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党史答题大会心得【3篇】

时间:2022-04-18 15: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会心,拼音是huixin,汉语词语,释义是已经领会,明白对方的意思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辛亥革命党史答题大会心得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辛亥革命党史答题大会心得3篇

第一篇: 辛亥革命党史答题大会心得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前中国的社会状况,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2)了解武昌起义后革命迅速发展的形势,分析“南北议和”的原因,理解其影响。

(3)知道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导课环节】

师:如果我问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共有多少个皇帝?出现过多少个王朝?恐怕没有人能回答。如果我问,中国皇帝制度的结束与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同学们能回答吧?

生:辛亥革命。

师:对。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在此后两千多年中,中国共出现大大小小六十多个王朝、近五百个皇帝。但是不论经历了多少个王朝,出现了多少个皇帝,中国社会专制制度的本质没有改变。而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场改变中国历史的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有三个重要角色: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同学们对孙中山、袁世凯和清政府分别有什么认识?

生:孙中山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民国,是一个伟人。

生:袁世凯是一个野心家,他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来还复辟了帝制,是个反动人物

生:清政府腐败。

师:同学们对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客观吗?如果有人说清政府未必腐朽?同学们会怎么想?如果有人说袁世凯对辛亥革命、对中华民国的建立还是有功劳的,同学们又会怎么想?还有,当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孙中山远在海外,过了两个多月,孙中山才回国。所以,有人说,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对这个观点,同学们又有何感想?

学生思考。

师: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重新走进一百年前的那段历史,看看孙中山、袁世凯和清政府在辛亥革命期间,究竟做过什么?当然我更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历史学习,进一步思考,20世纪初的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究竟是哪些力量推动了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的认识,提出新的观点和问题,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欲望。】

 

一、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1.天灾与谣言并存

师:我想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天灾与谣言并存。

(1)天灾的年代

师:请同学们看当时的一些文字记载(学生读):

中国长江流域各省的前景非常暗淡。……人民将会成千上万地死去,难民营里出现霍乱和斑疹伤寒。一位不知名的中国人昨天对我说,前景从来没有这样糟糕,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受过这样大的水灾和饥馑的威胁。                           ——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

谷物歉收威胁大半个中国,扬子江流域到处充满了无家可归和嗷嗷待哺的人群。

——英国驻中国公使朱尔典

师:这些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生:中国长江流域出现严重灾荒,人民生活艰难。

师:从1910到1911年,长江、淮河流域大雨成灾,农田被淹,粮食歉收,米价暴涨。其中湖北、湖南已经是连续七年的水灾,全国各地也都有不懂程度的灾情。在灾荒严重的形势下,最盛产米的湖南长沙发生了抢米风潮。

武昌起义后革命军曾发布布告称:“全国饥民,数逾千万,迫饥寒而死者,道路相望……乃反观清政府,从未闻有一粟一粒之施”。

这份布告说明了说明问题?

生:清政府对人民的死活不管不问,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师:对。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政府缺乏有效的措施。人民生活艰难,社会不满情绪在积累,社会矛盾在积累,这是大规模社会变动的基础。

(2)谣言的时代

师:辛亥革命前后,社会上充斥着各类谣言。谣言大多为革命党人在某某地方造反、暴动之类,我选了两个,请同学们看一下:

10月10日   礼拜二   自是外面风声谣言大起,谓都署已获革命党名册,学堂、营盘中今日一一按名捕之。                                                         ——朱峙三日记

朱峙三的这则日记,记载了武昌起义前的形势。日记中说清政府的湖北当局准备按照缴获的花名册抓革命党人,这是一个谣言。实际情况是,当时的湖广总督为了避免局势失控,决定烧毁缴获的革命党花名册,以安抚人心,防止发生激烈的暴动。但更多人还是相信谣言。谣言愈传愈烈,终于使参加革命党的新军士兵发动了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谣言点燃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把火”。

同学们再看一个叫吴宓的人的日记,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闻天津已陷,并闻北京非常惶惑。革军已有照会给各国使馆,言令于五日内,将一切预备停妥。五日后,即进兵来攻北京矣。”

这篇日记的时间是1911年11月6日,此时清政府还牢牢控制着北京,革命军怎么可能攻到北京呢?明显是一个谣言。但很多人还是相信了。

辛亥革命期间的很多谣言都经不住推敲。面对谣言,清政府也不断辟谣,但人们还是相信谣言。同学们如何看这个现象?

生:清政府已失去了人心。

师:如果从广大民众相信谣言这个角度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人们对社会失去的信心,人民对现实不满,人心思变。

师:很好,人心思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一方面,天灾不断,民生艰难;另一方面,谣言盛行,人心思变,社会形势极不稳定。辛亥革命能够从一场士兵起义演变为全国性革命,是有基础的。

 

2.改良与革命赛跑

师:还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改良与革命赛跑。

(1)改良运动激荡全国

师:1901年,中国带着巨大的民族耻辱进入二十世纪。这一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也面临着深刻的统治危机。为了维护统治,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开始了艰难的改革。

同学们看“新政”的主要内容:“训练新兵、奖励实业、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留学生出国、改革官制等。”

同学们怎么看“新政”措施?

生:“训练新兵、奖励实业”有利于富国强兵;“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留学生出国”有利于思想解放。

师:分析的很好。清末“新政”固然是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但从客观上讲,清末“新政”是有一定积极影响的,如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遣留学生这些措施,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在客观上有利于民主进步思想的传播;奖励实业,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为中国社会变革积蓄了力量。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危机,清政府加快政治改革进程,宣布预备“立宪”。同学们看一下清政府政治改革进程: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各国宪政。

1906年,清政府下诏“仿行宪政”。

1907年,清政府下令成立资政院。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同学们看这个宪法的主要规定(学生读):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散之时,即令国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之旧员,即与齐民无异,倘有抗违,量其情节以相当之法律处治。

五、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制定常备兵额,得以全权执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

师:读了这部“宪法”后,你对这部“宪法”有什么认识?

生:这部“宪法”还是要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的。

师:总结的很好。《钦定宪法大纲》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规定君权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君权几乎独断一切,专制色彩非常明显。可以说清政府借“立宪”之名,继续维护满洲贵族专制统治。

1910年,在全国各地立宪党人的强烈要求下,清政府同意将预备立宪期限缩短为五年,“立宪”步伐加快。1911年,清政府的第一届内阁宣告成立。

同学们看清政府第一届内阁成员名单:

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皇族)      内阁协理大臣:那桐(满族)、徐世昌(汉族)

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族)              民政大臣:善耆(皇族)

度支大臣:载泽(皇族)                学务大臣:唐景崇(汉族)

陆军大臣:荫昌(满族)                海军大臣:载洵(皇族)

司法大臣:绍昌(皇族)                农工商大臣:溥伦(皇族)

邮传大臣:盛宣怀(汉族)              理藩大臣:寿耆(皇族)

师:这个内阁有什么特点?

生:满族占绝对多数。

师:对。所以有人称这个内阁为“皇族内阁”。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清王朝坚持维护满洲贵族利益,它的改革是假的。

师:对。从《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到“皇族内阁”的成立,清楚的表明,“立宪”只不过清政府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在最敏感的政权问题上,清政府不愿意做出妥协和让步。清王朝在政治上的顽固与僵化,对权力过度的贪婪,使原本支持它的立宪派大失所望,他们看清了清王朝的专制本质,与清王朝分道扬镳。清王朝成了孤家寡人,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

清政府“立宪”运动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但是,“立宪”运动本身,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政治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请同学们再看《钦定宪法大纲》内容,思考一下,这部《钦定宪法大纲》有何积极意义?

生:阅读思考。

师:同学们想一想,皇帝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生:皇权至上,皇权独尊。

师:对,皇权至上,皇权独尊,皇权受不受约束?受不受限制?

生:不受。

使:那么《钦定宪法大纲》对皇权有规定吗?

生:有。

师:对。皇权是受到宪法规定的。那么这一点有什么意义?

生:思考。

师:原来皇权不受任何限制,也不受任何规定,皇权是无限的。而现在,《钦定宪法大纲》以成文“宪法”的形式,规定皇帝必须在宪法的框架内进行活动,这实际上是对皇权做出的某种规定,将皇帝不受任何约束的无限权力有限化了。这是对“皇权至上”观念的颠覆,是一个重大进步。

同学们再看这个宪法文件,《钦定宪法大纲》提出要设立议会,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有意义吗?

生:有。

师:有什么意义?

生:原来没有议会,皇帝独揽一切。现在设立了议会,对皇权有约束。

师:但是从《宪法大纲》中,好像看不到议会对皇权有约束呀?

生:思考。

师: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总揽一切行政、司法大权,权力是高度集中的。而现在要设立了议会,虽然这个议会没有真正的权力,但毕竟体现了行政权和司法权要分离的原则,这是不是对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否定?

生:是。

师:从原来皇帝总揽一切权力的“集权”到行政权、司法权形式上分离的“分权”,是对皇权独揽一切的集权政治的否定,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变化。

所以说,清政府的“立宪”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但“立宪”的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趋势,也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做了一些准备。还有,在“立宪”运动中建立的地方议会——咨议局,很多资产阶级纷纷加入,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这也为民主政治做了一些准备。

对清末“立宪”运动,我们不能全盘否定。

(2)革命形势不断发展

师:20世纪初,当清政府主导的“立宪”运动日渐高涨之际,也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不断发生之时。

同学们初中学习过这段历史,有一定的认识,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

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一次大集结。同盟会制订了怎样的革命纲领?

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师:对。后来孙中山将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这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表明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目标。

同盟会成立后,策划和组织近十次武装起义,同学们看起义情况:

1906年,同盟会发动萍浏醴起义,最终失败。

1907年,同盟会在两广等地先后发动了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等,均告失败。

1908年,同盟会策划了钦州起义、河口起义等,宣告失败。

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爆发,最终失败。

同时期,还有光复会等团体发动的一些起义,例如皖浙起义等,也失败了。

革命党人发动的这些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政府,扩大了革命党的影响,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所以说,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既有清政府的“改良”运动,也有革命党人的“革命”斗争,“改良”和革命声势都很大,中国在“改良”与“革命”两条道路上行走。清王朝在它统治的最后十年,实施“新政”,推动“立宪”,在当时造成了一场规模、声势颇大的政治改革运动。但是,这最终没有挽救清王朝统治,在后来辛亥革命的风暴中,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清政府“立宪”从根本上讲还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的。

师:很好。从根本上讲,清政府的“立宪”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违背民主发展大势。而革命的目的是要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顺应了历史潮流。所以说,民主潮流,不可违背。

 

3.政策与民心比拼

师:还可以用“政策与民心比拼”形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20世纪初,为了抵制列强抢夺中国的铁路修筑权,中国很多地方商民开始自筹资金修建铁路。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全国铁路干线一律收归国有。清政府在宣布实施铁路国有的同时,没有对先前已经投入铁路建设的民间资金合理处置,甚至还把一些地方的民间资金,充作股本,不发还本息。

清政府这一措施严重侵犯各地商民利益,引发大规模抗议浪潮。湖南、湖北、四川、广东等地商民纷纷集会、游行,抗议清政府这一政策,保路运动兴起。对清政府这一政策,连一些地方督抚也觉得有悖民意,请求清政府收回成命。但清政府不仅不收回,反而进行镇压,终于激起一些地方出现了暴动。清政府愚蠢的“政策”,把广大民众也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面对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清政府调集湖北新军镇压。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湖北传来了武昌起义的枪声。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形势:“天灾与谣言并存、改良与革命赛跑、政策与民心比拼”。我还想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民生艰难、民心思变、民主潮流、王朝愚蠢。一场突发的士兵起义,能够演变为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设计意图:设计“天灾与谣言并存”、“改良与革命赛跑”、“政策与民心比拼”三个小标题,从多个视角,引导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全面把握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使学生认识:辛亥革命前中国,不仅存在经济上的困境,更有政治上的彷徨,而清政府继续维护其王朝专制利益,违背民心民意,最终导致了这场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各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新象中国——辛亥革命中的中国

1、武昌起义和民国建立

师: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士兵发动起义,武昌光复。两天后,汉阳和汉口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全国各省响应。

此后短短两个月时间,湖南、陕西等十四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成瓦解之势,革命形势高涨。1911年底,宣布“独立”的各省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建国大业。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全国革命形势高涨。

同学们看孙中山宣誓的“大总统誓词”: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誓词表达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

生:要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为民众服务。

【设计意图:简要叙述辛亥革命的过程,使学生对这一段历史有大致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华民国的建立有初步认识。】

 

2.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师:武昌起义后,清政府派北洋军进行镇压。在袁世凯的指挥下,北洋军攻占了汉口、汉阳。但袁世凯随后命令北洋军停止进攻,向湖北军政府提出和谈。湖北方面开始和袁世凯接触,尝试谈判解决南北纷争。

究竟是战是和?请同学们看下面一组材料:

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也。                      ——孙中山

中国目前的战争如果继续进行,不仅使该国本身,而且也使外国人的重要利益和安全,容易遭到严重的危险”,因此“吁请双方代表团注意,必须尽快达成一项协议,以便停止目前的冲突”

——《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

务宜设法和平了解,早息一日兵争,地方百姓,早安静一日。否则,势必兵连祸结,不但荼毒生灵,糜费巨款,迨至日久息事,则我国已成不可收拾之国矣。

                                                    ——袁世凯

“洎入都后,筹计饷需,蒐简军需,无一不形匮绌。借款屡议,迄无所成。”致使“军事至今迄无起色”,“奉职无状”                            ——袁世凯《请收回封爵成命由》

师:这些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对“南北议和”持什么态度?

生:孙中山反对议和,表示不达目的,绝不议和。

师:列强对当时中国形势持什么态度?

生:列强希望“南北议和”。

师:对。列强担心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会影响他们在中国的利益,所以,列强呼吁南北和谈。那么在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袁世凯是什么态度呢?

生:袁世凯也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实现南北和谈。

师:同学们的认识很到位。孙中山虽然反对和议,主张武力推翻清政府。但是,南方阵营中立宪派和旧官僚掌握着相当的实权,主张南北和谈。而孙中山没有实力,不能真正控制住形势。所以孙中山被迫妥协了,同意和谈,并发表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促成共和,即保举袁世凯作大总统。

作为当时中国最有实力、拥有强大北洋军的袁世凯,也感觉缺乏财力保障,没有确实的把握。再加上袁世凯也看到清政府大势已去,所以,袁世凯极力谋求“南北议和”。

武昌起义爆发后,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列强宣布“严守中立”。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列强在宣布“严守中立”的同时,向南北方施加压力,当时列强既不贷款给南方、也不贷款给清政府,极力促成南北停战议和。

在中国这场革命中,南、北方都迫切需要争取列强的经济和外交支持。列强的态度对南北方产生了重要影响。

1911年12月,南北方代表在上海英租界开始进行和谈。南方提出清帝退位、选举总统、建立共和政府等条件。拥有优势军事力量的袁世凯,放弃凭借武力统一中国的想法,表示拥护共和,向南方革命党人做出了妥协。而南方革命党也做出了让步,在商榷清帝退位条件时,没有步步紧逼,没有进行清算,同意给予清帝和皇室的优待条例。

由于各方必要的妥协,南北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清帝退位。

有人说“南北议和”是革命党对袁世凯的妥协,革命党应该直捣龙庭,消灭清廷。那么同学们如何看待“南北议和”?

生:我对“南北议和”持肯定态度。因为如果不议和的话,南北方就会爆发战争,战争会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对社会造成巨大破坏。

师:对。那么你如何评价孙中山、袁世凯的选择?

生:我觉得他们的选择都是正确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的选择都有利于和平的实现,这对国家和人民来讲是重要的。

师:我也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可以这样说,辛亥革命从一个武装暴动转化为一场和平的权力交接,可以说是当时中国主要政治势力以大局为重、以国家民族根本利益为重的结果。各派政治势力不论拥有怎样的力量,都没有在这场危机中执意诉诸武力,而是坚持谈判协商,阻止战争爆发或延续,使亿万人民不再受战火蹂躏。“南北议和”,实乃这个饱受战争之苦的民族之大幸。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经历过无数次王朝更替,但每一次改朝换代无不是血流成河。但这一次,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所以,如果我们能撇开主观倾向,我们应该对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在这场中国大革命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智与克制,给予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赞赏他们的智慧与才能。

(教师停顿,学生思考。)

师:根据“南北议和”的协议,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标志着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清帝宣布退位的同一天,颁布了《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优待皇室条件》,对退位的皇帝、皇族有一些诸如保留皇帝尊号、暂居紫禁城、民国政府提供抚养经费等优抚措施。

可能是鉴于清政府以往的“种种劣迹”的缘故吧,很多人对于这个皇室“优待条件”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对旧势力的妥协,是革命不彻底的表现。

究竟如何看待这一事件?我们不妨阅读一下清帝退位诏书: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kuí gé分离),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各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yú]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师:同学们怎样看清帝退位诏书?

生:在革命形势不断发展、高涨的形势下,清帝只有退位,没有别的选择。

师:对。当时共和是大势所趋,清廷已呈瓦解之势,清廷也确实无可奈何。但是,假如清王朝负隅顽抗,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挣扎,历史又会怎样?

生:最终还是要被消灭,被推翻。

师:但中国社会是不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呢?会出现更多的流血呢?

生:思考。

师:如果我们用一种赏识的眼光看清帝退位,恐怕会有新的发现。同学们想想!

生:我认为清帝退位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对当时“南北议和”的实现有积极意义。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诏书中“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还有“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体现了清王朝在最后时候,还是很理性的,没有负隅顽抗,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师:很好。清王朝在最后时候,做出了理性的抉择。这个王朝在最后时候,还是以民族安危、国家前途作为自己的最大利益,没有拼死抵抗,而是接受现实,坦然让步,表现了一个王朝的智慧。对此,傅国涌先生讲:“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结束了清朝入关以来二百六十七年的统治,也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漂橹、尸横遍野,没有连年苦战、民不聊生,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迭,在中国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对于清帝退位,伦敦《泰晤士报》的社论说:“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革命的最后阶段是否已经达到目的,这是未来的秘密。”

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讲,恐怕没有比和平更珍贵的!没有比鲜血更值得珍视的!对于这样一场不流血的重大事件,为什么我们不能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呢?

一个皇室的优待条件,换来了共和制度的尽快确立,换来了和平,避免了流血,足以称之为中国的“光荣革命”。

(稍作停顿,学生思考。)

从1911年建立“皇族内阁”到1912年清帝退位,在短短的9个月中,清王朝完成了一个轮回。在革命前,清王朝顽固维护其专制利益,拒绝让步,不肯放弃任何利益。革命爆发后,这个王朝终于认清了形势,主动退让、理性抉择,得到了意外的“优待”。可以这样说,失去了本应该失去的,得到了本不应该得到的。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吧。

(稍作停顿,学生思考。)

师:学习了这段历史后,同学们现在会怎样评价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在这场革命中的表现?

生:讨论。

师:我想用这样几句话来评价他们:

孙中山:襟怀坦荡、大公无私、光明磊落;

袁世凯:勇于担当、顺势而为、郑重承诺;

清政府:主动退让、理性抉择、顾全大局。

孙中山开创了民国,但为了和平与共和大局,毅然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其坦荡胸怀,为后世敬仰。

袁世凯,没有凭借强大的北洋军,谋求武力统一,建立袁氏王朝,而是顺势而为,并且郑重承诺,拥护共和。

清王朝顾全大局、主动退让、也作出理性的抉择。

所以,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中国三种政治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意图:在“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这个环节上,花费较多的时间,开展课堂对话和讨论,使学少对当时中国政治形势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能客观分析和评价中国当时各派政治力量在这场大革命中的表现,进一步理解“南北议和”的必然性和影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品质。】

 

3.袁氏当国和《临时约法》

师:清帝退位后,孙中山按照先前的承诺,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位。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在袁世凯宣布就职的第二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南京公布,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我们一起看《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学生读):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进步的原则?

生:主权在民的原则;自由平等的原则。

生:还有分权制衡的原则。

师:对。《临时约法》还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人民的民主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也是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

【设计意图:《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其内容,认识其意义,逐步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印象中国——辛亥革命后的中国

1.伟大意义

师: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请同学们看1912年3月5日《时报》上的一篇文章,题目叫《新陈代谢》,有这样一段内容: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师: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生:中国从一个君主专制社会变成了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生:还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师:对。辛亥革命不仅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变得文明了。

还有,辛亥革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临时约法》明确宣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普通老百姓从历来的“子民”、“臣民”、“蚁民”、“草民”、“贱民”,一下子变成国家的主人,民众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了。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它在整个社会生活和人们头脑中所引起的巨大震动是可想而知的。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还有,过去皇帝是最神圣的、至高无上的,如今皇帝都可以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旧的腐败的东西不能丢掉呢?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设计意图:以辛亥革命时期《时报》上的一篇文章为载体,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更加混乱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组材料:

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                          ——陈独秀

民国之政治,比之满清尤为不及,”“把持国事者,均系军阀武人,争权夺利,祸国误民,有国家共和之名,无国家共和之实。                                             ——孙中山

师:这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是专制政治,中国更加混乱。

师:对。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一个很先进的制度。但是,中国并没有走向富强,军阀混战、军阀独裁,政治混乱甚至比前清还要严重。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民权”、“民生”两大主义均未实现,中国民主道路依旧漫长,富强的道路依旧漫长。

【设计意图:从正、反两个方面,深入分析辛亥革命,思考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辨证地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3.辛亥财富

师:辛亥革命过去已经整整一百多年了,在讨论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的同时,我也在想,辛亥革命留给我们这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什么?

学生思考。

师:我想请同学们读一段辛亥先烈林觉民的一封家信——《与妻书》。这封家信是林觉民在准备参加黄花岗起义的前三天晚上写给妻子。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师:读了这段话后,同学们能感受到林觉民烈士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生:林觉民牺牲个人幸福,为天下人谋求幸福的精神。

师:对。我们看《与妻书》中这样一段话:“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充分展现了林觉民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勇于牺牲的精神,这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更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辛亥革命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依然面临民族复兴的艰巨使命,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

【设计意图:本课最后以林觉民的《与妻书》为载体,引导学生讨论辛亥的精神,思考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第二篇: 辛亥革命党史答题大会心得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

规划课题申报表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办公室印制

2010年6月

申请者的承诺:

我对本人填写的本表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的争议。如获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有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章):

年 月 日

承担单位承诺:

本单位对申请者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的争议。如获立项,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有关规定,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做好课题研究的协调和管理工作,对本课题的完成提供信誉保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本表从网上下载后,要求一律用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打印和复印,中缝装订。

2.封面上的“课题类别”、“学科分类”以及“成果形式”等栏目的填写应与数据表选择的内容一致。 “学科分类”栏只填写选题条目号。

3.数据表中“学科分类”以及“预期成果”等栏目的填写,请直接在选中的分类编号上打√。预期成果形式为论文的,填写篇数,其它填写字数。


一、数据表


二、课题设计论证(可加页)


三、完成项目的条件和保证 (可加页)


四、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五、学科评审组评审意见

六、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第三篇: 辛亥革命党史答题大会心得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
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这就是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一九一一年发动的辛亥革命。在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年,在中国人民正朝着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重要时刻,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缅怀孙中山先生等民主革命先驱的光荣业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和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进行了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的抗争。中国人民从反抗斗争中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必先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清王朝是中国反动封建势力的代表,同时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不扫除这个障碍,要获得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是不可能的。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后,在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师长谷寿夫指挥下,在全城进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杀,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余万人。     

12月13日上午,日军谷寿夫第6师由光华门、雨花门入城,随即将马路上的难民当作枪杀目标,马路街巷之内顿时血肉狼藉、尸体纵横。

    14日,日军大部队涌入城内,继续搜杀街巷中的难民;并在中山码头、下关车站等处对聚集江边的难民疯狂射击,枪杀数万人。15日,中国平民及已解除武装的军人9000余人被押往鱼雷营屠杀。16日,日军又从中日双方都承认具有中立地位的“安全区”内搜捕数万青年,绑赴下关煤炭港枪杀,再将尸体推入江中。18日,日军将城郊难民及战浮5. 7万余人驱至下关草鞋峡,用机枪扫射,然后在堆积如山的尸体上浇洒煤油纵火焚烧。此后,又在12月下旬开始的“清街运动”和“难民登记”中使上万人头落地。 日军滥杀无辜,手段残酷,令人发指。有的往难民身上先浇汽油,后用枪扫射,枪弹一着人身,火光随之燃起,被弹击火烧之难民,挣扎翻腾,痛苦之极,日军则鼓掌狂笑。有的则把难民杀后割下人头,挑在枪上,漫步街头,嬉笑取乐。 日军驾驶着汽车,直入各大公司、商店,将各种货物劫运一空。抢劫之后,日军到处放火,致使主要街道的高大建筑物都被烧毁。浩劫之下,昔日街市繁华的六朝古都成了一座尸体遍地、断壁残垣、满目凄凉的死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是指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扩大对华侵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进兵中国。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月,攻陷天津;8月,占领北京。侵略军在华大肆屠杀人民,掠夺财物,践踏中国主权。清廷慈禧等人逃往西安,派李鸿章等人乞和。11月,侵略军增至10万分别入侵山海关、保定、正定等地,并进兵山西。沙俄还单独出兵17万分六路入侵中国东北。1901年9月,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抗美援朝战争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正义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朝鲜、越南等国的反动势力,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英等国的操纵下通过决议,联合国会员国要派兵随从美国军队入朝。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遣责美国侵略朝鲜、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又称、七七卢沟桥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亦称芦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日本军队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全面对华战争。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还有可能是2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

  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要求。日军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无奈还击。这便掀开了日中战争的序幕。日本鬼子自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后,为进一步发起全面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及伪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市)。

  中国守军和日军在卢沟桥激战,日本派大批援军,向天津北京大举进攻。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战死。7月,天津沦陷。

 

 

珍宝岛之战

1969年3月2日和3月15日,中苏双方的边防部队在乌苏里江上的一个岛上(中国一方称之为珍宝岛,苏联称之为达曼斯基岛(Остров Даманский),面积0.74平方公里),发生武装冲突。苏军动用了坦克、装甲车、飞机和当时的“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解放军使用了反坦克炮、无后座力炮、40火箭筒等轻武器和岸上的纵深炮火。苏联伊曼边防总队队长列昂诺夫上校阵亡,苏军的一辆T-62型坦克被击坏并被中国边防部队拖回运往北京展览。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布的数字为:苏联方面亡58人,伤94人。中国方面公布的数字为:中国边防部队亡29人,伤62人,失踪1人。

这次战斗中方称为“珍宝岛保卫战”。战斗之后中苏双方都在江岸集结大量军队。

 

 

 

西沙保卫战

 

西沙群岛是南中国海的属于中国的领 土。据历史记载:早在西汉时期,南海诸岛已收入我国版图。但是,西沙群岛也一直是被“列强”和“列弱”觊觎的历史舞台 。

 

1971年7月,菲律宾派兵侵占南沙群岛。在瓜分南海诸岛方面,南越尤为贪婪。1956年起南越几乎同时向我西沙、 南沙下手。越南统一前,南越总统阮文绍派兵占领西沙,越南统一后,越南政府继续坚持这个立场。他们竟把南沙群岛31个 岛中占领了20多个。

 

1973年底,广东南海渔业公司的捕捞队前往西沙海域作业。领队是参加过八路军的转业军人张秉林 。他统领的97人的船队,设有电台还带有机关枪、自动步枪和手榴弹。他们到甘泉岛以后,升起五星红旗并竖立了一个大木 牌,用红漆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决不允许侵犯!”上岛两天之后,即1974年1月15日,南越军舰便对准岛 上的五星红旗发射了10枚炮弹,由此揭开了西沙之战的序幕。

 

中央军委为西沙之战建立了领导小组。由周恩来、叶剑英抓总 ,领导小组中有邓小平和当时窃居要位的王洪文、张春桥。1974年1月19日早上7时,南越军队在琛航岛登陆。23名 荷枪实弹的南越军直扑琛航岛,敌人偷袭登陆失败,南越总统阮文绍从西贡发出命令:“打!”上午10时,双方军舰交火。 敌我舰只是四对四。开战不久,我海军扭转被动局面。南越一艘被命名为“怒涛”的护卫舰,被我炮火击中,油库起火,弹药 库起火,终于支持不住,沉入大海的怒涛之中。海军决战之后,接着是登陆作战。1月20日晨,我军12艘舰艇,停泊在西 沙永乐岛海面,经过不多久的激战,我军全歼甘泉岛守敌。接着立即挥兵珊瑚岛,旋即,南越的国旗在珊瑚岛折下。两天战斗 结束,共计击沉敌舰一艘、重伤三艘,击毙敌舰长以下100多人,俘南越军少校以下48人,美国顾问1人。我方代价:牺牲舰政委以下18人。直到1988年3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才在情况复杂的南沙升起五星红旗。

战争的危害

1、资源浪费

2、通货膨胀、经济停滞甚至倒退

3、基础设施的破坏

4、社会治安混乱

5、人员伤亡

6、交战双方人民成为敌人

7、大型战争会给一代或几代人民造成阴影

推荐访问:辛亥革命 党史 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