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人民警察心理素质的内容7篇

时间:2023-08-09 11:18: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监狱人民警察心理素质的内容

  

  浅论监狱人民警察素质教育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惩罚与改造罪犯的职责,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监狱工作关心程度的提升和监狱系统自身建设步伐的加大,尤其是为期3年的基本素质教育的实施,广大监狱民警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司法部《2003—2005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更是兴起了新一轮监狱人民警察素质教育的高潮。本文拟围绕素质与民警素质教育作一些探讨,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由来

  “素质教育”一词起源于八十年代中期,是当时教育界针对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这种“应试教育”所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的,随后,经过近十年的呼吁、探讨与实践,素质教育逐渐由一种理论观点发展成为指导我国学校教育的思想,并逐渐由基础(学校)教育向其它层次、其它类型的教育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该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至此,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思想被整个社会所认可和接纳。

  (二)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一词由来已久,“素”是指本来的、原有的,“质”指非外部的、基础的东西,“素质”原指原本的起支撑性的品质,可以发展,但不是知识,不能教育。但随着人类语言的演变,“素质”一词的外延不断扩大,素质不再仅仅指先天性(即遗传性)的品质,还包括了后天形成的知识性的和实践性的品质,并且,在此基础上人们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意图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所谓“素质教育”,其含义是通过实施全面的教育,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素质,并使其主动地发展,归根结底,素质教育的立足点在于人的潜能的开发和综合品质的提高。“素质教育”不是在现有的教育课程、教育内容之外再增设新的内容,而是一种教育思想或理念,它以完善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其目标是向全体受教育者提出素质教育的共性要求即全面发展,这实际上与我国早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大相径庭。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使构成个体的多项素质(即品质)都得到健康发展、正向提高,从而使个体在具体事件的操作中能体现出较高的素质水平。在实践中,这种要求落实在不同受教育者身上就被个性化了,表现出发展状态和发挥水平的差异,并体现出个体的独特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三)素质教育的构成

  从素质构成的角度来看,先天性的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它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但它却可以被人们充分加以利用;知识性素质指的是诸如以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出现的并被主体所认知接纳、内化的有关世界的一些描述;实践性素质则是知识性素质的应用与外化,它是主体凭借自身的先天素质,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性素质应用于实践的水平和能力。其中,后两者是由后天习得的,换句话说,就是可以教给的。因此,素质教育主要是指知识性素质和实践性素质的教育,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作为艺术文化的感性素质,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灵感、第六感觉以及悟性等,它看似不可捉摸,但实际则是在长期的教育培养中形成的;

  2、作为科学文化的理性素质,它包括人文、自然等学科在内的所有知识,它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产物;

  3、作为伦理规范的道德素质,它主要以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式存在,体现于实际生活中就是人伦道德乃至法律;

  4、作为基础与发端的体能、技能素质,它是将前三者付诸现实的物质基础;

  5、作为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并决定个体差异的心理素质,是人的主体性结构的核心部分,推动、促进和制约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提高和优化。

  二、监狱人民警察素质教育

  (一)监狱人民警察素质教育的内容

  监狱民警是作为特殊职业群体存在的,无论从个体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整体提高的要求看,民警素质教育必然是素质教育大工程的一个子系统,民警素质教育的目的、内容、结构乃至实施都必然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当前条件下,监狱人民警察除了应具有一个普通公民所应具备的素质外,笔者认为还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教育,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1、政治素质

  所谓政治素质,是指人在政治活动或政治事件中所体现的水平或状况,是判断一个人“向性”的主要依据。作为监狱人民警察来讲,它是其素质构成的核心,也是一个普通社会公民能否从事这一职业的先决条件和决定性因素。具体来讲,政治素质是通过个体在参与政治生活时的理论信仰、价值取向和活动能力来体现的,包括了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觉悟、政治鉴别力、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内容。如在“***”事件中,能否坚定立场、摆正态度、响应党的号召,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对一个人政治素质高低最直接的考验。据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等形式来提高政治素质。

  2、道德素质

  所谓道德,简言之就是个体在参与社会活动所应遵循的社会规范。身为监狱人民警察,不仅要遵守一般的社会道德,如“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等公共道德,还要遵守自己作为监狱人民警察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职业态度、职业纪律等内容,具体有职业道德规范、人民警察职业纪律、人民警察职业作风,以及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修养等内容。

  3、业务素质

  这里所指的业务,包含了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就知识方面而言,监狱人民警察除了应具备一般文化知识,达到一定学历外,还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首先是法律知识,这是作为一名执法者所必备的,它包括了《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一系列与监狱执法相关的法律知识;第二是相关业务知识,主要是指做好本职工作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包括了有关监狱的常识,有关罪犯的常识,以及管理教育、奖惩处罚的有关知识;第三是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这是由教育改造罪犯的职业特征所决定的。就技能方面而言,可分为口头的表达能力,手上的操作能力和大脑的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

  4、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人体运动综合能力的表现(如:走、跑、跳,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等),是公民能否从事监狱人民警察这一职业的基础条件。除了应四肢健全、身体无疾外,还应具有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反映能力、和谐的协调能力,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获得的。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对工作中遇到的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很有必要。

  5、心理素质

  就这一方面而言,主要表现在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具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力,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这其中又以自我调控显得更为重要,这是由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监狱人民警察由于职业和岗位的特殊性,特别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稳定性,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包括喜、怒、哀、乐等易变的情绪,在工作中要注意培养有效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搞好管理工作,特别是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条件。

  (二)监狱人民警察素质教育的现状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它代表国家行使着惩罚与改造罪犯的职权;监狱人民警察,作为监狱工作的主体,是刑罚的具体执行者和实施者,是惩罚和改造罪犯的主体。因此,监狱

  人民警察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我国刑罚的执行水平,代表着我国司法实践的整体形象,而其个体素质则反映了我国司法队伍的构成状况,影响着“把罪犯改造好”这一目标的实现。由此,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实施素质教育这一系统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认识水平、价值取向以及现实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民警素质教育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义,出现了应付考试的现象,运用教育原理的相关理论进行剖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理念存在偏误。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任何教育行为的展开都源于教育者的理念,即教育者对教育行为的认识,充分、正确的认识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民警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不例外。素质教育是一项旨在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工程,监狱系统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也在于此,即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教育提高广大民警的素质,从而提高他们驾驭工作的能力。但自实施民警素质教育以来,许多民警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就一直存在着偏差,偏离了提高素质这一理念。在他们眼里,就是一门课程,就是人手一册的《全国监狱人民警察素质教育》那本书。因此,从一开始许多民警就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再学一本书,就是要考试;更有甚者,在此基础上大加发挥,觉得这只是一个形式,连考试都是走过场的。在此观念支配下,许多民警只是采取突击性的猜题押题、死记硬背来应付最后的考核,素质教育又成了名符其实的“应试教育”了。

  2、教育要素构建不齐。如上所言,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它具有系统性、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并非一朝一夕或一个阶段的事情,也不是几个教育活动的简单拼加,而是一个连续的、系统的过程,它需要有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精心选取的教育内容、组织有序的管理机制、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等一系列教育要素。然而,在实施民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教育要素的构建是参差不齐的。首先,由于认识上的差距,对实施民警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只停留在搞好一个活动、完成一项任务上,还未上升到培养人、塑造人的高度;其次,对于教育内容的选取,受统编教材的限制,教育内容单一,以问答式呈现的教育内容只注重理论性的书本知识,缺乏实践性的实际操作,缺乏系统性,不具针对性;第三,在管理体制上,现有的管理模式只是临时的、阶段性的,它不能将民警的素质教育贯彻于民警从警历程的始终,缺乏长期性;第四,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有一支精通业务、熟悉教育理论、自身具有较高素质水平的师资队伍,但从目前条件看,监狱系统内这类人才严重缺乏,反映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就是临时性地选几位具有专业特长的民警充当师资,以应教学之需。

  3、教育过程渠道不畅。教育过程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教育过程指的是施教的过程,广义的教育过程则包括了准备过程、实施过程和评价过程。本文所指的是广义的教育过程,即包含准备、实施以及评价在内的大概念。从已有的实践来看,教育过程中的渠道不畅主要集中反应在后两个过程中,具体表现为:

  (1)实施过程中工学矛盾突出。受当前押犯形势、生产改造任务以及警力分布等因素的限制,监狱不可能抽出专门的时间来进行系统的教育,只能以短期辅导和课外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就势必造成广大民警要利用工间时间看书自习,学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但这就与监狱有关上班期间严禁看书、看报的规定相矛盾,于是许多民警白天要忙工作,下班要忙家务,所剩学习的时间就几乎等于零。

  (2)评价过程中标准显失公平。从目前来看,民警素质教育的评价是以考试为手段的,每名在编在职民警通过考试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分数,从表面来看,似乎比较公平,但其实用这种手段来检验素质教育的成果是最失公平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工作岗位的人掌握知识的能力、自身的知识面是不相同的,且各有所长,各有不足,但用同一试卷去考察他们,显然会对一部分人有利,对一部分人不利,因此,考试的成绩也就不能真正反应每个个体的素质水平。

  (三)改进措施与对策

  鉴于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及民警素质教育的现状,改进目前的教育状况,使其更符合教育的基本要求、更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显得尤为迫切,经观察思考,笔者觉得可采取以下措施: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基础

  素质教育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思想观念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我们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与指导,尤其是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解决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学习科学的教育思想,包括国内外教育家的先进思想、先进理念,推广应用国内外各种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我们要具有批判吸收的精神,敢于接纳外界先进的思想与理念。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首先要树立大众教育的思想,不仅要加强一般民警的教育,更要注重领导岗位民警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在编在职民警。其次要变一次教育终身受用的观念为终身教育的观念,迎接学习社会化的到来,顺应时势变化的需要。要打破课堂、教师、课本三中心的传统,提倡受教育者为中心,尊重广大民警的主体性,变要他学为他要学。要变传授知识、死记硬背为主为培养能力、活学活用为主,尤其要注意培养民警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改变评价过程中只重知识、成绩,忽视道德品质、工作技能的倾向,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评价等等。

  2、深化体制改革,为更多的民警提供学习机会是前提

  “应试教育”顽症的病因在于教育资源有限,现有的教育资源与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供需失衡,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良好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反应在监狱系统内,就是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师资不足、时间不够、设备不齐,与之相反,受教育的需求却与日俱增,许多民警急需提升学历、拓宽知识面、掌握新技能。面对现实存在的矛盾,深化体制改革,为更多的民警提供学习机会是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前提。

  一是改革管理体制。要改革现有的“人防”策略,变严防死守为巧疏妙导,要充分发挥教育改造、监管改造的功效,提高“人防”的效率。将广大民警特别是基层民警从“防堵”的一线上拆下来,使他们能有时间学习新的知识,有机会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是改革办学体制。实践证明,以监狱投资为主的“自考”政策在提高民警的学历上是行之有效的。同样,对于民警的素质教育,也可采用这种模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援,形成以监狱办学为主,联合办学为辅的新格局。

  3、开展教学改革,着力培养民警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核心

  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要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落实到教学计划、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基本要素之中,使素质教育进入学科教学、课堂教学。

  第一、改革课程与教材。打破现有的课程、教材体系,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监狱课程三者结合的新模式,编写、制定适合本地区、本监狱的课程计划与教材,吸收某些较新的观念,使之贴近客观现实、贴近民警工作。

  第二、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改变现有的集中授课的形式,按照民警实际的文化层次、年龄、岗位等客观条件进行编排,使教学组织更加合理,教学更具针对性。要允许选学现象的存在,鼓励基础好的同志采取自学的方式,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留给更加需要者。在教学方法上,要提倡教师大胆尝试新的方法,变填鸭式、灌输式为启发式、引导式,尤其要注意发挥广大受教育民警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第三、改革教学评价。全面改革现行的教学评价内容、方式与方法等,探索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评价机制。要变单一内容的评价为综合内容的考察,尤其要注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考察。要通过教学评价的改革,推动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民警的综合

  素质,使之成为适应新时期监狱工作的人才。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保证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目前,监狱系统从事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素质并不乐观。知识老化、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呆板等现象已日益突现,这些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迫在眉睫。对于现有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与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面向系统内部广纳贤才,充实师资队伍,对外要大胆突破,有针对性地引进客座教师,增加“新鲜血液”;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对不适应教学要求的坚决予以撤换。监狱领导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作用,要率先转变观念,担负起创造性地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重任,做好师资队伍的管理工作。总之,只有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美好愿望才有可能实现。

篇二:监狱人民警察心理素质的内容

  

  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李玉成

  【摘

  要】监狱人民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易产生心理冲突。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健康问题正严重威胁着监狱人民警察的生存状态,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严重影响其工作热情和效率。加强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构建与完善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Prisonpolice,beingconsideredasaspecialprofessionalgroup,combinemanysocialrolesinoneandtendtomakepsychologicalconflictcaused.Alargenumberofresearchesindicatethatpsychologicalhealthissuesareseriouslythreateningprisonpolice'sstatus,makingtheirlivingstandarddeclinedandtheirworkingzealandefficiencyreduced.Therefore,ithasboththeoreticalandpracticalsignificancetomakefurtherstudyonprisonpolicepsychologicalhealthissuestoconstructandimprovethesafeguardmechanismsofpsychologicalhealth.

  【期刊名称】《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09)003【总页数】4页(P5-8)

  【关键词】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构建与完善

  【作

  者】李玉成

  【作者单位】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11【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D926.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评价其综合素质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在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普遍认为:监狱人民警察作为社会强势群体,并集多种社会角色——国家公务员、人民警察、刑罚执行者、罪犯管理教育者于一身,应该不会有太多的心理问题。但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与人们的一般认识并不一致:监狱人民警察特别是一线警察普遍存在着心理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心身疲惫、疲劳综合症、失眠多梦、心情压抑、烦躁不安等精神心理问题。由此导致一系列躯体问题——头痛、背痛、肌肉酸痛、神经衰弱、胃肠道疾病等等。心身健康问题正严重威胁着监狱人民警察的生存状态,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严重影响其工作热情和效率。笔者近期在对某省300余名警衔晋升培训干警的一次调查中发现:23.7%的人表示不安心监狱工作,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仅为60%。

  作为执法者,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其执法态度,其执法态度既可能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法制进步,也可能直接关系到罪犯是否能成为“守法公民”。近几年来,监狱人民警察因心理问题而自杀,或出于一时愤怒,在情绪失控、丧失理智的情况下沦为罪犯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些问题的出现,固然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关,但其心理承受力差,自我调节能力差,不能不说是造成这些悲剧的重要原因。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客观存在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削弱刑罚执行机关战斗力、引发违法违纪现象、损害警察形象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当今强调向素质要警力的时代,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关注。2011年河南省监狱重点工作明确提出,“做好从优待警工作。积极争取并用足、用好政府有关政策,关心警察的切身利益,在政策范围内帮助警察解决好

  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问题,落实好工作之外加班补贴发放、体检、休假、外出学习参观、帮扶困难警察等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提高警察的认知判断力、心理耐挫力和人格坚韧力。重视警察的精神需求,通过开展警情分析、问卷调查、走访慰问、谈心谈话、网上交流等形式,了解警察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困惑,及时疏导并加以解决。高质量推进‘五个标准化建设’工程,努力改善警察的工作生活环境。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典型,切实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监狱人民警察的积极性”〔1〕。因此,加强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构建与完善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综观各行各业,虽然工作特性、特点不同,但都存在诸如竞争、角色冲突、人际关系、机制构建等方面带来的压力,为应对此问题,各行业均进行了相应探索,“压力管理”在一些大型企业、行政系统已普遍使用,并成为提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

  借鉴此类经验,监狱机关有必要将干警职业压力研究与管理纳入工作体系,并作为相关部门职能加以考核,以便能够对干警职业压力开展专业性、经常性测试和研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缓干警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保持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提供切实保障。

  1.心理选拔机制

  从理论上讲,职业的特殊性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在人格方面,应该具备低忧虑性、低紧张性、高稳定性、高自律性等特点。〔2〕因此,在监狱人民警察招录和调入工作中,有必要增设心理测评,实施心理选拔,通过心理评估,避免有心理障碍、不符合职业要求的人员进入监狱人民警察队伍。

  2.心理检查机制

  针对监狱人民警察职业特点,各监狱应建立心理普查调研制度,全面掌握干警心理

  状况。一方面,定期对监狱人民警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为每一名警察建立心理档案,准确把握其心理状况和人格基础,在有条件时,根据不同干警的人格特征和个性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岗位,人尽其才;另一方面,了解掌握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过程,预测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发展方向,及时发现问题,消解困惑,努力为维护干警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避免干警“带病上岗”。

  监狱人民警察作为教育改造罪犯的主体,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监所的监管安全,并决定着监所的整体执法水平和罪犯改造质量的高低。应当看到,监狱干警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定性、特殊性,面临的矛盾很多,也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强应激状态”的职业压力,易导致心理障碍并继发心因性疾病;“强对抗”的心理惯性,易导致心理调节失衡;相对闭塞的环境,容易诱发各种困惑与心理矛盾;自我教育能力不强,易产生职业倦怠等消极心理。针对这些问题,监狱人民警察“除了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进行自我修养、自我心理矫正,提高职业素养以外,还要进行职业心理训练,才能克服和避免由于工作环境和职业条件带来的不利因素,防止和克服职业心理障碍的产生”〔3〕。然而,我国目前对监狱人民警察进行的培训中,基本上没有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没有专门设置的课程,也没有实际的心理训练项目。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在干警继续教育及警衔晋升培训中,开设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课程,帮助干警系统地学习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合理认知教育、心理调适教育和应激训练、放松训练等,增强其自我调控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免疫力。二是与监狱特色文化建设相结合,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增加一些心理互动游戏、团队合作游戏,帮助干警释放压力,增进人际沟通与交流,消除干警群体亚文化的消极影响,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三是与干警“素质大培训、技能大练兵、作风大转变”等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在干警教育、培训和考核中增加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让所有的干警都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缓解紧张情绪、应付应激性事件、控制愤怒情绪、治疗

  心理疾患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技能,积极应对各种挫折,克服心理障碍,保持心态平衡。

  1.心理咨询疏导机制

  监狱应建立警察的心理疏导机制,扩展狱内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工作范围,不仅仅为罪犯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同时也为监狱人民警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创造条件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干警开展心理培训和心理辅导,增强警察内在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免疫力,帮助警察改善解决问题的方法,切断干警心理问题产生的源头。如果有条件,可积极探索监狱人民警察心理服务机制,成立专门的干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通过在监狱内部开设干警心理网络、心理咨询电子信箱、开通干警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为干警倾吐心声、疏导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提供服务。各监狱还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本地大学或医院的心理咨询专家定期为监狱人民警察做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

  2.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监狱人民警察面临复杂的执法环境、高强度的职业压力、超负荷的工作强度,随时可能需要应对狱内哄监闹事、暴力袭警等重大事故和服刑人员脱逃、自杀以及非正常死亡等突发事件,成为心理危机的“易感人群”。因此,有必要建立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在监狱人民警察遇到突发事件,如罪犯袭警、暴狱;执行特殊任务,如处理犯人死亡事故现场、大批远途调动犯人;遭遇直接影响个人工作、生活的重大变故,如丧偶、离婚、工作失误被撤职等情况时,给以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使干警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权利保障机制建立与完善具体体现在从优待警方面。一是按照国家与上级的相关规定,积极落实监狱人民警察应该得到的政治待遇。二是应不断改善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丰富干警8小时以外的生活,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活跃干警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他们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三是解决

  好干警的经济待遇问题,加大经费投入,切实提高警察的福利待遇,使他们在奉献的同时,也能得到相应的报酬。四是通过规定监狱人民警察每月最长工作时间、工作环境标准、执行劳动法加班工资标准等,健全相应的保障措施,促进监狱人民警察体力、精力再生,保持心理平衡,维护身心健康。五是严格执行监狱人民警察休假制度、例行体检制度、困难慰问制度、抚恤制度,健全完善监狱人民警察人身安全、任职保障等职业保障制度,肯定其工作价值和社会地位,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为监狱人民警察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

  监狱人民警察工作对象的复杂多变,角色的多元冲突,使之成为最具成长性的职业。而且“今后一个时期,监狱劳教工作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会更加复杂,罪犯和劳教人员数量将会增加,构成将会日趋复杂,改造教育工作度将会不断加大”〔4〕。客观上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工作方法要由“传统经验”型向规范、文明型转变,职业角色从“看守者”向“教育改造专家”转变,这些都对监狱人民警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建立符合监狱工作实际、具有监狱特色的教育保障机制。依托司法行政系统所属院校建立教育培训基地,发挥其在培训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各种各类培训活动,帮助干警及时充电,提升监狱人民警察解决驾驭工作中危、难、急、重问题的能力。应该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机制,保障监狱人民警察每年享受一定的培训学习时间,减轻持续的工作压力,避免职业枯竭造成的紧张感和厌职情绪。

  社会支持本身并不仅仅是指对干警的直接帮助,而应该是多维度的推动、信赖、鼓励与肯定,表现为一种体系化、网络化的支持体系。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监狱经费的投入。应当看到,党和国家对监狱工作历来是非常关心、大力支持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逐步承担了监狱的各项经费,基本上解决了监狱的压力。但是,由于监狱工作历史上欠账太多,监狱还有一定的困难,监狱人民警察的文化生活条件较差,一些

  警察工资较低,家庭生活还比较困难,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制约着干警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此,各级党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监督各有关部门依法支持监狱工作,保护监狱及其警察的合法权益。

  监狱层面,一是要扩大监狱的对外开放程度。通过正面宣传提高监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把监狱打造成人民信任、社会认同的执法场所,让公众对监狱产生敬重感,认识到监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尊重监狱人民警察的辛勤劳动,激发监狱人民警察的责任感与荣誉感,满足他们高层次的心理需要,从而保持稳定的良好心态。二是要积极争取并用足、用好有关政策,不断改善监狱环境,科学合理安排好监狱的各项工作,向科技要警力,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现代化管理手段,把监狱人民警察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保证监狱人民警察能够得到正常休息,经常处于常态的生理节律与正常的工作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微观层面,主要指家庭和个人生活层面。由于监狱工作的性质的限制,监狱人民警察尤其是基层一线干警长期倒班,生活没有规律,甚至节假日也不能休息,与家人生活不能同步,感情交流缺乏,职业习惯和工作压力在家庭中的习惯性表现是他们在赡养老人、教育子女、婚姻恋爱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完善社会支持机制,需要从和谐家庭创建入手,家人的信赖、鼓励、肯定与赞赏是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助推力量。此外监狱人民警察个人也应加大对警察心理学的学习力度,这不仅是对罪犯进行心理教育、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矫治工作的需要,也是监狱人民警察保持自身心理健康的需要,更是与家人形成良性心理互动的需要。

  (八)建立宣传报道机制

  司法部早在2006年就提出:“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完善外宣工作机制,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和网络资源,加大对先进典型的推广宣传报道力度,树立监狱劳教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因此,各监狱应加强宣传力度,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培养和及时发现先进典型,大力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广泛开展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活动,积极组织先进典型事迹报告团巡回演讲,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及时宣传在维护社会稳定、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教育改造等方面的先进事迹,增强社会对监狱工作的认识与理解,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树立监狱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提升监狱人民警察的社会地位。

  【相关文献】

  〔1〕突出科学发展主题

  提高监狱工作水平

  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王有仁同志在全省监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监狱工作研究,2011,(1).

  〔2〕王斌,孔彦铬.关注监狱民警心理健康〔J〕.中国监狱学刊,2005,(6).

  〔3〕何为民.罪犯改造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364.

  〔4〕司法部关于印发《2006—2010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篇三:监狱人民警察心理素质的内容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

  据调查,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警察身心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和工作任务的加重,我国狱警的身心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监狱警察的身心健康问题,直接影响政法队伍的稳定和战斗力。对于存在身心健康问题的监狱警察,政法机关应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措施,缓解警察的工作和心理压力,确保队伍的稳定性和战斗力,着力预防和解决监狱警察身心健康问题,把警察身心健康问题纳入队伍建设。

  一

  监狱警察身心健康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1.身体健康问题

  (1)患病人数增多。大部分基层警察患有疾病,且患病民警呈逐年上升趋势。

  (2)职业性疾病凸显。基层监狱警察除受到高血压、高血脂和脂肪肝等疾病的威胁和煎熬外,胃炎、胃溃疡、胆疾病、气管炎、腿疾病、偏头痛、腰肌劳损、心肌缺血、心律不齐等疾病多发,与职业特点相关的疾病不在少数。如基层监狱加班加点多,食宿无规律,患肝病、胃病的居多;生产一线的带班警察,常常在井下受潮气影响或顶烈日、冒酷暑,受空气和噪音污染重,患肺病和腰腿病的居多。

  2.心理问题明显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确实有不少警察存在一系列心理问题。据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警察由于心理问题影响了身体健康,70%的警察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和精神疲劳,这些情况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1)疲劳心理。由于压力较大,工作时间无规律,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不少警察患有“慢性疲劳综合症”。

  (2)自卑心理。一些年纪较轻的警察刚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自认为穿上警服很威风,时间一长,感到工作单调枯燥,理想与现实发生了很大差距。

  (3)侥幸心理。一些年龄较大、工作年限较长的警察,认为年龄大了,在政治待遇上没有什么奔头,工作责任心减弱,只求度日保平安,不求上进,存在着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

  (4)内疚心理。监狱警察整天忙于工作,占去了许多与家人团聚的时间,节假日又是场所安全“防护期”,影响了与家属子女的正常交流,家中的事务过多地依赖配偶和父母,造成对父母、夫妻间感情沟通不够,对孩子疏于管教的境地,内心产生了自责、内疚感。

  二

  造成监狱警察身心健康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高风险

  职业的危险性所引起的心理压力是最高强度的心理压力。

  2.超强度

  由于警力不足,警察经常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一些监狱警力配备偏低,缺口岗位任务由在职警察顶替,一些基层警察反映多年没有休过年假。警察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不仅带来心理上的疲劳,也导致机体功能紊乱、营养结构失调,甚至积劳成疾。

  3.地位不高

  部分监狱警察认为与其他政法干警相比社会地位不高。执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有效保障,自身尊严得不到有效维护,产生很强的挫折感。

  4.保障措施滞后

  有些在维护警察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机制相对滞后,对警察的心理疾病不能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有的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安排警察轮休。有的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必要的健身器材。

  5.家庭责任缺位

  由于工作性质所限,警察难以尽好丈夫、妻子、父母、子女义务,也难以解决住房、孩子入托入学等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导致心理失衡,影响身心健康。

  三

  调节警察身心健康的具体措施

  1.工作方面

  (1)成立由政工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心理跟踪小组,以谈心、座谈等形式,定期了解警察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心理问题,形成书面材料,监狱领导汇报,以便领导能够及时掌握情况,适时做出决策。

  (2)开展个别教育。针对发现的个别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确定教育对象,采取个别教育。在解决其思想问题时应紧紧抓住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深入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其成绩,调动其积极性,把思想工作做实、做细、做活。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

  我国目前还处于向工业化转型的时期,从一个农业大国发展为工业大国,同时,还包括城市化和现代化。而当前的转型主要是现代化,特别是法制和民主的现代化。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不仅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管理体制等制度发生变革,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情感心态、心理状况等也发生变化,随之产生的罪错结构亦有所变化。随着押犯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发展对监狱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广东省监狱管理局于2020年7月提出了监狱工作的“三个转型”,即从多元职能向职能专门化转型、从粗放管理向管理正规化转型、从传统管理向管理现代化转型。在转型期中,对监狱警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管理能力和提升综合素养。即监狱警察要具有现代思维、观念解放、视野开阔、具备现代刑罚执行的专业能力。如此高的要求,对本已压力过大的监狱警察更是雪上加霜,衍生出诸多心理问题。

  一、转型期监狱警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抑郁加强

  随着“三个转型”在监狱工作中的推进,监狱工作的复杂性、罪犯改造的反复性和监狱工作带来的不平衡感容易使抑郁加强。如果再遇到婚姻或教育子女的失败,并不能正确对待,则会把失败夸大,把失败看成是不变的、不可逆转。有的警察还会把这种情绪扩散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并用“我真无能”、“我真没用”等悲观而不正确的认知来分析和评价自己的失意,从而产生对自己全面否定的态度。

  (二)焦虑加重

  由于转型期的监狱工作对监狱警察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监狱警察除了原有的焦虑外还增加了对新制度新要求的适应焦虑。焦虑表现为持续的忧虑和高度的警觉,如时刻担心犯人会出现异常举动;有的表现为弥散性的、非特异性的焦虑,如说不出具体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还有预期焦虑,如担心自身素质不能适应越来越高的执法要求而头痛,尤其是个别老警察,担心利益受损,担心自己辛辛苦苦一大辈子却落个不尽如人意的结局而整天惶恐不安。

  (三)内心冲突强烈

  一个人在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内心容易产生冲突,而转型期监狱工作的特点使监狱警察比其他人更容易在工作中产生内心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人际关系的处理,付出与收获的对比等都会使警察内心产生冲突,转型期监狱工作对监狱警察的要求更加重了冲突的产生。

  (四)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中,监狱警察每天面对的是罪犯,警察对罪犯是单向的付出,而罪犯带给警察的大多数是灰色的情绪,罪犯一批批流水般刑满了,而警察还是围着“三大现场”转圈,时间一长,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监狱警察最大的职业烦恼不是较低的收入,而是缺乏工作成就感。当监狱警察把每天的工作变成单调乏味的职业义务和毫无新意的重复劳动,就会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和不断进取的信心,感觉生活空虚、无聊,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工作完全失去热情,甚至开始厌恶、恐惧,试图离开工作岗位,另谋职业。这种情绪又常常会在警察之间得到互相强化,从而影响整个单位的士气。

  (五)人际关系不良

  当人处在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失调的情绪状态下时往往会发生认知偏差,这时,个体倾向于对他人的意图做出消极的判断,从而相应地做出消极的反应。对于监狱警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不仅其工作的特点使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在工作中产生焦虑、愤怒、抑制等不良情绪,而且其角色的多重性(既是对罪犯的管理者,又是家庭关系的维系者,有的还是警务关系的协调者)也使警察们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出种种心理调节。因此,监狱警察容易在关系中表现出适应不良。

  二、转型期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可能使监狱警察的价值观趋于“一切向钱看”,组织纪律淡化;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特点,可能令监狱警察的思想受到不正确的误导,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怪圈,私欲膨胀;市场经济开放的环境,使监狱警察的自控能力受到新的挑战和考验。

  (二)社会认同感不足

  虽然监狱警察肩负着特殊人群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社会、服刑人员的家属等对其职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却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和认同,甚至得不到自己的亲人、朋友的理解。“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造成监狱警察的主观幸福感降低,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受损,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三)职业性质因素

  8小时的待遇,12小时的工作量,24小时的责任,“高负荷、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心理压力是影响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另外,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和社交圈子以及严重的心理污染更使监狱警察的心理处于失衡状态。

  (四)自身素质问题

  1.个性特征。个性特征是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既在心理过程中得以形成和表现,又对以后的心理过程的进行发生明显的影响。

  2.生活事件。在人的一生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生活事件,它们是导致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应激源。无论这些事件是积极的(如结婚、升迁)或者消极的(如亲人死亡、离婚),都需要个体做出种种心理调整以适应新的生活模式。在这种调整时期,心理问题容易产生。

  三、对监狱警察不良心理影响的应对措施

  (一)动态心理评估,掌握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评估是应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的过程。对警察进行心理评估的目的除了要为警察队伍提供合格的人才外,更要担负起对警察队伍的甄别的使命。通过心理评估,不仅可以了解监狱警察的心理特点,还可以根据其心理特点,结合人才测评的结果,提出最适宜的工作岗位建议。由于监狱警察心理素质的调查、建档工作是做好监狱警察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维护工作的前提,所以对监狱警察进行心理评估的同时还需要建立心理档案。另外,为确保心理档案的质量,评估的结果和提出的建议需由专业人士进行,为确保保密和保护个人隐私等问题,需由专人保管档案。

  (二)完善制度,降低警察的职业倦怠

  对于基层的监狱警察,长时间的工作、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和资讯环境等因素都增加了警察的职业倦怠。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使监狱警察的工作时间更为合理、分工责任更加明确、工作内容更加充实等的改善都能很好地降低职业倦怠。

  (三)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增强警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具有以下功能: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很多监狱警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见解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渐渐荒废,久而久之会使其对工作没有兴趣、成就感欠缺、责任心差,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因此,要结合现代管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监狱警察的能力水平和心理特点合理安排和调整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充分挖掘个人潜能,体现个人价值,增强自我效能感。

  (四)丰富业余活动,提高警察的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是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情感平衡①和生活满意度②。运动是个体宣泄和能量补充的过程,可有助于培养个体良好的个性、处世能力和人际关系。文娱活动也是一个宣泄内心情感和培养良好情操的过程,所以监狱应加强警察文体活动,丰富警察的业余活动,提高其主观感,促进其心理健康。

  (五)整合资源,培养警察应对心理危机能力

  整合监狱系统已有的人才以及社会的心理学专家的资源,培养监狱警察应对心理危机能力,使其学会自我调节。

  (六)加强心理训练和教育,提高警察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训练和教育在国外已进行了很多年,美国警察心理训练最近几年发展更快,主要包括健康的自我概念、积极的性意识、成熟的价值系统、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角色心理、良好情绪、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以及社会心理方面的训练。我国学者认为心理训练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培养心理品质,也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使警察获得某些特殊心理品质;二是,提高心理品质,即在心理选拔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法使警察心理品质有较大的提高,接近或规定标准的过程。通过心理训练和教育,提高警察心理健康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根据监狱警察所应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标准,制定完备的心理训练内容,一般包括认知能力的提高、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良好意志品质的增强、人际关系的协调、职业意识的养成、职业心理压力承受能力的提高等。

  2.根据每位监狱警察的工作实际和心理状况,制定心理训练计划,并根据受训者的职位、岗位等因素对各项内容制定科学的训练标准。

  3.积极创造成长机会,拓展成长空间。积极为监狱警察创造外出学习、培训、参观等机会,不断促进其自身成长,提高其职业素质,从而拓展其发展空间,使其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既可以进一步强化其进取精神,消除职业倦怠,又可以使监狱的罪犯改造工作更上一层楼。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

  监狱警察的工作职责决定了监狱警察每日打交道的人群是各种各样的罪犯,承担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刑罚执行的重要使命。在常人的眼中,监狱警察的形象是高大的、威严的、强势的,这也使人民群众对于警察带有很强的信任,相信他们随时可以救助人们于危难之中,面对各种困难和灾难,警察都能挺身而出,与违反犯罪分子斗争,但是人们也常会忽略一点,警察也是人,他们和普通人一样,都脆弱的一面,也会有困惑和心酸,也会被各种情绪问题所困扰,这就是警察所要面对的心理问题。而监狱警察,面对特殊的工作职责和负责的工作环境,心理健康问题更加重要。因此,保障监狱警察心理的健康问题,对于实现国家的稳定和刑罚的执行,是具有重大作用的,具体表现为:

  一、有利于国家刑罚权的实现和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建设

  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刑罚执行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五大程序。分别由我国的公安机关、检查机关、法院和监狱机关来执行。这些机关一起构成了我国的司法体系。所以,站在刑事诉讼程序的角度,监狱警察机关承担着执行这一重要的最后一项工作。我国刑事司法的工作目标就是预防、惩治违法犯罪活动,而监狱的工作目标的教育和改造罪犯成为一名守法公民,从而降低重新犯罪率。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工作,仅仅是刑事司法程序的钱半部分,最重要的后半部分就是刑罚的执行工作。刑罚执行可以将法院最终的判决,由纸面的文件,变成现实的惩治,实现刑事司法的重要意义。监狱警察的职责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做到爱憎没分明,克服一切困难,不怕危险等较强的政治素养和科学的政治立场。监狱特殊复杂的工作环境,对于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要求更强、更高,因此,保障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完成国家刑罚执行的基础之一,也对整个监狱警察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完善罪犯的改造

  管理监狱、刑罚执行和改造罪犯是监狱警察重要工作任务。监狱工作最重要的目标是惩罚和改造罪犯,最终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这就要求监狱警察将教育和改造相结合,从而从根本上降低重新犯罪率。想要实现教育和改造罪犯,不仅要改变罪犯原有的不良风气和不良习惯,还有运用监狱法中规定的监狱管理方式,有效实现监狱对于罪犯的教育和改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监狱的监管就不仅仅是监管罪犯,还有改变罪犯的思想,教会他们树立新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除了生活上的恶习要改变,还有教会他们可以谋生的生活技能,让他们回归社会的时候可以自食其力。可以说,罪犯的改造是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不仅要求狱警对罪犯要严格的管理,还有针对不同罪犯的犯罪类型,性格特征等方面,运用各种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做好罪犯的“教师”,重新塑造罪犯的灵魂。监狱警察的工作相对来说是高风险、高对抗性的,因此监狱警察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也很大,休息时间比较少,工作强度大,持续处于紧张、焦虑、烦躁,造成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原来依靠大嗓门和警服实现改造罪犯的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监狱对于改造罪犯的要求。因此,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得到关注和重视。

  三、有利于有效应对罪犯各方面的变化

  现如今,社会形势不断变化,罪犯的犯罪类型也发生巨大变化。智能型、科技型等高智商犯罪比例不断升高,很多罪犯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钻法律的空子,不能正确的对待法律的要求,用“维权”等借口幌子,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这一变化,增大的监狱对于罪犯的教育和改造困难,而对于监狱警察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提高,还要求监狱警察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和改造罪犯这一要求。

  四、有利于从根本上降低罪犯的重新犯罪率

  目前,监狱教育和改造罪犯效果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而这一标准对于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降低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不仅可以大幅度的减低社会的不安分因素,也是罪犯改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教育和改造罪犯,不仅是日常对罪犯的管理,矫治罪犯的心理问题也是重要手段。在这一个教育和改造的过程中,如果监狱警察自身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更谈不上去教育和改造罪犯了。可以看得出,监狱警察承担的职责如此重要,除了掌握法律知识,也有具备较强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合格的监?z人民警察。

  五、有利于对抗监狱人民警察特殊的工作性质所带来的负面冲击

  监狱警察的工作环境是比较复杂的,他们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监狱警察的工作环境极其复杂多变,常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的冲击。罪犯是社会黑暗面的浓缩,他们身上有一些社会的不良风气,不好的生活习惯,往往在服刑初期,他们依旧带着这样的风气和习惯,也有可能将这样的不良风气带入到监狱警察的队伍中去。可以这样说,监狱警察的工作环境是处于不利位置的,风险极高,常人不能理解的。当然,这样的不利环境,不可以成为个别监狱警察违法犯罪的理由,一旦涉及到罪犯管理的问题,监狱警察依然要严格的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依法执法,运用法律思维,法制心理来调解日常的工作。但是,积极的开展监狱警察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和防止监狱人民警察不良心理问题的一项有效手段。

篇四:监狱人民警察心理素质的内容篇五:监狱人民警察心理素质的内容

  

  。

  一、新形势下监狱人民警察的标准和要求

  (一)政治可靠。这是对监狱人民警察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新时期,监狱人民警察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树立牢固的政治信念,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观点,严明的政治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结合本职工作实际,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开展各项监狱管理工作,而且要有忠于祖国和人民,献身监狱事业的敬业精神。

  (二)作风过硬。监狱人民警察的的工作非常辛苦,常常要超负荷工作,也易受社会物质、金钱等诱惑。这就要求其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都要过得硬。既应具有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和刚正不阿、秉公执法的工作态度,又应具备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和争创一流、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顶住来自各方面的物质、金钱的诱惑。

  (三)改革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监狱管理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打破了工作原有的格局和模式,这就要求监狱人民警察敢于发现、探索、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要有改革创新意识,敢为人先,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开创监狱管理工作新局面。

  -可编辑修改-。(四)锐意进取。新世纪赋予的历史重任决定了监狱人民警察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超前意识,自我加压,且不能得过且过,自我满足。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因此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又必须放眼未来,敏锐把握监狱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工作方法,更新工作观念,不断提高工作管理水平,始终有条不紊地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

  (五)廉洁自律。作为监狱人民警察要自觉做到廉洁,要自觉主动接受来自党内、群众舆论等各方面的监督,广泛倾听意见,集思广益,谨慎为党把好关,为民用好权。在执法执纪上,要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力排干扰,不徇私情,保持廉洁。

  (六)业务精通。一个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必须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同时还必须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具备综合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勤于思考,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好关键性问题,做好本职工作。

  二、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

  做一名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要从全面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做起。监狱民警的整体素质是监狱管理机关性质、宗旨、方针、路线的集中体现,是其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少数干警观念陈旧,服务观念淡薄,-可编辑修改-。以管人者自居,好以行政命令,人情关系等制约法律执行,还没有完全达到执法行为公开、公平、公正和执法手段科学高效。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行为还大量存在,甚至执法犯法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一切严重影响了我们队伍的形象。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就必须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体能素质。

  一要提高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人民警察必备的首要素质,是警察素质的核心,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政治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等内容,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权意识,以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为献身监狱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要提高业务素质。即从事监狱管理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治理整顿,在新旧体制交替的形势下,社会上不安定因素很多,具有突发性、多变性和反复性的特点,任务重难度大,这就对警察的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了解本专业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掌握本专业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全面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熟悉相关的警察技术、法律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以及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基-可编辑修改-。础知识,使自己成为政治可靠、业务精通的复合型人才。

  三要提高文化素质。文化知识是人类从事任何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是指挥和力量的源泉。文化素养决定文明素养,文明素养决定警察的基本素质。做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加强文化修养,成为知识型的警察,是适应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是对付智能犯罪的需要。21世纪的警察,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立场,还必须具备丰厚的文化素质。

  四要提高科技素质。新世纪的监狱管理工作,监狱人民警察要改造各形各色的罪犯,必须要熟练地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及时了解最新科技信息,掌握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五要提高心理素质。警察的心理素质除具有普通人的心理特征外,还要具有其特殊的职业心理要求与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勤奋、勇敢、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精益求精的技能,高度警惕、果敢顽强、临危不惧、献身于监狱事业的精神,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多谋善断的分析、研究、处理问题的能力,高度的协调、指挥、组织管理及良好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

  六要提高体能素质。身体素质是人的其它素质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活载体,它虽然是人生俱有的自然素质,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生活的烙印。警察的职业性质,需要经-可编辑修改-。常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处于危险的境地。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沉着机智、多谋善断的心理素质,还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斗志;既能适应激烈的竞争、工作生活的快节奏,又能善于放松、调节,使身体处于合理、和谐的最佳状态。以适应监狱管理工作履行职责的复杂性、艰巨性的需要

  多少个春秋在监狱人民警察的忙碌中带走,多少个年华化成岁月的年轮留下监狱人民警察的人生足迹。当披星戴月的天边一轮朝阳蹿出东方弥漫整个清晨时,监狱人民警察开始了一天的繁忙工作,他们穿梭于狱园的每个角落,往来于罪犯的改造场所,那双犀利的眼睛观察着每个罪犯的情绪与举动,时刻警惕着监狱场所的安全与稳定,“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还要提高警惕”成为监狱人民警察工作的真实写照。

  一年四季,不管风霜雪雨,酷暑寒冰,监狱人民警察像松树那样挺拔,战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夏日炎炎,骄阳似火,他们与罪犯促膝谈心,了解罪犯的改造动态,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那迟到的心田,一次次谈话,一次次教诲,春风化雨,将迷惘的心灵矫正走向金光大道。冰冻三尺,寒气袭人,监狱人民警察以温暖的胸怀,撒下真爱的种子,让那些扭曲的-可编辑修改-。心灵在圣火中重铸,在守望中走向人间正道,重获新生。

  夜色浓浓,监狱人民警察在星光的陪伴下,谈话查铺,不辞劳苦,他们乘着夜色默默无闻地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保驾护航。阳光下,离不开他们的身影;灯光下,留下他们谆谆教诲的耕耘,他们像松树那样“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

  放下手中“呐喊”的笔,我一直思索着监狱人民警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的精神才能体现出监狱人民警察“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种崇高精神,这时我想起了松树,松树不管在贫瘠的土地,还是在肥沃的田野;无论狂风暴雨,还是暑热冰雪,他们既不需要人来施肥,也不需要人来灌溉,俨然挺拔,依旧将绿色无私地奉献给大地,奉献给人类的美好家园,这种精神正是监狱人民警察的精神,监狱人民警察的精神无愧为“松树精神”。

  中流砥柱卫家邦,国赖典刑惩猖狂。

  狱苑新风君应看,警容翻覆慨而慷。

  二

  -可编辑修改-。今朝妙施回春手,非凡气度岂俗流?

  昔有华佗济当世,比术攻心胜一筹。

  三

  与谁共唱高山曲,时不我待水流西。

  俱是长江升腾浪,进海伏龙唤子期!

  -可编辑修改-。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可编辑修改-

篇六:监狱人民警察心理素质的内容

  

  谈监狱人民警察职业素质

  警察是代表国家依法对社会进行管理的武装行政力量。监狱警察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惩罚和改造罪犯。监狱人民警察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罪犯的改造效果,所以加强政治素质修养,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并在强健的身体素质和过硬的警务实战技能的基础上,运用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地开展监管工作是每个监狱警察的责任。

  标签:监狱;警察;素质

  2008年12月17日,河南省平原监狱141名犯人自发请求,为一名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的监狱警察开追悼会。他们出钱请人帮忙购买花圈,并在这位警察的灵堂前长跪不起,痛哭流涕。大家试想,警察与囚犯,执法者与被执法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本就是一对天生的矛盾体,可在这里却唱出了一曲和谐赞歌。究竟是什么原因二者相处得那么融洽?是高墙的压制?是严格的法律?是严厉的改造?相信以上因素都或多或少起着其应有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肯定现代监狱内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的完美结合才是上述一幕出现的根本。在这位警官身上体现出我们警察所拥有的人性的本善、人格的尊重、人文的关怀,彰显出警察无私的奉献和高尚的素养。

  警察是代表国家依法对社会进行管理的武装行政力量。中国古语中,戒之以言为之“警”,见微知著谓之“察”,“警之于先,察之于后”,充分说明了警察的任务。正如恩格斯所说,警察同军队、法庭、监狱及有关行政管理机构一起构成国家机器,……国家不能没有警察。作为国家意志体现的执法者,警察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执法的效果和效率。我国人民警察警种之一的监狱人民警察是惩罚改造罪犯,对罪犯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维护监狱安全稳定的主体,新时期现代化监狱的发展对监狱人民警察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加强政治建设,练就过硬素质

  政治素养是一名警察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的根本反映。江泽民书记曾经说过,“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坚定的政治素养是做好警察工作的基石。这就要求我们,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更新和完善依法治监的工作理念,与时俱进,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真正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努力工作。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作为担负刑罚执行任务的监狱人民警察必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干警政治觉悟存在缺陷,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对于监狱的发展战略认识不足,爱岗敬业精神有所退化,对待工作缺乏理性思考,得过且过,缺少主动性。为此,每一位干警必须端正思想,坚定理念,加强学习,以自身水平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为基础,树立为监狱事业奉献终身的事业心,加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练就过硬的政治素质,更好地开展监狱工作。

篇七:监狱人民警察心理素质的内容

  

  现代监狱监管安全和警察素质

  监管安全在现代监狱制度中具“中枢神经”

  之地位,动一发而牵全身。没有监管安全,监狱刑罚制度的执行、监狱行刑秩序的维护、监狱教育制度的落实、乃至改造质量的提高和“首要标准”

  的贯彻,都将无从谈起。建国六十余年来监狱工作的实践,证明了监管安全在确保监狱工作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监狱人民警察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监管安全制度执行,关系到罪犯改造的成败。全面提高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素质,是我们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是我们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监狱工作的需要,更是推进现代安全监狱工作的需要。因此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素质是维护监狱监管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监狱监管安全的维护

  监管安全是监狱法治化建设在监管安全制度中的直接体现。法治是监狱工作之魂,贯串于监狱工作的全过程。监管安全制度,作为现代监狱制度之“重心”,必然融合和体现为以法治之理、以法治之律的法理精神及其内涵与特征的制度。

  监管安全制度应是发展俱进的制度。罪犯押犯构成的新情况、新特点,引发的将是监管安全工作的新情况与新特监狱工作的高标准、严高求,也必然将监管安全制度推向新的建设高度。监狱信息化手段等监控技术的广泛运用,必然导致监管安全制度在现代科技下的变革,以适用现代监管环境下监管安全的新特点与新要求。这必然要求监狱人民警察的素质不断发展提高。

  在监管安全具体的工作中,为保证监管安全的实现,在具体到岗位,具体到警长,具体到民警时,所具体应当执行的制度及其执行制度的规范、标准与要求,是不够清晰的,也是不够完整的,监狱民警更多的是凭意识,凭经验凭直觉,还有的是监狱民警的自觉性与责任

  性使然执行着监管安全的制度,尚未形成为一种规范性执行制度的程序与具体的要求。监管安全制度的专业化取决于队伍建设的专业化,没有队伍建设的专业化,也就难以有监管安全制度的专业化。而队伍建设的专业化问题,却非是一蹴而就之事,还有许多艰难之路要走。

  二.监狱人民警察的素质现状

  近年来全国监狱系统坚持从严治警、依法管警、素质强警、切实保障的方针,大力加强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队伍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建设水平稳步提升,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作风严谨、具有强大战斗力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全面形成。然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教育理念、教育科目、教育体制及政策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育体制有待健全,教育理念存在偏差。监狱系统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只是临时性的、阶段性的,往往是为了迎接考核验收而突击培训,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监狱应当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制度,保证警察素质教育的连续性、渐进性,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许多警察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片面主义和形式主义两种错误倾向。在错误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素质教育必然走上应试教育的歧途。

  (二)教育科目结构不全,考核标准不尽合理。教育内容的选取缺乏系统性,不具针对性,只注重书本上理论知识,缺乏工作上的实际应用。实践中对素质教育成果的考核形式以书面考试为主。不同职务和岗位的人需要的专业知识不同,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掌握知识的能力也不同,那么使用统一试卷统一标准考核不同的人显然有失公平,甚至连开卷考试这种形式本身就是走过场,根本不能真实考察每名警察的综合素质。

  (三)优秀教官严重匮乏。监狱系统需要一支知识渊博、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经验丰富的教官队伍。然而警察队伍中具有硕士以上

  学历的警察人数太少,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同时有监狱基层工作经验的警察更是凤毛麟角。临时性地借调具有专业特长的警察充当教官理论水平不足;聘请高校教师承担素质教育重任又没有监狱实践工作经验。如何在监狱系统内部挖掘培养高素质的教官是当务之急。

  三.监狱人民警察素质的提高

  一个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修养;过硬的业务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及过硬的警务实战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合理的文化素质。(一)是要确立“职业至上”的理念。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使广大监狱民警做到在政治上清醒,立场上坚定,能够经受住各种外来诱惑和考验;加强对民警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教育,着力培养监狱民警爱岗敬业意识,倡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充分运用舆论手段,弘扬先进典型,加强对监狱民警的使命感、光荣感教育,强化职业自豪感。

  (二)是要确立“人本管理”的理念。广大监狱民警不仅是监狱工作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只有监狱民警素质的提高,才会有工作思路的创新、工作效果的超越。要以最大限度调动监狱民警工作积极性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监狱民警的主观能动性,尊重监狱民警的首创精神;要以发扬团队精神为着力点,致力营造团结互助、和谐共进的工作氛围;要以追求绩效为根本点,改变以罚代管、以罚代教、行政命令等方法,努力构建刚柔相济、宽严有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向互动的新型管理模式。

  (三)是要确立“学习为本”的理念。时刻牢记“今天的学习,就是明天的生存”的道理,逐步养成“终身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习惯。通过构建学习型监狱等活动,以开放式的学习资源、团队式的学习组织、多形式的学习载体为依托,以强有力的学习

  机制为支撑,组织和激励监狱民警不断开辟知识学习新领域、理论研究新境界,使监狱工作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迈向现代。

  (四)是要确立“敢为人先”的理念。当今社会及监狱事业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这就要求监狱民警牢固树立领先率先意识,敢于否决自我、勇于超越过去,坚持高标杆定位,做到改革先人一筹,发展快人一步;要抓住机遇,主动参与竞争,迎接各种挑战,在困难和压力中求生存,求突破。五是要确立

  “创新发展”的理念。要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来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在创新中赢得机遇,在创新中谋求发展;要敢于破除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小进即满、固步自封的观念和思想,瞄准更高更快的发展目标,推动实践创新的新发展。

  (五)人才资源引进上,要继续开展公开招警,进一步拓宽人才资源引进渠道,要根据不同岗位职能的需要,引进高层次、专业性的人才;要继续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进一步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均主义等陈旧观念,;在人才培养提高上,要结合创建学习型监狱机关和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活动,进一步加强监狱民警的教育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要从以学历教育为主向岗位培训转变,从应急性、临时性教育培训向系统化、专业化教育培训转变,从基础性教育培训为主向职业化、专业化教育培训转变;培训的方法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网络教育、挂职锻炼、轮岗交流、考级考证等,提高实效性。四是在人才激励政策上,一方面要参照社会上年薪制、职位奖励、物质奖励等办法提高人才的政治、经济待遇,实行富有吸引力的人才激励政策;另一方面,要把人才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制度中解放出来,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引导人才向第一线集聚,充分释放他们的履职创新潜能。

推荐访问:监狱人民警察心理素质的内容 人民警察 监狱 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