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建党百年活动感悟

时间:2022-03-19 00:21:41 来源:网友投稿

  拓展建党百年活动感悟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教育引导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从百年奋进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拓展建党百年活动感悟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拓展建党百年活动感悟一

  深化拓展“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聚民心活动,通过“三个强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教育引导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从百年奋进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强化培训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在百年党史中叩问初心。采取党委(党组)引领学、关键少数带头学、交流研讨深入学、专题讲座辅导学等形式,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和“三会一课”全过程。坚持县级普遍培训与基层兜底培训、请进来与走出去、专题辅导与党性实践相结合,举办全县科级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3期640人次。依托“甘肃党建”陇西平台、陇西党建网、看陇西等网络平台,开设《奋斗百年路·起航新征程》《党史百年天天读》《党史故事100讲》等专栏5个,依托陇右工委纪念馆等县内红色资源,建立党性教育基地3个,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党史学习、党性教育,引导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忘来时路,奋斗新征程。

  强化党恩感悟,推动党员干部在实践锻炼中纯洁党性。把实践活动作为纯洁党性的重要抓手,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拓展“支部融合共建、党群互带共促”模式,全面推行“双带双建”“三联三带三提升”等模式,引导村干部和农民党员领办新型经营主体92个,培育中药材等产业基地80个,新建产业型党组织6个,实施中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2个。围绕构建“一核多元·融合共治”城市党建综合体,深化拓展“党群连心线”工程和“契约化”共建机制,全面推行“三单制”服务模式,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结对帮扶、文明创建等活动256次,协调解决社区和居民的实际困难问题556个,帮办各类实事、好事102件,推动骨干队伍在基层一线纯洁党性。

  强化示范带动,引导广大青年在见贤思齐中向党靠拢。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活动,遴选推荐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6名,已结合各类培训班开展试讲2场次。以“学党史感党恩传承红色基因、听党话跟党走赓续崭新征程”为主题,加强党史教育,引导645名优秀青年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采取支部班子成员“一带一”“一带多”等方式,加强入党申请人培养教育,目前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83名;坚持政治标准,严格落实2021年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和程序发展党员,目前已接收预备党员106名,为党员队伍注入了“源头”活水,激活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生动力。

  拓展建党百年活动感悟二

  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组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接种疫苗后多数人员会产生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为进一步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国家卫健委4月15日发布最新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诊疗方案。诊疗方案进一步强调了预防接种对疾病防控的重要性,指出“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降低发病率和重症率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可接种”。疾控专家表示,要引导和鼓励群众积极接种、主动接种疫苗,力争实现“应接尽接”“应种尽种”。党员干部和全国人民要积极行动起来,用自己的“一臂之力”,汇聚成全国抗击疫情的“洪荒之力”,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担当“责任”履行“义务”。目前疫情对我国仍有零星袭扰,抗疫必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教胡马度阴山”,迅速建立防护屏障。中国疫苗是战胜“新冠”的有力武器,接种疫苗利家、利国,汇聚成抗击疫情的“中国力量”,只需你的“一臂”之力。每一位国民都应该以更加开放的眼光看待当前国内抗疫形势,积极行动起来,“苗”准病毒,精准“打”击,“应种尽种”“能打快打”。疫情防控需要人人参与,阻断新冠病毒人人有责!积极注射疫苗,既是对疫情防控的支持,更是对抗疫成果的珍视。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趋稳,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依然较大。加快推进国民全人群免费接种,是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的需要。接种率越高,保护效果越好。权威认证,中国疫苗安全、有效性领先世界。每个中国人都要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疫苗接种工作,积极主动接种疫苗,为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

  保持“优势”守住“高地”。应接尽接是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守住抗疫“高地”的重要举措。“一针小小的疫苗,可以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希望大家都行动起来,自觉自愿接种疫苗,共同筑建免疫长城。”为消除部分人对于接种新冠疫苗的顾虑,党员干部要以实际行动走在前、做示范、当表率,将千千万万个“一臂之力”凝聚成疫情防控的“洪荒之力”。在全球都在加速疫苗接种的大环境下,我国也需要加速疫苗的接种,防止出现“免疫落差”和“免疫洼地”,必须守住“免疫优势”和“免疫高地”,坚决防止疫情死灰复燃、卷土重来。未来,各国会陆续打开国门,恢复正常国际交流、国际贸易等,如果我国若未建立起全民保护屏障,我们的防疫将会面临十分艰难的境地。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完成接种以应对输入性风险。全民接种,中国必须较西方更快,再度创造“抗疫”奇迹。我们要积极提高站位、放远眼光、勇于担当,不做旁观客,不做坐等人,贡献出自己的“一臂之力”,共筑坚实的免疫长城。

  贡献“方案”再创“奇迹”。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发展格局,在全球抗击疫情的斗争中高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创造“中国奇迹”,引领世界抗疫,做出一个大国的贡献。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凭借坚韧的意志、顽强的斗志、忘我的牺牲精神取得了抗击疫情的巨大成果。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本着对人民健康、国家安全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举全国之力,以最彻底、最坚决、最有力的防控手段围剿病毒,中国抗疫智慧为解决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不仅为全球抗疫守住了“第一道防线”,也为世界各国疫情防控提供了经验和支持。我们要进一步发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坚决打赢新冠疫苗接种的战役!

  疫苗接种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更是责任。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和全国人民一道,众志成城,将亿万“一臂之力”汇聚成伟大的“中国力量”,共同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以昂扬姿态和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拓展建党百年活动感悟三

  因为自强不息之光永在,苦难也便成了陪衬。黄国平的青少年时代,是和穷困、厄运裹挟在一起的。黄博士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他12岁时离家,父亲外出务工,在他17岁时意外离世,同年,相依为命的婆婆病故,“真的无能为力”。也许,一个常见的发展走向,应当是早早辍学,然后外出务工,然后娶妻生子。但,这世界毕竟还是有“希望”存在的,“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难始终没有遮蔽这份自强不息的光芒。黄博士依靠读书,开启了一个山里娃改变自身命运的长征。“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是呀,“自强不息者终能自救”,这曾是我高中班主任的口头禅,也是我矢志奋斗的座右铭,因此,我特别理解黄博士的这份努力,这份拼到无能为力的执着,为这样一个优秀的年轻人点赞。

  因为脚踏实地之念常在,也就有了水到渠成。或许苦难自己默默承受,再大也是一个人的,而当因贫穷导致的困难在聚光灯下凝视时,这苦难险些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黄博士说,“如果不是考试后常能从主席台领奖金,顺便能贴一墙奖状满足最后的虚荣心,我可能早已放弃”。少年人的心灵是敏感的,自尊心一次次被催缴学费撕扯,无疑是难过的。但我们看到,“志之所趋,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黄博士的寒窗苦读,带给了这个山里娃最后的尊严,同时,这份执着的追求,何尝不是苦难铸就的脚踏实地之路。这令我想到了青年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什么活都干,什么苦都吃,还要在煤油灯下苦读书,成功者的路径果然都有几分相似。黄国平终于成为了博士,而青年习近平走出黄土地,也有了自己清晰的人生指向和一身的真本领、硬功夫。所谓人世间的幸运,我想大抵都是这种脚踏实地之后的水到渠成吧!

  每个人都有困住自己的“大山”,要“拼”出一个未来。黄国平的经历告诉我们,纵然身处泥泞和沼泽之中,在这样一个万马奔腾的新时代,依然有着依靠奋斗实现人生出彩的机会。相比于黄博士满身泥水的奋斗史,我们或许已经走在平坦的大道上。没有伞的孩子学会了奔跑,有伞的我们也要大踏步前进。“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比起黄博士,我们更要多一份冲破自己“舒适圈”的魄力,多一份脱离自己“避风巷”的行动,勤于冲破自己不同时期的“大山”,在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之中,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逶迤、纯粹和极美。

  “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共勉之,共进之。

 

推荐访问:建党 感悟 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