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6篇

时间:2023-08-10 18:27: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们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对这一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是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坚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基本要求;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体现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一、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下,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选择;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价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哦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面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

  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替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方面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篇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

  

  现阶段的基本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走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和民生的持续改善及提高。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以供大家参考!

  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共产党员最基本的素质和要求。我办以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制定了学习计划,要求每周星期一集中学习一次,每周自学不少于两次,每个干部学习笔记不少于10000字,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市委实施“三大战略”、构建“三大支撑”总要求和县委提出的“1342”发展战略。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行能力建设,严管干部、善待群众,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委和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促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我办坚持开展保持党员的纯洁性教育,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持政治原则,恪守政治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和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教育我办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的理想,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倡导树立只争朝夕的责任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全力推动移民工作任务落实。

  一、认真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闭幕后,我办及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党代会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特别是深刻领会把握“一项重大使命”、坚持“八个发展取向”、实施“十大重点行动”的现实内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就学习党代会精神做了专门安排部署,要求办领导带头学习、贯彻和落实大会精神。全体党员职工在学深、学透、领会掌握报告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紧密联系实际、调整完善发展思路上下功夫。一是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大会的主题,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的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二是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过去五年全省发展取得的成就和未来五年面临的机遇挑战,不断加深对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建设美好新甘肃”、“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三是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未来五年全省发展“五注重、五统筹、四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方向和任务。四是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未来五年全省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牢牢把握“一项重大使命”、始终坚持“八个发展取向,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努力实现“三个翻番、六个提升、两个接近、一个缩小”的目标.五是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未来五年全省发展的重大部署和举措,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二、认真学习市第三次代表大会精神

  我办紧紧围绕全市“全力实施城乡融合、工业强市和生态立市战略”的“三大战略”,专题学习武威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把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

  来,按照会议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以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激发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根据会议精神,一是认真梳理各自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找准工作不足,提出具体措施;二是超前谋划抓落实。把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与超前谋划明年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吃得透、想得清、理解明,积极研究、提前谋划好明年的工作;三是破解难题抓落实。正视差距,认真研究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实际困难,竭力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在破解难题中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四是转变作风抓落实。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升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以过硬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五是加强廉政建设抓落实。严肃党的政治纪律,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营造风正、气顺、劲足的干事创业环境。

  三、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造争优活动

  按照中央、省、市、县的统一部署,我办圆满完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建立了长效机制。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总体目标,坚持在我办开展创建先进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提升了服务质量,改进工作作风,激励每个干部要进一步立足本职,在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中积极创先争优。要时刻牢记

  “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掌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理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理论知识。要时刻牢记“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留什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自觉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做自己的工作,为加快我县移民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党章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党的基本路线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中共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xx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党的基本路线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改革开放应当大胆探索,勇于开拓,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在实践中开创新路。

  1、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5、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6、转变政府职能

  7、“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8、理顺分配关系

  9、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0、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2、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3、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共产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就要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具体地体现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共产党员实实在在地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去努力,才能切实保持先进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执政的共产党真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保持其先进性;共产党员应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自觉地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完善宏观调控

  转变政府职能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理顺分配关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20xx年3月4日,中共中央、xx、xxxx在北京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听取了大家的建议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都热爱和平,真诚希望维护和享受和平,更希望自家骨肉兄弟能够和平解决自己的问题。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这是我们始终坚持为实现和平统一而不懈努力的根本原因。

  第三,贯彻寄希望玉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xx”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xx”分裂势力越是想把台湾同胞同我们分裂开来,我们就越是更紧密地团结台湾同胞。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尊重他们、信赖他们、依靠他们,并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千方百计地照顾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

  第四,反对“xx”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任何人要危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13亿中国人民坚决不答应。在反对分裂国家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决不会有丝毫犹豫、含糊和退让。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核心。

  第二,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总目标。

  第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要求。

  第四,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任务。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xx大政治报告指出:“我们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加强国际合作,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对于恐怖主义,第一,恐怖主义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它有复杂而深层次的原因;第二,以暴治暴,用军事手段打击和压制恐怖主义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才是根除恐怖主义的根本途径。

  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础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不移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各项制度,严格按党员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认真履行党员义务,严于律己,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坚决遵守党的纪律。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时刻牢记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打造弓长岭区农村公路“畅、洁、绿、美”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1.努力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要自觉学习政治理论,不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来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武装头脑。

  2.牢记宗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始终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明确职责,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增强工作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心,努力钻研本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做好本职工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努力打造弓长岭区农村公路“畅、洁、绿、美”的出行环境。

  4.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保持和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原则、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篇三: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篇四: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

  

  党的基本路线

  党章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党的基本路线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中共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

  开放,自党的基本路线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改革开放应当大胆探索,勇于开拓,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在实践中开创新路。

  1、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5、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6、转变政府职能

  7、“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8、理顺分配关系

  9、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0、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2、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3、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篇五: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

  

  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完善宏观调?控

  转变政府职?能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理顺分配关?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在对?台办公室举?行的新春茶?话会上提出?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台湾独立”的言论和行?动,都应坚决反?对;主张“分裂分治”、“阶段性两个?中国”等等,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应坚决反对?。(2)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不持?异议。但是,反对台湾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3)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在和平统一?谈判的过程?中,可以吸收两?岸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作为第一步?,双方可以先?就“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4)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5)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不主张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继续长期执?行鼓励台商?投资的政策?。继续加强两?岸同胞的相?互往来和交?流,增进了解和?互信。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6)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7)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一?切正当权益?。欢迎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同我们交换?有关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的意见,也欢迎他们?前来参观、访问。(8)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可以共商国?是,也可以先就?某些问题交?换意见。中国人的事?我们自己办?,不需要借助?任何国际场?合。

  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2005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听取了大?家的建议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玉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

  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们党?和国家依据?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特点,为发展我国?对外关系而?制定的。它集中反映?了我国的国?家利益,也服务于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有丰富?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核?心。第二,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总目标。世界和平是?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各国人民?前途、命运之所系?。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霸权主义和?侵略扩张始?终是造成地?区和世界紧?张局势、冲突和战争?的主要根源?。为了维护和?平,我们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原则立场?,我国也永远?不称霸,不谋求扩大?势力范围。和平与安全?同裁军与军?控是不可分?割的。我国一贯反?对军备竞赛?,主张裁军与?军控,积极参加国?际社会的裁?军努力,并提出了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裁军?与军控原则?。我们主张两?个军事大国?应继续率先?大幅度裁减?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停止试验、生产、部署太空武?器和其他尖?端武器,为世界全面?、普遍裁军创?造必要条件?。同时,为了减少和?消除地区紧?张局势和冲?突的根源,我们主张通?过和平谈判?协商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我国有限的?军备完全是?为了正当自?卫的需要,我国从未侵?略、威胁过任何?国家,也从未侵犯?过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或以不平?等关系强加?于任何国家?。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所起的作用?,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扬。第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要?求。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千?差万别。在这样一个?高度多样化?和多元化的?世界上,建立和谐的?国际关系,使各国友好?合作,和平共处,就必须遵循?“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解决国?际争端和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根本准?则。我国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之一,始终以恪守?这些原则为?己任,并在此基础?上,同世界各国?保持和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第四,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任务。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不但要在政?治上进行交?往,而且要在经?济上保持密?切合作。我国重视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重视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出:“我们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加强国际?合作,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对于恐怖主?义,第一,恐怖主义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它有复杂而?深层次的原?因;第二,以暴治暴,用军事手段?打击和压制?恐怖主义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才是根除?恐怖主义的?根本途径。

篇六: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

  

  中共八大的经济方针

  在经济建设方面,强调要从国家的财力物力的实际状况出发,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管理体制方面,要求适当扩大地方管理权限,并调整一些经济管理体制。大会肯定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即:国家与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个体经营、自由生产和自由市场作为补充。

  (一)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

  1.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建设的速度、规模以及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何协调的问题。1955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冒进情绪。中共八大把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作为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综合平衡首先是全面地、整体的平衡,制定计划既要宏观控制,又要微观控制,要做到财政收支平衡、银行信贷平衡、物资供应平衡三大平衡。经济发展坚持农、轻、重的发展次序,注意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做到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中央工业与地方工业、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洋法生产与土法生产五个方面的并举。发展农业是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出发点和基础。

  2.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对商品和商品交换问题发表了系统的见解。毛泽东认为,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不仅是资本主义及以前小商品生产的重要经济规律,也是社会主义生产的重要规律,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仍起广泛作用。毛泽东从经济规律的相互联系中研究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显然已经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也更加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对于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

  1.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要在中国实现工业化,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关系的问题。为了迅速实现中国的工业化,中国在1953年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就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

  以重工业为主,同时注重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正确处理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比例关系,这就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2.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

  1949年12月,周恩来在论述工农业关系时指出,工业领导农业,工业离不开农业而且要以农业为基础。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经济建设要以重工业为中心,但同时必须注意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后来,毛泽东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明确“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1962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以农

  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并把它确定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其基本内涵就是使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这个总方针的提出,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深化。

  (三)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考。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构想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1956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进行了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提出了不少正确的政策思想,为1978年开始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毛泽东年代关于这方面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毛泽东阐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问题。在纠正1958年出现的“共产风”过程中,毛泽东指出,商品生产不能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不久,他又强调要重视价值规律。指出价值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我们对于社会产品,只能进行等价交换。不能实行无偿占有,违反了它,就会碰得头破血流。

  此外,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在1956年底都谈到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条件下,可以允许一部分私营经济的存在,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邓小平等提出合作社可以对生产队实行“包工、包产、包财务”,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大的集中,小的分散”,在生产资料处理可以实现“主要公有,次要私有”。在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一些农村出现了“包产到户”的做法,刘少奇、陈云、邓小平、邓子恢等以不同的方式表示肯定,予以支持。邓小平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当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要让它合法起来。

  第二,关于管理体制改革。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了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的问题。中共八大后,在周恩来、陈云主持下,完成了关于工业、商业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文件的起草任务。其基本方针是分级管理,逐步下放,重视综合平衡,处理好下放后的人、财、物和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的协调关系,破除和修订某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更好地促进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心内容和总的精神是适当调整中央同地方、国家同企业之间的关系,把一部分工业管理、商业管理、财政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地方行政机关和工矿企业,以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毛泽东肯定了鞍山钢铁公司“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经验,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实行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三结合。

  2.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构想

  陈云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以国家的计划生产为主体,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在市场方面,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市场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

  (1)主要矛盾的概念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表述为: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2)提出主要矛盾的原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表述,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现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由于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虽然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二是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文化水平也落后于发达国家,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再加上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比较低。所以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经济建设(即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中心。其它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争取加快发展速度。

  (3)认清主要矛盾的重要性

  党的反复强调说明了党对现阶段中国国情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主要矛盾决定中心任务,认清主要矛盾十分重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贯穿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和全国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根本改变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最低阶段也是最不发达的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很突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很文化的需要还不能很好的得到满足。

推荐访问: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 方针政策 党和国家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