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事件有哪些类型(5篇)

时间:2023-07-26 15:36: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意识形态事件有哪些类型

  

  作者:袁明;黄明娣

  作者机构: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赣州341000出版物刊名:山东工会论坛

  页码:108-111页

  年卷期:2016年

  第3期

  主题词:初级群体意识形态;网络群体事件;消极情绪;治理路径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利益的分化导致网络群体事件不断突发.初级群体意识形态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主要形成于一些面对面交往、没有正式规定的初级群体中,主要表现为社会心理,是分析网络群体事件的一个新视角.网络群体事件主体的相对剥夺感、社会不公感、尊重缺失感、道德焦虑感、匿名心理以及政府传统的刚性管理理念是网络群体事件多发的重要思想根源.构建合理的利益整合机制,扩大政治参与权利,强化司法权威,是治理网络群体事件的有效路径.

篇二:意识形态事件有哪些类型

  

  意识形态教育,看清事件本质

  以下是关于看清事情本质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

  1、认知核心价值,把握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分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马克思关于思维的逻辑运动存在两条相反的道路,第一条是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第二条是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这两条道路首尾相接,否定之否定,是人对事物本质的完整认知过程。

  在高校教学中可以运用案例教学,利用新媒体手段,用事例诠释核心价值,让抽象规定还原为感性具体的认知。

  运用研究式教学,透过现象看本质,“知其所以然”,将感性具体上升到抽象规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四个方面融为一个有机整体。

  2、认同核心价值,把握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首先,教师要尊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做到包容多样。

  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价值观念多样性、差异性、选择性和坚持核心价值的先进性、统一性。

  其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学校要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师生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尊重首创、保障权益、成果共享、帮助贫困和解决就业。

  第三,价值形成的基础源于主体需要,不从大学生需求入手进行价值观说教必然是空中楼阁。

  教师要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意识,做到价值自觉,在学生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青年大学生的精神支柱。

  3、践行核心价值,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指导并服务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在推进的建设进程中不断发展完善。

  彰显出植根实践、指导实践、发展于实践的特质,呈现出鲜明的实践品格。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典型命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资源。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认为,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知行合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的内在要求。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践的历史性与理论的超越性的辩证统一。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正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世界被对象化了,成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统一。

篇三:意识形态事件有哪些类型

  

  学院意识形态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根据有关工作要求,结合《XX学院突发性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此预案。本预案适用于校内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一、本预案所指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包括以下几类

  1.与我校师生学术研究密切相关的涉及意识形态的突发事件。学术活动中出现传播有害于学校与社会安全稳定的政治谣言和政治性错误观点的突发事件;恶意传播可能危及到学校、社会与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和稳定的言论等突发事件。

  2.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发送危害安全、不利于社会安全稳定、谣言惑众、揭人隐私、偏激和非理性等信息造成严重影响的;进行反、色、迷信等宣传活动的。

  3.信息安全事件。窃取保密信息,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校园网络信息内容安全事件等。

  4.邪教、非法宗教、校园宗教浸入活动及其他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发事件。

  二、工作原则

  (一)统指挥、分级负责

  学校成立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协调小

  组(以下简称“应急协调小组”),全面负责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体制。发生突发事件后,各单位要在应急协调小组统领导下,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在处置工作中,既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又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单位政一把手为本单位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第一责任人。

  (二)深入一线、协同应对

  发生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后,学校领导和各相关单位负责人要立即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形成以学校“应急协调小组”为指挥和领导核心、其他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处置工作格局。

  (三)依法处置、加强保障

  按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坚持从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出发,综合运用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置突发事件,做到依法办事、合情合理,使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必要时可请求公安、司法等部门介入和援助。在经费保障、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增强工作实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协调小组,由

  学校分管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校办、宣传部、学工部、保卫处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宣传部。应急协调小组的主要职责: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领导下,全面负责处置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任务;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协调与校外相关单位的关系;当突发事件超出学校处置能力时,依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请求支持与配合;部署和总结学校年度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校办负责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职能,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并向上级委、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上报信息;负责协调、督办涉及学校和校园稳定的相关事宜。

  委宣传部负责及时收集和分析相应的信息和工作情况,提出处置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网络舆情的监控、整理、报告、研判,开展舆论引导;为各单位、部门的网络舆情工作提供指导;整理各单位、部门报送的舆情,提供委决策参考;负责与新闻媒体(含网络新闻媒体)保持沟通。

  学工部负责学生的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收集和研判工作。

  保卫处负责与公安沟通联系;协助公安依法处罚和打击网上违法活动;协助公安依法对网上泄露机密及其他违法行为进行鉴定与处罚。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提供相关IP地址的落地;负责网络运营商的沟通和联系工作;提供网络信息处置的技术支持;协助保卫处做好与公安网警支队的沟通和联系工作。

  各学院、部门是网络意识形态、舆情管理和处置的主体,要积极向委宣传部上报信息、寻求指导、及时反馈处置结果,重大事件要征求分管校领导意见后,根据意见给予口径一致的答复。

  学校各级组织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使命守好意识形态阵地,落实责任,积极预防。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分析研判机制,完善规范日常管理工作。学校委和各级组织每年至少安排2次专题会研究解决意识形态工作。及时分析研判重大舆情、重点问题,及时深入研究各种错误思潮对学校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分析掌握师生中思想动态中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

  四、应急处置程序

  (一)应急处置

  最先发现或接到发生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的单位和个人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协调小组办公室报告,不得迟报;协调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核实情况;情节严重的,立即向学校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报告;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尽力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前期处置工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在学

  校领导小组的统指挥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快速、准确、高效的工作机制。同时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

  (二)舆情报告

  网络评论员发现网络舆情后,立即向委宣传部报告。宣传部对网络舆情初步确认后,编印《XX学院网络舆情》,报分管校领导、相关校领导、校办及其他相关部门、学院。校办根据网络舆情紧急程度决定是否报告主要校领导。网络舆情特别紧急时,委宣传部可以在学校范围内越级上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网络舆情所在页面的URL地址;网络舆情的主要内容;网络舆情的发布者(网名);必要时附网络舆情所在页面的截图。

  (三)舆情研判

  宣传部组织网络评论员加大监控力度,通过搜索引擎查询其他网站是否存在类似信息以及单位时间的跟帖情况。宣传部会同校办、保卫处以及相关部门、学院,对网络舆情的真伪、强度、范围和影响进行分析,对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做出基本判断。舆情由校办统向上级委、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必要时宣传部可同时向省、属地网络宣传管理部门报告、保卫处向公安报告,但内容以校办报告为基准。

  (四)分类处置

  1.属捏造、歪曲或夸大事实,恶意攻击、诽谤、炒作的,宣传部以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名义,澄清事实真相,组织网络评论员及相关学院、部门跟帖谴责不法行为,同时向网站发出投诉。保卫处商请公安依法查处。如为校内师生所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配合公安做好IP地址的落地查询。

  2.属询问、置疑、诉求的,校办安排相关学院、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办理、作出答复。如遇特别重要敏感事项,由校办审定答复内容、经分管校领导(校新闻发言人)同意、宣传部以网络新闻发言人名义予以答复。

  3.属工作失误的,由校办审定答复内容、经分管校领导(校新闻发言人)同意、宣传部以网络新闻发言人名义表明态度,快讲事实,慎讲原因,并对事后的处理、原因的调查以及责任的追究等关键问题,适时适情发布信息,降低负面影响。

  4.学生、教师习练、散布或宣传宗教的处置方法。当校园内发现学生、教师习练或宣传宗教时,应立即报告协调小组办公室,协调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采取措施,由相关部门、学院进行帮教引导,并建立台账。若疑为邪教的,马上现场挡获,收集证据,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公安等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5.校外人员到校园内发放涉意识形态资料的处置办法。当校园内发现校外人员到校内发放涉意识形态资料时,应将校外人员现场挡获,并立即报告协调小组办公室,一般宗教

  宣传的,告知相关法规政策后,立即驱逐出校;为反宣传或邪教人员,应控制人员,查获证据,移交公安处置。学校应根据影响的程度视情况在师生员工中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反邪教和抵御防范校园意识形态浸入警示教育工作,消除在学校的影响。

  (五)总结评估

  网络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学校要及时查明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的发生经过和原因,总结突发事件以及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制度改进措施,形成应对处置工作书面报告,推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应对意识形态、网络突发事件的水平。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宣传部负责解释。

篇四:意识形态事件有哪些类型

  

  某某街道办事处意识形态重大风险问题(事件)处置预案

  1某某街道办事处意识形态重大风险问题

  (事件)处置预案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确保我街意识形态安全,根据《某某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落实党(工)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责任分工方案》《关于规范某某区网络宣传平台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方案》,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本预案适用于某某街道范围内或者涉及某某街道的意识形态重大风险问题(事件)处置工作。

  第三条

  意识形态重大风险问题(事件)处置,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党工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主动权;

  (二)坚持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

  (三)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

  (四)坚持快速反应、稳妥高效、有序应对。

  第四条

  本预案所指重大风险问题(事件)主要包括:涉及我街政治安全、思

  想观念、社会稳定、民族宗教、新闻舆论和网络信息等方面,可能引发和造成重大政治影响、社会影响、舆论关注的意识形态风险问题及事件。

  第五条

  意识形态重大风险问题(事件)的处置程序:

  2(一)预警发现

  落实《风雨坛街道意识形态领域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在重大决策实施,重要时间节点、重要活动场所举办重大公共活动前,应当评估研判意识形态风险,并采取相关预警、防范和应对措施。同时,结合日常工作开展,积极预警发现意识形态重大风险问题(事件)。

  (二)信息报告

  在发现和出现重大意识形态风险问题(事件)时,及时做好信息上报和先期处置工作。

  1.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全面了解掌握意识形态风险问题(事件)产生、形成、发展过程,对事态及发展趋势作出评估。具有问题(事件)现场的,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意识形态工作分管责任人,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2.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事态扩大扩散、防范新闻网络舆论炒作、防范问题(事件)发酵升级;

  3.坚持边处置、边报告,重大风险问题(事件)发生发现

  30分钟内,书面报告街道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重大风险问题(事件)属地、属事、属人区级主管责任部门。紧急情况,可先行电话报告、口头报告。

  4.街道意识形态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重大风险问题(事件)情况,落实启动应急处置措施,并报告街道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有关规定,上报区委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3(三)应对处置

  街道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全街意识形态重大风险问题(事件)处置的统一领导及组织协调;各级意识形态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负责责任范围内的意识形态重大风险问题(事件)处置的组织领导和措施落实。

  1.宣传部门:负责组织召开意识形态重大问题(事件)协调会议,听取有关问题(事件)情况,指导组织和协调问题(事件)处置及应对。

  2.综合办:负责问题(事件)新闻报道工作;负责协调新闻媒体,做好新闻舆论引导工作;负责召开新闻发布会,做好新闻和信息发布工作。

  3.宣传部门:负责问题(事件)网络舆情监控、网络舆情引导、网络信息发布,协调上级及相关网络管理部门,依法做好网络和新媒体信息应对、处置的相关工作。

  4.综治办:负责重大风险问题(事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领域相关事项处置和措施落实。

  5.统战部门:负责重大风险问题(事件)民族宗教领域相关事项处置和措施落实。

  6.其他意识形态领导小组成员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履行意识形态重大风险问题(事件)响应责任,担当属地属事属人应对处置任务。

  第六条

  加强意识形态重大风险问题(事件)责任落实情况监

  4督,对未有效效履行责任,影响问题(事件)应对处置的严肃予以问责。

  第七条

  本预案由某某街道党工委党群工作部负责解释。

篇五:意识形态事件有哪些类型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群体性事件中话语的意识形态分析

  作者:北梦原

  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7期

  【摘

  要】本文用意识形态分析方法考察群体性事件中话语的结构与内容,分析了不同群体性事件中话语的对立与共享及在事件过程中的话语建构与意识形态生产。通过对话语的分析,揭示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结构存在于社会的功能,认为它通过一种明确集中的方式再现了复杂的社会现象与社会关系,能够在具体的事件过程中呈现社会各个阶层对于现实的态度与看法。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话语

  意识形态

  结构与功能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日益频发的社会现象,随之产生了大量有关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有的学者对研究进行综述发现,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以公共管理和心理学视角为主,分析群体性事件过程中的信息传播机制,如谣言的传播、群体的感染与暗示等心理特征。①这些研究多从具体的群体性事件情景出发,针对在群体性事件中出现或潜在的特殊群体,表现出一种应急性、技术性的倾向。尽管许多研究中讨论了群体性事件背后深层的社会原因,并就如何解决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困扰提出了一些宏观上的对策与建议,但是这种以群体性事件过程为立足点的研究往往容易忽略或者说淡化了群体性事件这一社会现象本身作为一种结构存在于社会系统中的现实。特别是在分析群体性事件的信息传播时,这些研究强调了信息的组织和传播过程,尽管也承认这一过程的社会性,但其研究焦点侧重于信息的产生和接受,更多从心理角度进行解释。

  而从结构角度去分析群体性事件,首先需要承认群体性事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即便是一种非常态的、有危害的结构,但是它对于整个社会系统而言仍然具有特定的功能。今天,社会已经抛弃了过去对于群体性事件的“骚乱”认知,逐渐认识到它的“预警”、“排气阀”等功能。其次,结构的本质不在于结构自身,而在于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的关键从事件的发生、扩散、结束及影响转移到事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上。②

  结构:话语的对立与共享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从传统的体制内走向一个更加自主的、开放的社会里,个人的利益被强调,而责任和义务却逐渐淡化。随着城市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这种影响表现为个体意识和集体意识。过去这些意识与国家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重合。公与私长期重叠,使得“国家和社会在我国都属于过于凝固化了的超大概念,难以用来分析中央与地方、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千差万别。”③整个国家共享版图内所拥有的有限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面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资源不能被全社会所共享,国家意识与集体意识、个人意识逐渐分离。国家意识与集体意识、个人意识分别代表公权与私权,虽然公私之间的对立早已成为社会生活最重要的事实,但人们长期浸淫于国家

推荐访问:意识形态事件有哪些类型 意识形态 类型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