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融合发展【三篇】

时间:2022-04-18 09:55:02 来源:网友投稿

《战略:一部历史(全2册)》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的图书,原著英国劳伦斯·弗里德曼,由王坚、马娟娟翻译。全书分起源、武力的战略、底层的战略、上层的战略、战略理论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新战略科学、伪科学、歼灭战或消耗战、头脑,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融合发展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融合发展3篇

【篇一】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融合发展

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下的乡村振兴之路

钟怀宇[1]

【期刊名称】《《先锋》》

【年(卷),期】2019(000)008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条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必然是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和目标,都必须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下才能达到。

【总页数】2页(P.46-47)

【关键词】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治理体制; 乡村振兴战略; 家庭农场; 产业兴旺; 空间发展规划

【作者】钟怀宇[1]

【作者单位】[1]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422.6

【相关文献】

1.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J], 马晓双; 金丽馥

2.走好浙江乡村振兴之路谋好城乡融合发展新篇 [J], 车俊

3.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J], 赵冰琴; 吴丽霞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阜宁城乡融合发展r——从农业现代化视角看城乡融合 [J], 王晓艳

5.乡村振兴视角下县域尺度城乡融合发展评价研究 [J], 曾雯; 张小林; 李智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篇二】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研究
作者:郭毅飞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29期

        摘 要: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是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及方式等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基本原则。本文是对巩义市统筹城乡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在分析巩义市城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找出适应巩义市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思路,构建巩义市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指标体系。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巩义市城乡规划一体化、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巩义市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9.008

        0 引言

        农村地区的退化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一旦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达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考虑和促进农村地区的复兴。国外所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促进农村复兴的措施,以促进城乡地区的均衡发展。在中国,“三农”问题对国民经济和人民幸福至关重要。2019年5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指出,建立农村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体制制度、机制和政策是农村复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体制保障。

        河南省作为中国粮仓谷物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的四分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说:河南农业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家基本粮食生产基地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粮食安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治理、体制保障和深化改革与脱贫攻坚等,需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三农”工作必须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框架内全面规划和实施。巩义市2018年城镇化率为57.93%,本文以巩义市为例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契合国务院发布的拟为在城市和省两级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国家试点地区提出了一些想法,为河南省其他市县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借鉴。

【篇三】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郑海霞

【摘 要】摘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了我国现阶段重要的发展目标。本文主要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为我国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名称】《吉林农业》

【年(卷),期】2019(000)019

【总页数】1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路径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明确指出要解决好农村民生问题,将“三农”作为现阶段全党工作的中心。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缓解城乡发展矛盾的重要途径,其以城乡融合和农村现代化发展为终极目标,探索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路径,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引领农村建设具有现代作用和引领价值。

1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

乡村振兴是我国政府现阶段的工作重心,以其为视域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需要以城乡发展共存共融、互惠共生为基础,系统筹划乡村和城市在生态、社会、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等领域的协同发展,构建城乡平等、互惠合作的发展模式,实现乡村和城市共赢格局,推动我国社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2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

2.1 建立经济共荣利益体系

经济共荣主要是指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构建一种共同繁荣、利益互动的经济关系,促进社会财富分配趋于均衡共享、公正公平方面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稳步前行。要发挥农村乡土资源和生态优势,利用城市的基础设施、市场、人才、技术以及资金优势,形成城市产业与乡村特色的联动格局,加速乡村和城市在人才、资源以及信息等方面的合理流动和有效互动,构建分工合理、资源共享的生产价值链;深化城乡产业合作,积极发展集群化产业,促使乡村和城市形成集群化产业空间,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精确把握关联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状况,形成城市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积极开发乡村优势产业,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

2.2 建立共享政治体系

政治共享主要是指突破以往城乡政治格局,改变“城强乡弱”局面,对政治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乡村与城市政治利益均衡、政治权利合理的全新政治关系。构建科学的乡村城市政治分配格局,完善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真正实现政治资源高度共享;以乡村的经济发展为需求,从高校中吸纳优秀毕业生到乡村任职,强化党组织建设,将党的引领作为振兴乡村的重要推动力,构建与城市社区党组织共同发展的组织动力;坚持居民自治原则,以监事会、理事会和议事会为重要依托,构建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的服务平台,形成合理科学的城乡政治布局。

2.3 建立共融文化体系

文化共融主要是指突破以往城乡文化完全隔离的局面,坚持乡村和城市践行渐进融合、共同生存、相互认同的文化发展途径,进而形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文化共同体,明确城乡文化发展价值取向。从历史记忆角度分析,要深化城乡文化认知,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具有延续性和同源性,在文化共融中,需要以包容的心态认识乡土记忆和乡土文化,通过道德讲堂、文化讲堂等形式,讲清楚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城乡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提升城乡居民对城乡文化价值性和同源性的认同;要以创新思维审视和再现城乡文化记忆,以城乡文化建设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充分融合,实现城乡文化延续性和同源性的发展思路;从文化现实角度分析,要以文化共存为精神指引,构建文化服务机制,支持各个社区建立文艺团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基层群众与党员干部互动联系,将群众干部置于城市文化和乡村文明中,实现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交流,在交流中确认文化共存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4 建立共建治理体系

建立以及完善社会共建体系,其主要体现在主体选择、治理方式以及治理内容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现实挑战和时代机遇,抓住发展与变革的关键点,形成完善的城乡社会共治体系,为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在治理内容层面,要构建全面的内容体系,把握不同层次、多种领域和各子系统的社会问题,权衡乡村和城市在文化、经济以及政治等领域的结构安排,给予乡村发展在人才培养、资金融通和制度供给方面以关注;在治理方式层面,需要深化乡村自主管理,给予基层以足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降低治理成本的同时,提升自治质量和效率,同时,要注重加强德治教育,通过学习交流、宣传教育以及道德评选等活动,在城乡之间构建道德新风尚,提升居民的德治意识;在治理主体层面,需要发挥基层群众的共治作用,加强基层群众和党员干部的互动联合,进而实现共创、共享、共治、共建的社会发展新格局。

3 结语

在社会新形势下,城乡融合发展是促进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重要举措,其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袁艳霞.瞄准短板精准发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N].台州日报,2019-06-19(005).

[2]黄志明.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研究生.李爱红.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副教授.城乡融合发展需持续在要素配置中寻找突破[N].重庆日报,2019-06-12(008).

[3]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刘彦随 本报全媒体记者邬政.新时代城乡融合与绿色发展[N].徐州日报,2019-06-12(002).

[4]袁艳霞.瞄准短板精准发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N].经济日报,2019-06-04(012).

推荐访问:城乡 振兴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