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孙中山讲话录音【6篇】

时间:2022-04-18 18:00:03 来源:网友投稿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辛亥革命孙中山讲话录音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辛亥革命孙中山讲话录音6篇

第一篇: 辛亥革命孙中山讲话录音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力挽狂澜第一人——孙中山的生平与经历

1894-1911的辛亥革命,不可谓之不力挽狂澜,不可谓之不荡气回肠。想要真正了解辛亥革命, 就要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的发起者与领导者——孙孙中山的生平与经历

—1866年11月12日(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孙中山出生

—1879年(光绪五年),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较为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

—1883年(光绪九年),孙中山自檀香山归国。

—1892年(光绪十八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后在澳门、广州等地一面行医,一面结纳反清秘密会社,准备创立革命团体。

—1894年(光绪二十年),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1904年(光绪三十年)11月,孙中山起草了《兴中会章程》,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孙中山派人到国内外各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他自己也在1905至1906年间赴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和募集革命经费,在一些地方创立同盟会的支部。他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使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革命。孙中山领导的对改良派的批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有力的思想准备。从1906至1911年,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孙中山为起义制定战略方针,并在海外奔走,为起义筹募经费。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12月镇南关起义时,孙中山亲临前线参加战斗。——1911年(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月12日,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267年的清朝统治和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建立了共和国。孙中山制定和公布一系列改革和进步的法令,3月11日,颁布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的强大压力与革命党本身的涣散无力,孙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后,于1912年2月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让位于袁世凯,4月1日正式解职。

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孙中山被推举为理事长。1913年(民国二年)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武士英暗杀,孙中山认为是袁世凯所为,主张武力讨袁。7月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流亡日本。

一心只为天下公——辛亥革命的历程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共和梦碎化精神——辛亥革命的失败与成功

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大清亡了,不等于新社会的诞生,甚至不等于旧社会的死亡。因为这些青年并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一个什么样的新时代,也没有想过如何发动民众建立新社会,结果就是火力过度集中于作为旧社会代表的清朝皇族,在胜利的茫然间默许大清的各路旧势力接手政权——所谓“革命果实”被窃取,就是这个意思。

从真正底层百姓的角度来说,大清亡了也未必是进步,因为大清只求维持农业社会,不求发展,这个思想虽然落后,却有一个“永不加赋”的政治正确来配套,而且至少维持了面子上的和平,所以农民的日子还算勉强过得去。到了民国,国家四分五裂,实力派人人号称要自强、要发展,对农村敲骨榨髓远甚大清,结果流民四起,岁岁灾荒。这也是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实际上是“既成功,又失败了”

但是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与意义不可否认,简单的来解释,就是把中国社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范畴之内。

当时的中国只有一个建立在几乎停滞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社会体制,一个已经明显在体制碰撞中完全落于下风,马上就要被摧毁的体制。如果没有一个完全的冲击与改变,把中国社会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之内,那亡国灭种指日可待。

正是有了辛亥革命这一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才给中国人民从政治上、思想上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第二篇: 辛亥革命孙中山讲话录音

辛亥革命人物之孙中山

【期刊名称】《黄埔》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孙中山先生是20世纪初站在时代前列的一位伟大人物,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推开了中国跻身现代化国家的藩蓠;他提出和倡行“三民主义”主张,关注民族、民权、民生问题,开凿了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先河;

【总页数】1页(P.64-64)

【关键词】孙中山;革命人物;中国民主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封建专制统治;“三民主义”;爱国主义者;现代化国家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D61

【相关文献】

1.孙中山1912年1月在南京——J132-1 “辛亥革命著名领导人物—孙中山”票图 [J], 吴天明

2.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100年 [C], 张岂之

3.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评价及启示一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J], 朱进芳

4.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 [J], 张磊

5.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列宁论孙中山及辛亥革命 [J], 杨华山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第三篇: 辛亥革命孙中山讲话录音

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带来了什么

孙中山最伟大的贡献是辛亥革命。
% L3 O$ w2 v: S1 t) m& p( H
  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光辉先驱。

  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用共和国取代了中国的封建帝制;
( X" z  Q: k0 E0 u
  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和解放;它刺激、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7 `, O# \: S  R, m( U* t
6 v- @  {& j. L8 c
  维新运动有创新的地方,它想西化,让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 Y/ Q" R# {) t9 I

  但是它没有彻底粉碎皇权。而只有共和制才最适合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R+ R4 L  I! i3 Y( d0 ^  ~+ N- {( T( M
; F1 D" b+ R& b% V
  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一次伟大的革命,1 I: K& g8 _# o" _. M% B
8 E% \; ^( N) O" [# \! w
  因为它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为后来的斗争开拓了道路,是一次划时代的伟大革命。- t0 R" t( I0 Q5 Z

% u- L1 d8 B" H7 x  r! I
  孙中山的定语是什么,过去很明确,就是民主革命先驱者,因为他领导了辛亥革命。孙中山最伟大的贡献是辛亥革命,当然他晚年推动了国共合作,也推动了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但是他最重要的功绩,毫无疑问的是辛亥革命。
, j  o; i" g. `" ]- E
  我认为可以为孙中山加一个定语:中国近代化的光辉先驱。孙中山多次说过,“我从事革命,不仅仅要破坏,还要建设。光破坏不建设,不是一个完整的革命。”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是被清朝通缉的,不能在祖国停留,他当然无从在祖国建设。辛亥革命后,他是开国元勋,但是很快袁世凯又通缉他。他这一生的后半期,实际上的执政时间,不到一年半。三个月的临时大总统,还有一年多的非常大总统,一句话,不是正式大总统。我想任何一个同志,如果担任职务,您是临时的三个月,还有非常的一年左右,恐怕也很难有所作为。8 f+ O: c4 h  |! u
7 l( K1 o4 {- `3 u- X
  亚洲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 A: m/ B3 ~- I4 s& c7 h

  一个世纪过去了,很多事情被人们淡忘了。但是辛亥革命在很多人心里,还是保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尽管当年参加辛亥革命的那一代人物,已经大部分都不在了。我1958年来到广东,还能够见到孙中山的第二代后裔,现在就只能见到第三代、第四代了。可是人民并没有忘却这个时间,那是因为它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次巨大的变革。
9 p) J$ k3 Q. v4 v1 o
  我想起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第一,它是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用共和国取代了中国从周王朝以来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虽然这个民国在很大程度上是徒有其表,但这个政治变革依然有着重大的作用。列宁讲得非常清楚,用共和国取代封建君主制,是一个世界性的进步,一个伟大的进步。
" T: \- R: Q" P1 v0 l  d1 x
  孙中山所创建的、开拓的共和国,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长期存在着皇帝,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觉得不能没有皇帝,没有皇帝谁来管我们呢?谁来主持国家呢?辛亥革命就证明可以没有皇帝,而且会更好。这就是它政治变革的伟大作用。+ L& V9 I7 M# Z* o- A, f

  第二,它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和解放。从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下解放,让人们懂得进步的、最适合中国近代化的是共和制度,因此我们应该进行民主主义的启蒙和思想解放。这一次思想启蒙非常重要,从那以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任何人想复辟,只能是一出短命的丑剧。大家所熟悉的,袁世凯复辟,不过83天。最后他自己没有正式宣布,就自己撤销了,不久他就忧愤而死。还有一次是1917年,张勋复辟。1915年是袁世凯洪宪帝制,1917年张勋带着“辫子兵”,把废帝溥仪捧出来,大概也就十天左右。文献记载很有意思,当时这个皇帝又出来了,又上朝了,很多人去祝贺。康有为从维新派变成了保皇派,从青岛化妆跑到北京去祝贺皇帝。当时来不及做清代的衣冠,怎么办呢?用纸糊,大家一人糊一套,穿上,起码那个纸衣服可以穿五六天、七八天。但张勋复辟很快也就失败了。所以这两次复辟都没有能够成为比较长久的政治事件,都是一出短命的丑剧。至于后来出现很多专制、封建、独裁的人物,本质上是封建的,但是他不敢称帝,谁要是称帝了,就像毛泽东说的,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后果是严重的。
9 `. r( g5 k, C7 H8 k+ n! S
  第三,它刺激、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多同志讲,孙中山没有很多实践。我刚才说了,他只执政了一年半都不到,也不是正式的总统,要么就是临时,要么就是非常。那么他有什么经济贡献呢?辛亥革命大大地推动了人民办企业、办产业、办农业、办金融的热潮。我在1982年到澳门去带回了一批材料,是孙中山从南京临时政府带出来的十二项档案和文件,现在放在中山故居。其中大部分是企业家给孙中山的报告。你要办一个银行,他要办一个农场,另一个要办一个外贸的机构,等等等等。当然很可惜,孙中山很快就辞职了,他的革命临时政府就不存在了。企业家没有得到多少发展的机会,但当时确实刺激了办企业的热潮,在思想上起了相当的促进作用。可惜很短促,临时政府总共才3个月,孙中山发了30多个文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都是比较空泛的,但是也推动了,不能否定。

  最后,辛亥革命是打破了封建的枷锁,为后来的进步开拓了道路。辛亥革命后,十年内就产生了两个伟大的事件:一个是五四运动,也是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二是出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党领导中国革命,从此面目一新,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斗争,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民主革命。五四运动为什么会发生?就是因为辛亥革命给大家思想做了一个启蒙,就是要摒弃、撇开封建专制主义,进行民主、共和、人权、法制、科学这些启蒙。
! h0 M$ P( t, {, u8 c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了,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发展就有性质的变化。最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不仅是探讨民主主义,而且探讨新的、更进步的、更激进的、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先进思想。那些优秀的人物就找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这些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就产生了共产党,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就像毛泽东所说的,辛亥革命以后共和国造成了一个启蒙,一个重大的变革。但是它没有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社会性质的问题、人民生活状况的问题。既然没有解决,那么人民就重新去追求。最优秀的人物就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然后通过党的建立开拓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仅仅是十年内,两次伟大的变革,使中国的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所以我们讲到辛亥革命就不得不说,它的确是打开了进步的闸门,为后来的战斗、更高层次的战斗提供了条件,扫清了障碍。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是民主革命的发端

  辛亥革命的发端是1894年兴中会的建立,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失败,觉得不能依靠这些腐朽的上层官僚,必须进行革命。他就没有再回广东,也没有再当医生,就成了职业革命家。夏威夷当时还没有归属美国,孙中山对那里很熟,在那里读了五年书,就在那里建立了兴中会。一个在国外的小团体,为什么会成为辛亥革命的标志?就是因为它是革命民主派的第一个团体,它的纲领里有一句重要的话——“建立合众政府”。合众政府是美国的代号,当时美国的国名叫美利坚合众国,现在也是这样。合众政府就是共和国的意思。

  第一次在一个政党的纲领里出现了共和制的要求,是空前的、划时代的,远远超越了农民战争,打倒皇帝做皇帝。洪秀全最初是反对清朝的,但他一旦当了皇帝以后,基本就和清朝皇帝一样了。过去我们对农民战争有些过誉,什么经济平等、政治平等、男女平等,这种说法不可思议,我觉得。封建社会的农民没有革故鼎新,怎么能够创造出这么多“平等”呢?洪秀全有六七十个嫔妃,难道有男女平等吗?洪秀全和那些重要的王,出来的时候,如果路人偷偷地看,挡了路,可以处以死刑,这是政治平等吗?太平天国只有一位特殊的人物,就是洪秀全的堂弟,洪仁玕,他没有参加起义,他跑到了香港,还到东南亚游历过,他是最了解西方的。后期他回到了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洪秀全非常重用他。他在自己的著作《资政新篇》里,提出了资本主义化的纲领,那是太平天国真正的亮色。7 I2 K& f% E5 g  ?/ v" J+ G
0 @- X8 _0 _- A# w- Y
  维新派是进步的,从爱国走向了变革。康有为特别呼吁:中国必须大变。但是他们始终没有突破皇权的束缚,他们始终认为皇帝要保留,就是君主立宪,用国会和宪法来限制皇权,给开明士绅、新兴的资产者们提供一些政治权利。所以当时中国的三个进步潮流,一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它只能说在某些方面产生了积极的社会作用。二是维新运动,它有创新的地方,它想西化,让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但是它没有彻底粉碎皇权。三是共和制,只有它才最适合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大家一比较就可以看出来,最为突出的是孙中山组织的新的革命团体。所以,准确地说,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从此由准备阶段进入了比较完全意义的阶段,就是因为它有着共和的意识和要求。2 P" P2 W/ [" u) W* ~4 y

  至于洋务运动和新政,过去连维新派和孙中山都进行过批判,指出它们舍本逐末,现在有一些学者过高地估计了它的价值。清政府的洋务新政是想维持封建统治的苟延残喘,根本就不能和农民战争、维新运动相提并论,因为它根本不触动现存秩序。因此,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的发端,也就是正规的、比较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的发端,也就是辛亥革命的发端。

  建立了兴中会以后,从檀香山坐船到广东大概要三个月,孙中山能够在遥远的异国指挥革命吗?不可能。所以第二年,兴中会的总部便搬到了香港,跟着建立了一个比较扩大的组织,和香港原来的革命团体、进步团体相结合,就建立了总机关,然后在广州建立了分会,策划了1895年的广州起义。虽然这一枪由于叛徒告密没有打响,但是我认为,这个起义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辛亥革命的发端。- t# i1 r5 ?+ \) }6 A1 U
! M$ |1 R) t" p7 r1 A2 Z$ a
  在当时的中国,最进步的、最科学的革命团体,是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和后来的同盟会。他们的指导思想就是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概括地说,就是中国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不能做外人的奴隶,也不能做清朝贵族的迫害对象。所以民族主义对外就是避免瓜分,当时还没有达到反帝的高度,后期的三民主义就是反帝,就是避免瓜分、避免共管。而在国内,是反满,反对满族贵族。民权主义很简单,就是用共和取代封建专制。民生主义就是要繁荣中国,在主体问题上、资本问题上,制订一个详细的方案,让中国繁荣。
$ o, A) r7 x" D: |+ {  l2 P
  从建立兴中会开始,经过了16年的奋斗,1911年终于引发了辛亥革命这个全国性的革命火焰。4月27号爆发了所有辛亥革命前起义中最伟大的一起战斗——黄花岗起义。这次起义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大大地推动了革命形势,大大地振奋了人心。不到半年,武昌之大革命已成,这就是黄花岗起义的伟大作用,我们给它的定位是:辛亥革命的序幕和先导。辛亥年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保路运动。毫无疑问,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的导火线。保路运动的来源很简单,光绪生前曾经说过,要把铁路给民办。四川等地区的商人、还有老百姓,都愿意把铁路修起来,很多农民都成了股东。可是到了辛亥年间的夏天,突然要被收回,要送给帝国主义,所以在四川就引起了激烈的斗争。当时四川总督赵尔丰采取了屠杀的手段,结果四川就酿成了暴动。就在武昌起义前半个多月,同盟会的老会员吴玉章等在荣县起义,宣布独立。可惜荣县比较小,不像武汉有这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说辛亥革命的先导、序幕是黄花岗起义,而引起斗争的导火线,是保路运动。因为保路运动已经变成了武装斗争,四川人想了很多办法,比如那时候没有手机,电话也比较少,就用木板写上很多消息,用一些透明的纸包住,放到河流里,让它传送到下游,叫做“水电报”。通过这个办法,四川就开始了武装斗争。恰恰这个武装斗争,给武昌起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为清朝立刻就叫端方带着武汉的新军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端方把军队带走了,武昌的军事就空虚,剩下的新军就起义了。起义之后很快就占领了三镇,三个月之内,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皇帝退位,辛亥革命就算完成了,这个完成是狭义的。0 r0 B$ R; r$ P7 y

  中山舰事件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结束。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被赶到了上海,也就是毛泽东同志形容的,绝望中遇到了共产党。刚到上海不久,我们党的二届二中全会召开了,决定和孙中山联合。李大钊就在上海找孙中山,谈国共合作,取得了一致的看法,这个是后话。这个已经不是辛亥革命了,而是国民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北伐就是打破袁世凯和他遗留下来的军阀体系。”这个话就是说,辛亥革命没有打破袁世凯和他遗留的军阀体系,而国民革命北伐打破了。尽管由于蒋介石的叛变,北伐是不圆满的,但终究统一了中国,基本上打破了军阀体系。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是完成了辛亥革命的未竟之业,因此,它也就是一个高昂的结尾。" o9 k- a9 E) U) u& d  m# r& j

  三次革命,三个伟人的传承与发展
" l1 }4 r( b# Y
  辛亥革命到底是失败了,还是胜利了呢?我一个老朋友,是南京大学著名的民国史研究专家,他说:“就是胜利了。”他说同盟会的纲领不是讲吗,建立民国,民国建立就是胜利了。“至于它建立以后怎么样,我不管,反正建立了民国,中华民国有了,这是胜利了。”是不是真正的民国?孙中山自己回答说,民国徒有其表,我打倒了一个皇帝,转生出无数大大小小的皇帝,这个皇帝是什么,军阀、官僚、政客。我打倒了一个专制者,出了无数的专制者。临终前,孙中山亲口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就是印证。
( G* ~9 M4 @8 `) I8 h8 m: B
  所以你说它成功,也没有。在根本意义上,它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人民贫困无权的状态,这又可以说它失败了。正因为如此才有后来中国人民新的追求,才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到来。但是我们不能要求一个革命解决一切任务,不然后来者就不需要了。所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因为它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为后来的斗争开拓了道路,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革命。所以我们党的十五大的政治报告,经过了反复讨论,最后确认了二十世纪的中国有三次伟大的变革,第一次就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共和国,第三次就是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三次伟大的潮流,三个伟大的人物。 
* r0 u* X! `2 M+ q4 P+ B" K8 w
  这三位伟人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第二位是继承第一位、发展第一位,第三位继承第二位、发展第二位。孙中山是国民党的最高领导,毛泽东曾做过国民党的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当时还是国民党中宣部的实际负责人。邓小平又是毛主席的重要助手。所以他们三位在工作上是有衔接的,在思想上后者超越前者、继承前者,这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个政治现象。9 l+ ~: b+ M+ L8 e1 x" t" F

  所以说要辩证地看这个问题,就是辛亥革命是胜利了,取得了重大成果,是中国近代化重要的一步,但同时它在根本意义上、终极意义上没有完成,为后继者留下了一个伟大的空间。又过了三十多年,终究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味着民主革命基本完成。/ T4 j% @3 _" w# {3 O! [* H4 c: {7 ?1 Z* M

第四篇: 辛亥革命孙中山讲话录音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缅怀孙中山光辉形象

许瑛

【期刊名称】《收藏界》

【年(卷),期】2011(000)010

【摘要】辛亥革命,1911年(宣统三年,即辛亥年)10月10日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1894年(光绪二十年)孙中山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4年华兴会、光复会相继成立,1905年联合组成同盟会,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和几千年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的现念从此深入人心。

【总页数】2页(P.74-75)

【关键词】辛亥革命;孙中山;中国资产阶级;形象;纪念;民主主义革命;封建君主专制;1904年

【作者】许瑛

【作者单位】广东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K257

【相关文献】

1.辛亥革命与华夏千古帝制的终结——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暨孙中山民生与公仆观念要旨的当代阐扬 [J], 刘宏勋

2.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不朽功绩 民革省委开展系列活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J], 罗长中; 韩邢; 何涛

3.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 [J], 戈晶晶

4.颂孙中山先生——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J], 唐有璋

5.纪念辛亥革命一百零三周年——缅怀孙中山先生 [J], 胡亚中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第五篇: 辛亥革命孙中山讲话录音

关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几个重要史实的辨析

作者:黄小坚

作者机构:韩山师范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广东潮州521041

来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ISSN:1002-5162

年:2011

卷:000

期:003

页码:17-22

页数:6

中图分类:K257;D634.3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华侨研究;孙中山;洪门组织;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摘要:对于孙中山与海外华侨和辛亥革命的关系,国内外学术界已有很充分的研究.然而,有关孙中山与华侨关系的几个关键问题,如孙中山加入洪门团体的具体情况、武昌起义之时孙中山的行踪、“华侨为革命之母”的来源等,学术界却仍然众说纷纭.论文选取相关重要历史文献资料加以解读和评析,以澄清以上相关史实和认识误区.

第六篇: 辛亥革命孙中山讲话录音

第16卷第4期天中学刊Vol.16No.42001年8月JournalofTianzhongAug.2001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联络洪门原因浅析
李 秀 茹
(驻马店教育学院 历史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 要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的革命活动中义
造成风云激荡的革命形势
孙中山
洪门会党
的主要来源地关键词
非常重视联络国内外洪门会党
他联络国内洪门进行多次武装起
对国外洪门的联络使得华侨地区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策源地革命经费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孙中山独特的革命生涯
Abstract:DuringtherevolutionaryactivitiesbeforetheRevolutionof1911,SunZhongShanhadmuchattentiontothecontactwiththeHongMenPartybothathomeandabroad.Manyarmeduprisingswereheldthatmadetherevolutionarysituationsurgingforward.ThecontactwiththeforeignHongMenPartymadetheareaofoverseasChinesebecomethesourceofbuorgeoisdemocraticrevolutionandthemainsourceofrevolutionaryfunds.ThatcreatedSunZhongShan"srevolutioncareertosomeextent.Keywords: SunZhongShan;theHongMenParty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的革命活动中内外洪门会党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教育的革命知识分子洪门会党
A          文章编号
1006-5261(200104-0076(03

非常重视联络国
作为饱受西式有时甚至大
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中会
开始走上反清革命斗争的道路
这也可视为其革命生涯的一个特色
资产阶级的杰出代表孙中山为何把注意力
当时清政府虽然日
益腐败没落可仍掌握着上百万的军队控制着中央政权具有相当大的势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要武装反清
长期以来
必须寻求革命事业的支持者
尤其要有一支
以马
能为自己利益冲锋陷阵的武装力量
史学界在论及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时
列主义及我们党的革命经验作标准行革命斗争
经常抱怨以孙中山为
发动农民起来进应该看到

部分精力投向带有浓厚封建和神秘色彩的秘密社会组织
本文试作一简要分析

孙中山出身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一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劳动来所言
便广泛接触农村的劳动群众
亲身参加过农业正如孙中山后
[1]P25
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没有深入农村
没有和农民建立强大的联盟
对下层的艰苦生活有很深刻的体验
农家子也生于畎亩久早知稼穑之艰难中山自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被清政府通缉而流亡海外起直至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回国土
因而也谈不上深入农村
孙中山几乎没有踏上国
并且这
发动和组织农民了
他听过代表农民利益的太平天国英雄的事迹的武装反抗斗争表现出一种崇拜心理坑等村都设有三合会武馆士良交往甚密考之材料将郑氏引为十六年地址
[1]
对下层群众

当时翠亨附近石门
他常偕同学前往观看练武始悉彼为三点会头目之一
一时期中国社会底层广大农村居民对外来压迫的反抗和内在的危机感并不强烈规蹈矩
发他们的反抗意识决不是一朝一夕机等待
加上传统观念的束缚
他们更加循
努力激

不敢越雷池一步
要发动他们起来斗争
广州博济医院南华医校读书时
及交愈稔
P584
他和惠州会党首领之一郑
大得为予实行参
并光绪在该
[2]
P23
于是赖以得知中国向来秘密结社之内容
肱股
直言与郑
发动者本身也要具备一定的实力一言一行能够收效的
了解了广东会党的反清斗争传统
很称莫逆
放言造反
而当时的民族危
国家灾难不容许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有太多的理智的权衡和迟缓的行动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本身和封建势力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事实上

孙中山游广州观音山三元宫时孙中山的家庭境遇和早期经历
宫潜修的郑安特向他详述会党的组织宗旨及各地会党分布
使他能在思想上和
情感上给处在下层社会的洪门会党以认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处于危难之中 1894年收稿日期2000-08-05作者简介李秀茹1972-
力量极其微弱
们宁愿依靠封建官府而不愿依靠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来发展和保护自己的经济革命时期
整个辛亥
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孙中山和国内资产
女河南上蔡人驻马店教育学院历史系助教

李秀茹辛亥革命前孙中山联络洪门原因浅析·77·阶级基本上如油水一样相隔这样人数众多又相对有一定组织不断进行反清斗争的洪门会党自然纳入了孙中
山的视野
洪门会党是中国秘密社会一大系统组织
三点会及
流行于广东的三合会都属其支派
孙中山曾论及洪门的起
源问题洪门者
创设于明朝遗老
起于康熙时代盖
康熙以前明朝之忠臣烈士多欲力图恢愎誓不臣清舍生赴义屡起屡蹶与虏拼命然卒不救明朝之亡
迨康熙之世清势已盛而明朝之忠烈亦死亡殆尽
二三遗者见大势已去
无可挽回
乃欲以民族主义之根苗流传后代
故以反清复明之宗旨结为团体
以待
后有起者
可供为资助也此殆洪门创设之本意也
[3]
P170-171
这里
我们且不论孙中山的阐述与洪门的实际根源是否相符但至少代表了孙中山对洪门的认识洪门打
着反清复明的旗帜使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感觉到洪门
的宗旨与他们的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的民族主义相一

洪门宗旨
与无党主义无殊具有同一排满守旨
[4]
P227
孙中山还宣称会党本是民族主义的遗产
所以教同志们赶紧加以整理和指导[5]革命与洪门

同道合
声应气求
合力举义
[1]
P271
宗旨的相似
奠定了孙中山联络会党的思想基础使他认识到能和会党
建立反清联盟
故予先从联络会党入手[6]
P25
19世纪末
随着中国社会的动荡不安会党势力飞速
发展会党组织已遍布全国为了生存他们不断掀起反对
封建官府的斗争并且地区组织间逐渐联合有的地区斗争
已连成一片
遍布广东的三合会
孙中山认为其具有强大势
力他曾讲到潮嘉惠三府其人民十居八九已加入反清复明之会其人亦最强悍官府不敢究之并且一月之内可集山林剽悍之徒三四十万[1]
P183
同时孙中山在从
事革命活动时内地之人
其闻革命排满之言
不以为怪

只有会党中人耳
自己先前倡导民族主义时共鸣者仅会党而已中流以上者寥寥无几
[7]
P223
国内存在着
这样强大的武装力量并且其对自己的革命言行不以为怪于是孙中山把会党视为可以利用和凭借的现成组织看作进行反清革命行动的同盟军和依靠力量便把力量集中到联络会党方面来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领导的乙未广州起义和庚子惠州起义
上至将帅
下至士卒
咸以会党为主力
[8]
广州起义失败后牺牲者皆为洪门中人[9]
在起义中洪门会
党的勇猛敢斗精神进一步加强了孙中山联络洪门的决心
同盟会成立后
会党更是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站在一起

极投身到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之中孙中山直接或间接领导的钦廉潮惠起义镇南关钦州上思河口之役等武装革命斗争都有会党参加但这几次起义失败后胡汉民等认为会党首领不足为依靠其会众乃乌合之众
不足持为革命力量应注全力于正式军队孙中山也曾抱怨会党皆知
识薄弱团体散漫凭藉全无只能望之响应
不能用为原动力
[10]
P3
但他又说
会党性质
我固知之
其战斗自
不如军队然军中人辄患持重故不能不以会党发难

役虽无成
然影响已不细
今后军队必能继起吾人对革
命之一切失败
皆一切成功之种子也[11]
孙中山能够以
伟大革命家的眼光和气度来辩证看待会党在革命中的作用
1908年以后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虽转向以发动新军起
义为重点但仍积极联络会党以配合新军行动
如广州新
军起义
黄花岗起义等
莫不如此二
孙中山曾多次高度评价海外华侨各埠华侨
即捐巨资以为军饷而回国效命决死以为党军模范者
复径相接其坚忍勇往之忱诚不可得也[12]
又云慷慨助

多为华侨
热心宣传
多为学界
冲锋陷阵
则在新军与会党[13]
P40
甚至说华侨为革命之母
实际情
况确是如此
海外华侨与孙中山的革命事业紧密相连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华侨的支持
就没有孙中山的革命事
业同时也可以说
如果没有孙中山对海外洪门的联络
也就没有华侨的强力支持孙中山对洪门的联络主要在美

辛亥革命前世界各地华侨大约有五
六百万人

中大多数集中在南洋一带和美洲洪门组织在这些地区也
很普遍并且在当地华人社会中拥有很大的势力
为生存
自卫
参加洪门组织的华侨也相当多据1907年统计美洲华侨有272829人而
华侨名列会籍者十之八九[14]
P138
美州洪门组织在辛亥革命前有
致公堂秉公堂萃华堂端瑞堂等几十个山堂其中势力至大人才至众
章程至善
财力最厚
之大会堂为致公堂
海外洪门和内陆洪门会党有一定历史渊源
在形式上
基本一致具有团结互助之凝聚力
恪守着
反清复明
的宗旨
孙中山作为一个华侨子弟经历了长期的海外革命活
动他深知华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如果把华侨的力量与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事业联系起来革命的队伍和物质力量
就能充实和壮大起来
革命成功就会大有希望
所以孙中
山革命早期就在华侨中积极从事革命的组织与宣传然而许多华侨对孙中山的革命宣传或躲避或置之不理

者谆谆
听者终归藐藐
欢迎革命主义者每埠不过数人
或十余人而已[15]
P5
同时保皇党人在南洋
美洲地区也大肆活动梁启超等人甚至加入了洪门得到很多华侨的拥护孙中山的革命活动阻力很大针对华侨中洪门力
量强大的状况他决定以洪门为突破口
寻求洪门支持
如不动员洪门要发动华侨参加革命几乎是不可能的

洪门帮规洪门只接受帮内人领导于是
1904年
孙中
山经洪门前辈钟水养介绍在檀香山加入致公堂任职洪

元帅
这样
孙中山以其灵活的革命策略
以加入
洪门为契机为其在海外从事革命活动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孙中山加入洪门组织后在美洲致公堂大佬黄三德等人的支持下
改组洪门的报刊
夺回被保皇党派所把持的

·78·李秀茹辛亥革命前孙中山联络洪门原因浅析致公党喉舌大同日报的大权由革命知识分子刘成任该报主笔与保皇派展开论战为革命造舆论
印刷邹容
的革命军
11000册
分寄美洲及南洋各地侨胞
广为宣传
全美华侨得此有力宣传品之启导不乃半载

识为之大进[16]
P105-106
为将洪门致公堂逐步纳入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轨道孙中山倡导在美洲进行洪门总注册
重新修订了致公堂章程新章程提出
本堂以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
与孙中山创立的兴
中会的纲领完全一致
这成为致公堂在政治上的飞跃
使得海外洪门变为辛亥革命的重要依靠力量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1907年1910
年相继在美洲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等地建立同盟会分会为了便于公开进行革命活动进一步把致公堂改造为革命
组织1911年
孙中山在旧金山建议同盟会员一律加入致
公堂并决定同盟会与美洲致公堂合并
征得黄三德等人的同意后双方刊登联合布告以示合作致公堂刊登的布告称孙文大哥痛祖国沉沦抱革命真理
遍游五洲驾抵金山与众兄聚集
倡议与同盟会联合结成大团体
匡扶革命事业同盟会会员热心祖国全体共认其未进
洪门者
一律入围联成一气本总堂叔父大佬义兄等
备极欢迎开特别欢迎之礼以示优遇
尽释门户之见冀
将来光复之伟业扫虏廷专制恶毒复汉家自由幸福仰我
洪门人士一体知悉须知招纳天下英才乃本堂主义特
此布告统为鉴照
天运辛亥年五月二十二日
美洲大埠致
公总堂启同盟会与美洲致公堂的合并使得美洲华侨社会
的革命形势顿为改观冯自由后来回忆孙中山此举实为联
络同志厚植势力计同时也可为孙中山的筹款活动提供了
更加有利的条件
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为开展革命而进行的筹款活
动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其革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发动武装起义还是进行革命的组织和宣传都需要足
够的资金
对此
孙中山有深刻的体会
他多次强调经费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2]辛亥革命史丛刊[M].北京中华书局1982,.[3]孙中山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辛亥革命史丛刊[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胡汉民.七十二烈士的成仁便是成功[A].中国国民党广州特别执行委员会.革命先烈纪念专刊[C].[6]孙中山全书第1册[M].上海广益书局.
[7]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过庭记东京留学生欢迎孙君逸仙事[J].民报第1号.[9]庄政.国父革命与会党[M].台北正中书局1981.[10]辛亥革命史丛刊[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1]胡汉民.在西贡堤岸三次会见孙中山的回忆[A].胡汉民
自传[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9.
[12]邓泽如.孙中山先生二十年来手札卷3[M]. 广州述
志公司1927.
[13]胡汉民.总理全集[M].上海民智书局1930.
[14]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之接济关系到事之成败功之迟速
[17]
历次起义之志
以失败都和
财力之不逮[18]
有关广州新军起义失败
后孙中山致赵公壁书说此次事之不成不过差五千之

[19]
P312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
他致谢秋函又说
近日
省城之事告败其原因皆金钱之不足[19]
显然这过分夸大
了金钱的作用但多次起义的失败与经费不足密切相关
是勿庸置疑的
并且革命经费不足也使革命党人多次失去
举事的大好机会1909年
孙中山给缅甸同盟会负责人庄
银安信中说吾人不能乘时而起者只以财政困难
无以
解决
故每每坐失良机
殊甚痛惜
甚至说今日之急
以在外洋运动款项为第一要义[20]
为此
孙中山在海外进
行了大规模的筹款活动
尽可能给革命斗争提供资助
在孙中山的筹划款活动中
海外洪门起了非常重要的
作用1904年在改组美洲致公堂时他就强调美洲洪门人士众多仅注册费一项即可得美金二十万元以上若发
动起来将为祖国之助
[21]P56
黄花岗起义前夕他到美
洲募捐温哥华致公堂以应祖国大举
捐港币一万元加
拿大致公总堂将维多利亚致公总堂的公产抵押得一万元
全部捐助革命美洲中国同盟会和致公堂联合后孙中山提
议在旧金山设立洪门筹饷
筹饷局通过发行债券动员洪门
组织和华侨捐款为革命筹措了大批资金武昌起义爆发时致公堂仍在为革命党人汇款10月15日黄三德致函孙中山报告汇给革命军二万元27日报告汇款八万元港银[22]P50-51
1911年革命后孙中山拟回国领导革命苦于无资无法就
道经美洲洪门致公堂资助才得以成行

孙中山为了民主革命事业积极联络国内外洪门会党他联络国内洪门进行武装起义
造成风云激荡的革命形势
削弱着清王朝统治基础
对国外洪门的联络
使得华侨地
区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策源地革命经费的主要来源地这充分显示出孙中山联络员国内外洪门的重要意义在一
定程度上
也造就了孙中山独特的革命生涯
[15]冯自由.华侨革命开国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16]冯自由.革命逸史第2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7]张永福.孙中山致永福手书第七[A].南洋与创立民国
[M].北京中华书局1933.
[18]邓泽如孙中山先生二十年来手札第2卷[M]. 广州
述志公司1927.
[19]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20]邓泽如.孙中山先生二十年来手札第2卷[M].广州
述志公司1927.
[21]冯自由.华侨革命开国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22]黄彦李伯新.孙中山藏档选编[M].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责任编辑 刘友朋

推荐访问:辛亥革命 录音 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