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4篇)

时间:2023-07-12 14:36: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

  

  3、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第一篇:3、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高二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案例21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案例1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调查案例2从餐桌上说起保护野生动物的问题

  案例3节电大行动

  案例4节水大行动

  案例5学生当“官”情结

  案例6饮水与健康

  案例7饲养小动物心理调查

  案例8关于居民是否吃早餐情况的调查

  案例9生活中的物理学

  案例10化妆用品的副作用

  案例11关于昌黎公厕问题的调查与解决

  案例12麦当劳受欢迎的秘密

  案例13厨房里的化学

  案例14我们身边的酒民调查

  案例15我们身边的烟民调查

  案例16红薯的奥秘

  案例17昌黎葡萄的历史和发展

  案例18昌黎公交车乘坐情况调查

  案例19私家车使用情况

  案例20大家面对路上一角钱的态度

  案例22“青少年上网问题”案例23了解家乡饮食文化

  案例24家乡留守儿童调查

  案例25关于燃放烟花爆竹问题调查

  案例26调查我们身边的环境

  案例27中国传统节日与洋节日

  案案例28农村人口就业方向

  例29城关小区住房入住情况

  案例30春节风俗的变化

  案例31昌黎停车场方面问题的调查

  案例32市场新产品调查

  案例33关于热电厂污染的调查

  案例34中小学生用眼卫生的调查案例35旧报换新报

  案例36碘缺乏的危害与防治。案例37废旧纸的回收

  38、有关房子粉刷的预算

  39、如何存款最合算

  40、投资人寿保险和投资银行的分析比较

  41、涂改液成分与健康

  42、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

  43、从“养老金”问题谈起

  44、茶的品质与各种饮用水的关系

  45、寻找人的情绪变化规律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总结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总结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总结报告2007-02-0609:54:33技高速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加速到来的今天,基础教育的内容必须来自于生动的当代生活,单纯的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难于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走进社会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资源中,选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就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教育的要求而适时提出的。其研究目的是:研究收集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质社会资源;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利用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及方法;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利用社会资源后,对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方法以

  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了使课题得到有效地实施,我校从课程的设置、任课教师的安排、课题组主要成员、课题实施方案、阶段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都作了细致、深入的研讨与安排。从实验与研究阶段成果看,我们的课题研究是可行的、有益的,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是可推广实施的。下面将我校对本课题实验与研究的相关工作及阶段研究内容和成果做扼要汇报,敬请教研室领导及相关活动课程专家、领导审阅。

  一、简介活动课程开设及立项课题实验与研究的组织保障

  葛洲坝西陵中学附小,现有25个班级,1148名学生,教师总人数62人,活动课专职教师3人,活动课兼职教师16人。2002年9月1日,葛洲坝城区进

  入新课程改革试验,小学三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西陵附小

  积极加入到课改的浪潮中,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全面落实《课程计划》。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来加以设计和实施,学校给予高度重视,不仅严格按葛洲坝教委相关规定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安排专、兼职教师任教,而且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组,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探索,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能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力图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亲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学习的时空突破课堂时空的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精神。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我校还努力去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

  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定。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学校要求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以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到课程评价已形成系列,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葛洲坝教委及兄弟学校的高度肯定。

  省立项课题《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得到了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教研室的高度重视。我校刘立丹校长(省心理学会会员),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教研室主任丁朴(省教学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共同担任此课题实验与研究的负责人。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领导及教研室主任丁朴曾多次到我校莅临指导,参与课题的实施与督导。

  课题组主要成员囊括了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它由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组长,综合实践活动课、信息技术课和劳动课教师等7人组成。3—6年级学生是本课题实验与研究对象,3—6年级班主任也是本课题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学校70%的学

  生及教师加入到此课题的实验与研究中。此项实验与研究工作是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中,为此学校拟定了实验方案,确定了实验步骤,保证实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每月召开一次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会,实验学生与教师汇报实验进展,提出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本课题除了在人员组织上得到保障以外,学校还投入了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购置了一些在实验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如:电脑、数码摄象机等)、工具(剪刀、纸张等)、书籍等。对积极参加本课题研究及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所有这些,调动了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了

  教师的聪明才智,使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使每一阶段实验与研究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二、阶段实验与研究的内容及成果

  本课题实验与研究的主要步骤:

  (一)准备实施阶段:2002年9月—2003年3月,成立课题组,拟定课题方案,进行课题方案论证。

  (二)启动阶段:2003年3月—2003年6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理论及相关文件,经验材料,学习新课程标准,进行学科综合现状调查,拟定具体实施方案。

  (三)实施阶段:2003年9月—2004年12月,实施研究计划,展示研究成果。本阶段是课题研究的重要阶段。

  前两个阶段已顺利完成,目前,实验正处于第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实施阶段中,依据学生、学校、社区及地理环境,分别进行了三个内容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内容一“利用废旧材料美化校园环境”。

  我校地处葛洲坝西坝小岛上,学生家庭环境、经济状况不一,在学校、家庭中常有一些学习、生活废旧物,丢之可惜,留之又无用。如何使这些废旧材料再利用,让它们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呢?为此,“利用废旧材料美化校园环境“这一子课题便应运而生。政教、少先队先后在全校开展了“巧手扮我家”、“环保小制作”、“争当环保小卫士”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动脑,运用劳动技术、绘画等手段制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装饰品。在葛洲坝综合实践活动课成果展反应能力、审美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等,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2、内容二“寻找葛洲坝人的足迹”。

  这一课题来源于葛洲坝学生特殊的家庭环境。我校位于宜昌市葛洲坝,紧邻三峡工程,我校千余名学生都是“三峡世纪工程”建设者的后代。工程的设施、施工技术人员、当地的风土人情等都为本课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广泛的社

  会资源。2003年10月15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科研课题组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寻找前辈的足迹,了解葛洲坝人为祖国水利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到了葛洲坝人曾修建的大坝、大坝的所在地、大坝修建的时间,坝长、坝高、大坝水利发电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大坝所在地的风土人情、建大坝时的趣闻或感人事迹,与大坝有关的实物、图片等。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动用了身边可利用的调查手段:⑴访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朋友,或让他们帮助查找资料;⑵访问知情的相关人士;⑶查阅书籍、报刊杂志;⑷网上查询;⑸让老师帮助查找等。在课题的实验与研究中,学生把收集到的信息有的制成表格,有的在日记中记载,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了调查报告。通过此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004年2月,在葛洲坝综合实践活动课成果展示中,六年级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寻找葛洲坝人的足迹”获报告类一等奖,学校被评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实验与研究先进单位。

  另外,在进行第二个内容“寻找葛洲坝人的足迹”的实验与研究时,第一个内容仍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进行。2004年2月,葛洲坝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中,我校的手工制作有8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8位教师获优秀辅导奖。

  3、内容三“走进三峡,感受三峡文化”。

  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三峡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三峡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它不仅包含有数千年历史长河里沉淀下来的古老文化遗存,还包含有现今三峡建设者所创造的新文化。作为地处宜昌,三峡建设者的后代,他们对三峡有着浓厚的感情,他们更愿意亲近三峡、走进三峡、感受三峡地区的呼吸和脉动。随着第二个内容的深入,学生对

  三峡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愿意探究的愿望。为此,第三个内容“走进三峡,感受三峡文化”便应运而生。围绕此内容,政教、少先队组织学生参观“三峡大坝”,游览“三峡风情园”,感受农家生活。学校语文教研组在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基础上,努力挖掘三峡区域的诗词文化资源,提出了“三峡诗词文化探究”的课程开发方案,此研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在实践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审美素养。通过此内容地开展,有效利用了本地区域文化,将区域文化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了学生动手、动脑、收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实践体验和搜索、记忆中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下一步实验与研究工作打算

  1.进行阶段实验与研究工作总结,撰写阶段实验报告或实验论文。

  2.挖掘新的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例如:开展长江水污染调查;长江鱼类资源扫描;宜昌土特

  产概况调查等。

  3.反思本课题实验与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参加2005年湖北省活动课程实验与研究优秀成果评比。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总结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总结报告

  技高速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加速到来的今天,基础教育的内容必须来自于生动的当代生活,单纯的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难于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走进社会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资源中,选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就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教育的要求而适时提出的。其研究目的是:研究收集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质社会资源;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

  利用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及方法;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利用社会资源后,对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方法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了使课题得到有效地实施,我校从课程的设置、任课教师的安排、课题组主要成员、课题实施方案、阶段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都作了细致、深入的研讨与安排。从实验与研究阶段成果看,我们的课题研究是可行的、有益的,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是可推广实施的。下面将我校对本课题实验与研究的相关工作及阶段研究内容和成果做扼要汇报,敬请教研室领导及相关活动课程专家、领导审阅。

  一、简介活动课程开设及立项课题实验与研究的组织保障

  葛洲坝西陵中学附小,现有25个班级,1148名学生,教师总人数62人,活动课专职教师3人,活动课兼职教师16人。XX年9月1日,葛洲坝城区进入新课程改革试验,小学三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西陵附小积极加入到课改的浪潮中,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全面落实《课程计划》。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来加以设计和实施,学校给予高度重视,不仅严格按葛洲坝教委相关规定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安排专、兼职教师任教,而且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组,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探索,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能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力图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亲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学习的时空突破课堂时空的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精神。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我校还努力去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定。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学校要求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

  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以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到课程评价已形成系列,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葛洲坝教委及兄弟学校的高度肯定。

  省立项课题《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得到了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教研室的高度重视。我校刘立丹校长(省心理学会会员),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教研室主任丁朴(省教学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共同担任此课题实验与研究的负责人。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领导及教研室主任丁朴曾多次到我校莅临指导,参与课题的实施与督导。课题组主要成员囊括了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它由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组长,综合实践活动课、信息技术课和劳动课教师等7人组成。3—6年级学生是本课题实验与研究对象,3—6年级班主任也是本课题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学校70%的学生及教师加入到此课题的实验与研究中。此项实验与研究工作是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中,为此学校拟定了实验方案,确定了实验步骤,保证实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每月召开一次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会,实验学生与教师汇报实验进展,提出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本课题除了在人员组织上得到保障以外,学校还投入了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购置了一些在实验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如:电脑、数码摄象机等)、工具(剪刀、纸张等)、书籍等。对积极参加本课题研究及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所有这些,调动了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了教师的聪明才智,使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使每一阶段实验与研究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二、阶段实验与研究的内容及成果

  本课题实验与研究的主要步骤:

  (一)准备实施阶段:XX年9月—XX年3月,成立课题组,拟定课题方案,进行课题方案论证。

  (二)启动阶段:XX年3月—XX年6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理论及相关文件,经验材料,学习新课程标准,进行学科综合现

  状调查,拟定具体实施方案。

  (三)实施阶段:XX年9月—XX年12月,实施研究计划,展示研究成果。本阶段是课题研究的重要阶段。

  前两个阶段已顺利完成,目前,实验正处于

  或让他们帮助查找资料;⑵访问知情的相关人士;⑶查阅书籍、报刊杂志;⑷网上查询;⑸让老师帮助查找等。在课题的实验与研究中,学生把收集到的信息有的制成表格,有的在日记中记载,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了调查报告。通过此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XX年2月,在葛洲坝综合实践活动课成果展示中,六年级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寻找葛洲坝人的足迹”获报告类一等奖,学校被评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实验与研究先进单位。

  另外,在进行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心得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很多,对综合实践这门课程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在选择综合实践课时,应该寻找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课的实质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随着学生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主体,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观摩的这几节课使我受益匪浅:首先,这几节课无不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提出想法并实施,提高了积极性,学生走入社会亲身参与实践才能让他们获得真正的知识。其次,活动主

  题的设立非常符合学生的实际,也都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从中获取知识。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动手能力比较多,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还培养学生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深刻意识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很重要,从主题的确立,到方案、分组以及查找资料,及至最后的成果展示,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看似没有做什么,但实际上,每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都有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所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

  此次学习活动,我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样的活动真好,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增长学生们的学识,开阔视野,让孩子在实践中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另外,综合实践锻炼学生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掌握与自觉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真的值得借鉴。通过听几位老师讲课,我也对综合实践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今后的综合实践课中,要认真的寻找适合学生上的综合实践课,争取上好综合实践这门课程。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五年级上册教案1第一单元

  人与自我

  我自信,会成功

  学习目标:正确认识自我,能够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了解树立自信心的方法,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形成健康、自信的人生观。参考主题:(1)我自信,会成功;(2)克服考试焦虑;(3)消除孤独感。实践方式:心理测试;收集资料;手工制作。方法引导:发表意见的技巧;如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学科整合:与心理健康教育、品德与社会、语文等学科整合。关注心理健康,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善于发现其他同学身上的优点并虚心学习;学习名人名言,领悟其深刻含义,并激励自己;进行小制作设计。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

  时

  研究准备

  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从妈妈怀里的婴儿,长成了少年。想想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烦恼?你是怎么解决的?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确定设计研究方案,其方法一般是:1、我的烦恼及解决的办法

  2、我自信,会成功

  3、消除孤独感

  以上方案进行研究、讨论、尝试初步建立印象。3第二课时

  我自信,会成功

  一、研究实施

  自信对我们走向成功非常重要。今天,就我们一起通过探究活动来寻找自信,增强自信!

  二、方法与引导:

  发表意见的技巧:1、态度诚恳、谦逊。多采用“我个人认为”、“我目前的想法是”等表达方式;

  2、不能只发表否定性意见,对好的方面要充分肯定;

  3、对事不对人,只针对事情发表意见;

  4、通过举例等方式,引导他人发现存在的问题;

  5、避免个人垄断话题,邀请不善于发表意见的组员参与讨论。

  三、“我自信,会成功”研究方案(如下表)

  四、作业:什么是心理测试?

  4“我自信,会成功”研究方案

  主题名称

  研究的问题

  研究时间

  指导老师

  1、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研究目的2、研究方法

  小组成员与分工

  1、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小组成员合理分工

  研究步骤2、3、1、心理测试时,要注意保护他人的隐私

  注意事项2、3、研究收获

  第三课时

  研究方案的实施过程

  一、调查与实践---自信现状调查

  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我们做的怎样呢?

  1、展开调查

  2、调查结果分析

  二、实践与探索---寻找自信

  增强自信有多种方法,谈一谈自己增强自信的方法,听一听其他同学的做法,把你认为值得学习的方面记录下来。

  1、请教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

  2、名人名言引路

  三、自信就在我们身边

  发现了自身的优势与潜能,让自信的光芒随时照耀着我们的心灵。除了正确认识自己,还可以与小伙伴互相找优点,在同学们的欣赏和赞美中,获得更多的自信。

  四、创意小制作

  “不倒翁”的制作:

  材料:鸡蛋1枚、沙子(或大米)少量、双面胶、彩纸1。张

  制作工具:剪刀、彩笔、锥子(或大头针)制作方法:

  1、选一枚鸡蛋,用锥子在鸡蛋的小头上戳一个孔。鸡蛋很脆,可别太用力。

  2、将小孔朝下,把蛋清、蛋黄倒入碗中。别浪费了,它将是一道可口的菜。倒净后再用清水把蛋壳洗净。今天就讲到这里,同学们试着下面怎么做。第四课时

  接着做不倒翁

  1.将沙子小心地装进蛋壳里,直到大头朝下能立在桌上。2.用彩纸剪一个扇形。

  3.拿双面胶把扇形粘成一顶小丑帽。当然也可以做成其他形状的帽子或头饰。

  4.把小丑帽“戴”在蛋壳的小头上,粘紧,要把小孔遮住。5.用彩笔画上眼睛、鼻子等。

  6.呵呵,一个滑稽的“自信不倒翁”就做好了。“自信不倒翁”可好玩呢,即使你把它扳倒,但只要一松手,它马上就能恢复直立状态。大家也来试一试、做一做吧!布置作业:自己制作不到翁

  第五课时

  总结与反思

  1、汇报与展示

  (1)大家一起来讨论,如何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2)举一次“我自信,会成功”的主题班会。

  布置作业:填写研究活动自我评价表(附)

  2、评价与反思9(附)“我自信,会成功”研究活动评价表

  学校名称:

  小组名称:

  学生姓名:

  填表日期:

  完成情况

  评价内容

  能对自信心理测验结果进行简单的统计与分析

  积极参与调查活动

  请教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掌握了一些树立自信心的方法

  收集了很多名人故事、名人名言,从而增强了自信心

  善于发现同学的长处

  学会制作“自信不倒翁”我在活动中最大的收获:

  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备注:★★★★表示优秀

  ★★★表示良好★★表示合格。

  第二单元社会生活

  零用钱该怎么花

  学会过富日子;零花钱如何花,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并有计划地管理好金钱,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教案:学会过富日子——零花钱如何花[目标]1、了解学生日常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

  2、帮助学生合理支配零化钱,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心理。

  3、让学生了解自己日常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学会合理的索取和支配自己的零用钱,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并有计划地管理好金钱,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难点]制定各种收支计划,建立各种收支帐目。[活动准备]1、课前做零花钱的调查。

  2、多媒体课件[活动设计]一、谈话导入师:各位同学:今天很高兴能站在这里给大家上课,希望我们在这短短40分钟里,合作愉快!我们今天上课的主题是学会过富日子——零花钱如何花。说到零花钱,我想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尤其是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手里的零花钱也慢慢多了起

  来。那么想看看我们的小学生是怎么在用零花钱的吗?我们先来看个小短片吧!同学们,短片里的小学生们都在忙着干什么啊?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呀?

  二、调查大汇报师:看来,关于零花钱还是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探讨研究啊,还好,我们课前已经对零花钱的使用做了一些调查研究了,下面,我们来个课前调查大汇报吧!同学们对自己一周的零花钱

  的使用作了一个记录,现在,老师要对全班同学来做个当场调查。对零花钱的来源的调查来源

  人数

  百分比

  爸爸妈妈给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给

  亲戚给的自己挣稿费或者比赛得来的其他(举手统计后)师:看来,我们的零花钱大多数还是爸爸妈妈给的,而父母的钱又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回答)父母工作容易吗?(学生回答)是呀,其实,任何一份工作,都需要我们辛勤付出才会有收获的,父母把辛苦工作得来的钱交给我们,我们更应好好精打细算一下了!先来看看我们班同学每天的零花钱数目的调查情况吧!哪个调查小组的同学给我们来汇报一下啊?

  表1全班同学平均每天的零花钱数目的调查金额

  人数

  百分比5角5角—1元1元—2元2元以上

  总计

  表2全班零花钱的主要用途调查类型

  人数

  百分比

  玩具

  文具

  零食

  捐钱给困难学生

  课外书

  上网吧或电子游戏厅

  请客

  其他

  表3个人一周消费记录小金库一周消费记录表

  一周星期

  一

  收入

  金额

  支出

  金额

  结余

  金额

  师:从上面的一个个数字中,我们来反思一下:我们的零花钱花的合理吗?(学生讨论)

  三、如何合理花零花钱的交流讨论教师:在这些花费中,你们认为哪些是该花的?哪些是不该花的呢?应该怎么合理花呢?(可能:①多买课外书,教师:买了些什么书?买了就等于看了吗?买书是好的,关键是买来之后要认真看,要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帮助

  ②不吃零食,教师:只要有利健康的还是可以吃,比如你的确饿了不吃会伤害身体的,要吃健康、安全、卫生的③文具要爱惜,不要重复买,不造成浪费就可买

  ④上网本是一种自己主探究学习的好方式,但是网吧是明文规定了的未成年人不准去哟,在家里或有家长陪同允许时可以上网查资料或玩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消费日

  小计14益智的游戏调节一下是可以的。⑤其他。)教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有了一种正确的消费思想了,也提出了不少合理使用零花钱的好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制定一个小计划,名称为:我的金库,我做主。请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每天能做好消费记录。我们来看看小金库消费记录表。小金库一周消费记录表

  一周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小计

  收

  入

  金额

  支出

  金额

  结余

  金额

  注:请注明消费的内容,并与周末上交家长过目。

  四、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

  死海不死的秘密

  教学目标:

  知识:1学习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能力:2理解题目的新颖与巧妙,理解神话传说在文章中的作用

  德育:3探究死海的未来,从而培养自己的探究意识和环保意识4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担起自己的责任;表达自己对生存环

  境的忧虑与思考.教学重点:学习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理解题目的新颖与巧妙,理解神

  话传说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担起自己的责任;表达自己对生存

  环境的忧虑与思考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大家在地理课本中学过死海,谁能够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死海?(开门见山切入正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死海不死》(师板书),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对这个题目的看法。(好不好?好在哪?从题目中又能够提出哪些问题?)二整体感知:

  (一)刚才同学们都提了这两个问题:1为什么叫做死海?2死海为什么不死?

  请同学们读前两段回答!

  (二)我们已经知道了死海的特征,下面我们探究一下死海的成因,答案就在字里行间。我们通读全文,像挖宝藏一样去找寻答案吧!(这道题目很好找,只要认真读书,就能够找到答案。)

  三、重点研读,分析写法1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第1~2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表面特征的;第4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

  ②列数字:第4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水中含盐多、咸度高,故海水的浮力大,第6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的长度、宽度、平均深度;最后一段所列数字说明了每年海水水面下降的具体数据。

  (本文使用了很多数字来说明,具体包括确切的数字和大约的数字两类,各举几例,细加体会)

  ③作比较:这样海水的密度就大于人体的密度。说明人一到海里

  就漂起来,沉不下去。④引用传说:第3自然段所引狄杜处决俘虏、屡淹不死的传说,说明了死海海水浮力大;第5自然优所引传说,说明了远古时候人们对死海成因的探索。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都能使读者从科学角度认识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从而由浅入深地说明了死海不死的本质特征。2提问:引用神话传说,在说明死海中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在知识小品中,往往引用一些神话传说,目的17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本文两段传说、神话对说明死海的特征起着不同作用。引罗马统帅狄杜处死俘虏而未得逞的传说,对说明“死海不死”是一个很生动的例证。虽说是传说,却有史实作基础,更主要是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死海浮力大,人投入海中不会下沉,哪怕是戴上脚镣手铐的人(传说中的俘虏是戴镣铐的)。这种引用不悖事理,反能起到把死海的特征说明得更形象更神奇的作用,增加读者的阅读兴味,同时,也从时间上说明死海存在悠久。四

  探究未来

  你想到死海去游泳吗?死海对人类疾病有着特殊的治疗和康复效果,人们利用死海的特殊的自然环境治疗皮肤病,心血管病,风湿病,和肠胃病等。你喜欢死海吗?你了解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吗?请读文章后两段,请生交流。

  死海真的要死了。含义:死海将要干涸而死!

  水,是生命之源,本单元我们还学过一篇因为水的干涸而导致成悲剧的文章,谁说一下。明确: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由于人们的四盲,导致塔里木河的水被抽干,以致使罗布泊由仙湖变成了死湖。文章结尾处写道:“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生思考交流。人生存于大自然之间,大自然水草丰美,风调雨顺,人们就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人与大自然,唇齿相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生交流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等)五

  德育渗透:

  1本文的题目很凝练,带给大家很大的思索空间。谁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来体会一下。

  青山不青——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很多青山变成荒山了。蓝天

  不蓝——

  海鲜不鲜——

  蛋黄不黄——

  牛奶不奶——

  (通过交流,学生对于生态环境以及饮食安全特别敏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2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是我们人类!!我们这样做的后果

  我们将自己毁灭!!我们必须要反思自己!!

  六、小结

  我们只有一个家园,那就是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都期望平安健康。当我们的生存环境日渐恶化,当我们一日三餐的饮食安全无法保障时,我们将走向末路。同学们,救救大自然吧!救救我们人类自己吧!

  我们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

  担起自己的责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从我做起,从小事情做起,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从小培养起诚实守信的品质,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让水更碧!让山更青,让天更蓝!让自然更加自然吧!教学反思:

  死海不死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认识死海的特点。了解地球上奇妙的自然现象。

  2、体味课文写法的生动性。教学过程

  一、导入

  湖泊、河流、海洋遍布地球。在它们中,有着许多奇妙的现象。同时,人们也给与它许多神奇的传说。(教师展开世界地图)在亚洲西部,有一个“死海”,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死海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将它们概括出来。

  明确:死海的特点是围绕着“死”与“不死”来展开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水中没有生物,海边寸草不生。(2)、人在其中不会下沉。(3)、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特别是氯化钠含量很高,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

  2、作者在向我们介绍“死海”特征的同时,遵循着认识事物的逻

  辑顺序,还介绍了死海的形成、死海的开发与前景,请找到课文中相关的段落,给课文分段。

  1、死海的特征

  2、《死海不死》死海的成因

  3、死海的开发与前景

  三、品读课文

  1、课文并不是冷冰冰的向我们阐释“死海不死”这一科学事理,而是穿插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将死海赋予了生动的人文色彩。谁能够给大家讲讲这几个故事呢?

  引导学生体会故事的生动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2、引导探究:“死海不死”中“死”与“不死”的含义。“死”的本义是指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想对而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从标题到内容无不赋予“死”丰富的内涵。“死”——(1)死海的表面特征——寸草不生。(2)死海的未来——干涸。

  “不死”——(1)浮力大,人在上面沉不下去。(2)开发利用死海,死海的“不死”得以光大。正是

  “死海不死”的真正含义。

  四、课文的结尾说:“死海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请同学们想一个挽救死海的办法。

篇二: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背景

  1、课题提出的现实意义

  新课改的实施,提出要还原课程本真,借助道德与法治课程优化学生道德品质,且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课程结构,深化与完善德育体验,使学生在实践中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任务是以德育为中心,更应该以综合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德育体会,以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课程内容,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组织社会调查,发展学生的知识素养;引导自主理解,保障德育体验的真实性,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过程获得道德观念与法制意识的提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道德与法治》课倡导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学生文化。坚持的是“回归生活”的课改新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确立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营造学生文化,强调对学生生活的服务、指导和提升。

  ②现行的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视淡化教育痕迹,启发道德自觉,强调在主体认知中自主建构,致力于情感的浸润和培植,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美育境界。

  ③现行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倡导自主合作、体验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努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自身的观察、反思等进行活动和相互交流、深化认识,在自主的参与和体验中,提高道德素质。

  2、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出现的问题

  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学习的主体,“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而当前道德与法治教育以管代导,主客体颠倒现象还较严重,忽视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变化特点,忽视学生品德形成的自主性和发展性,学生主体意识得不到唤发,学生习得过程简单,方式单一,自主建构道德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学生的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真实生活,最后回归学生生活。而当前道德与法治教育中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强,轻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与学生生活脱离,学生知行脱节,机械唯本现象仍有存在。

  道德与法治课标指出:“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目前,教师仅停留在使用教材上,缺少对学生生活资源的提炼和生成资源的捕捉,缺少对教材、学生、家庭等资源的开发、吸纳和整合。

  二、课题界定

  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为蓝本和载体,立足于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实践,细化、活化、趣化课程内容及资源,着重突出道德与法治学课的实用性,让道德与法治课从实践生活中来,再回归到实践生

  活中去。改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的认识。对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引入现代教学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三、课题研究目标

  1、教师发展目标: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综合实践教学的理性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和全面化的发展。

  2、学生成长目标:细化、活化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和相关资源,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体验探究中建构、体认、感悟、形成道德;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情趣,浓厚学习氛围;充分挖掘家庭、社会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提升品德修养的同时,提高文学素养和生活实践情趣。

  3、课题成果目标:构建关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回归生活的理论框架与操作方式;开发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回归生活的课程资源;撰写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

  四、研究的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别于其他学科,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必须要以学生的自主理解为基础,强加给学生的德育观点,未能取得学生真正的心理认同,则难以对学生的精神发展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也要注意正确

  引导,保障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确保学生的德育体验是真实的、丰富的,要引导学生自主汇总与展示德育感受,促使学生自觉改善个人行为意识。

  构建以学生生活实际为活动主题的思想品德课内容体系的策略研究

  研究制定以生活实际为活动主题的思想品德课内容体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影响他们成长的兴趣、特长、个性特征、能力倾向、价值观取向、道德观导向等因素,来构建思想品德课内容体系。每项活动都从生活实际中来,与学生的道德观导向等相吻合,同时确定明确的目标,通过生活实践把德育、心育结合起来,把道德、知识、行为结合起来,并通过教师的发现、唤醒、引导,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例如:在学生中开展以“怎样生活”、“怎样学习”、“怎样玩”、“怎样做人”、“怎样竞争”、“怎样对待他人”、“怎样对待父母”等为主题的活动进行自我设计,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自立的能力和科学的道德观,促使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五、研究的方法

  ①理论研究:邀请专家作理论讲座;读理论书籍,写读书笔记;结合课堂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题研讨。

  ②调查研究:课题研究实施前的问卷调查;课题研究结题时的问卷调查。

  ③行动研究: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诊断,从而发现问题,制定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案,开始行动(观察、记录),进而作出评价(分析、归纳)。

  ④经验总结:定期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定期举行课堂教学改革论文发布或比赛活动;定期编辑师生作品与研究成果。

  ⑤个案研究法:通过对问题学生的个案跟踪分析,不断总结与反思,以促使思想品德课真正回归生活。

  ⑥另外,再采用实证研究法、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研究法。通过理论分析,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科学性。

  六、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研究能力

  ①为了加强课题研究的有效性,本人制订了严格的课题管理实施计划。

  ②课题组组长、副组长都参加过省级课题和市级课题,并都获奖,已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课题组成员匀已参加过二轮以上的课题研究工作,对课题研究的方法、手段、途径等匀有所了解,并能合作开展研究工作

  2、时间保证

  本课题确立后,我将利用业余时间和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业务学习,并按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课题研究深入、有序进行。

  3、设备保障

  学校先后组建多功能综合媒体教室,购置了实物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刻录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学校图书室有教师用书数百余册,供实验教师借阅;本人基本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课堂教学中熟练运用,本人开通了博客,可随时上网查阅资料,和指导教师进行交流。

  七、课题实施计划

  (一)准备阶段(2023年3月——2023年5月)

  1、课题申报,填写课题申报表,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2、收集相关教育理论。

  3、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制定课题实验方案。

  (二)实施阶段(2023年6月——2023年11月)

  1、策略研究: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深入实施调查研究,不断进行观摩研讨,努力实现课程教育目标与教学行为转变,形成规范。

  2、分专题开展行动研究:做好实验中的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研究工作、反馈信息、制订对策,形成、完善实验理论和目标。

  3、收集研究案例: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等形式,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的典型案例。

  (三)总结阶段(2023年11月——2024年3月)

  1、对研究过程进行分析,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收集整理各类资料,做好成果结集工作。

  3、完成课题结题工作,为成果鉴定做充分准备。

篇三: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

  

  《“走中学”初中生综合实践课程研发及实践》课题研究方案

  一、概念界定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017年9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属性:

  第一,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

  第二,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活动目的。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在这一点上,与学科课程也有显著差别。

  《指导纲要》强调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引导学生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提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进行深入分析。要防止用学科实践环节取代综合实践

  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课外活动有什么不同?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活动育人效果。

  2.“走中学”

  “走中学”指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真实的情景中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包括:学生的“走中学”:真实地学,学活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品质。老师的“走中研”:生动地教,教活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科素养。

  “走中学”概念的提出,是对杜威“做中学”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以及对建构主义典型学习模式的传承和发展。未来我们的研究将聚焦在“走”,鼓励老师和学生善加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巧妙合理地组织教学,研发校本课程,走出课堂真实地体验,再回归课堂内化为真知。这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符合教育生态学、教育技术等规律的生态课堂。

  3.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践

  校本课程一般的界定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具体地讲,它是指学校教师在国家和地方教育政策的指导下,依据一定的教育哲学和课程理念,并以学校为基地,编制、实施和评价的适合于学校实际情境的课程。

  校本课程研发指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

  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研究、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学校在整合教师资源自身优势研发校本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构建“走中学”体验实践课程,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习品质,以此努力践行“新课改”提出的“拓展学习时空,完善学习方式”的课程理念。

  二、研究背景

  2017年9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有效实施?如何组织管理?如何科学评价就成为摆在每一所学校面前的一道难题。

  杜威倡导

  “做中学”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他对“知行分离”现象的批判和“知行合一”思想的阐述,提出了知识与行为相结合以及个体在获取知识上的主动性问题,为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儿童活动的关系,鼓励儿童主动地探究,通过探究活动获取知识和经验,提供了指导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无论是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要求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都是对学校与社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对,是我们民族教育理论宝库中十分可贵的遗产。

  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进行实践性学习,实质是一种借助真实情境的学习方式。在目前众多课程思想或流派中,“情境中心论”是和“学科中心论”、“儿童中心论”、“社会中心论”属于同一层面的课程论思想。一般认为,在一定情境下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体验知识概念的形成与意义,较之于在普通教室的学习更有效,所以,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模式,日益为大家所注重与实践。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认知与实践不断深入,从育人目标上,从单一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个性品质、价值观养育等的素质要求,在教学方法上,知识体系为核心的结论教育逐渐走向以实践探索为中心的过程教育,这就要求学校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

  同时,学校在自身发展中,根据三年发展规划和校情,提出了博雅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博学雅趣附中学子的培养目标。这就需要学校构建与之匹配的教育活动。

  学校需要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授课方式。打开校门放眼看世界,结合校内外丰富的教育资源,走出课堂,为学生创设真实情景从中寻找有用信息,自主体验,自主探究的生态课堂;再回归课堂,多方整合教育资源进行巧妙合理的教育教学设计组织。

  课程是学校教育框架中众多元素中最基本的内容。布鲁纳(J.S.Bruner)认为,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为此学习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authentictask)。他们主张弱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交叉。学校开展课程建设,在提升教师学科素养、开发整合多课程资源能力和拓宽课程实施形态的同时,丰富学生学习

  经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习品质。学校在整合教师资源自身优势研发校本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构建“走中学”体验实践课程,以此努力践行“二期课改”提出的“拓展学习时空,完善学习方式”的课程理念。

  三、研究内容和目标

  1.如何构建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课程框架?

  XX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目标上与上海新中考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目标对接,在课程研发上上形成以下四个系列:

  子课题1:初中生生涯规划职业体验之校本课程的研发实践

  生涯规划职业体验课程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为着眼点,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守则尽责,学会对自我和他人负责;从职业角色体验中感悟社会责任与公平,尝试正确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

  子课题2:初中生利用场馆资源学习之校本课程的研发实践

  场馆系列课程依托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场馆资源,分年级进行课程实施,计划形成配套的《学生手册》、《教师手册》,形成规范的教学组织管理方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实践。

  子课题3:初中生利用高校实验中心资源学习之校本课程的研发实践

  高校实验中心系列课程,主要依托华师大理科重点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系列课程的开发。带领学生走进大学实验室,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通过科学观测揭示生活现

  象背后的科学本质,使学生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初步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子课题4:初中生境外研学之校本课程的研发实践

  境外研学课程目前主要计划以英国为主要研学目的地,进行课程研发。通过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技能,“唤醒”自己已有的英语知识储备,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使用;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自主学习,学习活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从而拓宽学生视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经历,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和英语语言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了解欧美文化,开阔国际视野,提升生活品质。

  2.课程如何进行组织管理?教师如何指导综合实践活动?

  经过近5年的实践摸索,课程在实施实施中,一般分成“走前-活动准备阶段”、“走中-活动实施阶段”、“走后-活动评价阶段”。

  走前-活动准备阶段: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经验,为学生提供活动主题选择以及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构思选题,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及时捕捉活动中学生动态生成的问题,组织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确立活动目标内容。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方案的制定过程,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责任分工、实施方法和路径选择,对活动可利用的资源及活动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等,增强活动的计划性,提高学生的活动规划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对活动方案进行组内及组间讨论,吸纳合理化建议,不断优化完善方案。

  走中-活动实施阶段:教师带领学生来到真实的实践活动情境中中,指导学生亲身经历与现场体验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活

  动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在现场考察、设计制作、实验探究、社会服务等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指导重在激励、启迪、点拨、引导,不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包办代替。还要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过程的记录和活动资料的整理。

  走后-活动总结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结果呈现方式,鼓励多种形式的结果呈现与交流,如绘画、摄影、戏剧与表演等,对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表达、同伴交流与对话。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撰写活动报告、反思日志、心得笔记等方式,反思成败得失,提升个体经验,促进知识建构,并根据同伴及教师提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查漏补缺,明确进一步的探究方向,深化主题探究和体验。

  3.课程如何进行评价?

  突出发展导向。坚持学生成长导向,通过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观察、记录、分析,促进学校及教师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了解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提供依据。评价的首要功能是让学生及时获得关于学习过程的反馈,改进后续活动。要避免评价过程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要对学生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挖掘其背后蕴藏的学生的思想、创意和体验,杜绝对学生的作品随意打分和简单排名等功利主义做法。

  做好写实记录。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参与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活动主题、持续时间、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分工及完成情况等,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如活动现场照片、作品、研究报告、实践单位证明等。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

  据可查,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提供必要基础。

  建立电子档案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托学校家校互动平台“校内外”进行过程性记录,形成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电子档案袋,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档案袋是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也是招生录取中综合评价的重要参考。

  四、成果形式

  1.研究论文

  2.课程纲要汇编

  3.课程管理办法汇编

  4.课程实施案例集

  5.课程管理制度机制汇编一套

  五、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年5月至2018年9月)

  1.编制课题方案;

  2.组建课题组教师团队(分课题组研讨会、教研组长会议、教师校本研修学习)、动员培训教师:

  3.确定每个子课题的责任人和项目分工;

  4.制作一个案例进行示范性培训:根据一个学科和年段的相关教学内容和要求,搜寻相关教育机构的匹配资源信息;尝试设计一份利用教育资源来组织教学的教学设计稿(教案);

  5.前期调研,收集文献资料;

  6.专家论证,申报区级课题。

  第二阶段:课程开发(2018年10月至2022年7月)

  1.每个子课题开展有计划的研究,形成例会制度,通报研究进展;

  2.每个子课题,形成课程纲要、课程资源包,组织两轮的学生实践;

  3.组织每个子课题相关教师、学生座谈,反馈试点情况,改进文本;

  4.每个子课题撰写实施案例8-12篇;

  5.每个子课题形成课程组织管理方案;

  第三阶段:成果形成阶段(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

  1.完成研究论文;

  2.汇编课程资源包;

  3.汇编课程管理方案;

  4.汇编课程实施案例集;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23年2月至2023年5月)

  1.完成结题报告和预期各项任务;

  2.课题结题汇报展示;

  3.按照研发的模式,编制“走中学”体验式校本课程学习指南和资料包。

  子课题实验项目:

  提升综合素养,《初中生涯规划职业体验》之综合实践课程的研发

篇四: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东风中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

  ——2012年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课题】乌江源头三岔河水污染情况

  【组长】麦富澜

  【组员】麦富澜、杨文玲、麦海欣、梁结雯、郭佩雯、吴结如、刘咏欣

  【指导老师】杨发会

  前言:

  随着时间的兜转,我们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由于人们大量用水及排放废水,致使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社会各界纷纷为“保护水资源”这份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值得深思的是,这真的能有效防止水资源不再受到污染吗?

  不仅仅如此,保护水资源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职责。你试想过吗?我们人类每丢一块垃圾时,全世界都将变得忙碌和肮脏吗?

  让我们走近生活,走近勒流街道的河涌,让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勒流——我们这个需要保护的家吧!

  一、学生课题

  迄今为止,人类还未在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发现水。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上不可缺乏的物质。人体组织中水份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其他动物或植物其体内的水份也占百分之五以上,可见水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而近年来,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大量用水或排放废水等,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所谓的水污染,是指由于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将污染物质介入于水体后,变更其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的改变,以致影响水缘的正常用途,并且危害国民健康及人们的生活环境。水污染来源包括天然的污染源及人为的污染源,人为的污染源有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农药、肥料等物质,经由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渗透与流动而进入水体,使得水体环境受到污染。森林之采伐、耕作、土木工程等人为因素所造成水体中浮游物与溶解物的增加等。不仅河流、湖泊受到污染,海洋也同样污染严重。污染的江河会继续污染海洋。海洋遭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就是赤潮,赤潮不仅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响。另一方面,赤潮还会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一度成为死海;另一方面,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毒素被食物链中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则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尽管顺德在近几年来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但是勒流街道的河涌仍然出现了一系列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恰当解决与否关系到人们的生活环境问题,成为勒流一张卫生情况良好且靓丽的名片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可以反映出我们勒流政府是否加大了管理力度,以及勒流人有否为保护水源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二、研究目的1.通过各种途径探索与了解乌江源头三岔河的水污染情况,了解群众对河流的反响、意见及对政府的建议。

  2.研究调查活动中更深切地了解家乡文化和身边的人与事,体会把握机会和开拓创新的重要性,为未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3.学习并掌握研究报告的实践应用。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三、实践过程情况

  人员安排:

  分工:资料搜集:麦富澜、杨文玲

  问卷设计:麦富澜、杨文玲、实地考察:麦富澜、杨文玲、梁结雯、郭佩雯、吴结如、麦海欣、刘咏欣

  采

  访:吴结如、麦海欣、刘咏欣、郭佩雯

  编辑与整理:麦富澜、杨文玲、麦海欣

  报告书写:麦富澜、麦海欣、吴结如

  调查时间:2012年3月份至4月份,利用周末的时间进行调查。

  调查地点:a.问卷调查地点:东风街上河边

  b.采访地点:4.过程:

  制定计划→利用图书馆、报刊、网络等搜集课题资料→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调查,采访相关人,摄影→获得事实材料→根据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编辑调查记录→绘制有关图表→筛选资料,分析讨论研究成果,提炼观点→做成调查报告→撰写调查报告→评价和总结

  四.报告成果

  1.勒流水道的概况:

  河流道共分为4大部分:上游、东风河段、大湾二唐河段及其余几条支流。其中水面最宽阔的是东风水道。河道分流出来的支流大多流经住宅区和工业区。

  (2.活动与分析:

  a.问卷调查

  ○

  问卷设计

  关于乌江源头三岔河水污染的调查问卷

  你好,我们是育贤实验学校初中部的学生,我们想从你这里了解一

  ○2数据统计:

  些关于乌江源头三岔河水污染情况。下面是我们设计的单选题,请你如

  发出15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5份,感谢受访者的配合!

  调查结果(路人)

  题号

  1.你觉得现在的乌江源头三岔河污染严重吗?)

  A50%45%75%70%75%5%3%45%(16.5%A.严重B.不算严重,但还是有污染的一点也不严重

  B30%40%10%10%10%80%C.10%30%66.5%2.你觉得乌江源头三岔河的污染源主要是什么?)

  C20%15%15%10%15%15%87%25%(17%A.工业污水C.生活废水

  人为生活垃圾

  DB.10%实填写,谢谢!

  30%59%11%

  3.你亲眼看见过一些人污染水源吗?

  ()

  3数据分析

  没有C.经常看见

  A.不常见B.○4.你发现常污染水源的人大多都是:

  ()

  通过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人们对勒流水资源的满意程度不太高,但是可见政府对这A.小孩子B.青少年C.青年人D.中年人E.老年人

  条河的整治还是有较大的收效。此外,政府对河涌的改善力度和对人们的监督力5.你发现污染河水的人大多是用什么方式来污染水源的?()

  度还有待加强。勒流人还需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环保意识。

  A.丢垃圾B.倒废水C.其它:_______采访调查:

  6.你认为镇政府对河涌的改善力度足够吗?()

  A.很好,足够了B.还好吧,但还有待加强C.一点也不够

  7.你觉得镇政府需要加强对人们的监督力度吗?()

  页

  A.不需要了B.随便,没有多大的所谓C.非常需要

  8.你有无见到过政府对河涌的整治施行过有利措施?

  ()

  A.有,效果好B.有,但效果不显著C.无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采访内容:

  ○你觉得现在的河流与以前的那条有区别吗?

  路人一:有,而且比前几年好多了。恶臭少了,但是垃圾仍然很多,希望人们不要再扔垃圾进去了。

  路人二:现在的乌江源头三岔河多年来经镇政府花大力度的整治,比70年代初的勒流河涌的水质要清晰、干净得多。

  2你觉得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去保护水源?

  路人一:加强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路人二:为了保护好水源,政府应花大力度从环境保护入手。增加人手巡查沿河企业,一经发现要重重处罚,用经济手段有效地制止污染源,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好水源。

  3你知道哪些有关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吗?

  路人一:节约用水,一水多用。譬如用洗米水浇花、洗水果、洗碗碟;用洗过衣服的水拖地……等等。还有,要在住宅里多安装一些节水设备。水龙头坏掉而漏水的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路人二:保护水源的有效方法是:○1各地区要建好污水处理厂,全面收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并通过净化处理才排出;○2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约束工厂、企业和居民,使其自觉遵守维护。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好我们的生命之源——水。

  (共访问了5位路人,以上是摘录其中一部分路人的回答。)

  实地考察:

  调查访问进行中……

  在采访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留意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报告总结

  建议事项:

  在我们长时间的研究调查后,综述以上的种种发现,我们认为河流水源问题在无时无刻都牵系着勒流人的心,所以我们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勒流河涌得到有效的改善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对勒流河涌的前景人们都充满了憧憬!但就现在的状况,还存在种种不足,所以我们小组结合其它地区整治被污染了的河涌的成功经验对勒流河涌的改善处以下建议:

  文明先行,定位明确。

  政府应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向人们提出环保的要求,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以提高人们的素质和环保意识。

  政府总体规划,汇聚各路英杰。

  政府应尽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加强对人们的监督力度,尽可能地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以约束地区的工厂、企业和居民,努力“砍断”污染源。

  报告评价:

  由于这始终是我们首次制作的研究调查报告,经验不足,对数据和资料只能进行最简单而又最理想化的分析,对项目的研究缺乏深度;另外,由于时间与理论水平有限,因而未能对勒流河涌的有效整治提出一套系列性的方案。

  五.活动感受

  我们通过准备、调查、采访、搜集资料等东奔西跑,亲身体会到工作的苦与3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乐,有一种觉得自己是一位小记者的感觉,当然,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也真切地体会到,当记者这份工作真不容易。我们在整个过程中都难免会遇到不少的困难,就如某些店主和市民不相信我们的本质精神,本着怀疑的心态找各种借口拒绝我们的调查与采访,给我们的制作带来了一定得阻碍。但我们也从中锻炼出了一份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了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能因一点点的挫折就败下阵来,还懂得了合作的真理——“团结就是胜利”;此外,通过这次调查报告,我们更加了解勒流镇面的环境情况,使我们掌握了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方式与步骤,学会了调查报告的编辑与调查问卷的设计。同时还接触体验了社会生活,懂得了发现研究,提出并解决问题,还形成了独立观点和培养了开放而新颖的思维模式,为将来向社会迈步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4页

推荐访问: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