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失真名词解释(7篇)

时间:2023-07-16 12:36: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教育政策失真名词解释

  

  教育行政学复习资料

  教育行政学期末考试辅导说明2021考试类型(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0个,每题3分)

  二、填空题

  (5个,每题3分)

  三、名词解释

  (4个,每题5分)

  四、简答题

  (3个,每题5分)

  五、论述题

  (2个,每题10分)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章

  教育行政体制

  第一节:教育行政体制概述

  识记:1、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行政体制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教育行政体制的认识尽管不同,但有一些基本要点

  包括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的权限划分。2、依据中央和地方在教育权限关系与行使方式,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可以分为中央集权制(以法国为代表)和地方分权制(以美国为代表)。

  掌握:中央集权制的主要特点以及利弊分析

  1、地方分权制的主要特点以及利弊分析

  易考名词:1、教育体制2、教育行政体制

  第二节

  我国现行教育行政体制

  识记:1、教育行政体制与国家政权的性质、政体形式都有密切关系,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

  中央宏观调控,地方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掌握:1、我国现行教育行政体制的特征

  2、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行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革对策3、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革对策

  第二章

  当前我国的教育行政机构设置

  识记:在国家行政机构系统中,教育行政机构作为一个分系统,又自成体系,形成内部的一个由纵向和横向诸多教

  育主管机构组成的网络体系。

  纵向来看,从中央到地方依次分为五个层次,即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乡(镇)五个层次;横向来看,在每一层教育行政机构中,按一定标准进行水平方向的分化,设有职责明确、互相关联和相互协作的若干工作部门。

  易考名词:

  教育行政机构

  第一节

  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掌握:1、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主要是指教育部,它是国家专门性的一级教育行政机构,肩负一些专门职能。2、教育

  部的主要职能

  易考名词: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第二节

  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识记:在教育行政机构这个内部已经自成体系的大网络系统中,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是相对于中央教育行政机构而言

  的,它是地方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统称。它包括:一、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二、地级市、自治州、省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三、县(市)教育机构;四、乡(镇)教育行政机构

  易考名词: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第三章

  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第一节、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识记:教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人们围绕教育政策作了一些列研究主要包括:

  1、教育政策的特征:教育政策的目的性与可行性

  、教育政策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教育政策的权威性与实用

  性

  、教育政策的系统性与多功能性

  2、教育政策的系统性决定了教育政策具有多样化的功能。表现在:一是导向功能。二是协调功能。三是控制功能。3、我国制定教育政策的机关包括:党的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

  4、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其中政治因素对制定教育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影响对教育政策目标和最终方案的选择。二是影响教育政策制定的方式和效率。

  5、教育政策制定的制定过程可以概括为五个阶段,即教育政策问题的确定,政策议程的进入,明确政策目标,设计和选择政策方案,政策的合法化。

  6、高质量的政策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合理性,其次是明晰性,三是协调性,四是稳定性。7、教育政策失真的表现包括:政策完全偏离,政策表面化,政策扩大化,政策残缺,政策替换。

  8、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应的保障机制。首先是资源上的保障,其次是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保障,最后是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

  易考名词:教育政策

  教育方针

  第二节

  教育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识记:1、教育法规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和内容,这决定了它有不同于其他法律的个性特征包括:行政主导性

  、教

  育性

  、广泛性

  2、从法律规范的性质和法的调整方式来看,遵守教育法规的内容大致包括履行义务、遵守禁令和正确行使权力。3、我国教育立法的机关可分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

  、国务院所属机构及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掌握:教育方针是国家和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除了教育

  政策与教育方针的关系之外,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也有密切的关系和明显的区别。

  易考名词:

  第四章

  教育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第一节

  教育规划的作用与类型

  识记:教育规划的依据不同从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

  (一)按管辖范围分

  按照行政管辖范围划分,教育规划有宏观教育规划和微观教育规划。

  (二)按规划周期的长短分类

  从规划周期的长短划分,可以分为长期教育规划、中期教育规划和短期教育规划。

  (三)按教育系统的结构分类

  从教育系统的结构划分,有综合教育规划和分类教育规划。

  (四)按照规划覆盖的范围分类

  我国教育规划按照规划覆盖的范围分为全国、省级、县或城区和学校四级。

  (五)按照规划覆盖的对象和功能分类

  按照规划覆盖的对象和功能,教育规划可分为各部门或行业教育规划和区域教育规划。

  掌握:教育规划的特点

  教育规划的主要作用

  易考名词:教育规划

  第二节

  教育规划编制的原则和程序

  识记:教育规划文本的种类包括:纲要、政策咨询报告、白皮书。其中,咨询报告的主要特点有:独立客观

  性、专业性、针对性、科学性

  教育规划文本的格式包括部分:名称、正文、结尾

  教育规划文本的形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字形式,二是表格形式。

  掌握:教育规划编制的原则

  教育规划编制的程序

  第三节

  教育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2掌握:教育规划实施进程中应该怎样进行监督与调控

  第五章

  教育督导与评价

  第一节

  教育督导的作用和类型

  识记:1、教育督导的特点:督导工作的执法性、督导对象的广泛性、督导内容的综合性、督导作用的间接

  性

  2、教育督导的类型可以分为:

  依据教育督导的内容来划分:综合督导;专项督导

  教育督导的类型依据教育督导的时间可划分为:定期督导和经常性督导

  教育督导的类型依据教育督导的职能可划分为:诊断性督导、过程性督

  导

  、总结性督导3、教育督导的作用有:导向作用、监控作用、指导作用、反馈作用、激励作用。

  易考名词:教育督导

  第二节

  教育督导的原则和程序

  识记:1、教育督导的原则: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2、教育督导的程序基本上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果处理阶段。

  第三节教育评价的作用和类型

  识记:1、教育评价的特点包括:主体性

  、中介性

  、综合性

  2、教育评价的类型:

  按评价标准分类:相对评价

  、绝对评价

  按评价的功能分类: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按评价方法分类: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

  按评价的主体分类:他人评价

  、自我评价

  掌握:教育评价的作用:导向作用

  、鉴定作用

  、激励作用

  、选择作用

  、改进作用

  易考名词:教育评价

  第四节

  教育评价的原则和程序

  识记:教育评价的原则是: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第五节

  教育督导与评价的撰写

  识记:教育督导报告的撰写包括:督导报告的标题和报告正文

  第六章

  教育人事行政

  第一节

  教育人事行政含义和作用

  识记:教育人事行政活动针对三类人群:从事教育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学校的教职工。

  易考名词:教育人事行政

  第二节

  教育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制定

  识记:我国公务员考核的基本方法:领导与群众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平时与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定性与定量相

  结合的方法

  掌握: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易考名词:国家公务员制度

  第三节

  校长的选拔和任用

  识记:校长的岗位要求包括:基本政治素养、岗位知识要求、岗位能力要求。

  掌握:我国中小学校长选拔的一般程序

  校长的职责和权利

  第四节

  教师的选拔和任用

  识记:教师的任职资格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学历要求、教育教学能力

  掌握:教师的职责和权利

  易考名词:教师任用、派任制、聘任制、考任制

  第七章

  教育财务行政

  第一节

  教育财务行政与教育经费

  识记:教育经费使用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教育经费短缺和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低

  教育财务行政的功能包括:资金筹措功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稳定和发展、监督管理职能。

  掌握:教育经费的来源

  易考名词:教育财务行政

  第二节

  教育财务行政制定与管理

  识记:教育预算过程包括以下几个过程:规划、系统阐述、递交、管理和评价

  教育行政学考前辅导

  考试类型(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0个,每小题3分)

  二、填空题

  (10个,每小题1分)

  三、名词解释

  (5个,每小题6分)

  四、问答题或论述题

  (2个,每小题15分)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时间减少,相应减少了题量和难度,共27道题)

  单项选择题

  1.合理流动原则指在教育人事行政中要充分挖掘人才,合理调配人才和高效使用人才,使人才在适宜的环境中成

  长和发挥作用。

  2.教育督导的基本性质属于政府监督范畴的执法监督。

  3.采用数学的方法,对事物发展过程和结果从数量方面进行的评价,称为定量评价。

  4.育人质量标准中的“双基”标准,指的是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5.教育行政信息管理的基础和开端是收集信息。

  6.把组织机构中的所有职位按其工作性质、职权范围等,用系统的方法分门别类,确定名称,评定等级,制定规

  范,这是人事分类中的职位分类。

  7.在一个国家中,由中央政府和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行政事业,这样的教育行政体制被称

  为中央集权制。

  8.宏观的教育行政信息一般指的是国家管理教育活动的信息。

  9.如果一个机构简单,要求下达命令迅速、准确,一般采用树形沟通的途径。10.我国1993年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法律层次上属于教育基本法。11.我国的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渠道是国家拨款。

  12.预测过来的事物,必须建立在了解它的过去和现状的基础上,指的是教育预测的连续性原则。13.量才适用原则指根据每个人的专长和能力,志向和条件,做到才以致用。14.美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属于比较典型的地方分权制。15.教育行政公共关系的主体是教育组织。16.教育行政学的学科性质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17.通过一定的考试择优级录取教育行政人员或教师的选拔方式,称为考任制。18.教育人事行政的管理主体是教育行政部门。

  19.决策付诸实施后,要随时检查、验证、落实,一旦发现决策有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地方,就采取必要措施进

  行修正,指的是教育行政决策的反馈原则。20.教育行政学以佩恩的第一本《学校行政》为标志。

  21.智能结构指教育行政领导班子中不同智能类型的人的配比组合。

  22.不仅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而且准备或已经采取行动以求得问题解决的社会群体,指行动公众。23.长期规划一般为10年。

  24.法国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制。

  25.如果要求时效、满意率和无误率都一般,星形的沟通途径更为合适。26.在教育行政领导中讲究实效,指的是教育行政领导的效益原理。

  27.监督职能指国家依据有关法令和采取有关教育行政措施,对地方和学校教育的实施实行监督。28、美国教育行政学最早产生的时间大约是19世纪末。

  29、对教育行政机关是否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和决策,完成行政任务所进行的行政效率评价方法属于功能测定法。30、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管理教育的职能应该是指导―监督型。31、编制是人事行政的重要内容,是搞好其他管理的基础。

  32、按规定交纳保险金,如果由于意外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缺失者,可申请保险给付,指的是保险性福利。

  填空题

  1、价值原则是指教育行政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着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中心来进行。

  2、教育经费分为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费。

  3、国家主要通过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

  4、领导艺术中的“七艺”包括用权、用人、用财、用计、用时、交往、演讲的艺术。

  5、动态原理说明了教育系统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6、在我国,制定教育政策主体主要有党的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7、我国于1986年开征用于基础教育的城乡教育费附加。8、国家管理教育的职能,是指国家管理教育的职责和功能。

  9、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0、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教育基本法的部门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教育执法,就是运用一切手段,包括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实施教育法律的活动。12、整分合原则的主要含义是整体把握、科学分解和组织综合。13、教育规划具有多指标、长期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14、教育事业费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15、教育政策是国家为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而协调教育的内外关系所作出的一种战略性、准则性的规定。16、教育行政决策的类型按性质划分有风险型决策和竞争型决策。17、我国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

  18、国家管理和发展教育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是教育立法。

  19、领导是领导者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和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并为下属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促使下属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0、教育行政咨询的特性有独立性、综合性、智能性和科学性四个方面。21、教育行政领导的基本原理有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效益原理。22、德国的行政学家施泰因被誉为“现代教育行政理论的创始人”。23、教育行政效率的评价要做到标准、全面、可靠、特殊几个方面。24、教育政策必须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指的是教育政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5、教育政策是指导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行动的,因此要求教育政策的制定具有预见性。26、人行政管辖的范围来划分,教育规划的类型可以分为宏观规划和微观规划两种。27、教育人事行政的管理对象既包括教育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也包括学校内的教职工。28、终结性评价重在评价结果。

  29、教育行政信息沟通的基本形式有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两种。

  30、依据决策主体地位的不同,教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国家决策和地方决策两种类型。

  31、对教育行政信息的处理要做到及时、真实、适用、经济四个方面。32、从教育系统的结构来划分,教育规划可以分为综合规划和分类规划两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二:教育政策失真名词解释

  

  教育政策法规名词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教育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为调整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调整教育内部各个环节的关系而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律(基本法律和法律)、法令、条例、规程、制度等规范文件的总称。

  2、教育法制化:教育法制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

  3、学业证书制度: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之一。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的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其他证书。

  4、学业证书: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在该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正式注册并完成了相关学业的受教育者颁发的、证明其完成其学业情况的凭证。

  5、学制:

  6、法律责任: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佥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不利的法律后果。

  7、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受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能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8、教育申诉制度: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政府有关部门做出的影响其利益的处理不服,或者在其佥权益遭受伤害时,依法行使申诉权,向法定的国家机关申明不复,申诉理由、请求复查,或重新处理的一项法律制度。

  9、学力:学习能力,即是一种与相应的学历教育毕业的人具有同等学习能力的意思。

  10、职业教育:国家为实现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通过开办或允许开办各级种类的职业教育学校和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法律活动。

  12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13、校长负责制: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14、中小学生在校伤害事故概念:指学生在学校管理下发生的人身伤害。包括身体和精神伤害,不包括学生遭受的财产损失,也不包括教育工作者受到的伤害

  一、单项选则题:

  1、不满(B)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监护人代理民事活动。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测试题

  A、九周岁B、十周岁C、十一周岁

  2、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B)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位居住。

  A、十七周岁B、十六周岁C、十五周岁

  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C),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人。

  A、被抚养权B、被监护权C、受教育权

  4、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B)周岁的公民。

  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

  5、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B)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B、16C、126、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对进入营业性(B)的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A、舞厅B、影剧院C、酒吧

  7、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A)。

  A、应当依法承担责任B、不承担责任C、视情况而定

  8、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B)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A、个人志愿B、人格尊严C、人身自由

  9、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A)。

  A、发育、成长B、安全、健康长寿C、生活、教育

  10、对出版、制作和传播专门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ABCD)等出版物,国家给予扶持。

  A、图书B、报刊C、音像制品

  D、电子出版物及网络信息

  11、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B)。

  A、职业教育B、青春期教育C、特长教育

  12、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A)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A、危及人身安全、健康B、简陋C、临时修建的13、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的(A)。

  A、监护职责、抚养义务B、监护职责、照管制度化C、抚养义务、培养义务

  14、对流浪、乞讨或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无法查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由(A)收容抚养。

  A、儿童福利机构B、工读学校办C、居委会

  15、企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由(B)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B、劳动部门C、公安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有:ABA、法定监护B、指定监护C、委托监护D、代理监护

  2、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ABCD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3、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什么?ABCDA、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出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4、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有:ABCDA、携带管制刀具B、强行向他人所要财物

  C、偷窃、故意毁坏财物产D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5、被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权向下列(ABC)机关或组织请求保护。

  A、公安机关或者民政部门B、共产主义青年团或妇女联合会

  C、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或学校D、城市居民委员会或农村村民委员会闻名

  6、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ABCD)。

  A、姓名B、住所C、照片D、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7、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BC)。

  A、批评B、体罚C、变相体罚D、停课

  8、婷婷与其双胞胎的弟弟都刚刚小学毕业,其父母生意繁忙,于是不让婷婷继续上学而让她留在家中帮父母做家务,让其弟弟继续上学。她父母实施了下列(BC)违法行为:A、虐待未成年人B、歧视女性未成年人C、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D、迫使未成年人从事过重劳动

  9、未成年人在其父母死亡后,由具有监护能力的(BC)担任其监护人。

  A、自己选择的成年公民B、祖父母、外祖父母C、兄、姐姐D、学校

  10、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ABCD)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和劳动教育

  三、判断题:

  1、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未成年人的信件。(√)

  2、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例,一律不公开审理。(×)

  3、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4、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5、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四、案例分析:

  案例:小刚为某校八年级的学生,今年14岁,很调皮,不爱学习,让班主任伤透了脑筋。要不要小刚继续在校读书”问题在全班进行

  无记名投票表决,给小带刚来很大的精神压力,他再也不肯到学校读书了。小刚的父母觉得他继续上学也不会有前途,就送他到一家商场当服务员。小刚在当服务员期间,结识了一些不良青年,学会了吸烟、喝酒、赌博,而且小偷小摸,曾偷了同事少量钱财,受到了商场的警告。9月份的某天晚上,他竟入户盗窃,因数额较大,触犯了刑法,在逮捕归案时,公安人员不开警车,不穿警服,不扩大知情面,并对小刚进行了不公开的审问。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1.材料中哪些人的行为分别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哪些规定?

  2.材料中哪些人的行为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哪些规定?

  3.小刚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案例分析要点】:

  1、小刚和他的父母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家庭保护”中“必须让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规定;商场负责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社会保护”中“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规定;小刚的班主任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学校保护”中“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规定。

  2、公安人员的行为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司法保护”中“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规定。

  3、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果不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有错误不改,任其发展下去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中学生一定要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谨慎交友。

  未成年人保护法试题(供参考)

  一、单项选题

  (在每小题的三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每一题2分,本题共60分)

  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B)周岁的公民。

  A.16周岁

  B.18周岁

  C.20周岁

  2、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C)的权利。

  A.初级教育

  B.基础教育

  C.义务教育

  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B)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周岁

  B.16周岁

  C.12周岁

  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A)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法律手段

  B.强制手段

  C.自力救济手段

  5、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监护人(B)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A.可以

  B.不得

  C.不应

  6、营业性歌舞厅、酒吧、网吧等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A)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B.小学生禁止进入

  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

  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A)。

  A.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B.不承担责任

  C.视情况而定

  8、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C)。

  A.合理

  B.合法

  C.不合法

  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引导、教唆、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卖淫的,应依法(B)。

  A.处罚

  B.从重处罚

  C.加重处罚

  1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B)。

  A.发育、成长

  B.安全、健康

  C.生活、教育

  1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B)应该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

  A.父母

  B.家庭

  C.监护人

  1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B),不得对未成年人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A.个人志愿

  B.人格尊严

  C.人身自由

  13、小明(15岁)的父母离婚时,法院判决其随母生活,其父以法院判决为由,对其不管不问。其父的这种行为违反(A)。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婚姻法

  C.教育法

  14、某初级中学为追求升学率,将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该中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C)。

  A.人格尊严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15、小张(15岁)的父亲经常在家吸烟,小张也常模仿吸几口,父亲未加制止,小张的父亲做法是否合法?(B)A.不违法

  B.违法

  C.家庭内部问题,法律不予过问

  1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B)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A.自由、尊严

  B.人身、财产

  C.成长、健康

  17、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C)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B.国家机关

  C.任何组织或个人

  18、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A.)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A.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B.简陋的C.临时修建的1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C)、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

  A.智力、纪律

  B.体质、美育

  C.体质、智力

  2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B.)未成年人。

  A.学习成绩差的B.有残疾的C.生活能力差的21、某小学组织学生到公园春游,公园(A)按成年人标准对学生收取门票。

  A.可以

  B.不可以

  C.根据公园制定的规则

  2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A)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A.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

  B.中央国家机关

  C.地方各级国家机关

  23、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B)。

  A.职业教育

  B.青春期教育

  C.特长教育

  2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A)。

  A.监护职责和扶养义务

  B.监护职责和照管职责

  C.抚养义务和培养义务

  25、对离家出走且无法查明其父母或监护人的未成年人由(C.)机构收容教育。

  A.居委会

  B.工读学校

  C.儿童福利机构

  26、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的(C.),并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

  A.年龄因素

  B.智力因素

  C.身心特点

  27、离婚双方因抚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执,达不成协议时,应当根据(A)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判决。

  A.保障子女权益

  B.有利于女方

  C.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意愿

  28、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B)开拆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开拆。

  A.其班主任老师代

  B.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

  C.未成年人自己

  29、中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王某的做法侵犯了李某的(A)。

  A.隐私权

  B.人格尊严

  C.人身安全

  30、工读学校的教职员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送入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应当(B)。

  A.比一般学生更为严格管教、约束其行为

  B.关心、爱护、尊重、不得歧视、厌弃

  C.不必管教、约束,任其发展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每一题2分,多选或者少选不给分,本题共20分)

  31、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四有"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其中"四有"的具体内容是(ABCD)。

  A、有理想

  B.有文化

  C.有纪律

  D.有道德

  32、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提倡"五爱"公德,"五爱"的具体内容是(BCD)。

  (1)爱祖国(2)爱中国共产党(3)爱人民(4)爱劳动(5)爱科学(6)爱社会主义

  A.(1)(2)

  B.(3)(4)

  C.(6)(1)

  D.(5)(4)

  33、对出版专门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ABD)等出版物,国家给予扶持。

  A.图书

  B.报刊

  C.电影

  D.音像制品

  34、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人们可以做的是(AC)。

  A.聊天

  B.吸烟

  C.停留

  D.酗酒

  35、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BCD.)不受歧视。

  A.考试

  B.复学

  C.升学

  D.就业

  36、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ABC)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A.集会

  B.文化娱乐

  C.社会实践

  D.游行

  37、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送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工读学校应当对其进行(ABCD)。

  A.思想教育

  B.文化教育

  C.劳动技术教育

  D.职业教育

  38、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BC)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A.完善

  B.建立

  C.改善

  D.促进

  39、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不得安排其从事(ABC)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A.过重

  B.有毒

  C.有害

  D.

  过多

  40、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A.)不公开审理。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B.)也不公开审理。

  A.一律

  B.一般

  C.通常

  D.应该

  三、选择题(在每小题的描述中判断对错,每一题1分,本题共10分)

  41、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是)

  42、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承担责任。(错)

  43、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是)

  44、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是)

  45、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是)

  46、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发明创造和荣誉权不受侵犯。(错)

  4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主、教育为辅的原则。(错)

  48、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少年犯管教所,应当尊重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是)

  49、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其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或者承担其他民事责任。(是)

  50、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错)

  四、问答题(本题10分)

  51、你知道哪些场所应向中小学生优惠开放?请说出至少五种场所。(5分)

  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科技馆、动物园、影剧院

  52、国家鼓励哪些单位和作家、科学家、艺术家及其他公民,创作或者提供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作品。请说出至少四个单位。(5分)

  .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艺

篇三:教育政策失真名词解释篇四:教育政策失真名词解释篇五:教育政策失真名词解释

  

  。

  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

  教育管理:是管理者运用自身正确的教育价值观,采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发资源、合理配置,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

  教育管理学:通过对教育管理问题的研究,发现教育管理规律,形成教育管理理论,并指导教育管理实践的一门科学。

  教育组织:是指人们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建立的由机构、人员、职权、制度和文化等要素组成的相互协作的开放系统。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称,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是指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教育组织文化:所谓教育组织文化,这里狭义地定义为学校组织文化。所谓学校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学校在运作过程中所体现的以教育基本理念为指导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反映出学校组织特有的“思考方式”和“行事方式”。

  政治的含义:

  政治是国家活动,其核心是权力和利益的分配

  政治与政策和公共事务,密切相关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左右整个社会生活)渗透于各种社会活动。

  教育组织环境——就是指教育组织运作所处的组织界限之外的的影响教育组织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领导:领导的本质是一种影响力,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运用权力向其下属施加影响的过程。

  领导者:就是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的人,对于正式组织来说,是指具有一名以上下属的各级主管。

  权变理论也叫环境理论或动态领导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领导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且领导的有效行为应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决策——是对管理过程要达到的目标的预定,是管理的起始环节,对整个管理过程起着直接的制约作用。

  经验决策——是指凭借原有的经验对新问题进行决策。任何一个组织和领导人都需要把经验作为决策的基础。

  教育管理决策——是为了实现教育组织的目标而对教育组织的未来事项和活动所做的安排。

  教育管理沟通与协调——是指促进教育管理过程中可理解的信息在二人或二人以上的人群中进行传递、交换、反馈的措施和过程,用以促进沟通双方的理解,推动管理的顺利进行。

  激励:激励的过程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活动过程。激励的本质是探讨人的行为动力,即如何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达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提高工作绩效的问题。

  教育管理激励——就是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激发和鼓励人们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

  教育管理控制:是教育管理者监控组织及其成员的活动,使其按决策完成任务并纠正偏离决策的活动的过程。(本质:调整和控制)

  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它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订,以国家暴力机器为后盾而实施的,对人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起着保护和规范的作用。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是地方分权的对称。

  地方分权(或称地方自治)是国家权力依法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行使的制度,是中央集权的对称。

  构建学习型教育组织:按照圣吉的观点,学习型组织有五个要素: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的愿景和团队学习。

  把教育组织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促进教育组织的系统思考。组织中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组织的其他部分,任何决策都会影响到其他方面。

  第二,使组织集体和个人能够自我超越。圣吉认为”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第三,促进组织成员不断地改变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个体认识人和世界的思维方式。

  第四,建立教育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景。教育组织的目标必须是组织成员所赞成的,也是出自他们的自愿,这样的目标才能起到凝聚和导向作用,因此,教育组织的领导者需要通过集体讨论等方式建立具有吸引组织成员的目标。

  第五,促进教育组织中的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指组织成员相互学习,每一个人向其他人提供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也分享其他人的知识和经验,在分享各自的知识和经验时,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和启迪。

  学习型组织的建设除了上面的五个策略外,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把教育建设成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

  二是健全和更新各种制度

  三是加强组织成员的培训和教育

  四是对组织体制进行不断改革。

  我国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当前的学校组织文化存在的问题P164)

  (一)

  理念层面“失真”现象

  失真:学校办学根本问题

  (二)

  价值层面“失犯”

  现象

  失范:价值层面误入歧途

  (三)

  制度层面“失常”现象

  失常:制度执行断层

  (四)

  行为层面“失控”现象

  失控:行为来体现

  “行为师范”

  (五)

  物质层面“失意”现象

  失意:资源为合理配置

  我国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策略分析(如何进行学校组织文化建设?)

  (一)

  澄清学校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巩固学校组织文化的根基

  (二)

  加强学校制度建设,规范学校组织文化的载体

  (三)

  注重学校形象塑造,丰富学校组织文化的内涵

  提高教育管理有效性的建议:

  (一)

  提高教育决策者的决策能力

  (二)

  倡导参与决策

  (三)

  重视决策的反馈制度

  (四)

  坚持正确的道德准则

  教育管理沟通与协调的策略:

  (一)

  明确沟通与协调的目的(二)

  学会倾听

  (三)

  全面把握沟通与协调对象的特点

  (四)

  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并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

  (五)

  把握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容量限度

  (六)

  及时果断地处理管理沟通与协调过程中的冲突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精选资料,欢迎下载。Welcome!!!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篇六:教育政策失真名词解释

  

  《教学与管理》!""#年$月%日教育政策失真的假象与真相!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在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曾对“理论与实践的整合”问题用心良苦,因为太多事实表明,理论界煞费苦心研究出的教育理论脱离真正的教育教学实践,二者缺乏必要的“联结”。纵然,与教育实践完全并不一定实际存在,但是二者经久不息的持续“战争”,的确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和暗示教育理论与实践缺乏必要“关联”的实情。笔者也曾十分坚定地持这种观点,把教育发展的桎梏归咎于理论与实践脱节,并且认为,只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达到沟通、对话和互动,教育的发展便“柳暗花明”,至少指日可待。其实不然,越来越多教育问题和难点的涌出,同时却愈发鲜明地浮现出另一个更为关键的道理,即教育并且将有越发不可估量的作用。教育政策三者互动的制衡过程,绝非单方独裁。而事实上,理论工作者的建议、教育决策人的政策、实践执并不是迫使它们三者获得绝对一致,而关键在于权威专家、掌权领导以及执行官员必须彼此制约各自权力,避免极端化和霸权式的理论界之“书生气”、决策人之“官本位”和执行者之“土政策”。教育发展之路走到今天,政策所以凸显出它的重要地位,有其自身特点的规定性,也有滋养其成长成熟的社会土壤。毛没有什么语言比它更能说明政策的分量。也正因如此,我们对“研究型决策者”和“政策型研究者”的呼唤才愈发强烈。教育政策,从广义理解,指教育决策者依据特定权限,在一定环境范围内,为实现既定教育目标而制策略、国家领导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讲话等。而教育之所以成为本文关注焦点,源于无论是作为依靠教育政策实施来体现和表达的教育政策制定,还是作为遵照教育政策实施为依据和反馈的教育政策评估,最终,都离不开作为“原点核心”的教育政策实施这一载体和指针。教育政策实施,处在教育政策、政策执行?!?林丹者、执行计划、行动措施及目标群体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中,是“政策执行者根据教育政策的指示和要求,在对自身、环境、目标群体等各种影响因素的认识基础上,不断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同各种因素[发生相互作用,以实现政策目标的动态过程。”%]即实脱离的教育理论和与教育理论完全脱离的教育实践,使制定教育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它的有效实施,现政策目标,然而,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制于诸多因素,往往出现执行过程与结果偏离或背离既定目标的不良现象,即“教育政策失真”。当然,期待教育政策实施结果与其目标完全而彻底重合,是无论理论界或实践界都不应持有的主观臆想,因为于情于理目标和结果永远不可能绝对交集,而只能无限接近。二首先,有必要澄清“教育政策失真”是不是真命真而懊恼沮丧,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想象中的虚假问在教育政策实施中,并非“江山一片大好”,教育政策失真,是任何一个深触教育、未泯良知的有识之士不几点反常现象视而不见:其一,政策表面化,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被大肆报道宣扬,形式主义,表面文章,未被进一步转化为结合省情、市情等可行、可操作的具体细则,对地域性微观教育问题的解决,无能为力,成为空架子;其二,政策扩大化,教育政策实施中盲目扩大政策外延,附加格外权限内容,越俎代庖,质上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本政策的应有之意;其三,政策缺损,一个完整的教育政策在执行时只被部分贯彻落实,其余被割裂遗弃,政策残缺不全,显然“,断章取义,其意自变”;其四,政策替换,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被表面与原政策相似、实质背离或反对原上述四种政策失真的表现形态,正如有学者说,多或少存在。但是,能否凭借这一点聊以自慰使之成为我们无限容忍和放纵教育政策失真继续蔓延的理由?答案不言自明。所以,追究教育政策失真的致因,乃当务之急。如果在我国教育发展进程中从未曾因教育政策失政策在教育发展中曾经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正在、题,那么本文就大可不必“兴师动众”。然而事实上,毋庸置疑,教育之发展,是教育理论、教育实践、题,因为我们的确不忍对以下行者的落实,很大程度上,大相径庭。但这里的问题,敢否认也不想回避的现状,范围、幅度等夸张了原有要求,实泽东有句名言,“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应该说,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貌合神离,原有政策无疾而终。定的行动方案或操作细则,主要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内容替换,而是复杂社会各个领域都可能或政策实施,作为教育政策生命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并非教育领域独沾,%&教育政策实施者的问题

  林丹:教育政策失真的假象与真相教育政策实施者,作为教育政策实施活动的行为主体,发挥主导作用,这一点不容置疑,所以政策实施效果与他们认识、执行乃至反馈政策的能力水平最为存在认知缺陷,主要体现为对国家教育政策的利益分配缺乏高度认同;对国家教育政策体系层次、政策间相互联系、在宏观政策体系中的地位及相关政策要素缺乏系统理解;对国家教育政策立足于国家整体利益依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教育政策实施中会衍生出“收发型、象征型、截留型、滞后型、选择型、附加型、扩张型以及缩减型”名目如此繁多的地方教育决议。同时,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偏差,使得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历次政策实施,都不约而同在选取政策试点时,钟爱和青睐那些与全局整体状况相差甚远、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政策目标相对容易实现的精英,并且试点数量一般少到小于抽样理论规定的最小值。不能否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于试点样本如此精挑细逼迫地方政府的执行弄虚作假,但暂且抛开这一因素不加分析,从另一角度来说,为什么失败的教育改革不被允许?为什么证伪了教育政策不算贡献?为什么一项成功的教育政策只能是立竿见影而不是反复验证、不断修正的调适过程?当然,这些疑问与教育政策反馈诸多因素息息相关。我国是中央集权制国家,集权决策的信息系统由若干自下而上的环节组成,特别是它在相当程度上依赖政府行政机构获得和解释信息,而政府行政机构各级官员又向上负责,并要依靠过程中,地方教育政策实施者坚持真理的勇气和主动创新的精神受到官僚政治文化病毒的无情窒息和扼杀,使得教育政策信息的交换传递与政治权力的流通出现的根源。所以,各级教育管理者在向上汇报和反馈信息时,根本无法顾及“政策反馈是为了修正与改进”的本质功能,而只能倾向自身利益最大化对真实信息筛选,于是,教育主管部门获取的就转化为经过了特殊处理的“甜言蜜语”和“一路赞歌”。是政策制定时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条件。教育政策失真的致因,除了教育政策实施主体的责任不可推卸,作为教育决策者,因其是制定政策的主体,就不可避要求过高、笼统宏大、政策资源投入不足、对政策实施环境中不利因素缺乏考虑等越来越多的现实已经昭示我们,教育政策失真,并非实施过程中“实施阶段的问题”,而是爆发于实施过程中“政策本身的问政策实施阶段的后遗症。众所周知,“屁股指挥脑袋”(虽有不能荣登大雅之堂的嫌疑,却能生动形象说明问题)是我国长期以来“官本位”文化下的奇特产物,可以肯定,“如果占统治地位的教育思想,是在一个范围广泛且受过不同训练的教育家、教育理论工作者之间经过充分的商榷的结果,而不是几个权威人物谋划、运筹的结果,那么教育政策失真(或失败)的危险就会小得多。相反,如果政府崇尚行动而轻蔑思想,不允许独立思考和[!]当然,这里有能性就会成倍增加,甚至步入歧途。”相关。事实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国家教育政策,免、也无法摆脱被责问的可能。事实上,教育政策目标的战略眼光、教育政策时效性和权限缺乏准确把握。题”,是政策制定未能揭示和解决到位的难题迟滞于选,并不排除国家政策目标可能过于脱离实际,从而‘百家争鸣’,不能广开言路,那么教育政策失真的可一个前提,就是教育研究者的确是深邃思想和有效理论的持有者和代表人,如果教育理论工作者所迷恋和推崇的教育理论要么是舶来品“水土不服”、要么比普通经验并无半点高明和超越,或者只是一味专心致志于学究个人期待与幻想的狭小书斋,单纯为“乌托邦主义”所羁绊,那么,教育理论工作者又有什么资格来影响政府的教育决策呢?之所以呼唤“政策型研究者”,也正是基于目前大多数教育理论研究者依旧[#]教育科学的发展趋势和现代使命缺乏敏锐的反应。”对上级领导赏识方可得到晋升,因而,在教育政策实施“对教育科学的现代特性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三上面从教育政策实施者和教育政策本身两个维导致教育政策失真的原因纷繁复杂,主客观、内外因都囊括其中,最终酿成目前无法乐观的情势。而无论是教育政策实施者能力有限,还是教育政策制定者思维受阻,究竟是不是导致教育政策失真的罪魁祸首?台前的面具和假象幕后,是否还另有隐情和真相?或者说,从“教育政策失真”这一微观表征,我们到底可以发现什么?“霸权主义”$"强势利益集团的在每个高度组织化的现代社会中,利益集团都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因素,就算是国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都实行中央计划体制的情况下,也存在利益集团,只不过它们是沉默无声的。的确,现代社会,人的?!?变化纵横交错,这也是不能允许“失败、证伪、过程”度对教育政策失真的成因作了简要分析,总起来说,!"教育政策本身的不足教育政策,不仅是政策实施活动发生的直接依据和原因,而且其本身特质也决定了它是影响政策执行成效的首要变量。必须承认,政策本身合理的规划与推进速度、政策目标的清晰与具体程度、政策资源(经费、人员、信息、权威)的可调动幅度、政策规划执行机关的工作效率以及政策执行人员的素养水平,都

  林丹:教育政策失真的假象与真相无限需求和欲望导致更多利益分歧,而哪里存在利益分歧,哪里产生利益集团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教育调和与稳定,简言之,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恰恰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利益集团对教育资源的占有、控制、分配和行动的可能性以及影响能力严重失衡,呈非对称。有些集团处于明显优势,其行动和权力对教育政策选择的影响至关重要,他们的政治支持和势力对决策者最大可能行为趋向的震慑巨大无比。而劣势集团人微言轻,自始至终匮乏谈判资格和说话能力,甚至无力发声,即使竭尽全力挤出微弱颤音,也显得理屈词穷,从未真正唤起决策者的真诚关心和强势集团的必要留意。“因此,我们必须从‘利益’出发,探讨特定的团体和领导人是怎样从现有的‘菜单’中,挑选出最适合他们‘口味’、最有利于他们‘利益’的教育[!]当然,以匹夫之勇天真地威胁强势集团将政策。”成分,不是单纯“普遍主义”原则导致下的权力有限性,而是掺杂了“特殊主义”原则诱发的权力扩张与但由于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将“特殊主义”和“普遍主义”相混合的模式,使地方或组织政策制定者在形成其权力合法化的同时,非但没有受到限定和节制,反而无限扩张。“面子主义”&"中国特色的如果说,用“霸权主义”和“地方主义”揭示“教育政策失真”的原由还可被接受,那么“面子主义”的提出便可能稍显牵强,甚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嫌。但,事实如此吗?谁也不能否认,面子,是中国人最为典型和普遍的心理、行为现象,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正因“面子”已经习以为常,所以往往容易摧毁我们对它的应有感知,而事实上,谁又能说中国的许多事情终究不是“面子”问题?西方国家也有“面子”的概念,只是涵义有别于中国,布朗和列文森就曾指出,“面子是每个人要求树立的社会形象”,强调个人行动自由和愿望满足,代表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而在中国,“面子”是指个人需求不能超过社会给予他的身份地位,代表个人从属社会的价值观。在现代文明世界,若一个社会以“家族主义、人情主义、男性主义、面子主义”为支撑,绝不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技压群雄、独占鳌头,因为,这里过多地掩盖着虚假、伪善、虚荣、世故与瞒骗。现代文明与“面子主义”格格不入,不应此处逢生,但即使这样,“面子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广大土地上依旧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火如荼。特别是集权力、地位、财富于一身的社会长官,作为国家与社会整体走向的把关人,本应正直严明、秉公执法、先天下之忧而忧,往往却更容易纠缠于关系和人情的面子陷阱里,迷失在物欲和功利的苍茫黑林中。参考文献江苏教育出版[’]袁振国"教育政策学"南京:社,’(()"[!]李江源"教育政策失真的因素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袁振国"政策型研究者和研究型决策者"教(’’)育研究,!**!#"[#]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政治科学,’((+"[%]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张光博主编"行政大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责任编辑付一静)政策从本质上说,是对教育利益结构和格局的规范、泛化。土政策本源于对最高政策的必要补充和具体,既得利益拱手相让,是幼稚的自讨没趣,因为不能忽视,任何人在面对变革时的反应和态度,首先完全取决于革新对他们自身利益是否侵犯。任何一项政策形成和稳定后,总会形成与之相应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进一步改革,哪怕新的体制较之现有体制更有效率,而且,即使他们迫于某些压力不得已而接受变革,也会使新的改革更有利于巩固和扩大他们自身的既得利益。“地方主义”!"土政策遮蔽下的所谓土政策,是指“地方或组织根据上级的方针性政策或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本地区和组织的实际状况和利益而制定的一套灵活、可变、可操作的社会资源的再控制与再分配准则,而这套准则对其他地方[#]“政策”前面加上“土”,从政和组织没有效果。”策分类学来讲,与“公共政策”中“公共”相对,言外之意,它不具宏观普适性,只有特殊效应性。无疑,像我国这样地广人众的国度,图谋发展时抛弃地域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多样,实行“一刀切、齐步走”,只能渐入绝境。而且,“政策有总政策和具体政策之分,具体政策是适用于某一领域或某一地方的行动准[$]所以,土政则,它受总政策制约并服务于总政策。”策良性的社会功能无论如何不容忽视,但尽管如此,土政策的潜在危害,却并不能就此淡忘。的确,“土政策再‘土’,它也是一种政策,是根据上级方针政策或指示具体化和操作化的结果,这就决定了它含有超越[%],即“普遍主义”,可行动个体之上的形式性特征”是,由于土政策在其决策过程中,总是根据当地或某些人的特殊利益制定,是当地领导将上层政策与本地需要相揉合的产物,自然,它就同时掺入“特殊主义”版社,’())"?!?

篇七:教育政策失真名词解释

  

  教育政策失真现象例子及原因

  1.违法落实的大班额教学模式:不少学校教师牺牲休息时间,集中精力对一大班学生完成全部学习教学,学生难以获得有效支持,学习效果无法有效提升,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进程。

  2.教育资金被滥用:许多地方教育资金没有按规定拨付到学生等直接受益者,被纵容滥用,导致教育资源将有效用于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和学习教学条件而不是把教育资金用于制度改革等其他非教育用途。

  3.僵化招生模式:许多学校拥有的招生资源限制,招生政策僵化,根据法律规定的招生条件并没有有效改革,限制了部分家庭发挥自身优势,使得部分学生无法获得更好学习机会。

推荐访问:教育政策失真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失真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