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政策失真现象例子(3篇)

时间:2023-07-25 14:09: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小学教育政策失真现象例子

  

  题目:收集本地区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失真现象,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首先,国家提出向质教育转变是顺应时代,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正确决定。对全面提高我国民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作为党和国家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采取的重大决策提上各级党和政府的议程。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党和国家的三令五申,决定了向素质教育转轨成为必然趋势。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其地位决定了必须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转变来。

  然而在一些地区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失真现象层出不穷,归纳为以下几类。

  偷梁换柱型。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挑选其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贯彻实施,对自己不利的部分则抛之脑后、置之不理;又或者曲解上头文件刚领性文件,断章取义。比如用素质教育的名义简单更换传统教育措施的行为;再比如将素质教育理解为简单的技术教育、简单的生活教育和简单的社会适应教育。这些均是各自从自身利益出发,将素质教育单纯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提高等等,都属各取所需的情况做了表面文章,而未被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即政策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成了空架子。典型的表现为“领导搞素质教育,老师搞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些情况实质上是按照运动的方式推广素质教育,没有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是形式主义、行政主义、官僚主义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体现。

  政策浮夸型。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盲目扩大政策外延,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超越政策原定的要求。比如将改善教育工作的物质条件说成是实施素质教育,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什么建宿舍,操场等一些立杆见效的实物上,还有一些更加夸张,学校领导天天跑饭馆说拉赞助去了,到后来直接是挺着个堪比女人十月怀胎般大小的肚子回来。这种被人们称为“素质教育是个筐、什麽都往里面装”的现象导致素质教育外延无限扩大,实质上淡化了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

  无动于衷型。一些地区学校假借说本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难道大,面对检查的时候直接推脱说无法实施,硬件条件不允许,把检查人员打发了,又或者一餐饭一条烟搞定。继续推行着“四班子搞素质教育,老师搞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出现这些现象有着它们的特定的原因。

  第一.社会的是根本原因。教育改革处于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必将受到其影响。

  面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GDP快速连续几年以两位数高数增长,而国民的思想却还停留在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地步,没有意识到要思想与经济同步推进,导致了物质与精神瘸腿瘪状。上层决策没有这意识,下层群众更没有领导的带动,第二,当事者利益驱动。这里的当事着不单单是当权者,更很广泛地涉及到普通家长们。在教育局,学校,领导的任期是有限的,能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政绩出来决定着他们的未来出路,所以做一些立竿见影的事最能体现他们的能力来,自己看得见,领导也看得见。所以对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利益驱动性就不是很强,甚至敷衍了事,稳扎稳打应试教育。而对于普通的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到一个好的中学大学,而学业的晋升又是以分数为金杆定律,别无他路,只能无奈地放弃其他能力的培养,殊不知这样反而得不偿失,但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这样了。

  第三,素质教育自身的实施难度的原因。素质教育的含义上就要求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不仅是书本上的还多的是实际生活中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以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上。单单从一个数量上就要求学校需要注重更多的方面,更多的是除了分数容易创造出来以外,其他的项目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体现出来的,自然得不到教育者的喜欢

  虽然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失真现象很困难,但是必须做好素质教育的路子,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繁荣经济。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一.

  磨合各方利益,共同发展素质教育。伴随市场经济诞生的各利益主体的教育要求,应该由国家进行理智而公正的调节。改进不合理的政绩评价体制,不能单单以升学率和高分率作为评价的标准和核心。特别是作为负责教育决策工作的领导和从事具体工作的教师,千万不能失去自我,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二.

  树立素质教育的权威。作为我国稳扎稳打推进的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一定要以素质培养为出路,。国家也曾经明文出台文件甚至法律肯定素质教育的地位。明确素质教育的定义,避免一些人的歪曲虚假素质教育的含义,糊弄群众。同时坚定走素质教育这条教育路子不动摇,既要坚持又要与时俱进,完善素质教育的内涵,但又不是简单的扩大范围和广度。

  三.

  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其实,现在一些落后的社会思潮干扰教育工作是因为社会对教育的极度关心与教育科学知识传播不广造成的,国家应该实施教育科学普及工程。让他们知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完善教育传播者的知识体系,拥有完整的系统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传播。

  总之,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单一的小学的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出现的原因,出现了表明我们的体制中有弊端,还有需要去改进的地方。而改进的时候必须注意到紧扣素质教育的核心----全面发展,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素质教育的体制才能在错误中得到完善.,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篇二:小学教育政策失真现象例子

  

  教育政策失真现象例子及原因

  1.违法落实的大班额教学模式:不少学校教师牺牲休息时间,集中精力对一大班学生完成全部学习教学,学生难以获得有效支持,学习效果无法有效提升,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进程。

  2.教育资金被滥用:许多地方教育资金没有按规定拨付到学生等直接受益者,被纵容滥用,导致教育资源将有效用于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和学习教学条件而不是把教育资金用于制度改革等其他非教育用途。

  3.僵化招生模式:许多学校拥有的招生资源限制,招生政策僵化,根据法律规定的招生条件并没有有效改革,限制了部分家庭发挥自身优势,使得部分学生无法获得更好学习机会。

篇三:小学教育政策失真现象例子

  

  小学教育政策表面化的例子

  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教育政策经历了重建与初步发展、十年动乱、拨乱反正、数量与规模化发展、质量与均衡化发展五个阶段。在这些过程中,我国小学教育逐步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政策结构体系。不过,一直以来,我国教育界都存在一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状况,因此也就导致了不少教育政策的失真。接下来,我就结合自身的经历与见闻,简单地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在我见习时候发生的。见习时候我被分在小学一年级,按照法律规定,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应布置书面作业。而在我所见习的班级里,语文和数学老师都布置了书面作业。语文老师布置的是写拼音,数学老师布置的是抄写数字。对于这种情况我不甚理解,便在课后去询问该校老师,老师是这样答复的:“规定是有这样的规定,我们也想过遵守,但是总有人会留作业,我们不留,学生就落下了,对以后的学习不利。”后来,我也听在五六年级见习的同学说,五六年级的孩子作业超级多。据说每天晚上写完作业都要到十一点,更别提什么娱乐时间了。其实,我国早在1964年就针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减负。然而实际上,所谓的减负似乎并没有落到实处,孩子们的压力依旧很大。这之后,我自己也进行了一些思考,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一点分析:虽然现在倡导的是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存在了那么久,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改变的。而各个学校要拼成绩,自然就没法考虑过多,这也是导致减负的教育政策失真

  的原因。

  第二个例子是我小学时候发生的事。那个时期,教育部已经禁止教师利用节假日对学生开展收费补课了。不过,可能是地处偏远的原因吧,我们的许多任课老师依旧会开设补习班。对去那里补课的学生他们会仔细辅导,对于没有报班的就敷衍了事,也没什么耐心。尤其严重的是,有的老师甚至不在课堂上讲新知识,而全部放在补习班上。针对这种现象,家长不知闹了多少次,告到省教育厅去,才消停一阵子。可过不了几天,就又恢复了原样,于是我们都开始“自愿”补课了。直到上大学后,我才知道,原来在我国早就明令禁止了教师收费补课,甚至在1996年3月9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小学教育管理规程》里就明确指出:课余、晚上、节假日不得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于是我也对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教师师德不过关是一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教育局的审查力度有所欠缺,才使得一些唯利是图的人有机可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整个社会氛围的影响,大家都重视成绩,都是唯分数论,这样一来,付费补课,似乎就是正常的“加餐”了。

推荐访问:小学教育政策失真现象例子 失真 小学教育 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