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心得体会百度文库范本(通用3篇)

时间:2023-08-17 15:09: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心得体会百度文库范本(通用3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心得体会百度文库范本(通用3篇)

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心得体会百度文库3篇

第一篇: 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心得体会百度文库

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实施并完善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加强我省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江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江西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以及《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现制定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人才强省建设,以选拔培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中青年学术技术领军人才为目标,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完善选拔制度,创新培养方式,加大激励力度,加强团队建设,强化考核服务,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的科技领军人才,引领和带动我省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为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二)总体目标。结合实施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各地各部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从2012年起,用10年左右时间,培养上百名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国家级领军人才,培养上千名具有省内先进水平、学术造诣较高的省级领军人才,培养上万名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起骨干核心作用的青年后备领军人才,形成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体系。

  二、人选选拔

  (一)选拔范围和数量。“工程”面向全省各类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选拔。围绕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注重向从事前沿科技研究的专业技术人才倾斜,向支撑企业自主创新的创新创业人才倾斜,向基层一线急需紧缺人才倾斜,向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倾斜。“工程”省级人选每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100人左右,一般从各地、各部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人选中产生。

  (二)选拔条件。“工程”省级人选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科学精神,恪守职业道德,潜心一线科研工作,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年龄在50周岁以下(含50周岁);

  2、学术技术水平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具有创新思维,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国内科技发展态势,进行前瞻性、创造性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

  3、潜心科学研究,揭示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为社会提供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从事理论实践创新,对学科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4、具有承担科学研究课题、重点科研任务、重大工程项目等经历,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有效组织并领导创新团队攻克学术技术难关。

  (三)选拔程序。“工程”国家级和省级人选推荐选拔工作同步开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具体部署实施。推荐选拔工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个人申报。拟申报人员应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由单位进行资格审核和组织推荐。基层单位按照隶属关系逐级向上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部门申报。非公有制单位中符合条件的人选,向所属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报。

  2、组织推荐。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及中央驻赣有关单位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采取专家评审、组织考察等形式进行综合评议,提出本地(部门、单位)推荐人选,报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3、专家评审。“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规定对推荐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并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推荐人选进行综合评审,提出拟推荐和入选名单,报“工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审定。

  4、公布名单。推荐和入选人员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工程”省级人选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向社会公布并颁发证书,“工程”国家级推荐人选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三、保障措施

  (一)创新培养模式。建立高级研修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支持各地、各部门依托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举办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高级研修班。加强学术技术交流,探索建立学术休假制度,支持“工程”人选参加学术论坛、学术报告会。进一步加强“工程”人选研修工作,有计划、有重点资助“工程”省级人选到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修,每年遴选20位“工程”省级人选赴国(境)外研修,每年组织举办若干期“工程”省级人选专题研修班。

  (二)大胆使用“工程”人选。坚持以用为本、用当其时、用当尽才,积极营造有利于“工程”人选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各地、各部门和用人单位要在岗位聘任、考核评价、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等方面制定相应措施。各单位在进行岗位聘任时,同等条件下,“工程”人选优先聘任上岗。支持“工程”人选参与重大政策咨询、重大项目论证、重大科研计划和标准制定、重点工程建设等。积极组织“工程”人选参加各类专家服务基层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服务基层一线中建功立业。各级各类学术团体、学术技术委员会要积极吸收“工程”人选参加。“工程”国家级人选,可直接审定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已受聘正高专业技术岗位的“工程”国家级人选,可不受聘用年限限制,直接申报二级岗位。事业单位引进“工程”国家级人选而无相应空缺岗位的,可按规定申请设置特设岗位,不受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

  (三)加大科研扶持力度。坚持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支持“工程”人选通过竞争承担国家或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等。积极创造条件,择优安排“工程”人选到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科研基地、重点建设学科等从事科研并担任相应职务。对符合条件的“工程”省级人选,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社会科学基金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资助,已承担重点项目的,完成项目任务后优先给予持续滚动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工程”省级人选,省博士后专项资金优先给予资助。

  (四)加强团队建设。支持“工程”人选自主组建创新团队,在选题立项、科研管理、人才配置等方面给予更多自主权。支持“工程”人选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等招收项目博士后,对其组建团队急需人才或助手,可打破所有制和地域限制,通过多种形式予以聘请。鼓励用人单位依托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加强以“工程”人选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建设,形成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

  (五)完善激励保障措施。进一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可向“工程”人选倾斜,对部分紧缺或者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按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支持用人单位为他们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险。“工程”国家级人选可按规定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工程”省级人选可优先纳入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省青年科学家等推荐选拔。

  (六)健全多元投入机制。落实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要求,逐步健全部门、地方和单位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工程”投入力度。各地、各部门和用人单位要将“工程”人选纳入本地(部门、单位)重大人才培养工程、计划等优先资助,并对其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等给予充分的科研自主权。省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对“工程”的投入,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有效保障。

  四、管理服务

  (一)加强考核管理。建立健全“工程”人选考核制度,重点考核其创新能力、业绩贡献、领衔作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内容。“工程”国家级人选的考核工作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组织实施,“工程”省级人选的考核工作由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及中央驻赣有关单位组织实施。对违反学术道德规范,产生不良社会影响以及因个人原因不能发挥作用的,由用人单位提出意见并逐级报“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取消其资格。

  (二)加强动态跟踪。按照统筹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建立“工程”人选信息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工程”人选统计工作制度,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省直各部门每年底将“工程”国家级、省级人选人员变化、年度考核结果、重大学术突破、重大奖励等情况报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三)加强联系服务。将“工程”人选纳入各级政府重点联系专家范围,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联谊、座谈、交流、休假等活动。探索建立“工程”人选联谊会、专业委员会等,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工作生活状况,听取建议和意见。

  (四)加强舆论宣传。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工程”人选及其团队的突出业绩和重要贡献。树立先进典型,打造工程品牌,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激发其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科协等部门组成的“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具体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及中央驻赣有关单位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成立本地、本部门“工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二)健全工作体系。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方案精神,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做好选拔培养、跟踪管理和联系服务等工作,逐步建立上下贯通、相互衔接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人才工作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逐步健全分层次、多渠道的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作机制。 (三)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以培养造就中青年学术技术领军人才为重点,出台完善配套政策,充分调动和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为“工程”人选更好更快成长创造条件。要加强经验交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工程”顺利实施。

第二篇: 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心得体会百度文库

百千万人才工程

简介

百千万人才工程,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旨在加强中国跨世纪优秀青年人才培养的一项重大举措。1994年7月由国家人事部提出,1995年底由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原国家计委、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七个部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其宗旨是:到20世纪末,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坚持以培养(而不是选拔)为主的原则。

层次

百千万人才工程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到2000年,造就上百名45岁左右,能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在世界科技界享有盛誉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第二层次,造就上千名45岁以下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保持学科优势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第三层次,培养出上万名30至45岁在各学科领域里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显著、起骨干或核心作用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实施阶段

百千万人才工程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到1997年遴选和掌握五六千名或更多30至40岁左右的优秀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第二阶段,到2000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50个左右的一级学科和500个左右的二级学科门类中,造就一批国内一流或具有世界水平的专家、学者,使他们成长为各个学科领域跨世纪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从而改善中国专业技术带头人队伍的结构,全面推动中国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工程。

社会影响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是为深入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的成长,由人事部等7部委联合组织实施的。国家级人选每两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500名左右,在各地、各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并报“工程”领导小组批准产生。该“工程”的目标是,到2010年,培养造就数百名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杰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理论家;
数千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各学科、各技术领域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的带头人;
数万名在各学科领域里成绩显著、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年轻人才。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资源和人才资源开发的观念,以培养国家急需紧缺的高级人才为目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建立尊重特点、鼓励创新的人才兼备、开拓创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专家和国内学术技术带头人,为新世纪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骨干人才保证。

战略目标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和实施人才战略的总体部署,到2010年,培养造就数百名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杰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理论家;
数千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个学科、各科技领域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的带头人;
数万名在各学科领域里成绩显著、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人才。

选拔范围

“工程”人选主要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中选拔,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事业单位中符合条件的,也可以选拔。

选拔对象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回国工作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和国家级工程项目的主持人或主要参与者、以及其他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取得较大成绩的年轻人才。重点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学术技术领域或涌现出来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以及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式要求的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

选拔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学风朴实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其学术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中具有一定的优势(3)年龄在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

组织领导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分层次、多渠道选拔和培养“工程”人选。人事部、科学技术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成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导小组,共同负责“工程”的实施,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重点抓好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特别是培养造就一批冲击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和创业的杰出人才(以下简称国家级“工程”人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办“工程”实施的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

各地区、各部门人事厅(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工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并组织实施。

选拔管理

1. 国家级“工程”人选每两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500名左右,其中,在科技创新目标明确、能带动前沿学科发展和提升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科技地位的科学领域中选拔100名拔尖人才;
在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学术领域选拔400名学术技术带头后备人才和高层次急需人才。

国家级“工程”人选选拔的具体办法是:(1)各地区、各部门人事厅(局)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提出本地区、本部们推荐人选并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后报送人事部。(2)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地区、各部门推荐的人选进行评审后,报“工程”领导小组审批。(3)公布人选名单,颁发《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证书》。

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工程”培养目标的要求,负责省部级“工程”人选的选拔和培养。

2、建立《“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考核档案》,全面加强人选德、能、勤、绩的考核工作。考核工作由人选所在单位结合年度考核组织实施。考核结果报省部级人事部门备案,其中国家级“工程”人选的考核结果报“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3、在考核的基础上,对“工程”人选实行动态管理,每五年核定、调整一次。建立“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信息库。

培养措施

1、加大对“工程”人选的资助力度。在同等条件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对“工程”人选中从事基金研究的给予优先资助。符合“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博士后科学研究专项资助经费“、”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资助条件的,提高资助额度。各地区、各部门要多渠道筹措资金,根据人选的实际情况,定向投入,重点支持。

2、鼓励和支持“工程”人选通过竞争承担国家或省区市、部门的重大科研工作和重大工程项目,委以重任,并赋予他们充分的科研自主权。各级各类学术团体、学术技术委员会要积极吸收“工程”人选参加并安排其担任一定的职务,是他们在参与重大学术决策和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中,贡献力量,增长才干。

3、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工程”人选开展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活动。根据“工程”目标任务要求,采取多种措施,有计划、重点地选送“工程”人选到国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从事研修工作。进一步完善“工程”人选高级研修班资助办法,加大支持力度。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人事部有计划的组织“千百万人才工程”技术研究班,促进“工程”人选与国内外高水平专家的学术技术交流。,不断提高学术技术水平和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能力。

4、加强以“工程”人选为核心的人才群体建设。“工程”人选所在单位应根据岗位和任务的需要,通过设立流动性岗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工程”人选急需的人才或助手。依托国家级“工程”人选所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重大科学工程和知识创新基地,以国家级“工程”人选为核心,加强优秀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形成一批既有专业优势、科学互补、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才群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遴选创新研究群体时,再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国家级“工程”人选为核心或骨干从事基础研究的团队。

5、进一步改善“工程”人选的待遇。各地区、发、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人选实行适当倾斜的激励政策。在各地区、各部门上报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中,属国家级“工程”人选的,由人事部下达专项指标解决,不占其所在地区、部门的指标控制数。

6、认真做好联系和服务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妥善解决“工程”人选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是他们摆脱各种繁杂的事务,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要采取切实措施,改善“工程”人选的医疗保健条件,定期安排他们体检,组织“工程”人选学术休假。对“工程”人选的助手配备以及配偶、子女随迁调动等,要妥善予以解决。

7、加强对“工程”人选的思想政治工作。根据“工程”人选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思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国情教育考察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引导他们树立真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爱国主义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解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近出台《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从2012年起,用10年时间,选拔培养4000名左右“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重点选拔培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能引领和支撑国家重大科技、关键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层次中青年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哪些特点和创新之处?记者就此采访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负责人。[1]

亮点一:选拔范围拓展到非公领域

百千万工程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选拔。围绕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向引导基础理论原始创新、推动基础学科创新发展的中青年领军人才倾斜。工程由过去的主要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中选拔扩大到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为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畅通渠道。[1]

亮点二:特殊培养 大胆使用[1]

在职务安排、考核评价、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等方面制定相应措施,对工程人选重点培养、大胆使用。事业单位引进工程国家级人选而无相应空缺岗位的,可按规定申请设置特设岗位,不受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支持工程人选参与重大政策咨询、重大项目论证、重大科研计划和国家标准制定、重点工程建设。

亮点三:支持自主组建创新团队[1]

支持工程人选自主组建创新团队,在选题立项、科研管理、人才配置等方面给予更多自主权。对以工程国家级人选为核心的研究团队,自然科学基金会按规定优先遴选为创新研究群体。支持工程人选依托重大科研项目等招收项目博士后,组建团队急需人才或助手,可打破所有制和地域限制,通过多种形式予以聘请。

亮点四:紧缺人才可实行项目工资

作出突出贡献的工程国家级人选,可优先纳入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国家科学技术和人才奖励选拔推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向作出突出贡献的工程人选倾斜,对部分紧缺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批准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分配办法,支持用人单位为他们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险。

亮点五:领军人才给予优先资助

加大中青年领军后备人才支持力度,对符合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等条件的优先给予资助。统筹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支持经费、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经费和相关基金,对“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给予特殊支持,地方和用人单位可配套给予适当经费支持。

第三篇: 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心得体会百度文库

精选范文:学习浙江经验心得体会(共2篇)在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的《关于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的推动下,全省掀起了学习浙江经验的热潮。其实学习浙江经验,最根本的就是要像浙江那样大力发展老百姓经济,就是要千方百计推动全民创业。  推动全民创业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在一定的程度上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此笔者不想妄加评论。在这里要说的只是本人对推动全民创业的一点看法。笔者以为,在推动全民创业的过程中,让创业者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十分重要。对创业者而言,创业的确是艰辛的,需要付出常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努力,同时需要过人的智慧和胆量。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必须始终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作为精神支撑。纵观熙熙攘攘的创业人流,大凡能够成就大事者,都是历经坎坷和挫折,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面对困难不是沮丧沉沦,而是迎难而上,克难攻坚,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勇于突破的心态,最终获得成功。创业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一旦遇到困难或是受到打击,就丧失了信心,没有了勇气,精神颓废,一度委靡不振,那他的创业结果很难想象会取得成功。我县农民企业家彭保太走过的就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创业之路,从以二分的利息从远房亲戚那里借来6000元钱开始创业起,彭保太经受了太多的打击,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在遇到困难或受到打击时总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身后鼓励着他、支持着他,使他可以咬紧牙关冲破重重障碍最终获得成功。现在他创办的的鹰潭市兴发金属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向国家上交税收3000多万元,带动全县5000多农民从事废旧有色金属收购,他本人也被列为全省的创业典型。  要使创业者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创业中去,除了创业者本人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克服困难的信心以外,创业者所处的创业的大环境和创业的氛围也至关重要。我县开展“弘扬血防精神,打造‘杨柳文化’,建设美好家园”主题实践活动就是要在全县上下形成争相发展、竞相创业的环境和氛围,通过环境的影响和氛围的感染,让广大干部群众都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创业大潮中,建设自己美好幸福的家园。因此全县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进一步弘扬血防精神,倾力打造“杨柳文化”,通过打造“杨柳文化”,在全县形成创业的浓厚氛围,让我县创业者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去创业。

[学习浙江经验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学习浙江经验心得体会

学习浙江经验心得体会

在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的《关于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的推动下,全省掀起了学习浙江经验的热潮。其实学习浙江经验,最根本的就是要像浙江那样大力发展老百姓经济,就是要千方百计推动全民创业。

推动全民创业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在一定的程度上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此笔者不想妄加评论。在这里要说的只是本人对推动全民创业的一点看法。笔者以为,在推动全民创业的过程中,让创业者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十分重要。对创业者而言,创业的确是艰辛的,需要付出常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努力,同时需要过人的智慧和胆量。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必须始终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作为精神支撑。纵观熙熙攘攘的创业人流,大凡能够成就大事者,都是历经坎坷[学习浙江经验心得体会(共2篇)]和挫折,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面对困难不是沮丧沉沦,而是迎难而上,克难攻坚,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勇于突破的心态,最终获得成功。创业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一旦遇到困难或是受到打击,就丧失了信心,没有了勇气,精神颓废,一度委靡不振,那他的创业结果很难想象会取得成功。我县农民企业家彭保太走过的就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创业之路,从以二分的利息从远房亲戚那里借来6000元钱开始创业起,彭保太经受了太多的打击,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在遇到困难或受到打击时总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身后鼓励着他、支持着他,使他可以咬紧牙关冲破重重障碍最终获得成功。现在他创办的的鹰潭市兴发金属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向国家上交税收3000多万元,带动全县5000多农民从事废旧有色金属收购,他本人也被列为全省的创业典型。

要使创业者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创业中去,除了创业者本人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克服困难的信心以外,创业者所处的创业的大环境和创业的氛围也至关重要。我县开展“弘扬血防精神,打造‘杨柳文化’,建设美好家园”主题实践活动就是要在全县上下形成争相发展、竞相创业的环境和氛围,通过环境的影响和氛围的感染,让广大干部群众都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创业大潮中,建设自己美好幸福的家园。因此全县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进一步弘扬血防精神,倾力打造“杨柳文化”,通过打造“杨柳文

化”,在全县形成创业的浓厚氛围,让我县创业者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去创业。

篇二:学习浙江经验心得体会

学习浙江[学习浙江经验心得体会(共2篇)]经验心得体会

学习浙江经验,最根本的是要学习浙江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用自己的行动铸造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主要表现为“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能干常人不肯干的活,能吃常人不肯吃的苦,能赚别人看不起眼的钱”的创业精神、市场意识和经商素质,即敢为人先、创新创业的智慧和勇气,以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发现商机、特别能化解危机、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优秀品行。结合新的实践和面向未来,浙江人民又形成了“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浙江人民这种智慧、勇气和优良品行,相对于我省一些干部群众中存在的安于现状、小富即安,“养猪过年,卖蛋换盐”的落后观念和“官本位”封建意识来说,显得特别突出,特别鲜明。我们认真学习、大力弘扬浙江精神也因此显得特别有意义。

学习浙江,我们首要的任务也是思想解放。我们要实现“立志两率先,奋力两步走,争当苏南后起之秀”的目标,解放思想更具迫切性、现实性。

要重新认识富民优先的内涵。浙江经验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刻道理:富民优先既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一种发展模式;
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以富民优先的思路抓发展,就是要以富民的成果来检验发展的成果。要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成果的享受者,首先要成为率先发展的参与者,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创

造财富的主体,真正把广大人民群众引导到率先发展的

营经济发展的做法和规定,真正把民营经济作为富民优先的主体工程、龙头工程、一把手工程。

要重新认识全民创业的潜能。浙江的民富水平令人惊叹,全民创业的精神更让人钦佩。全民创业,创造了极大的社会财富,积累了极大的个人财富。在浙江,人人想当老板、人人争当老板、人人都有创业冲动,那种“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不怕千难万险”的开拓精神,那种“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拼搏精神,那种“敢冒天下人不敢冒的险、敢吃天下人不愿吃的苦、敢赚天下人看不起眼的钱”的创新精神,那种穷时能吃苦、富了也能吃苦,打工能吃苦、当老板也能吃苦的奋斗精神,使浙江人办成了不少别人办不成的企业,开创了别人无法开创的事业,培育了外地无法长大的产业,创造了大家难以想象的经济奇迹。这种全民创业、自主创业的精神,就是浙江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原动力;
这种蕴藏在民间的创业激情和创造力,从来就不能低估,只要党委、政府倾心引导、倾力扶持,创业热潮就能一浪高过一浪。对镇江而言,激励全民创业,一要靠舆论引导,在全市上下确立“创业者光荣、创业者有功”的价值导向和舆论导向,让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成为镇江精神的内核;
二要靠政策推动,民营经济有着不可遏止的内在动力,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党委、政府可以袖手旁观,对于我们镇江这样民营经济发展很不充分的地区而言,必须把民资的内力和政策的外力结合起来,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要靠能人带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民营经济就是能人经济。镇江乡镇企业、国有企业中不乏“能人”,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让“能人”走向自主创业的前台,成为带动全民创业的“领头羊”。

要重新认识营造环境的重要。浙江经济是“老百姓”的经济,政府所起的作用就是一个字:“放”,放手发展,放胆实干。一个“放”字,放出了活力、放出了财富、放出了一片新天地。在浙江,一切遵守法律的投资、创业和创新活动都受到鼓励,一切有益于富民强市的劳动都得到承认和尊重,一切所有制经济类型都享受公平竞争的待遇,一切合法劳动收入和合法非劳动收入都得到保护。正是这种自由、宽松、平等的环境,催生了民营经济的崛起和腾飞。镇江要创造投资创业环境的新优势,必须要在软环境上“放”得更彻底,进一步放宽领域,放低门槛,务实诚信、优质服务,突破关键性制约因素;
在硬环境上突出差别竞争、提升品位,充分利用镇江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长江岸线资源和各类工业园区,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力争通过几年时间努力,形成外来投资与本土创业齐上、铺天盖地与顶天立地并进的局面,把镇江打造成为资本活跃集聚、人才竞相涌入、创业氛围浓厚的热土。

推荐访问:浙江 心得体会 范本 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心得体会百度文库范本(通用3篇) 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心得体会百度文库 浙江千万工程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