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体会收获【三篇】

时间:2022-04-13 14:30:02 来源:网友投稿

振兴区,隶属辽宁省丹东市。 是丹东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中心。地处丹东市东南部,总面积12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振兴区下辖7个街道、3个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振兴区常住人口423538人。民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体会收获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体会收获3篇

第1篇: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体会收获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问题研究
作者:张祥庭 刘江涛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年第11期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新常态下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统筹乡村发展工作,推进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社会和政治全方面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我国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举措,对于新常态下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

        一、新形势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人民群众知识文化水平的提升,百姓的基本需求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文化生活方面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在娱乐、体验、养生、文化、休闲等方面的需求明显比以前增多。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和田园综合体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满足群众的休闲体验需求;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能够缓解当前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促进农业文化和农耕文明的传承和发扬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形势下实行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选择。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我国经济也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已进入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型期,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急需找到新的发展动能。从供给侧发力,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途径。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短板”仍是广大农村的贫困人口。只有把“三农”问题彻底解决好,才能真正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帮助农村落后地区富起来强起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

第2篇: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体会收获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奋力谱写美丽**新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滞后等问题日渐突出,农村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为今后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大创新。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深刻认识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和城乡发展规律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升级,强调要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综合多维目标,强调乡村和城市具有同等的地位,是命运共同体,应该协同融合发展,是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乡作为大同区东南部的农业大乡,辖区内拥有*个村,*多户农户,*余农民,*万亩耕地,发展滞后问题亟待解决。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们补齐短板,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谱写美丽**新篇章。下面我结合**乡实际情况谈八点体会。

一、提振精神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心剂。十九大报告阐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再一次强调了“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定论。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要宣传贯彻好这一新定论,鼓励农民和乡村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全力奋战奔小康,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二、基层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定心丸。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速度,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建强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定心丸作用。一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众雁高飞看头雁”。村党组织书记“官职”虽小但责任不轻,一个村有了一名好书记,这个村的各项工作就可以放心了。我们要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打开视野、拓宽渠道,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其他乡贤中,把优秀人才访出来、用起来,切实把村党组织书记选好,把村党组织班子配强。二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细胞没有活力肌体就没有战斗力,一定要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党员作用发挥好。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发现新生力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改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严重弱化的局面。深入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岗位,比如年长有威望的可以让他们担任法制调解员,年轻力壮有手艺的为他们设置做好事实事、办公益事业的岗位,让每位农村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都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三要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既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用制度管人管权的问题。重点是落实好“三会一课”,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其次要抓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三个关键环节。在具体工作中,健全“三项机制”落实党建责任。即年初目标承诺制。建立支部书记承诺清单,明确年度目标;季度督查谈心制。成立党建工作督查组,每季度对各支部党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推进缓慢的及时约谈支部书记;年末述职评议制。支部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述职,接受民主测评。

三、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点。产业即是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协调快速发展的生长点,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我乡*个村的基础设施、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一是优化特色产业。结合乡情实际,规划三条产业带,主推八个品业(西瓜、香瓜、花生、葵花、甜菜、小麦、水稻、辣椒),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示范区带”的方式,全力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扶持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扩大种植规模,每个村都由支部书记牵头成立一家合作社,村屯干部和党员带头发展经济作物,形成“一村一社”的带动模式,和“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二是打造绿色品牌。以西瓜、水稻、小麦、食用菌等特色规模产业为基础,推进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保证农业“三减”,提升农产品品质;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加大优质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打响“**”品牌;充分利用林地草原、田园风光、湖泊资源和乡村文化,将传统农耕逐步提升到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着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三是拓宽流通渠道。开发订单收购、“农超对接”、电商推广等销售渠道和物流配送模式,提高流通效率,实现销售渠道多样化,通过扩规模、提质量、抢先机,赢得市场话语权。

四、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一是推进“生态人居”工程。对新建住房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采取新造、补植、提档升级等措施,绿化美化村容村貌;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饮用水卫生达标,道路硬化美化。二是推进“生态环境”工程。采取“户分拣、屯收集、村处理”垃圾集中处理等模式,用无害化处理池等设施技术,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加快推进秸秆回收利用项目的实施,采取“合作社+企业”的模式,协调农机合作社与恒瑞食用菌和即将建设的秸秆压块场合作,形成秸秆打包—回收—综合利用产业链,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三是推进“生态文化”工程。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文化阵地,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等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五、能人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有一批能人引领。首先,要将现有的村两委成员培养成能人,通过外出考察拓宽眼界、绩效考核压担子、定任务,实现党建、经济互动双赢。今年有8个村支部书记带头发展了9个品业,建设千亩以上小区4个,500亩以上小区3个,村、屯干部50多人共发展经济作物近2万亩。其次,要调动返乡能人、种植大户、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村庄人才,他们身上具有一般农民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成为农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甚至成为村民中的核心人物,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六、文化繁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旋律。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要想繁荣乡村文化,首先,要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继续加大投入,推进乡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同时也不断加强其他农村文化供给,举办农民生产技能大比武、文艺汇演、广场舞大赛、秧歌大赛、体育赛事以及节庆活动等,为农民群众搭起展示自我的平台。其次,要重塑乡村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当下乡村仪式文化缺场、乡风民俗衰落都是乡村文化建设短板的重要体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普遍存在重视体育娱乐而忽视文化道德建设的问题。为此,我们要借助村级活动场所开展“道德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广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通过评选“乡贤”、“道德模范”和熟记“村规民约三字经”等活动,强化乡村社会规范。

七、社会稳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压舱石。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稳定,发展就不会稳固,也不会持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解决这些社会矛盾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用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农村,推动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二是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人民群众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稳定也就有了保障。三是做好普法宣传工作。围绕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活动,使普法教育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四是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五是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完善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性、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预案,建立健全不稳定因素摸排机制,及时掌握新问题、新矛盾。

八、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部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而精准扶贫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关键要看能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距离2020年只剩三年的时间,这三年是扶贫攻坚的最后三年,在确保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到全面解决的基础上,要重点研究产业扶贫措施,确保贫困户长久增收、稳定脱贫。我们将按照政府统筹谋划、支部牵头实施、合作社具体负责、贫困户普遍受益的思路,全面启动“5510”产业扶贫工程,即发挥5个主体作用(政府统筹谋划作用、支部协调推进作用、合作社带动发展作用、经纪人对接市场作用、贫困户自主增收作用),激活5个关键要素(选好优势产业、用好农户资源、加大政策支持、建强帮扶队伍、做好产销服务),实施10项产业扶贫措施(建设扶贫基地增收、生猪代养增收、带地入社增收、代耕代销增收、经济作物带动增收、土地托管增收、就近务工增收、食用菌产业增收、庭院养殖增收、多渠道销售增收)。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主体、一户一策一项目”的产业扶贫格局,确保脱贫措施全覆盖、能落实。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在内容的选择上也要符合,儿童特点:如《狐狸和鸡》《小鸭子学游泳》《后悔也来不及》《摘草莓的小姑娘》等,这些内容都有一定的情节,都是一则有趣的小故事,通过生动的讲述,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得到感染,并激发了作画的愿望。每个小朋友的想法各异,通过互相描述,可进一步丰富想象,然后提供片段的描绘(指导),给学生以一定的表象,再以补画的形式要求学生创造一幅情境画(可采用故事画,也可采用连环画的形式空缺一张,要求补上),我在启发学生作想象画的时候,启发学生做到:(1)范围往广处想;(2)题材往新处想;(3)构思往妙处想:(4)构图往巧处想。儿童画就本意来说,是为了用自己的画表现自己的意愿。因此,儿童画,也可称为“儿童意愿画”,这种意愿画有很大的创造性,充分展示了儿童扩散性思维的发展程度。

第3篇: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体会收获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产业规划研究
作者:汪洋 李俊杰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21期

        [摘要]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基于推进乡村产业规划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乡村产业规划的目的与意义,以襄阳市卧龙镇为例,就如何科学进行乡村产业规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产业规划;产业转型升级;区域联动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解决农村贫穷落后的关键,农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与核心,乡村产业规划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的农村改革和创新,主要目的在于推动乡村中产业的统筹协调发展,改变农村以单一农业种植和生产为主的产业现状,实现乡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与创新,推动乡村发展步伐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潮流。是目前国计民生中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1 推进乡村产业规划的时代背景

        乡村产业的综合规划并非是盲目地与乡村振兴战略相适应,而是经过严格的实地考察与分析,并在结合自身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之后,统筹大局因素作出的长远计划。这也就意味着乡村产业规划必定有自身特有的战略优势和建设价值以及大势所趋的时代背景,对产业规划的综合因素可以大致列为以下几点:

        1.1 宏观调控对产业的重视

        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入更深层次以来,在宏观调控方面对乡村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在过去,政策方向上虽然对乡村有所侧重,但主要针对的是其自身农业生产的供给量,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高产高速的生活需求。同时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主要集中在城市打造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但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乡村高产出但经济实力仍旧落后的局面改造也迫在眉睫,唯有通过乡村产业的合理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这也就意味着,乡村产业规划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的经济导向地位,这一环节的合理进行能够从整体上推动战略的深入落实,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推动社会主义强国战略的实施。

推荐访问:振兴 乡村 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