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调研报告范文【六篇】

时间:2022-04-21 09:15:03 来源:网友投稿

调研,汉语词语,读音为diào yán,是调查研究的简称,指通过各种调查方式系统客观的收集信息并研究分析,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予以预测,为投资或发展方向的决策做准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民营经济调研报告范文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民营经济调研报告范文6篇

【篇一】民营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调研民营经济发展及走访委员情况的汇 报 材 料

各位主席、同志们:

根据主席会议安排,11月3日至12日,在何永昌副主席带领下,我们第三组先后深入到盐锅峡、西河、坪沟3乡镇,对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场察看了盐锅峡铸钢厂、白川连海炭素厂等5家企业,召开了由乡(镇)领导、村干部、政协委员和民营企业家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3乡镇对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并与大家进行了广泛地探讨和交流。现将调研及走访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盐锅峡、西河镇现有工业企业65家,其中铸钢企业21家,硅铁冶炼企业6家,碳化硅冶炼企业16家,锻造企业2家,电极糊企业1家,化工企业11家,其它8家。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874万元,上缴税金1244万元,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2736人,职工年均工资11800元。被调查的盐锅峡黄茨村共8个社2262人,劳动力1840人,总耕地2591亩。去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81.9万元,人均纯收入2013元。全村驻16家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8825万元,年上缴税金306万元,吸纳本村劳动力272人,占全村劳动力的32.02%;发放员工工资326.4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15.68%;人均进厂务工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71.68%。据不完全统计,16家企业为当地道路建设、文教卫生、扶贫帮困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达50多万元。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崛起,有效地解决了农村面临的两大难题,即“钱从哪里来”和“人往哪里去”的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坪沟乡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养、洋产业上,今年洋芋产值4.24万吨,羊存栏10670只,出栏3521只,其中养羊百只以上的30家。依托洋芋产业优势,成立了永靖县金丰马铃薯农民合作社,今年已销售洋芋3000吨,完成市场交易额240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洋芋种植户的后顾之忧。仅洋芋种植和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1200元。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走访,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收集到了一些社情民意和意见建议。主要有以下11条:

1、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风暴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冲击了我县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企业受损严重,大部分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盐锅峡、西河65家企业停产58家。

2、企业布局分散,部分企业与村庄混聚,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时常引发矛盾纠纷。

3、同行业无协会,企业之间相互抢市压价,争人才,对内竞争无序,对外市场竞争力较弱。

4、项目科技含量低,大多数企业是高耗能企业,还处于初加工和粗加工层次,吸收消化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差。

5、盐锅峡工业园区管委会现有体制不顺,职责不清,其作用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工业园区特别是在移民区,优惠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存在着帮助规范管理、解决难题的少,乱摊派乱收费的部门多。

6、企业从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整体素质不高,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不仅缺乏具有一定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职工队伍,尤其缺乏高级的管理人才和精工技术人才。

7、大部分企业内部管理处于传统经验性和粗放性的家庭管理,有的名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实际上仍属家族式企业,管理方式未能按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行。

8、企业和员工之间没有严格的合约和约束机制,一方面员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企业用工难以保障。另外企业生产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10月31日的盐锅峡石蜡化工厂爆炸事件就暴露出了这一点。

9、企业得不到政府部门扶持实招,尤其是有些高耗能企业面临政策限制,必须转型或升级,但缺资金,融资相当困难,无法扩大再生产。

10、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西河电力由于跨区域管理,并且没有变电所,企业拉电线路长,成本高,不仅严重制约老企业发展,还导致新企业入驻十分困难。

11、盐锅峡大量玉米拮杆废弃,经常田间进行焚烧,既浪费资源,也污染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

三、意见建议

1、对“三高”和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现转型或升级。完善信贷支持体系,建立政府、银行与企业三方互动联络制度,协调解决企业建设项目资金。

2、成立行业协会,杜绝无序竞争、互相抢市压价等行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增强安全责任意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县劳务部门拿出一条就近就业的可行措施,责成主管部门加强与县内用工企业和单位的联系协调,促进用工企业和单位尽量吸纳当地务工人员,尤其要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引导大中专毕业生积极到民营企业就业。

4、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先引进一批符合国家政策、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再进行园区招标,推动园区发展。在引进外地客商的同时,更要引进我县在外创业的客商。

5、要着力破解西河企业用电难题,修一个变电所,避免跨区供电带来的诸多不便。

6、充分利用废弃的玉米拮杆,建议在盐锅峡黑方台扶持建一个大型的以牛、羊为主的养殖场,或者支持养殖户以“农户+公司”方式扩大养殖规模。同时由村委会牵头,在各村建立蔬菜销售信息站,解决蔬菜销售难的问题。

7、要不断优化工业园区内部运行机制,强化职责,提高服务能力。

8、政府要高度重视老企业的发展,针对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政策,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引导和帮助扶持民营企业进行整合,使老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9、对坪沟乡加大扶贫力度,一是扶持壮大永靖县金丰马铃薯农民合作社规模;二是改良绵羊、山羊品种;三是在养殖大户所在社修建涝池,解决牲畜饮水难问题。

四、走访委员情况

根据委员走访分组任务,我们组应走访17人(盐锅峡7人、西河2人、坪沟2人、县直机关6人),实走访16人(胡兆阳委员去青海学习)。问卷调查情况主要有:

(一)对政协工作的总体评价:满意

(二)对机关为委员提供服务的评价:满意

(三)当前我县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

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低。2、加大旱作农业技术推广,着力在投入资金和技术服务上出实招、想办法。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村社干部培训力度。4、农业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是在农产品深加工上作文章;增强农产品加工企业自我发展的活力,从粗放型向精细型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对明年全县工作的意见建议

1、充分利用国家对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2、加快古城新区建设步伐,将古城新区建成全县经济、文化的中心,提高县城的档次和文明程度。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宣传推介,打响黄河三峡牌,走好旅游兴县路。4、在全力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做好民生工作,促进社会和谐。5、立项建设湟水河南滨河路。

(五)对委员学习、管理、开展活动方面的建议

1、加强委员学习培训工作,提高委员的履职能力和水平。2、多组织委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以增进友谊、加深感情。3、经常组织委员到外地学习考察,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六)对政协2009年工作的建议

1、对“三农”问题开展调研。2、对乡镇工作由管理性向服务性转变情况开展调研。3、组织科技、文化、卫生界委员到农村开展“三下乡”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篇二】民营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民营经济工作中的不平衡问题,特别乡镇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一直是制约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看,这种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而且正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市前30名乡镇平均实现税收是后30名平均值的19.9倍,极端差距达174.1倍;前30名乡镇平均完成固定资产投入是后30名平均值的6.5倍,极端差距达36.4倍。如何促进后进乡镇的转化,解决好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各级党委、政府的一大难题。最近,我们带着这一课题,先后到东阿县大桥、茌平县洪官屯和冠县万善等3个后进变先进的单位和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进行了专题调研,觉得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很有借鉴意义。

  一、三乡镇由弱变强的基本情况

  这三个乡镇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远离城区,原来基础设施都不完善,交通不便,经济基础非常薄弱。以前,这3个乡镇的民营经济发展水平都处于全市后30名,其中冠县万善和东阿县大桥还被市委、市政府黄牌重点管理过。但是,他们善于立足实际,选准加快发展的突破口,自我加压,奋发有为,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由弱变强的嬗变。

  东阿县大桥镇现有人口2.1万人,3.2万亩耕地,过去曾是全市经济最薄弱的乡镇之一。全镇民营经济税收仅完成29万元,因名列全县倒数第一而被市委、市政府黄牌重点管理。他们痛定思痛,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发展”的赶超目标,抓住建设“东阿县建材工业园”的机遇搭建载体,采取“盯人”战术死盯死靠抓招商,围绕大型企业不断拉长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了由弱变强的跨越发展,走进了全市经济强镇的先进行列。,全镇实现民营经济税收3938万元,比增长134倍。今年1至 份,全镇民营经济税收实现614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完成2.34亿元,名列全市综合排名第8位。

  茌平县洪官屯乡现有人口2.3万人,耕地3.8万亩,过去经济基础一直比较薄弱。,全乡共有5家小型民营企业,其中两个砖厂还濒临倒闭,个体工商户137户,年销售收入仅83万元,加工税收30.8万元,财政基数、企业所得税为零,增值税2.9万元。当时该乡的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市后30名。近年来,他们牢牢坚持解放思想抓招商,加大投入扩总量,千方百计培骨干。目前已形成了铝加工、机械制造、密度板、纸制品、建材、纺织等六大产业,全乡财政收入167万元,工商税收160.7万元,增幅列全县第一。今年1至 份,全乡民营经济税收实现1742万元,固定资产投入完成2.34亿元,名列全市综合排名第21位。

  冠县万善乡地处黄河故道,现有人口2.98万人,耕地5.6万亩。,万善乡只有几个小面粉厂,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只有300多万元。因名列全县倒数第一而被市委、市政府列为黄牌重点管理对象。近年来,他们变压力为动力,建立起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大力改善基础条件,狠抓招商引资,切实搞好项目的跟踪服务,彻底摆脱了长期被动落后的局面。,该乡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是的160倍;工商税收236.3万元,是的3倍。今年1至 份,全乡民营经济税收实现791万元,固定资产投入完成8330万元,名列全市综合排名第60位。

  这3个乡镇的发展变化,充分展示了后进变先进的潜力和希望,为促进民营经济后进乡镇转化,加快全市民营经济快速、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和路子。

  二、他们的经验做法给我们的启示

  这3个乡镇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由弱变强,民营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通过了解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有一个团结务实,特别能战斗的领导班子。这3个乡镇的领导班子有4个较为显著的特点:一是具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二是具有不甘落后、自强不息、连续作战的创业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三是具有求真务实、急流勇进、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四是具有善于发挥优势、营造优势、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加快发展的本领。万善乡和大桥镇面对被黄牌管理的被动局面,党委、政府一班人深知,畏难发愁、怨天尤人改变不了局面,片面强调基础差、底子薄、交通不便也不能心安理得。他们变压力成动力,把注意力放在了吃透情况,精心研究、广辟途径、求思求变上。他们首先从解决思想认识入手,组织干部群众到先进单位考察学习,带着落后求出路、带着差距寻良策,带着课题寻思路,结合实际定措施。党委书记带头抓招商,跑项目,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有时做梦还在谈项目。他们吃苦耐劳,持之以恒,苦干加巧干,破题、发展、壮大,几年的时间里就走出了困境,开创了民营经济工作的全新局面。

  相比之下,有些乡镇的领导班子,面对落后不思进取,怨天尤人,片面强调客观条件,责任心不强、事业心不强,有的还存在镀镀金等短期行为,往往今年一个主意,明年一个办法,后年又换个主张,没把精力集中在发展经济上,周而复始,经济就是上不去,有的还出现了名次倒退,形成了新的后进。

  第二,有一条适合本地特点的发展路子。针对基础差、底子薄、自我发展能力弱的实际,这3个乡镇都把突破口选在了招商引资、大上项目上,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借力发展。东昌水泥厂新上炼焦项目时,大桥镇党委、政府死盯死靠,全力争取,最终使这一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落户大桥镇,也由此拉开了该镇民营经济大发展的序幕。他们确定了“为东昌集团服务,靠东昌集团发展”的思路,实施“扶优扶强”工程,促使骨干企业上规模,焦碳项目达到100万吨的生产能力,今年 份投产以来就增加税收万元。仅依靠东昌焦化这一项目,今年全镇就可实现民营经济税收翻番的目标。有了项目,围绕大企业拉长延伸产业链条又是一条加快发展的捷径。随着东昌焦化等一批大项目的建成投产,大桥镇新上了一批诸如东昌科技助磨剂、醇胺、磷石膏、橡塑抗氧剂、煤焦油深加工、医用玻璃包装瓶等生产项目,今年又新上了玻璃拉管和葡萄酒瓶项目,大大增强了全镇民营经济的发展后劲。目前该镇已拥有民营企业56家,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2家、千万元以上的6家、规模以上的10家,初步形成了以东昌集团为龙头,建筑材料、玻璃制品、化工产品、机械加工、阿胶食品等产业群体健康发展的新格局,为实现民营经济税收超亿元镇的总体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洪官屯积极发挥热、电、铝企业聚集的优势,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扩张总量。恒信铝业边生产、边扩建,投资2亿元新建的泰信铝制品公司机器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投产后年销售额可达10亿多元,另外,茌平银绵纺织有限公司、欧佳木业、信发集团闽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也都在扩建中,个别企业跨行业投资,正在向企业集团方向发展。各企业也都发挥对外联系广泛的优势,自觉地为乡镇经济建设服务,东信装饰材料公司引来了天瑞公司,天瑞公司引来了上海纺织项目,形成了以商招商的链条。

【篇三】民营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按照统计增加值核算对民营经济的界定,民营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经济和其他经济中的私有经济成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按照统计核算界定的民营经济范围,市统计局对20**年以来全市民营经济的增加值进行了测算,主动与工商、税务、商务等部门沟通对接,了解了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税收、对外贸易等情况,调度搜集了全省及部分市民营经济有关指标,对近年来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发展,对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凸现,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经济总量逐步扩大,所占份额稳步提高

   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由20XX年的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亿元。20XX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 %,比20XX年提高个百分点,年均提高约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预计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对 gdp增长的贡献率为%,拉动全市gdp增长个百分点。

   (二)市场主体发展迅速,单体规模不断扩大

   从工商注册登记情况来看,20XX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总户数达到万户,是20XX年的倍,注册资金达到亿元,是20XX年的 倍;私营企业达到万家,是20XX年的倍,注册资金达到亿元,是20XX年的倍。20XX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户均注册资金万元,比20XX年增长%,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万元,比20XX年增长%。

   (三)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出口创汇能力提升

   民间投资已成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力量。20XX年,全市民间投资达到亿元,比上年增长%,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同时,民营企业积极开展进出口贸易,出口队伍不断扩大。全市有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由20XX年的126 家发展到20XX年的310家。20XX年,全市民营企业出口额突破 亿美元,是20XX年的 倍,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90%以上,为全市出口创汇,拉动外需做出了重要贡献。20XX年出口总额排在前十位的民营企业出口总额达到亿美元,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60%。

   (四)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社会贡献日益增强

   民营企业已成为全市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20XX年,全市民营企业实现税收收入亿元,比20XX年增长65%,年均增长%,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到25%,比20XX年提高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要渠道,社会效益日益显现。20XX年,全市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从业人数已达到万人,比20XX年增加万人。

   (五)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品牌战略取得成效

   近年来,全市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民营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20XX年,全市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与20XX年相比,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个百分点。截至20XX年底,全市民营企业已获29个省著名商标,5个中国驰名商标;已创建17个山东名牌、4个中国名牌,分别占全市的%、80%;培育3个优质产品生产基地龙头骨干企业。

   二、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综合实力较弱,市场主体少、规模偏小

   20XX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低于全省个百分点。全市每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户,低于全省户及全国 326户的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私营企业户,比济南少户,比青岛少户。从企业来看,也存在骨干企业少、规模普遍偏小的问题,20XX年全市949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占比达到70%。其中,工业小、微企业353家,占比达88%;建筑业小微企业97家,占比 74%;重点服务业小微企业77家,占比79%。

   (二)融资渠道不畅,发展资金短缺

   民营企业自身发展规模较小,可抵押资产较少且缺乏充足的资本积累,普遍存在贷款难、发展资金紧张的问题。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受贷款担保条件等因素限制,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加剧,融资成本上升,整体效益下滑,继而陷入贷款难的恶性循环。虽然随着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化和针对性扶持政策的出台,一些优质民营企业融资难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我市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资金缺口。20XX年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亿元,仅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

   (三)科研投入不足,创新能力较弱

   目前,我市民营企业产业层次较低,主要从事传统产业的基础产品生产经营,从事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少;生产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创新型企业少,多数民营企业不注重技术革新,科研投入不足甚至全无。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只有%的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只有%的企业有研发经费,全市研发投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

   (四)组织形态比较落后,高级人才较为缺乏

   我市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截至目前,全市民营企业中股份公司仅占%,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同时,目前我市大多数民营企业不重视人力资源建设,没有人才发展的长远规划,仍面临着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匮乏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由于员工待遇低,稳定性较差,人员流动快也给民营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20XX年,全市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8654元,比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低18828元。

   (五)宏观经济稳中趋缓,民营经济发展压力加大

   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面对周期性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一定程度的回落态势,我市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同样也出现了减缓趋势。自2010年开始,民营税收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由增长%一路下滑至20XX年的下降%。

   (六)考核监测体系不健全,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今年,全省下发了对各市民营经济的考核方案,而我市在民营经济统计监测和发展考核等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一是标准和口径不统一。我市的民营经济主要由工商、统计、税务、商务等部门分别统计,各单位对民营经济的统计口径偏差较大,造成指标间可比性较差。二是民营税收、民营经济增加值等指标没有分区数据,不利于对各区和各镇(街道)的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考核和对比。

   三、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引导

   研究制定鼓励创业、激励先进的政策措施,根据发展速度、税收贡献及科技创新情况,对优秀民营企业创业者和企业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全民创业热情。严格执行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降低民营企业准入门槛,进一步完善全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发展基金、微型企业扶持资金等专项资金的申领使用制度,引导民营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向科技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鼓励企业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

   (二)提高服务效能,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进一步简化和取消行政审批权,为民营企业提供便利,充分发挥行政服务大厅部门集聚效应,优化部门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使企业少走弯路。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加强部门与企业间的交流互动,更有效更切实地为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维权、引进人才、法律援助等服务。从各部门选拨一批懂经济、会管理的干部到企业进行挂点帮扶。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密切关注企业运营情况,了解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三)拓宽融资渠道,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加强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的联系,健全民营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和信用档案,解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鼓励银行开发符合小微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加大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力度,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强化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通过企业入股、社会筹集和政府支持建立互助资金,发展以市场机制运作的信用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规范有效的担保。探索银企合作的新方式,借鉴助保金贷款、过桥资金等融资办法,缓解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另外,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企业融资方面的作用,抱团融资;鼓励优质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抓住国家、省加大对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政策扶持的机遇,努力争取各类专项资金支持。

   (四)强化创新驱动和人才培养,打造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引导民营企业调整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把企业发展要真正转变到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上来。支持民营企业联合科研机构、高校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努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更多的自主品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完善民营企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引进和培养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引导民营企业与高等院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大企业管理和业务培训力度,提高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五)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强化目标责任落实

   研究建立对有关部门及各区、各镇(街道)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考核机制和具体办法,把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各级各部门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作为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研究制订全市年度发展目标,并细化分解到有关部门及各区各镇(街道),明确责任分工。围绕目标,对各责任单位承担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实施季度监测,定期发布目标完成情况。

           

七夕,只因有你,

  总有一些人牵肠挂肚难以忘记,

  总有一些日子温暖甜蜜最为珍惜

  从春夏到秋冬,从陌生到熟悉,

  虽不能时时联系,却总在特别的日子想起你,

  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七夕,只因有你,

  因为有你,再苦生活也不觉得累,

  再大的险阻也无所畏,

  再大的波折也不担忧,

  再痛的经历也会忘记,

  因为有你,我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七夕,只因有你,

  相识,是最珍贵的缘分,

  牵挂,是最真挚的心动,

  思念,是最美丽的心情,

  问候,是最动听的语言,

  在这七夕到来之际,最美的祝福送给你,

  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七夕,只因有你,

  雨点轻敲窗,风吹散了梦想,

  唯有你的模样依旧在脑海里徜徉,

  夜深人静时,你占满了心房,

  舍半生轻狂,半世时光,

  只为拥有一段和你相处的珍贵情缘,

  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七夕,只因有你,

  虽然相距很远,但两颗心却紧紧相连

  虽然不常见面,音容笑貌犹如眼前,

  悄悄的挟一缕情丝,放飞在炎炎夏日

  默默的拽一丝牵挂,悬挂在无垠宇宙

  静静的捎一声问候,盛开在七夕佳节

  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七夕,只因有你,

  祝福,是一种真实的心意,

  是一种甘甜的快乐,

  是一种浪漫的味道,

  是一种温馨的记忆,

  是一种美丽的幸福,

  更是我们情谊永远不变的纽带,

  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七夕,只因有你,

  爱是种体会,即使心碎也觉得甜蜜,

  爱是种感受,即使痛苦也觉得幸福,

  爱是种缘分,即使分离也觉得快乐,

  七夕到了,最真诚的祝福送给你,

  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七夕,只因有你,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单身人士找到爱的方向,

  愿情侣们找到幸福的天堂,

  愿夫妻找到温暖的避风巷,

  愿岁月抚平生活的忧伤,愿爱的花瓣轻舞飞扬,

【篇四】民营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上)

  一、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较少

  一是市场主体增量相对偏少。据统计,全省市场主体2013年登记69万户,列广东110.8万户、湖北109万户、江苏96.7万户、浙江71.9万户之后,居全国第五位。二是私营企业较少。截至2013年底,我省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397.4万户,私营企业75.3万户,占全省民营市场主体总量的18.9%。每万人口拥有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户数分别为77.4户、320.8户,低于广东(144.4、376.6)、湖北(80.0、464.6)、江苏(183.2、479.0)、浙江(171.0、473.3)和全国平均水平(92.6、327.6)。三是市场主体质量不高。2012年,全省注销、吊销各类私营企业4.6万户,占全年新登记私营企业户数的42.8%;注销、吊销个体工商户数量为23.1万户,占全年新登记个体工商户户数的52.8%。企业因没有项目未开展有效经营活动,处于休眠状态,全省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为3年,企业成立后1-3年为退出高发期,5-7年为发展瓶颈期。

  (二)民营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发展任务艰巨

  一是民营企业在调整结构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好。长期以来,山东省被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粮食、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主要为南方省份提供基础支撑,导致本省产品附加值不高、资源能源消耗较大。民营经济多数仍以原材料初加工为主,特别是部分产能过剩、耗能较严重的行业,如传统的水泥、钢铁、玻璃、化工等行业,产业层次偏低,工业结构偏重。据对201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资料分析,500强中山东省54个,江苏省91个,浙江省139个,广东省21个;其中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山东省有21个,占比48.91%,江苏省有23个,占比30.20%,浙江省有13个,占比10.85%,广东省有1个,占比2.09%;其中服务业广东省占比24.65%,江苏省22.58%,山东省在10%以下;制造业是浙江民间投资的主体,其中装备工业占比21.3%,广东省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是第一大行业。二是组织形式层次较低。山东省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个数远低于南方民营经济发达省份,山东省小微企业约占全省企业的86.4%,而浙江省小微企业数量占全省企业的97.4%,“一条腿”短的问题比较突出。截至2013年底,全省实有个体工商户312.2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总数的78.6%。个体工商户从事第三产业占比89.2%,主要集中于批发零售、餐饮、建筑等技术壁垒低的传统行业,而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占比偏小,从事金融、文化、教育、卫生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的就更少。民营经济产业结构要“凤凰涅??”、“腾笼换鸟”,摆脱传统发展路径依赖,实现向高端发展、高质延伸、高效提升,任务繁重而艰巨。

  (三)民营经济发展要素保障不够有力

  根据问卷调查表明,在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信用环境、税收环境、行政环境、融资环境、人才环境等发展环境具体影响因素中,选择“市场环境”占比39.06%,居首位,表明市场环境仍是制约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一是融资困难依然突出。在融资问题上不仅是难而且是贵,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尤为困难。对全省4182份民营企业问卷调查表明,“资金需求状况”中急需融资和需要融资占比66.09%;“主要融资渠道”中国有银行占比21.17%,地方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贷款占比55.65%,民间借贷占比14.07%,风投及其他占比9.1%。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门槛偏高,存在“嫌小爱大”、“惧贷、惜贷”现象,大企业送贷上门,小企业求贷无门;大企业得到的是信用贷款、长期贷款,而小企业基本得不到信用贷款,要么是资产抵押,要么是有人担保,且贷给小企业的多是短贷(最长一年)、流贷,接近还款期时,企业老板到处筹钱甚至借高利贷。“工人的工资可以拖欠,银行的贷款一天也不敢拖”。最怕银行收回再贷拖期,更怕银行爽约,信贷机构不守信用,收回贷款后不续贷了,就把企业逼上绝路。2012年全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1.58万亿,山东省同口径同期余额为0.7万亿,仅占全国的6.3%,而我省的一些大指标均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民营企业贷款管理成本平均为大型企业的5倍左右,大多数金融机构实行信贷人员风险终身负责制,在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造成银行面向中小企业服务意识淡薄,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形同虚设。而浙江在全国率先推出批量化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支行政策,2013年末,共设立各类小微金融服务专营机构1212家,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小微企业贷款的44.1%。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贵问题亦很严峻,融资成本包括银行贷款利息、第三方收费和担保费,而中介服务收费、存贷挂钩、担保“两头吃”、银行“业务创新”中间产品更加重了企业融资压力。比如存贷挂钩变相提高贷款利率,企业贷款1000万元,但必须将500万元回存银行,企业实际贷款只有500万元,却要支付1000万元的利息。通过承兑汇票赚贴现手续费用,中小企业贷款改为承兑汇票,而承兑汇票根本花不出去,只好到跟银行有特定关系的中间机构加至少3.5%的手续费兑现。以上融资成本相加,据测算中小企业银行融资成本年利率在12-15%之间。同时,贷款手续繁杂,需要1-2个月时间,影响了融资效率。调查问卷表明,“融资困难原因”中,因“银行的贷款手续太烦琐”占47.41%,“贷款利率和其他成本过高”占比44.54%,”“银行信用审查过严”占比31.39%,“银行抵押品要求过高”占比31.23%,“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占比22.70%,“融资渠道太狭窄”占比21.94%,“缺乏二板市场及民营中小银行”占比12.03%。融资难、成本高使中小企业老板一年只干三件事,“为群众服务解决就业,为政府服务缴纳税金,为银行服务还本付息”,自己所获颇微,企业做大做强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是土地供给矛盾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土地“闸门”进一步收紧,土地价格不断攀升,增加了企业投资成本,导致生产周转资金压缩或短缺,制约了企业规模扩张和发展。由于受投资强度、投资规模等较高的入园”门槛“影响,中小企业很难进入工业园区,在省级上工业园区,中小民营企业很难获准入驻。在4182户问卷调查的企业中只有近20%在园区,80%以上都在园区以外。国家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和各地需求相比缺口大,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获取土地难,地方政府优先给规模以上企业、招商引资企业供地,一些获得土地的企业又借机高价转让、租赁、再次招商从中牟利,土地供应紧张使部分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受到严重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用地困难,出现大量项目停建、缓建和迁建现象,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特别是成长型企业的生产扩张和产业升级。如临沂某县7个化工项目因缺少413亩土地指标,导致项目签约后无法开工。创业基地、孵化基地、工业“园中园”建设相对滞后,使较多的中小企业难以找到合适场所,散居各处,无法形成产业聚集。   三是用工难、人才缺制约瓶颈。“高级人才难引进,普通工人难留住”。原材料成本上升和工人工资成本上升成为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当前工业制造业中,工人工资已占到企业全部成本的30%左右,其中各类社会保险占到20%。2013年,工人工资相比上年上涨了10%~20%,部分高级技工的工资上涨幅度甚至翻番。据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部队对40个行业的200家小微企业调查表明,2012年与2007年相比,应付职工薪酬年均增长25.2%,营业利润年均增长11.4%,工会经费年均增长62.5%,职工教育费年均增长49.7%。《劳动合同法》中的许多条款偏向劳动者,对于不诚信的员工缺乏约束机制,使用人单位成本大大增加。民营企业还面临工人流动性大,技术型熟练工人难招的问题,部分小微企业“除了老板和老板娘本人,员工大部分都是新来的”。员工待遇偏低、环境不优、用工模式粗放是导致当前“用工难”的内在原因,招工企业与新生代农民工的供需诉求加剧了用工紧张,形成企业用工难与劳动力就业难这种畸形矛盾。产业向农村转移,人员向城市流动,加剧用工困难。大学生不愿意到民企就业,不光是钱的事,还担心城市户口和工作稳定性问题、找对象问题。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靠人才,但民营中小企业人才吸附能力较弱,威海银河光电公司是一家生产太阳能电池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月薪开到1万元还留不住人。邹城合兴科技公司、滕州丰华玻璃公司也都是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工厂在市郊和镇上,外出招聘研发和国际贸易人才,人家一听地方就摇头。中高层管理和科技人才任职时间平均不到3年,面临技术人才引进难、留不住的困境。

  (四)民营企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受传统的思想观念束缚。与浙商“重利尚义”、苏商“重商主义”新义利观不同,山东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重农轻商、重义轻利和小农意识较浓,官本位、学而优则仕的社会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人们创业的冲动和激情。民营企业在产业发展、资本运作、现代经营上思想相对保守,小富即安、小成即满,部分成长型企业只看眼前看不到将来,初期发展迅速,但达到一定额度(年产值几千万元以上)往往就停滞不前,觉得够吃够喝就行了,怕冒富,再投资创业的意愿下降,缺乏做大做强的投资胆量和发展气魄,难以突破自有瓶颈。

  二是企业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民营企业主要集中于一般竞争性行业,企业素质普遍不高,同质化竞争激烈。面对高成本时代快速到来的倒逼压力,大多数民营企业对转型升级顾虑重重。集中表现为:一是转型升级意识滞后。大部分民营企业仍以家庭式、作坊式管理模式为主,“管理无制度、劳动和材料消耗无定额、成本无核算”,经营理念陈旧,管理方式粗放,缺乏创新转型的紧迫感,缺乏做强做大的内生动力。二是转型升级路径难定,风险难测。企业转型升级过程是企业二次创业过程,资金需求量更大、投入精力更多、把握市场难度更高,宏观环境、市场走向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给企业转型带来的风险无时不在,致使一些企业缺乏转型的胆略与魄力,在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犹豫不决,甚至坐失良机。三是转型升级能力缺乏。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人,但是民营企业经营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属草根型企业家,他们自身视野不开阔,不善于主动进军新领域、研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缺乏分工协作理念,缺少科学决策转型升级的能力。并且,在企业发展中他们更注重传统家族式的“接班”,而不是推进“职业经理人”式的管理模式,造成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后,由于缺少能够引领企业转型的领军人物,要实现转型升级,面临着动力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面临“不想转、不愿转、怎么转、如何转”的困惑。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全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仍然偏少。问卷调查表明,民营企业对技术创新“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占比71.32%,核心技术来源中“自主研发”占比26.87%,“联合科研机构研发”占比7.86%,“模仿及购买”占比33.3%。技术创新困难原因中,“资金紧张,融资困难”占比32.11%,“对市场前景把握不准”占比27.75%,“缺乏研究人员、设备及战略伙伴”占比29.4%。表明民营企业普遍较重视技术创新,但因为融资困难、创新结果不确定性、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创新人才短缺等因素,导致创新投入与创新收益严重不对称,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多数中小企业十几年一个品种,一种款式,一样设备和工艺,多数拥有自有品牌,但缺少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导致产品利润率低、市场占有率不高。调查中自有品牌占比43.93%,贴牌生产占比5.92%,“自有品牌加贴牌生产”占比6.42%,“连锁加盟”占比12.7%,“其他”占比31.03%。其中“驰名商标”占比5.74%,“著名商标“占比16.43%。工业装备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企业少,大多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低,有的行业重点企业都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济宁微山县的纺织业,50多家没有1家设立技术中心,没有1家拥有实用新型等专利。另一方面,研发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比低,特色产业共性技术支持平台建设滞后。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到1%,一般来说,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1%的企业难以生存,达到3%可以勉强维持,5%以上才有竞争力。全国最有价值品牌100强中,我省民营企业无一上榜;全国注册商标过万件的县有77个,山东一个没有。

  (五)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是行政审批依然较多。经初步梳理,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和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设定的涉及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的项目292项,其中国家级245项,省级47项。有的企业反映,现在开办企业上项目,还是手续太多太繁杂,得磨破嘴、跑断腿、脱层皮、掉身肉。受访的需要前置审批的企业,从筹备到开业平均每户用时92.3天,前置审批平均用时68天,据调查,63.7%的企业曾经遭遇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78.1%的企业认为程序复杂、手续繁多,有些已经取消或调整的审批项目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审批行为不够规范,审批监督不够有力。现在创办企业上项目是“书记动员市长催,办事人员往外推”,“领导猛吹冲锋号,底下人员哼小调”。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低、服务意识差,甚至有“寻租”行为。尽管市、县都设立行政服务大厅,但只是受理窗口,各项审批还要向科长、分管局长及一把手逐级汇报。在审批中一些行政干预或行政许可互为前置,如国土与规划、国土与民政、环保与卫生等,办养老机构,民政部门要求企业先有土地再批许可,国土部门要求先有许可再批土地。创办医疗机构也是一样,环评和医疗互为前置,推诿扯皮加大了审批难度。据了解,2013年末个体工商户与私企之比,全国是3.54:1,山东省是4.1:1,而江苏是2.6:1、广东是2.61:1、浙江是2.77:1。山东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高于苏、浙、粤,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相对于企业来说,政府对个体工商户的管控程度较低,个体户的自由度和灵活性更高一些。所以尽管山东省有些个体户已经做得很大了,也不愿变身为企业。   二是“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问题依然存在。名义上对民营企业实施“非禁即入”,但在现实操作中仍变相存在种种准入障碍,进入歧视依然以不同形式或显或隐存在。在石油、电力、水利、能源、通讯、矿产、金融等传统垄断行业,对民营经济实行“准国民待遇”,放开民营企业不愿进入、无能力进入环节,不少民间资本在进入重要领域时都曾遭遇过资本金的准入壁垒,一些基础设施领域的大型项目,动辄需要十几亿甚至几十、上百亿元的资金。又如石油领域放开销售业务领域,但上游石油勘探开采的配套工作,包括机械装备、配套物资等方面有一定的行政垄断性,企业进不去。而进入的油品销售产业,规定民营投资比例不超过30%,民营企业不能掌控话语权,也因石油流通领域被垄断,民营油企没有油源,无油可卖,被迫撤出。在招投标市场准入方面,许多行业对企业的资金规模、行业资质、从业经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民营中小企业虽具有相关资质,但由于没有以往业绩,直接被取消参与招标采购资格。在具体招投标过程中,政府、国资委为国企打招呼,搞优先,民企事实上成了“陪标人”。聊城鼎泰融资性担保公司反映国有担保和民营担保之间地位不平等,有的银行在准入时明确要求国有背景的担保公司,有的允许进入,但民营担保保证金比例也比国有的高,逾期代偿时,银行风险由民营担保本息代偿全部承担,国有担保却是与银行按比例代偿共担风险。民营医院、学校、文化、养老机构也存在与公立的两套标准,漱玉平民大药房在全省布局时,部分地方以当地药店太多为由,不批准外地连锁进入,以监管人员不足等为借口,三、四年停止审批零售药店医保定点资格。民办学校在招生指标和毕业文凭方面存在歧视,学生没有资格参加公务员及特殊工作的录用。对待本土企业和引资企业“内外有别”,有一种“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观念,重外轻内。

  三是税费负担依然较重。“税有岸,费无边”,是民营中小企业对繁重税费的感受。目前企业涉税种类多、税率高、征税标准不尽合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社会保险、各类保证金名目繁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未能得到明显遏制等。据调研,在经营成本、原材料、人员工资普遍上涨的压力下,高税费让企业利润空间降至10%左右,部分企业已降至5%。威海市6家企业,有4家企业的年利润低于在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息。民企要应付政府30多个部门,同时上交40、50种税费。以从事餐饮行业的净雅集团为例,其缴纳税费多达46种,2012年全年纳税额是13374万元,利润是4699万元,税费占利润比例是284.61%。对于企业所得征税,能做到“挣得少交得也少”,营业收入征税,往往是“挣得少交得不少”,导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利润少,交税却不少。乱收费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变相存在,有的职能部门将费用转嫁到指定中介服务机构收取,且收费偏高。泗水企业反映,质监局收取的检测仪器校验费不合理,“既然检测仪器是从质监局买的,仪器本身应该是合格的,为什么还要再收校验费,而且还远高于仪器费用”。招标中原应由建设单位承担的招标代理费也转嫁到施工企业身上,企业“背费而行,费债累累”。目前税费优惠因手续复杂、而享受不到。各项税费年均增长速度高于企业利润增长,多数小微企业不规范的财务管理和手续不全的小项目建设,导致支持小微企业的财税政策尤其是财政直补、减免税等无法落实。山东省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后,工商用电度电平均比原来涨了1角2分,达到0.83元,而江苏、浙江度电均价为0.74元。邹城合兴科技从事橡胶风管制品,这几年天然橡胶和丁苯合成胶价格上涨了近一倍,产品的价格只上涨了2%,但税负一点没减少。邹城联冠鞋业是生产“达芙妮”品牌鞋的台资企业,他们在广东设的厂不交印花税,但在山东还要交印花税,不论贴花和不贴花的都要缴。至于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企业反映减免的都是小钱小费,大费大钱没减免。青岛莱西和威海等地企业反映,在外省早已取消的向企业收取的河道维护费,我省还在收缴,青岛海力达公司一年的销售额是1亿元,每年缴河道维护费10多万元。青岛、威海、泰安三市的企业还反映,职工退休时给付的独生子女一次性补贴1.3万元,天津、北京等外省市都是劳保部门承担,我省由劳保部门承担改由企业承担。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我省受益企业及减免税额也少于兄弟省。

  四是诚信政府形象有待加强。一些政府为承揽招商引资,滥用权力或自身行为不规范,轻视对引进企业和项目的后续服务,无法兑现招商引资时做出的承诺,影响民营企业投资积极性。邹城联冠鞋业是个招商引资项目,招商时政府承诺给200亩地,现在只出让给40亩。菏泽一家企业因没有土地指标,当地政府承诺先行建厂运作,待到后来却因无土地证而面临被拆迁,领导已调任,企业陷入困境。

  (六)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不够顺畅

  一是关于民营经济发展领导体制机制不健全。民营经济发展涉及多个部门,缺乏统一的牵头统筹部门。我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职能未充分明确,省工商局、省中小企业局、省工商联等各有职责分工。市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导体制也未统一,形不成各部门协同共管、密切配合、上下联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合力。二是民营经济指标体系尚未建立。民营经济的发展与监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但统计制度、统计指标体系却没有及时跟上,各部门统计口径不一,统计上划分经济类型是根据财产所有权归属分为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工商部门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类统计,缺少科学判断、考核、监测、统计的民营经济指标体系,难以形成对民营经济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和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三是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监督和考核机制不健全,民营经济发展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市场主体投诉维权渠道不畅,未形成加强营商环境执法的统一监察体系。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问题对策

【篇五】民营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中小微企业及民营经济调研报告

接到调研情况通知后,县民企局高度重视,会同县工商联、工商局形成调研小组,对县域小微企业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先后座谈、走访企业40多家,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50多份。所调查企业涉及基本信息、用工、市场、融资、技术创新、政策环境等方面。总体来看,小微企业在吸纳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优化经济结构、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受经济运行内外部复杂形势的影响,当前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小微企业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业计143户,采矿业计56户,制造业计165户,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计43户,批发和零售计206户,建筑业计22户等共17个行业。其中,2019年1-11月份,全县中小微企业总量为13796户,其中,工业类中型企业为7户;小微型企业为13789户,占企业总量的99.95%(含个体工商户)。

2019年1-11月份,中小微型企业总量取得了较高速的增长。全县个体工商户达12805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161户,同比增长9.9%。注册资本金9080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995万元,同比增长102.7%。全县私营企业达99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私营企业233家,同比增长30.7%。注册资本金335476万元,新增加92158万元;同比增长37.8%。企业从业人数9913人,同比增长31.5%。

2019年1-11月份,我县中小微企业税收合计35605万元,其中,国税收入:规模以上企业13300万元,小微企业5050万元;地税收入:规模以上企业7284万元,小微企业9971万元。

某种意义上讲,中小微企业就是民企的主体,是民营企业的代名词。中小微企业已成为我县解决社会就业主力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我县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篇六】民营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三篇)

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三篇)

(篇一)

一、产业现状

产业构成  煤电产业仍然是**县工业的支柱产业,粮食食品加工、建材、机械制造、轻工鞋服是达到一定规模的传统产业,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主导产业。**年度工业规上企业166家,实现工业增加值95.76亿元,其中:煤电工业增加值53.81亿元,占全部增加值的74.8%;县属工业增加值24.17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25.2%。县属工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比**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年民营经济增加值39.5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4.17亿元,占民营经济增加值的61.2%。

产业布局  **工业布局按照“一区二园三集聚”规划格局,合理布局工业产业体系。形成以经济开发区为核心,桂集、凤凰湖二个产业园支撑,顾桥、古店、钱庙三个工业集聚区辅助的园区布局;产业布局初步完成:开发区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桂集产业园智能制造、医药食品生产包装产业,凤凰湖产业园现代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顾桥、钱庙工业集聚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古店工业集聚区节能环保产业的产业布局。

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类型  至**年底,根据各产业规模和市场发展潜力及新兴产业培育情况分析,民营经济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增加值占民营经济增加值的61.2%,一产、三产增加值只占39.8%,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煤电工业一支独大,煤电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74.8%,目前任然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形势紧迫,任重道远。

二、民营经济优势分析

资源优势 一是具有煤电能源资源优势。现有七座煤矿、二座电厂,发展工业所需的煤、电、气、水和发展用地等资源丰富,民营经济发展要素具有相对优势。二是因采煤塌陷,每年将有近万农民失去土地,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产业优势 园区定位准确,产业布局符合**县情,煤电、粮食加工、轻工服装、机械加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培育的洁诺德智能包装、海锂子锂电新能电池及新材料、瑞达生物制药、瑞达电机车、沃良人、润辉生物有机肥生产及有机肥生产智能设备制造、国力液压智能食材设备和科技孵化园、恒远电子传感器及远程运维系统、三创工业机器人、安徽硖石智能科技的服务型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今年将相继投产,龙头带动作用凸显,也为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

环境优势 出台了较为完善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政府扶持奖励政策;制定了优化投资环境,保护企业利益的相关措施;建立了项目建设服务长效工作机制,专人对接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和困难,为项目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单一,不够合理。**年煤电工业增加值占到全部增加值的74.8%,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工业增加值占民营经济增加值的60%以上,一产发展需提升产业效益,三产发展滞后。二是民营企业规模小。**年底产值**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66家,不到民营企业的10%,大部分企业产值规模小,亿元以上产值的仅有13家,10亿元以上产值的非煤电企业还没有。三是资金和人力资源要素制约严峻。我县大部分民营企业是靠自行积累资金来扩大再生产,企业没有或较少“有效资产”,在现在形成的转型升级的倒逼形势下,这些企业融资力不从心,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和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人力资源不足,特别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人才引进受区位和生活环境影响,很难聘到技术人才和科技人才,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县很多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鞋服企业面临“招工难”情况,专业管理人才更难招聘,高端人才严重匮乏,大部分企业基本处于家族式管理、小作坊经营,形成恶性循环。四是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可以讲除了引进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外,目前**民营经济处于初级低端,属于粗放型、低效益初级加工阶段,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差、能力弱,民营经济总体上是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少量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辅的格局。

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综上所述,结合我县实际,建议通过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一、组织开展“经济转型升级突破年”活动

认真实施“五大五保”战略,“五大”即:“发展大产业、主攻大项目、构筑大平台、推进大招商、培育大企业”;“五保”即:强化领导保障、政策保障、要素保障、服务保障、氛围保障,营造“凝心聚力抓工业,齐心协力促转型”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好“制造业强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机遇,乘势而上,突破发展。

二、加快平台建设,强化平台拉动,加快推进民营经济的集聚。

推进产业的集群集聚,提升转型发展平台。按照“一个园区、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个政策、一个龙头”的思路,把产业规划与空间布局规划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一区二园三集聚”的工业平台发展格局建设,充分发挥集聚区和园区两大平台的产业集聚效应,培育一批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产业企业,推动我县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强化公共服务,创新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公共服务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强化公共服务,为企业引资融资是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着力在企业注册、前置审批和项目落地建设上,优化公共服务。

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和模式,在县委、县政府层面成立**县招商引资管理服务中心,设工业招商引资、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三个专业分中心,把招商引资与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园区经济有机结合,以工业园区为主要承接载体,实施有效承接;采取“以商招商、以园招商、产业招商”方式,大力开展“项目招商、资源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委托招商”活动,实施“择商引智”、“招商引税”和“招商引资”同步谋划,协同引进,注重引进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完善考核目标体系设置和考核重点等为主的考核机制。

以培育具有竞争力产业为导向,主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重点引进对产业聚集和开放型经济贡献度大、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着力抓好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业、现代服务业、特色资源开发与加工业的产业承接,特别是承接劳动密集型与高附加值产业、加工贸易和服务外包产业,兼顾“专、精、特、新”优势潜力项目。

四、加大财政扶持引导力度

加大财政对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落实技改扶持专项资金、工业集聚区建设专项资金,并适度增加规模,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企业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新兴产业发展、品牌创建、人才引进和节能减排等项目,促进工业布局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五、理清产业发展思路,走产业“三高”发展之路

一是传统产业实现高端化。传统产业作为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必须要加快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持走高端高质高效之路。

二是新兴产业实现高新化。培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三是优势产业实现集群化。培育产业集群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通过实施重点产业集群带动战略、龙头企业带动战略、特色产业带动战略、区域品牌带动战略等,培植一批规模过10亿、50亿和100亿的产业集群,创造新的发展优势。

四是培育智能制造和“互联网+”产业。支持做好以下项目:洁诺德智能包装、海锂子锂电新能电池及新材料、瑞达生物制药、瑞达电机车、沃良人、润辉生物有机肥生产及有机肥生产智能设备制造、国力液压智能食材设备、恒远电子传感器及远程运维系统、三创工业机器人、安徽硖石智能系统及硬件设备制造项目。以上项目是符合智能制造重点扶持产业,也是标准的二化融合“互联网+”项目,对**产业升级转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应予重点扶持。

(篇二)

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在宁县占GDP比重的不断增加,我县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重点和亮点加以扶持,全县上下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放宽政策,优化环境,加大措施,使民营经济得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显示出了民营经济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现将全县的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浅论如下:

我县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民营经济的总量不够大,整体实力不强,规模较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差,部分民营企业经营者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创大业、敢为先的精神。

二、民营经济发展方向。积极推动民营经济以创新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传统养殖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转变,提高民营经济产业、商业层次和发展水平;从现有特色产业、小规模经营逐步向更高层次的集群化、规模经营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从比较粗放的经营方式向注重集约发展的经营方式转变,提升宁县民营经济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全面推进民营企业创新。一是引导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寻求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推动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形成开放多元的产权结构,建立科学的企业决策和制衡机制。积极引导家族制经营的企业,突破自身局限,创新治理结构,形成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的经营机制。二是加快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发展民营科技型服务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实行技术改造,生产和销售高新技术产品。三是促进民营企业管理创新。推动民营企业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管理模式,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经营成本。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培训投入,对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生产者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培训。提升民营企业家和员工素质。实施民营企业品牌经营,强化质量管理,引导企业注重产品创意、工艺设计、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全力打造品牌形象。四是推动民营企业文化创新。积极推动民营企业树立以人为本、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经营宗旨,把追求经济效益与履行社会责任有机统一。

(二)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一是落实好各级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落到实处。二是放宽市场准入。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完善行业竞争机制。三是提高办事效率。简化企业注册登记手续,公开办事制度,严格办事时限,改善“一站式”服务。四是优化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把民营企业作为重要服务对象,改进信贷管理方式,对业绩好、资信高的民营企业实行信用贷款。充分利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等,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五是坚决制止“三乱”行为。有关部门要把制止“三乱”行为作为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对影响恶劣的要予以曝光并严肃查处。

(三)促进民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是优化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提升民营经济产业层次。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发挥我县特有优势和环境优势,鼓励民营企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形成一批成长性强、带动力大的民营科技型企业。二是推动民营经济集聚发展。建立高水平技术研发、质检监测、咨询策划等各类公共服务机构,构筑有利于民营企业集聚发展的平台,培养以现有特色产业为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三是从比较粗放的经营方式向注重集约发展的经营方式转变,提高民营经济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快工业结构调整,重组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要素、供给结构,引导投资向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低耗能、低污染的项目集聚,发挥最大的潜能,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具有明显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四是鼓励企业利用现有要素,加大主导产业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积极走内涵改造发展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投资质量和水平,改变我县工业型民营企业技术改造薄弱和设备投入比例低的现状。五是加强对项目布局的协调,通过土地置换、合理配置,促使土地等有限资源向高新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四高”产业集聚,不断提高项目引进质量和水平,引导企业集中物力、财力投入优势行业、优势产品,着力营造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六是就目前来看企业增加技术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生产名牌优质产品是民营经济追求的首要目标;扩大销售渠道,生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是民营经济发展和进步的必由之路;挖掘企业内在潜能、节材降耗,提高投入产出比是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

(篇三)

**年,市政协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及建议案,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以此议政成果为基础,研究制定《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年9月,市委市政府印发《意见》。为持续跟进、追踪问效,市政协把《意见》落实情况作为今年的月协商座谈会协商议题。主席、副主席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在月协商座谈会上进行了对口协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意见》落实情况及成效

(一)总量规模快速扩张。目前,全市民营经济组织总量已达12.2万户(**年底为10.6万户),其中民营企业达14710户。截止**年底,我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786亿元,同比增长10.9%,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2.7%(较**年底的61.2%提高1.5个百分点),对我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6.3%;从业人员达到106万,占全社会非农从业人员的40%以上。

(二)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有关部门的服务意识逐步增强,工作作风有所转变,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吃拿卡要现象得到较好解决。特别是近期全市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优化了权力运行流程,简化了运行环节,减少了收费项目,缩减了手续和时间,广受欢迎。

(三)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年初以来,成立8个产业招商小组,实行业长负责制,瞄准目标,大员上阵,采取龙头引进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协会招商等措施强力招商,招商意识、招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成效比较明显。如,投资37个亿的富士康项目即将动工,在机械装备方面与淮海汽车、力帆集团的合作等正在推进。

(四)融资难问题有所缓解。积极推进过桥资金、“助保贷”等,有效助力了企业“爬坡过坎”。金融办、工信委、人行等单位每季度联合召开一次银企洽谈对接会,实现中小企业与银行“一对一”对接。各家金融机构负责人讲解信贷政策,现场解疑释惑,为企业提供帮助。积极推动民营企业上市和“新三板”挂牌。截至目前,我市已有境内上市企业2家、境外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

(五)人才引进培训不断加强。积极落实我市企业引进高学历人才的优惠政策,今年已为企业引进人才200名。加强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先后组织食品、家居、化工、羽绒等行业156名企业负责人赴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进行专题研修培训。邀请郎咸平、徐飞等知名专家学者来濮讲座10余场,培训企业负责人、企业骨干4000余人。

(六)财政扶持力度日益增强。按照《意见》要求,市财政设立了1000万元的民营经济专项发展资金,多数县(区)财政设立了300-500万元的民营经济专项发展资金。**年,共有34家民营企业获得市级财政资金支持。

二、《意见》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服务方法方式和企业需求有差距。调研中发现,有60%的委员(企业家委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意见》,甚至有些委员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个文件。《意见》出台后,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大会,市四大班子全部出席,市委书记、市长亲自讲话动员、安排部署,并在报纸、网络上进行宣传报道,其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但是,两年多的时间,仍有许多企业家委员不知道这个文件,更谈不上利用这个文件推动企业发展。

(二)实际发展速度和预定发展目标有差距。《意见》中提出“到**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占GDP比重达到70%以上,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新突破。”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截止**年底,我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786亿,同比增长10.9%,占全市GDP的比重62.7%,离目标要求相差较远。目标能否实现,既是检验政策是否科学可行的依据,也是检验党委政府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准。《意见》确定年均增长20%以上发展目标过于大胆,在全省、全国先进地区也不多见。

(三)政府承诺和兑现能力有差距。招商引资是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途径。一个时期以来,招商引资是政策优惠、环境优化的比拼。为了完成招商任务,县区政府在地价、税收减免、土地出让金返还、环评等方面对企业作出承诺。这些承诺,有的因为上级政策变化难以实现,有的因为超越了政策难以实现,有的因为政府能力所限难以实现,等等。这些问题都对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了影响,也使企业对政府诚信产生了怀疑。同时,也存在为了完成招商引资任务,不顾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能力,乱承诺、乱表态现象。

(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努力与企业期盼有差距。企业认为,“吃拿卡要”问题基本解决,但不作为、不办事的问题突出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但部门对窗口的授权不充分,大部分窗口是“前店后厂”,而且部门之间、部门内部配合不够协调,反而给企业造成既跑单位,又跑窗口的麻烦;明目张胆的“三乱”现象较以前大大减少,但有的由公开转向隐蔽、直接变为间接,部分银行在企业贷款时“搭车收费”、职能部门指定中介办理业务“利益均沾”、预收税款等。

(五)新招企业与现有企业待遇有差距。企业反映,同为市场竞争主体,没有平等竞争环境,存在“重外轻内、重新轻旧”现象。这些现象在县区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特别是在土地出让使用、市场准入、用电、税收、资金扶持等方面,前者可享受的有关优惠政策,后者难以享受。调研中我们发现,之所以形成这样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观摩、考核、评价,都只看新企业、看当年的招商引资成绩,并且与各县区的奖惩,包括提拔干部挂钩,使县区自然形成了重新轻旧、重外轻内的问题。

(六)政府调控能力与企业要求解决问题的难度有差距。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但企业有困难时,即找市场,也找市长。以融资问题为例,企业都想让政府帮助解决资金问题。政府对企业融资问题,只起到协调作用而起不到决定作用。或者说,只有在银行认为企业符合条件时,或政府做了担保时,政府的协调才能起到作用。

三、落实《意见》、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政策制定的调研论证机制,提高政策科学性

一要研究文件的必要性,确定该问题需要通过新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后再发文,防止以文件落实文件,防止发一些无法落实的文件。二要研究目标的可行性。既要防止拍脑袋决定目标,又要防止看领导眼色制定目标。要坚持积极可行、留有余地,切忌目标过高,不少工作都是因目标过高而无法推进 。三要研究措施的可行性。措施必须能保障目标的实现,能够解决问题。四要充分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政策好不好,要看群众是哭还是笑”。对政策好坏的评判,服务对象最有发言权。政策制定过程中应有征求意见一环。五是要注重政策之间衔接统一、配套协调,要做到:“新老政策不打架”、“彼此政策不撞车”。

(二)建立政策落实的评估机制, 提高政策权威性

一要评估目标实现情况,看目标与时间是否一致,看目标与实际是否一致。二要评估政策制度容量,比如边建边批的政策、项目建设4:3:3付款制度,之所以产生了问题,不是这种办法有问题,而是我们把它用过了头,超过了它的容量,再好的制度、办法,一旦用过了度,正能量就会变成副作用。三要评估任务与条件的匹配,防止步子过快、数量过多。四要评估具体政策的落实及具体问题的解决情况。具体政策落实的经验是什么,没落实原因是什么,要分析原因、评估责任。

(三)建立政策修正纠偏机制,提高政策公信力

在政策评估与监测所获得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及时有效地对原来的政策目标、工作举措、保障措施等加以纠正、补充、更新,根据新的情况而对它加以修改、调整和发展,使之达到科学、可行、协调、稳定、连贯的高层次、高水平。同时,要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政策实施单位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加强监督检查,依法严肃查处政策落实过程中各种“阻碍的力量”,为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证。要加大考核力度,在科学政绩观的指导下,把政策落实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并对政策落实实行专项考核,保证公共政策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四)以优化重构政治生态来优化发展环境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节点上。要不重复过去的失误与教训,要实现更高速度的健康发展,必须在优化政治生态上走出新的路子。考核、任用、奖惩三项制度,基础是考核制度,考核制度的关键是考核标准。这个考核标准要回答什么是敢于担当、善于改革、勇于创新、务实为民、三严三实等问题,要解决用什么样的方法,充分激发、调动、保护、增强、提高、保持干部积极性的问题,要解决干部考核上的形式主义、走过场问题,等等。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建议:应以“学习能力与成果,目标能力与成果,改革创新能力与成果,发现、解决问题能力与成果,服务群众(企业)能力与成果,廉政能力与成果”为干部考核基本标准,并细化量化具体标准,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力争走出一条新路子,为**新一轮赶超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五)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建立有利于赶超发展的融资机制体制

一是支持建立投资担保集团,资金主要由企业入股、政府适当投入,聘请职业经理人,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这种办法,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而且可以激活民间资本,放大担保能力,提升存贷比。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纯政府出资而形成的短板行为、政绩工程,以及把投资担保公司变成一个政府部门的问题。二是要鼓励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支持、帮助企业提升融资贷款能力。尤其是要帮助一些企业解决土地的手续问题。三是要督促银行树立为**发展服务、在服务**发展中发展自己的理念,认真落实好政策,用足、用活政策,为解决存贷比低问题作出自己的贡献。

(六)解决“喜新冷旧”问题,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

把培育壮大本土企业作为推进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招商引资等重大事项同谋划、同部署、同扶持。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服务让本土企业也同样享有。建立与招商引资企业平等的竞争条件和发展环境,在各种优惠政策的落实上,做到对外来企业和本土企业一视同仁,内商外商一个样;政府在大力招商引资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和扶持本土企业发展,把本土民间资本的投入纳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范围;新建、扩建项目时,在土地占用、要素配置、园区入驻等方面,给本土企业同样的机会。

(七)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

委员们认为,发展仍然是我们必须做好的第一要务,企业家仍然是推动发展的生力军,支持企业就是推动发展。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尤应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委员们建议,市委应组织广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强化服务意识,引导企业家增强法治意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规范管理,依法经营;引导企业树立战略眼光,提升自身素质,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坚持自主创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高核心竞争力。

推荐访问:民营经济 调研报告 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