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子的新变化新特点等情况【六篇】

时间:2022-04-20 09:25:03 来源:网友投稿

特点,汉语词汇,拼音tè diǎn,意思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特别或特殊之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班子的新变化新特点等情况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班子的新变化新特点等情况6篇

第一篇: 班子的新变化新特点等情况

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的调查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努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必将极大地促进地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加快地区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地区文化,以及文化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的关键,最终发展地区文化。因此我对家乡文化进行了调查。

近年来,我市广泛开展群众性农村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很多乡村都组织了自乐班、秧歌队、篮球队等。每逢节日,农民们自编自演节目,既丰富了文化生活,又使农民受到了教育。农民的文化消费不再停留在原来的“看看电影听听戏,天天守台电视机”的低水平、单一的层次上,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新变化和新特点。

  这些新变化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旺盛,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方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对较弱;电视成为农民业余时间文化活动最主要的形式,看电影已成为农民参与较少的文化活动;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农业科技类文化,少有人“光顾”中外文学名著;农民最喜欢本地文化活动,他们钟情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表演方式和表演内容;通俗文化大受农民欢迎,高雅文化或专业性较强的文化还不能得到农民的普遍认同;农民兴办文化、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很高,被动的文化消费越来越少,农村的腰鼓队、自乐班、乐队,农民不但欢迎,而且还积极热情地参与。

当前我市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在发生显著变化的同时,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有内在的渴求。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强,求知、求美、求乐、求健康、求参与成为广大农民的共同要求,呈现出以广播电视为主,报刊、网络传播为补充,日益现代化、多样化的趋势。二是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要求趋于向城市接轨。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要求趋于向城市接轨的现实条件越来越成熟:即使偏远地区的群众,不出家门也能欣赏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文艺精品。部分农村劳动力挣脱土地的束缚,外出务工挣钱,吸取了大量城市先进文化。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农民用于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消费支出在逐年增长。彩电、影碟机、照相机等文娱类消费品大量进入农民家庭,促进了农村文化消费的增长。此外,农民对子女的文化教育投资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也加大了农民精神文化消费的力度。四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增加。

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切实保障他们的文化生活权益,是建设好城市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关键是要消除排斥心理,创造宽松的生活环境,使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建立起人格上的平等关系,思想上的理解沟通,感情上的信任融洽,生活上的和谐相处,从而更好地融入和谐发展的城市生活之中。

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就要合理利用资源,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要为农民工提供充足的活动场地,让他们有自己的休闲娱乐场所。要为农民工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培养他们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为农民工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他们既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又能真正成为城市文化体育活动的参与实践者。

创造积极、健康的业余文化生活,改善农民工文化娱乐生活状态,满足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维护农民工精神文化方面的权益,对于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共青团、青联、妇联和工会组织不但要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还要创造条件,创新载体,满足农民工的精神和文化需求。满足农民工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并不仅仅是去办晚会、搞演出,更多的、日常的工作还是要组织他们参加时事政治和文化学习、技能交流,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让农民工摆脱每天除了干活、吃饭就是睡觉的单调、枯燥的生活方式。

维护农民工的精神文化权益必须从培训抓起,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劳动技能、就业竞争力和素质,使他们能尽快融入健康文明的城市生活。各有关方面要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广泛开展“向农民工送文化、送法律行动”,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职工之家等精神文明载体的作用,在农民工相对集中、人数较多的工业园区、企业、工地,建立农民工文化活动室和图书角,广泛开展送教下企业,送电影下工地,送图书、送文艺节目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时,要注重研究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多举办农民工愿意参与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最重要的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实现文化权益的共享,推动更多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弱势群体开放,让尽可能多的公众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福利。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管理,活跃市场,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提高文化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不断增强民族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要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业,生产创造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实现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的目标。要加强城乡社区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和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精神境界,从而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要促进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帮助农村和西部地区解决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促进文化共同繁荣。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要着眼于文化产品在总量上的增加,更要着眼于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在现实中实现的程度。当今我国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层次变革,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发展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满足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具体的文化需求,更要通过加强教育和引导,促进形成高尚文明的文化消费方式,不断增强全社会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共建共享意识。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增长的,我们要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通过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电子信息学院

软件二班

雷俊

第二篇: 班子的新变化新特点等情况

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和新变化

一、适应反腐倡廉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和新变化

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新的高度,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大力度,强化党的作风建设,坚定不移的反对腐败,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新形势

十八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迹的劲头,狠抓作风建设,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严厉惩治腐败,为政清风扑面而来,反腐倡廉成就举世瞩目,从严治党已成为新常态。这种常态不是短期状态,也不是曾经的状态,而是超越以往、具有新鲜气息的状态,主要包括“从严趋紧”、“高压威慑”、“长久持久”三个特征。一是“从严”。从严治党是新常态的核心,也是最明显、最突出的标志。二是“高压”。“零容忍”“治病树、拔烂树”,“打虎拍蝇猎狐”。以高压态势营造“怕”的局面。三是“持久”。“从严”和“高压”的态势,不仅要“有”,而且要“久”,要突出常抓、抓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跟上中央的要求,准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总体态势及严峻考验,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纪检监察干部反腐倡廉的决心和信心,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和新部署上来,彻底丢掉高压反腐“一阵风”的幻想,完全抛弃“重温旧梦”的侥幸心理,坚决克服“且行且观望”的工作心态,自觉回归本来状态、找准角色定位,立足本职,干好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反腐倡廉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新任务

一是纪律建设。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以及工作纪律、财经纪律、群众纪律、人事纪律和生活纪律,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二是作风建设。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找准着力点、切入点,处理好公私问题,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

三是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形成反腐败合力。发挥好纪检、监察、司法、审计等机关和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四是体制机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的精神,概括起来是“两责任、两为主、两覆盖”和加快“三转”。

(三)新特点

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反腐倡廉方面打出了多套“组合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特点一:高层亲自推动。十八大开后短短2个多月时间内中央就反腐作了六次表态,其密集程度之高、用词之严厉十分罕见,体现了与腐败分子、腐败势力势不两立的姿态与决心。

特点二:密集出拳,“老虎”、“ 苍蝇”一起打。十八大以来,中纪委频频出手,打出一套查办、约谈、巡视、清退会员卡等环环相扣的密集“组合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特点三:群众参与,形成反腐的人民战争。网络反腐成效显著,实名举报不断涌现,广大人民群众对党中央反腐的决心、信心和能力都给予了大力的肯定。

(四)新变化

两年来,中央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直指沉疴顽疾的措施密集出台,一批涉嫌违纪腐败的官员受到依法查办,取得了人民满意的新成效。十八届中央纪委常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邱学强对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反腐败工作及取得的成效作了“四个空前”的概括:一是当前腐败问题的严重程度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二是我们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是空前的;三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反腐败的信心、对我们党的信心和高度认同是空前的;四是反腐败面临的挑战和历史机遇也是空前的。这充分回答了中国反腐倡廉举什么旗走什么道路,明确提出了反腐倡廉建设新目标,进一步彰显党和政府反腐倡廉决心。

第三篇: 班子的新变化新特点等情况

2017年高考英语试题的新变化、新特点以及对今后英语教学的思考

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 吴洪延

1、听力再也不是小菜一碟,要学会真实交际。

听力测试虽然是高考试题中相对容易拿分的题型,但对今年的听力试题,学生走出考场后普遍反应比模考要难。通过对试题分析发现,2017年听力测试和往年对比有三点变化:

1)听力材料朗读速度有所提高。在答题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听力测试材料从’14和’15年的800多词汇,到’16年的900左右词汇,再到今年首次接近1000词汇,我们就不难发现考生反映听力测试语速快是有依据的。

2)听力测试中提升了思维品质考查的比重。考生除了要对所听到的表面信息准确判断外,还要从一些对话中推理出隐含的信息,说明复习和解题中抓住同一话题相关词汇的关联性很重要。

3)听力材料朗读形式有所变化。今年没有说听第几段材料,直接说听下面材料回答第几题。另外第六至第十段材料在放第二遍时也没有原来的“滴”的那个提示音,两遍之间只停顿一秒。这个变化和去年开始的大学四六级听力考试变化是接轨的。

思考:听力是综合语言能力的基础,涉及语言要素的各方面。在历年的高考中,听力的难度一般是最低的,这次也不例外。但是要想获取高分甚至满分,教学中必须从深度和广度上加强语言材料的情境真实性。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例如各种影视资源,各种有声材料等,用作听力的补充教材。还可以把听力与阅读、朗读结合起来,变成有声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听懂复杂词句的能力,掌握合情合理的交流言语和表达方式。同时把视听说结合起来,提升真实的交际能力。

2、阅读依然是重中之重,读懂是主要目的。
作为英语学习核心的阅读今年除一些细微变化外基本保持稳定。

1)以往占绝对主导的细节理解题型在今年全国Ⅱ卷中有所减少,推理判断题型数量有所增加,猜词题中出现了代词指代题,这些更多考查的是学生对语言的加工过程,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七选五”出现了一道2015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用半句选项补全短文的试题,印证了今年考纲和考试说明中的变化,即由“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变为“使补全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据此推测这种考法已成“七选五”题型的新常态。

3)今年高考卷阅读材料的来源比较高端,相当一部分来自《经济学人》或《科学美国人》等外刊,所以在以教材为主的前提下和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适度拓展课外阅读是必要的。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3、完形填空:强化语篇阅读基础上的词汇灵活运用。

2017年高考考试说明已经明确把基础知识测试部分由“考查考生对语法、词汇和语用知识的掌握情况”变为“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这里仍然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作为英语基础知识测试题型之一的完形填空,历来是学生失分比较严重之处。今年的完型试题在文章体裁、单词数、语言风格、行文结构、主题立意等方面与以往保持了较大稳定性,但同时也有了新变化。一是所有20道题设置全部为实词考查,其中动词9个,名词7个,形容词4个。这一变化也是今年三套全国卷一致的变化。二是像去年高考那样,在此题型中出现了对学生在教材中没有学过的派生词的考察,有在完形填空题型中考查构词法的意味儿。

思考:这些变化要求学生在复习和解题时要树立词汇在语篇语境中的综合运用意识,词汇的复习要分层次、分类别、抓重点,重点词汇复习要综合、要全面。虽然2017高考英语全国2卷试题总词数为4119个(包括写作范文,但不包括听力原文),但词汇量(除人名,地名,专有名词)只有729词【注:试卷总词数(词素)÷单词个数(词簇),比值越小试题越难,反之亦然,比如冠词the在题中出现100频次,但它只算1个词汇量】,所以一定要抓住高频词的复习。

4、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考点及难度稳定,解题有章可循。

虽然这两个题型分属不同的考查范畴,但涉及的考点相似,所以放在一起分析。

语法填空:题量不变,注重细节

  文章围绕铁路的发展进程展开,填空共十题,其中7题为根据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3题为直接填空。整体难度中等偏上。7题变形题均为常见词形变化,其中涉及到了2题动词的时态变化,其他题目均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常见变形。剩余的3题直接填空所填的词均为功能性单词。考生备考时应注意根据上下文判断所填词的词性,熟悉常见的词形变化。

  短文改错:综合考评,贴近生活

  改错题所选篇目内容贴近生活,词汇、句型和选材方面仍然贴近生活,词数在100词左右,皆为考纲词汇。文章考察的方式始终遵循错误、多词、少词的8:1:1模式。就考点分布来看,主要考查了高中语法基础知识,比如冠词、形容词、名词、时态、介词、副词等,对词法的考查比例明显高于对句法的考查。文章主要检测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语篇综合分析的能力,难度适中。

思考:全国卷对英语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考查多注重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对其运用的能力,这样趋于稳定的命题思路也是未来高考的发展趋势。建议在2018年的备考中多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对语篇的逻辑关系予以分析,注意理解语篇在意义构成上的各种关系,强调把语法教学放在语境当中。

5、书面表达或写作:导向鲜明,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发挥空间。

今年的书面表达仍是应用文,给外教写信,邀请他参加中国剪纸艺术展,属于半开放作文。但今年在话题的选择上更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这种考查方式不仅体现了高考重视对考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还重视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塑造,体现出学科素养、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英语学科的命题趋势。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书面表达出现一点变化,那就是给出的信息越来越少,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大,这是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命题趋势,在考纲中已有所体现。

总的来说书面表达题型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写作形式:仍为半控制性、半开放式写作,以提纲方式呈现材料,词数100左右;

2.写作体裁:今年命题仍然是多年来沿用的书信或电子邮件,交际性、应用性强;

3.写作话题:贴近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比较熟悉,第一人称写作为主,话题场景性和真实性突出,体现中外交流及现实中或传统中的“正能量”;

4.写作手法:介绍性说明占主体(说明时间、地点、原因、过程等),辅以交际性应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思考:作文必须有针对性常抓常练,从简单的单句抓起,到复杂句型的熟练运用,再到内容和逻辑的顺理成章。备考训练中还要培养学生文化敏感性,做中西方文化话题训练,充实文化话题内容。

总之从总体看,2017高考试题稳中有变,难度略有提升,通过深入发掘语篇材料思想内涵,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人文底蕴的养成,回归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工具性,有利于考生英语学科素养的终身发展,有利于高等教育学校对人才的选拔。

备考建议

1. 以《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要求为基准,认真研读高考考纲和考试说明以及近年来的高考真题,多渠道获取信息,把握高考命题的方向。依据考纲和考试说明精选习题,结合学生实际进行针对性训练。

2. 坚持“夯实基础、强化读写”原则,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加强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基础题不丢分是高考取胜的关键,所以越是临近高考越要回归基础,各类练习均应以中等难度为主。读写是语言能力的核心和高考考查的重点,读写训练要贯穿始终。

3. 重视语言基础,主要精力要放在语篇整体环境下如何准确运用常见的重点语言知识上,强化语篇、语境和语义的概念体系,全面、正确地理解“语言知识”的真正含义(即语言知识是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在以具体语篇为单位进行的交际活动中形成的有机整体),从综合语用的角度复习语言知识,比如词汇的复习要做到音、形、义、用的“四位一体”,做到主干语言知识系统化。

4. 加强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指导,关注错题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引导学生及时总结解题规律、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复习效率。注重学生作业、测试的批改和点评。勤批改就会及时了解学生的进步,也会发现存在问题,通过点评及时反馈给学生,形成良性循环。及时实施心理疏导,以表扬激励为主,强化学生英语复习的主动性和应试的自信心。


第四篇: 班子的新变化新特点等情况

新世纪凉山州人口发展变化新特点

凉山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已于近日发布,公布了全州人口总量、家庭规模、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地区分布和自然增长等数据。通过对公报数据的进一步解读,更深层次地揭示凉山州人口基本状况和十年来发展变化新特点。 

  一、常住人口总量持续增加。2010年全州常住人口为4532809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08169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51112人,增长11.06 %。与上个十年比较,人口增幅下降0.57个百分点,出生率由17.81‰下降到14.44‰,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0.74‰下降到8.53‰,下降了2.21个千分点,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有所抑制。但与全国、全省比较,人口增幅比全国5.84%的增幅高出5.22个百分点,比全省-3.45%的增幅高出14.51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由2000年5.06%上升到5.64%,上升了0.58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全省高6.22个千分点,人口增长压力仍然较大。

  二、男女性别构成趋于合理。2000年全州总人口性别比为108.71,2010年下降为107.09,下降1.62个百分点,与全国、全省的下降趋势一致,男女性别比趋于协调和平衡。从各县市看,总体趋于平衡,只有个别县由于大量重大项目施工人员的涌入,造成性别比突破110。男女性别比下降反映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积极变化,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三、人口年龄构成处于稳定型。全州0-14岁人口123.87万人,占27.33%,比全国16.6%、全省16.97%的比重分别高出10.73和10.36个百分点,也高于26.5%的稳定型构成比重。全州50及50岁以上人口77.74万人,占17.15%,低于23%的稳定型构成比重。按人口扩张型、稳定型、收缩型的构成类型,我州仍处于稳定型,与全国、全省已进入收缩型比较,人口增长的趋势仍将持续一定时期。

  四、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2010年,全州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47.1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0.4%,比2000年上升2.1个百分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32.1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1%,比2000年上升2.13个百分点。按现行通用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10%的比重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口7%的两种比重标准,我州虽然晚于全国10年时间,但也不可避免地跨入老龄化社会的门坎,面临老龄化的压力和挑战也将越来越大。

  五、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全州常住人口中,有43种民族类别,少数民族人口为2377452人,比2000年增加416986人,占总人口的52.45%,比2000年的47.99%提高4.46个百分点。主要民族中,彝族2226755人,占总人口的49.13%,比2000年的42.13%提高7.0个百分点。藏族62968人,蒙古族28255人,回族17778人,苗族12003人,傈僳族9855人。

  六、人口受教育程度快速提升。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全州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541人上升为3988人,增加了2447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4828人上升为6122人,增加了1294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11137人上升为20589人,增加了9452人;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率也由2000年的28.84%下降为19.31%,下降9.53个百分点,比上个十年下降加快了1.96个百分点。表明我州教育事业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的实施,使我州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快速提高。但与全国、全省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分别少4942人和2687人、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分别少7910人和5125人、文盲率分别高出15.23个和13.87个百分点,差距仍然较为明显。

  七、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201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达到1247550人,比2000年增加645709人,增长93.21%,平均每年增加6.46万人。全州城镇化率达到27.52%,比2000年的14.68%提高了12.8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28个百分点。而前一个十年,也就是1990年到2000年,全州城镇化率从10.87%提高到14.68%,十年仅上升了3.8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仅增加1.56万人。城镇化率的大幅提升,表明新世纪以来,凉山在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但由于凉山城镇化进程起步滞后,与全国的49.68%、全省40.18%的城镇化水平相比,分别低22.16个和12.66个百分点。

  八、人口流动性明显增强。随着国家和地区经济活力的增强,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和十年前比较,人口流动性明显增强。一是流动人口规模急剧增加。2010年全州户籍人口中外出(流出乡镇以外)人口达到92.09万人,比2000年增加81.37万人,占总人口的20.32%,比2000年提高18.09个百分点。全州按居住地登记的外来(乡镇以外流入)人口达到78.5万人,比2000年增加60.9万人,占总人口的17.32%,比2000年提高13.68个百分点。二是人口净流出趋势明显。十年前,凉山还属于人口净流入地区,2010年全州流出州外人口达33.58万人,其中:流出省外17.96万人,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净差26.8万人。三是人口向城市和发达地区集聚现象明显。从州内流动情况看,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的只有西昌市和德昌县,其中西昌市净流入9.36万人。从流出州外情况看,省内主要集中于成都市和周边地区,省外主要向东部地区流动。

四川在线消息  我省人口最多、最少的县在哪里?百岁老人最多的地方在何处?五世同堂最多的又在哪里……3月3日,省统计局人口社科处公布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省人口各种数据之最,一一揭晓了这些人们关心的问题。
  人口数之最———人口最多的是资阳市安岳县1424518人,最少的是甘孜州得荣县23791人;在国外学习和工作最多的是成都市武侯区7962人;男女性别比(女=100)最高的是凉山州会东县116.8%,最低的是甘孜州色达县92.38%;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最多的是眉山市仁寿县336219人;非农业人口比例最高的是自贡市自流井区94.81%,最低的是凉山州美姑县4.31%;百岁老人最多的是资阳市安岳县47人。
  文化之最———大学专科人口最多的是成都市金牛区79140人,大学本科人口最多的是成都市武侯区88987人,研究生最多的是成都市武侯区11138人,文盲人口比例最高的是甘孜州白玉县75.65%。
  出生、死亡之最———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出生人口最多的是巴中市巴州区16389人,死亡人口最多的是绵阳市三台县11335人。
  少数民族之最———全国56个少数民族在四川都有分布,全省万人以上少数民族人口中,蒙古族人口最多的是凉山州盐源县16841人,回族人口最多的是凉山州西昌市14742人,藏族人口最多的是甘孜州康定县69431人,苗族人口最多的是泸州市叙永县30362人,彝族人口最多的是凉山州昭觉县200951人,满族人口最多的是成都市金牛区1471人,土家族人口最多的是达州市宣汉县30891人,傈僳族人口最多的是凉山州德昌县5763人,羌族人口最多的是阿坝州茂县93405人。
  居住之最———一代户最多的是成都市金牛区119855户,二代户最多的是德阳市中江县241548户,三代户最多的是资阳市简阳市110845户,四代户最多的是巴中市巴州区6026户,五代及以上户最多的是成都市崇州市10户;人均住房间数最多的是甘孜州丹巴县4.58间,最少的是凉山州美姑县1.19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最多的是乐山市丹棱县41.48平方米,最少的是甘孜州德格县8.22平方米。

楚   雄   州   统   计   局

楚雄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

2011年5月16日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10 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州委、州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州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15000多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州总人口为2684174人。

二、人口增长

全州10个县、市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54246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41709人,增长5.57%。平均每年增加13729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4%。

三、家庭户人口

全州10个县、市共有家庭户721990户,家庭户人口为254675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5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5 人减少了0.12人。

四、性别构成

全州10个县、市的人口中,男性为1374455人,占总人口的51.21%;女性为1309719人,占总人口的48.7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9下降为104.94。

五、年龄构成

全州10个县、市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474124人,占总人口的17.66 %;15—64岁的人口为1981881人,占总人口的73.84 %;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28169人,占总人口的8.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8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7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全州10个县、市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796852人,占总人口的66.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887322人,占总人口的33.1%。其中,彝族人口为716627人,占总人口的26.7%;傈僳族人口为53114人,占总人口的2%;苗族人口为46295人,占总人口的1.7%;傣族人口为21521人,占总人口的0.8%;回族人口为21127人,占总人口的0.8%;白族人口为16474人,占总人口的0.6%;哈尼族人口为6176人,占总人口的0.2%;壮族人口为1287人,占总人口的0.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84504人,增长了4.9%,占总人口的比重减少了0.4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57205人,增长了6.9%,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了0.4个百分点。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州10个县、市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14109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22992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89698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112683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463人上升为5257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6315人上升为856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6161人上升为33417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6757人下降为41981人。

全州10个县、市的人口中,文盲人口(I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94297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03849人,文盲率由7.8%下降为3.51%,下降了4.29个百分点。

八、城乡人口

全州10个县、市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859473人,占总人口的3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824701人,占总人口的6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342866人,乡村人口减少了201157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1.7个百分点。

九、分县市常住人口

2010年楚雄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的常住人口县市分布如下:

 

注: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

人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文盲率是指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

村是按200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

攀枝花市米易县2010年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市政府和全县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机器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3]为21922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0730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1927人,增长5.75%。年平均增长0.56%。

全县登记的户籍人口[4]为217644人。

 二、家庭户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 61614户,家庭户人口为21239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4人减少0.19人。

三、性别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11941人,占51.06%;女性人口为107286人,占48.9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66下降为104.34。

四、年龄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1135人,占18.76%;15-64岁人口为156748人,占71.5%;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344人,占9.7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4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2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2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77711人,占81.0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1516人,占18.9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2146人,降低3.63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9781人,增长3.63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853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676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73284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81965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456人上升为389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3008人上升为764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7723人上升为3342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9331人下降为37388人。

全县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3726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增加316人,文盲率[6]由14.89%下降为13.32%,下降1.57个百分点。

 

 

                                   米易县统计局

                             二0 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凉山州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州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
  全州常住人口[3]为453280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08169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51112人,增长11.06 %。年平均增长1.05 %。
  全州户籍人口为4798037人。
  二、家庭户人口
  全州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1182922户,家庭户人口为439644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7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85人减少0.13   人。
  三、性别构成
  全州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344030人,占51.71 %;女性人口为2188779人,占48.2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71下降为107.09。   
  四、年龄构成
  全州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238659人,占27.33 %;15-64岁人口为2972335人,占65.57%;65岁及以上人口为321815人,占7.1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3.0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13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州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155357人,占47.55%;少数民族人口为2377452人,占52.45%;其中:彝族人口为2226755人,占49.1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4.46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州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6161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4811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83443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06478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541   人上升为3988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4828人上升为612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11137人上升为2058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8782人上升为50947人。
  全州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636067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56868人,文盲率[5]由28.84     %下降为19.31%,下降9.53个百分点。

西昌市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1] (第一期)
西昌市统计局
2011年5月30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全市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71243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1521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97222人,增长15.80 %。年平均增长1.48 %。
  全市户籍人口为622449人。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203935户,家庭户人口为65616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2人减少0.1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65946人,占51.37 %;女性人口为346488人,占48.6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45下降为105.62。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9356人,占19.56 %;15-64岁人口为511682人,占71.82%;65岁及以上人口为61396人,占8.6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2.1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09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29825人,占74.37%;少数民族人口为182609人,占25.63%;其中,彝族人口为160303人,占22.5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5.74个百分点,其中,彝族人口比重上升6.02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64263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8756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22305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19487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3593人上升为9020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2023人上升为1229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5955人上升为3130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3594人下降为30808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8586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9659人,文盲率[5]由14.74%下降为10.22%,下降4.52个百分点。
注 释:
  [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 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户籍人口包括:户口登记在本村(居)委会、居住在本村(居)委会或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的人;户口登记在本村(居)委会、离开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半年以上的人和居住在本户,户口待定的人,以及驻昌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人。
  [5]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 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德昌县统计局关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省、州、县政府和各乡镇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县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3]为214405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9005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4355人,增长12.82 %。年平均增长1.28 %。

全县户籍人口为205273人。

二、家庭户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51336户,家庭户人口为186177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8人减少0.15 人。

三、性别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09364人,占51.01 %;女性人口为105041人,占48.9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48下降为104.12。   

四、年龄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4920人,占20.95 %;15-64岁人口为152326人,占71.05%;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159人,占8.0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5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1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48439人,占69.23%;少数民族人口为65966人,占30.77%;其中:彝族人口为57371人,占86.9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3.43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9154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782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64652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93689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283人上升为4269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5862人上升为831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488人上升为30154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2895人上升为43697人。

全县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183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1355人,文盲率[5]由12.20%下降为6.00%,下降6.20个百分点。

 

注 释:

[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 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各县(市、区)的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 文盲率是指全市(县)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冕宁县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第一期)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 2010年 11 月 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冕宁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县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3]为 351245 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 年 11 月 1 日零时的 324332 人相比,十年共增加 26913人,增长 8.3%。年平均增长 0.8 %。全县户籍人口为 369237 人。
二、家庭户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89745 户,家庭户人口为346737 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3.86 人,比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3.99 人减少 0.13 人。
三、性别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180449 人,占 51.37 %;女性人口为 170796 人,占 48.6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
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05.98 下降105.65。
四、年龄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 98578 人,占 28.07 %;15-64 岁人口为225938 人,占 64.32%;65 岁及以上人口为26729 人,占 7.61 %。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3.67 个百分点,15-64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1.78 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1.89 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 205198 人,占 58.4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 146047 人,占 41.58%;其中:彝族人口为 139426 人,占 39.69%。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 31420 人,比重上升 6.24 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 9654 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 17560 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 89092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62305 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 1133 人上升为 2749 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4851 人上升为 4999 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 16943 人上升为25365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 44297 人上升为 46265 人。全县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 31885 人,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 14578 人,文盲率[5]由 21.07 %下降为 12.62 %,下降8.45 个百分点。

依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越西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全体普查对象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越西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县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3]为269896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3780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2096人,增长13.50%。年平均增长1.27%。

  全县户籍人口为317746人。

  二、家庭户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69551户,家庭户人口为26809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8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10人减少0.25 人。

  三、性别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37100人,占50.79 %;女性人口为132796人,占49.2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94下降为103.24。

  四、年龄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7060人,占35.96%;15-64岁人口为158415人,占58.70%;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421人,占5.3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3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9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53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6077人,占20.78%;少数民族人口为213819人,占79.22%;其中:彝族人口为210639人,占78.0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5.26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471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7177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30822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62627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638 人上升为2360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4387人下降为309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11671人上升为13293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6855人上升为70138人。

  全县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7605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6499人,文盲率[5]由28.79%下降为10.19%,下降18.60个百分点。

第五篇: 班子的新变化新特点等情况

新闻评论的新特点

作者:张廷豹

作者机构:江苏泰州日报社

来源:中国地市报人

ISSN:1007-4643

年:2004

卷:000

期:012

页码:44-45

页数:2

中图分类:G212.2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新闻评论;新闻写作;新闻视角;群众服务

摘要:新闻评论历来为媒体所看重,被视为报纸的旗帜,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之一。近期浏览《人民日报》及华东版、《工人日报》、《扬子晚报》等报纸的评论栏目,细细品读有关评论,感受到了新闻评论的“新鲜气息”:报纸评论从形式到内容正在悄悄地“创新”。

第六篇: 班子的新变化新特点等情况

朝鲜新变化朝鲜新变化
作者:焦东雨
来源:《中国周刊》2012年第08期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7月15日召开会议决定,因健康问题,解除李英浩的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等一切职务。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世界对朝鲜政局的高度关注。

        与朝鲜其他政治人物一样,虽然李英浩官居高位,但他的身世仍蒙着面纱,未被大众所熟知。

        李英浩权位到底有多高,他被解职又意味着什么?

        1942年出生的李英浩是朝鲜军队内部的“少壮派”,曾担任平壤防卫司令部司令。

        2009年2月11日,李英浩被任命为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大将军衔。

        2010年9月27日,朝鲜国防委员会第07号决定,授予李英浩朝鲜人民军次帅称号,成为朝鲜人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次帅。

        同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日下达第0051号命令,任命金敬姬、金正恩等6人为大将。

        2010年9月28日,朝鲜劳动党代表会议在平壤举行,选举产生了朝鲜劳动党最高领导机构,金正日再次当选为劳动党总书记

        同日举行的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李英浩与金正日等人一起当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那次全会还选举金正日为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李英浩为副委员长。副委员长为这次会议新设职位。

        这次党代会是金正恩首次露面,现在他是什么身份大家都知道。但李英浩权倾一时却并非偶然。

        党代会后的合影中,金正日居中,右手边先是李英浩,然后才是金正恩。

        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因病去世,金正恩接掌朝鲜大权。在随后的葬礼上,李英浩与金正恩一左一右居灵车两侧为金正日扶灵。随后半年多来,金正恩出席各种场合,李英浩也多不离左右。

        这样一个处于权力核心地位的人,突然出局,不免引人猜测。关于李英浩的健康问题,朝鲜官方并没有予以解释。

        在李英浩遭解职第二天,即7月16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决定授予玄永哲朝鲜人民军次帅称号。

        相比李英浩,玄永哲是一个更为陌生的名字。目前,玄永哲的年龄和出生地等个人信息尚未公开。

        公开报道显示,2002年玄永哲被晋升为中将;2009年3月,当选最高人民会议第12届代议员;2010年9月与金正恩、金敬姬等一同被提拔为大将;今年2月,玄永哲被授予金正日勋章。另有报道显示,玄永哲曾任朝鲜第八军团首长。第八军团负责从白头山到新义州的朝中边境地区的警备。

        玄永哲被授予次帅称号次日,即7月17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恩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称号。

        7月18日,人民军官兵决议大会在平壤四二五文化会馆举行。

        7月16日被授予次帅称号的玄永哲作为代表在大会上发言,他代表全体人民军官兵向被授予元帅称号的金正恩表示祝贺。当日,朝中社的报道中,玄永哲的职务已成为“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

        从李英浩去职,到玄永哲升职,对于此次朝鲜军队高层人事变动,各方分析众说纷纭。

        朝鲜未来走向,更加受到世界关注。

        新闻背景

        朝鲜近日动态

        ●7月15日

        朝鲜以健康问题为由,解除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李英浩一切职务。

        ●7月16日

        朝鲜决定授予玄永哲朝鲜人民军次帅称号。

        ●7月18日

推荐访问:班子 新变化 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