施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奖励活动。落实好职业教育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用优秀成果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举办阜阳职业教育活动周,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宣传和引导,科学分流初中毕业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运用各种媒体和网络平台,大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阜阳市人民政府

20151231

推荐访问:阜阳市 加快发展 职业教育 【教育意见】阜阳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