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国情谈谈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8篇

时间:2023-07-30 19:54: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结合国情谈谈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人口中60岁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当前,从世界范围看,人口老龄化是一个重要的人口变动趋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而且老龄化速度加快。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及上人口占比达到7%,就进入老年社会,我国于1999年开始进入老年社会。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2021年60岁及以上人口数有2.67亿,同期,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8.90%,中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三个主要因素

  第一,生育水平。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育水平不断降低,年出生人口数据不断减少。1963年我国出生人口高达2900多万人口,从60年中后期到70年初,年出生人口都在2500以上,但本世纪的前15年,年出生人口多在1600-1700万人之间。最近几年,出生人口数量减少很快,2021年出生人口不到1100万人。生育数量减少使得少年儿童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口比例增加。

  第二,预期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1990年,我国预期寿命68.55岁,2020年提高到77.93岁,30年时间提高了9.38岁。寿命延长会增加老年人口规模。

  第三,人口迁移流动。我国的人口国际迁移率不高,人口迁移对全国人口老龄化影响不大。但人口的国内流动增长快,人口流动对地区性的人口老龄化影响大。

篇二:结合国情谈谈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2021年综评面试题1、关于老龄化的影响,怎么应对老龄化

  【题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这说明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对此,请你谈谈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

  【解析】

  一、表态

  领导人强调:“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且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从国家战略高度应对人口老龄化,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分析

  1.现状:

  (1)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显示,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8.7%,较2010年上升了5.4个百分点,人口结构显示出明显的老龄化趋势。

  (2)我国未富先老与家庭小型化结构的国情,再面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等趋势,使养老问题异常严峻。

  2.面临挑战:

  (1)降低老年人幸福感。现有的养老设施、养老服务队伍以及医疗资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从而出现看病难问题。

  (2)加重经济负担。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支出增加,从而需要更多的个人基本养老金和各种补充养老金收入,增加了在基本医疗保险方面的经济负担。

  (3)阻碍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并且年轻人口的大幅度减少,造成整个社会所需的精英人才供不应求,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3.面临机遇:

  (1)促进经济发展。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随之而来,比如营养与保健、音乐与舞蹈等;老年在目前的旅游业表现出的巨大潜力,中国先后出游的老年人已经占到总出游人数的30%多,呈现上升态势。

  (2)发挥社会价值。老年人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退休后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可以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如:社会治理、山区支教、回乡指导等。

  4.如何更好应对:

  (1)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继续增加投入敬老院等养老、安老机构和设施;鼓励和扶持社会民办公共养老设施;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2)推动养老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将健康养老科技创新纳入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鼓励、支持和规范养老科技企业开展老年医药品、康复器具、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等养老领域科技创新。

  (3)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大力发展老年人教育培训,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适当延长工作年限。引导老年人再就业和参与社会活动,支持身体健康、有技术专长的老年人才自主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本文由“国培云”发布,2021年8月23日

篇三:结合国情谈谈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DOI: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09.04.0102009年第4期第30卷美国、日本、韩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及其启示刘清芝(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9)摘要:世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年龄结构类型也趋于老年型。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明显差异。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发展中国家。本文以美国、日本、韩国三国为例,在考察人口规模和人口老龄化状况的基础上,总结了这些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经验,即政府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共同参与;不断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结合国情提出了对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有益的启示。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人口转变;社会保障制度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672(2009)04-0073-03收稿日期:2009-03-16基金项目:青岛农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630907。作者简介:刘清芝,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口社会学。瑞典学者G桑德巴格(GrstavSundbarg)将人口·年龄结构分为四种类型,即标准型、发展型(或增长型)、静止型和退化型,并表示出各种类型的构成系数。西方人口学者主要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论述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有的学者认为,年龄结构的变化和期望预期寿命对于储蓄率的影响比较大。[1]等水平。2004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美国为12%,日本为19%,德国为17%,英国为16%,法国为16%,意大利为19%。美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缓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美国人口出生率较高,2005年美国的总和生育率为2,而欧洲的总和生育率为1.4[5];二是因为美国吸纳了大量的青壮年移民。(二)日本人口老龄化状况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必然加速人口老龄化、劳动年龄老龄化、青壮年劳动力短缺、人口高龄化等。[2]应该将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问题相提并论才有能助于老龄化问题的解决。[3]制定一个既能控制人口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人口金字塔发生倒转,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了少年人口比例。目前日本已经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阶段,即“少子老龄化”阶段。日本总务省2006年发布的国情报告显示,2005年,日本共有人口1.28亿,其中年龄未满15岁的人口为1752万人,仅占总人口的13.7%,该数字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65岁及以上人口却明显增加,占总人口的20.1%,该数字更新了历史最高水平。可见,日本社会“少子老龄化”问题很严重,人口的继续减少、出生率的进一步下降将会加速这一进程,对日本社会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三)韩国人口老龄化状况韩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很突出。2004年底,农业人口总数为353万,60岁以上的人口占·73·又能防止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的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是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人口老龄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总结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国家应对老龄化的主要经验,并且提出对于我国人口结构调整的有益启示。一、美国、日本、韩国人口老龄化状态分析(一)美国人口老龄化状态1940—2000年,美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提高,60年提高了6.15个百分点。[4]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就步入了老年国家之列。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美国老年人口比重还将不断提高。但是美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比较缓慢,在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中Vol.30No.4(128)2002009年第4期第30卷57.7%,40岁以下的农业劳动人口只有4.4万人,仅占3.5%。这是城市化、工业化、城乡收入差距及文化差距引起了农村年轻人大量从农村流失的结果。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户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是普遍现象,而韩国农户人口减少的速度却带来了农村人口的减少,从而带来了农业发展的劳动力缺乏、粮食安全等问题。二、美国、日本、韩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的过程中,尤其日本在老龄化速度快、社会负担重的情形下,美国、日本仍然能取得经济的较快发展,这其中有许多协调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一)政府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着力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由于老龄化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美国政府高度关注老龄化问题,设立了管理老龄问题的机构,包括老人问题管理署、政府老龄问题顾问委员会和社会保障总署。1935年通过了以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法案》。之后又颁布了《美国老年人法》和《禁止歧视老年人就业法》,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提高了社会保障支出津贴,修正了《禁止歧视老年人就业法》,取消了强制性退休的法律条文,禁止强制70岁以下的雇员退休。1999年美国政府强调了21世纪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主张把大部分财政预算盈余投入到社会保障事业。为了处理好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日本政府将老龄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1963年制定了《老人福利法》,的自营业者均成为养老保险的适用对象。(二)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老年事业美国除了政府、国会高度重视老龄问题,而且积极争得学术界的配合和群众的广泛参与。日本也通过舆论宣传,使得社会各界都关注老龄问题,如政府设立9月15日为敬老日,促使国民关心老年人,关注老龄问题。日本企业界对老年事业的发展予以极大支持,资助举办与老年人、老龄化相关的学术会议。当韩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后,社会各界,从理论界到决策层,均予以广泛关注。政府深刻意识到人口老龄化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三)改革与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日本在1941年制定了《雇员年金保险》,这是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首次立法。1954年制定了《国民养老金法》,规定在国民年金保险中,国家负担管理费和年金开支的33.3%,余下的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1970年日本步入老年型国家后,为提高年金覆盖率和解决养老基金财政问题又对原有制度进行了改革。1985年,为了使21世纪老龄社会的养老金制度更加公平和稳定,制定了新的养老金法。日本政府还出台了其他政策来解决老年人的照料和护理问题。如1989年制定了推动老年人保健福利事业发展的“黄金计划”,决定10年内投入6亿日元,增加老年人的社会福利设施和为低收入老年人提供家庭照料和护理服务。在1995年日本公布的《重新构建社会保障体制》的报告中建议引入护理保险,把护理服务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而韩国则通过《国民福利养老保险法》、《国民养老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将大部分国民纳入到养老保险的对象。特别是1995年开始实施的农渔民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民、渔民以及居住在农村地区的自营业者的就业解决了后顾之忧。美国则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实行社会保障退休金计划与私人退休金计划相结合的措施;制定了提高法定领取退休金年龄的政策,即领取退休金的法定年龄每年提高两个月,平均退休年龄上升到67岁;废除了强制退休的年龄规定,这不仅为老年人发挥才智做出了贡献,在扩大就业的同时也减少了社会抚养比,从而减轻了人口老龄化对美国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三、美国、日本、韩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尽管我国的人口发展状况与美国、日本、韩国三Vol.30No.4(128)20091973年成立老人对策计划小组,1983年制定了《老人保健法》,1986年颁布了《长寿社会对策大纲》,1989年制订了《促进老人健康与福利服务十年战略规划》。20世纪70-80年代,日本政府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颁布了促进老年人雇佣与就业的法律法规。日本的某些机构负责管理老人问题,如厚生省、大藏省、文部省、劳动省、建设省分别主管老人福利、税收优惠、教育、辅导就业与制定雇佣政策和住宅规划,有效保护老年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权益。韩国政府给老年人提供了良好的社会保障服务。1973年12月制定了《国民福利养老保险法》,由于1974年经济状况恶化,适用对象仅是公务员和教师。1988年经过修改、制定了《国民养老保险法》,适用对象首次普及到企业员工。1995年7月实施了农渔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民、渔民以及居住在农村地区·74·

  2009年第4期第30卷国有所不同,但是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为我国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加强宣传,营造敬老爱老养老的道德风尚通过大众传媒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引起社会广大民众对老龄化的关注。同时要加大力度弘扬敬老、爱老、养老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物质、精神等层面真正关心、关爱老年人,维护老年的权益,消除歧视甚至是虐待老年人的不道德行为,逐步形成老少共荣、家庭和谐的文明氛围。(二)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积极发展劳动强度较低的第三产业随着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政府和社会力量应当为他们创造可以继续工作的便利,尽量使其各种能力和创造性在其身体状况许可的前提下得以继续发挥。如可以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利益机制的建立,引导劳动强度较低、技术水平不高的第三产业部门延长劳动者的工作年限,为老年人口再就业提供了空间。这样,既可以增加人力资源,弥补劳动力的不足,又能够增加个人所得税,减少政府对老年福利事业的开支。(三)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老年人就业和生活提供保障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超过13亿的大国,为减缓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应该特别重视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此,政府要制定、落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采取支持和鼓励老年人继续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如适当提高退休年龄的法律法规,促进中高年龄者就业的法律法规,为老年人提供再就业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同时,加快发展、完善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事业,尤其是建立健全较为落后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迫在眉睫,包括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2000年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为10.9%,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这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发达国家老龄化的不同之处。这样,在未富先老的状况下,我们才能做到积极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四)大力发展老年产业,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通过各种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发展老龄产业、创建养老服务机构。尤其要发挥社区的老龄服务功能,包括社区生活照料服务和保健、医疗服务等产业。服务对象逐步由超高龄老人、残疾老人和孤寡老人扩大到所有老年人,特别是要加快农村社区老年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构建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老年服务体系,确保农村老年人也能够过上“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乐”的生活。筝参考文献:[1]Deaton,A.andC.H.Paxton,Growth,DemographicStruc-ture,andNationalSavinginTaiwan,inPopulationandEco-nomicChangeinEastAsia,ASupplementtoPopulationandDevelopmentReview[J].PopulationCouncil,2000(26):141-173.[2]邬沧萍,王琳,苗瑞凤.从全球人口百年(1950—2050)审视我国人口国策的抉择[J].人口研究,2003,(4):6-12.[3]李建新.论生育政策与人口老龄化[J].人口研究,2000,(3):9-16.[4]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92.[5]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人口年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541.TheExperienceandInspirationinDdealingwiththeProblemofAgingPopulationfromAmericaJapanandSouthKoreaLIUQing-Zhi(CollegeofArtsandSocialScienceofQingdaoAgricultural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266109,China)Abstract:Thepopulationoftheworldisconstantlyincreasing,skewingmoreandmoretowardoldcitizens.Onthispoint,therearebigdifferencesbetweendevelopedcountriesanddevelopingcountries.Theextentofagingpopulationislargerinthefor-——AmericaJapanSouthandKorea.Basedonthemerthaninthelatter,andthisarticletakesthefourcountriesasexamples—observationandstudyabouttheirscaleofpopulationandsituationofagingpopulation,thatisthegovernmentpaidmanyatten-tionstoit,maderelatedlaw,regulationandpolicy,ledthewholenationtoparticipateandconstantlymadetheagingsocietysecuritysystemperfecttotheage.TolinkwithChina’sbasicconditions,somegoodadvicecanbefoundtosoletheagingpopulationproblem.Keywords:agingpopulation;population’schange;SocietysecuritysystemVol.30No.4(128)2009·75·

篇四:结合国情谈谈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政策法规篇

  政策法规就是党政机关制定的关于处理党内和政府事务工作的文件。一般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部门制定的规定、办法、准则以及行业的规范、和条例规章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政策法规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老龄化形势也不断加剧。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让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惠老政策。为了让老年人更好地了解这些法律法规及惠老政策,本期“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政策法规篇”,将重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辽宁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及《辽宁省关于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解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老年人权益保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实施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老龄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许多保障老年人权益的经验,国家和地方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需要上升为法律制度。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把成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法律,增强了法律的适用性。

  主要亮点

  1.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总则中规定:“国家进行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增强全社会积极老龄化意识”,“国家重视和支持老龄科学研究,建立老龄事业、老龄工作和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这一规定明确了应对老龄化的战略定位。

  2.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设立为“老年节”。

  3.对家庭养老做了重新定位。将“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改为“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老年法》规定老年人养老以居家

  为基础,更强调了国家和社会在老年人养老上的作用。

  4.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突出精神慰藉的内容,是《老年法》最具人性化的体现。赡养不止在物质方面还包括精神赡养,《老年法》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做为赡养人应尽的义务。

  5.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养老和医疗保险体系。“国家鼓励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建立补充养老保险”,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6.更加注重对老年人的日常服务。《老年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鼓励、扶持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7.逐步提高对老年人的优待水平。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为老年人及时、便利地领取养老金、结算医疗费和享受其他物质帮助提供条件。同时规定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场所,应当对老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8.推进宜居环境建设。这是《老年法》的新增章节,主要对国家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作了原则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推动老年宜居社区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和舒适的环境。

  9.保障老年人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老年法》规定:“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涉及老年人权益重大问题的,应当听取老年人和老年人组织的意见。老年人和老年人组织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老年人权益保障、老龄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链接:

  《辽宁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解读

  2017年3月1日起实施的《辽宁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对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更加细化,现就《条例》的一些亮点进行解读。

  提倡再婚老人进行婚前财产公证

  《条例》提出,赡养人及其家庭成员、亲属不得以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发生变化为由,强占、分割、隐匿、损毁属于老年人的房屋及其他财产,或者限制老年人对其所有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提倡再婚老年人对婚前财产按法律程序进行书面约定或者公证。

  鼓励与老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

  《条例》要求,赡养人不与老人一起居住的应当经常问候、看望。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老年人婚姻关系变化等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对于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鼓励开发老年人宜居住宅和亲情住宅,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为老年人扶养人或者赡养人迁徙提供条件,为家庭成员照料老年人提供帮助。

  失独家庭老人将获得定期心理疏导

  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老年人和长期生活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或者为其购买服务。失独家庭老年人将获得定期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

  持《老年证》享受优待

  老年人凭《老年证》、《老年优待证》,在全省范围内享受老年人到公立医疗机构就诊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收费的公共文化、教育、科技、体育设施和公园、园林、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应当为不满七十周岁的老年人优惠开放,为七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开放。

  鼓励老人参与民间纠纷调解等活动

  《条例》规定,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老年人专业人才库,鼓励老年人依法从事优良传统教育、传授文化科技知识、调解民间纠纷、科技开发应用、咨询服务、生产经营、社会公益等活动。老年人参加劳动的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

  明确20项老年人照顾服务重点任务

  2017年11月29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制定和实施辽宁省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经省政府第14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向社会发布。现就《实施意见》主要内容及亮点进行解读。

  《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指导思想”,阐述了我省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遵循的总原则。

  第二部分“主要目标”,阐述了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所要实现的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全省要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的老年人照顾服务保障体系、养老体系和市场体系。

  第三部分“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从高龄津贴、贫困老年人社会救助、居家养老、户口迁移、宜居建设、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出行便利、健康服务、医养结合、长期护理保险、医保结算、为老服务培训、老年教育、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等20个方面对我省实行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做出明确规定,并落实了责任部门。

  第四部分“组织领导”,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整体推进、健全保障机制、营造浓厚氛围、监督检查落实五个方面对各部门、各地区提出了工作要求。

  《实施意见》亮点解读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我省将全面落实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全额资助;推进医养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健全家庭赡养政策。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可自愿随子女迁移户口,依法依规享受迁入地基本公共服务和各项优惠优待政策;各地区要制定子女对患病父母的带薪陪护假等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引导公民自觉履行赡养义务和承担照料老年人的责任。

  加大社会服务力度。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按规定享受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养老服务项目委托社会组织实施;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要每年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包括体检在内的健康管理服务;在全省二级以上公共交通场所为老年人候乘提供便利服务。

  制定和完善老年宜居社区规范标准。加快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优先安排贫困、高龄、失能等老年人家庭设施改造,新建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养老服务场所时按规定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

  《实施意见》还规定,农村老年人不承担兴办公益事业的筹劳义务;农村可以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等作为养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养老;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对高龄、失能、半失能、空巢、失独、低保、特困以及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免于经济困难审查;拓宽老年人教育培训资源,支持老年人开展文体娱乐活动。

篇五:结合国情谈谈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HUIYISUDI|会议速递|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倡导积极老龄观本刊讯(记者齐美娟)人口老龄化是贯穿我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全社会开展老龄化国情教育,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良好氛围,激发全社会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动性、针对性和自觉性。4月19日,在“2018智汇养老北京高峰研讨会”上,全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就全国老龄办、中组部、中宣部、国家发改委等14部委发出的《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进行了深度解读。吴玉韶指出,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在我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既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的明确规定,又是对全社会一个补课性的教育,体现出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紧迫性。应对人口老龄化涉及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党政领导、社会参与。吴玉韶认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理念先行,而理念先行需要教育引导。我国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要突出全民教育,倡导形势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成就教育、孝亲敬老文化教育以及积极老年观教育五项内容,特别要重视对党政干部、青少年、老年人三类重点人群的教育,要逐渐在全社会形成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社会氛围和老龄化国情教育观。据悉,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国家信息中心、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北京市委改革办、社工委、民政局,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代表共计400余人参会。《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7-2018)》在京发布本刊讯(记者张涵)4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7-2018)》(简称《绿皮书》)在京发布。绿皮书指出,2017年,我国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绿,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成效显著。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继续改善,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40%,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典型持续涌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玉米等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成效超预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2017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54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3.9%,比2016年加快0.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7.9%,比2016年降低0.7个百分点。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51972亿元,比2016年增长11.8%,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上升到14.2%;全社会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20892亿元,比2016年增长11.8%,明显高于其他产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和发展有望进一步积极向好。预计2018年农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6.8万亿元,比2017年实际增长3%,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有效推进;农民消费支出继续较快增长,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5.8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近12%;粮食总产量可能超过6.2亿吨,比2017年增产约1%;其他主要农产品产量继续增长,农产品供给保持宽松状况,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总体会有小幅度上涨;农民收入增长将进一步加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接近1.5万元,比2017年实际增长7.7%,农民收入增速继续保持快于城镇居民的态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将缩小到2.68,比2017年下降0.03。■编辑:张涵2018/05Ⅰ??79

篇六:结合国情谈谈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浅谈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老龄化;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论文摘要: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国城镇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重大挑战,进一步发展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压力巨大。为此,需要解决好养老金隐性债务问题,适当降低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确保社会保障基全保值增值,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加快发展储蓄性养老保险建设。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现象,给国民经济和社会保障带来巨大压力,已是全世界很多国家面临的问题。即使是物质积累雄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在积极探索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保障问题的办法。我国城镇养老保障制度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总体上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绩。但在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压力巨大,本文对此进行了试探性的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议。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体系的巨大挑战

  按照国际衡量人口结构比例标准,一个国家如果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65岁人口超过7%,就可以说己经进人老龄化国家。据统计,在全世界186个国家和地区中,有68个已经进人人口老龄化社会。近期,法国就因出台应对人口老龄化新政,引发全国罢工潮,可见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后果将极其严重。我国早在1999年就正式进人老龄化社会,近些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养老金支付的财务压力不断增大,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保障方面的压力相对其它国家更加巨大。

  (一)社会老龄化程度较高,人口结构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长期保持低出生率,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公众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使得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快,早在200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数量已经达到1.34亿,占人口总数的10.2%02005年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44亿,65岁以上老龄人口总数达8811万人。到200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亿,占到人口总数的12.5%。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从5%上升到10%,一般需要40年的时间,而我国老龄人口从1982年的4.9%上升到1999年的10%,只用了18年时间。未来老龄人口化比重增长速度仍将以较快速度发展。西方国家先进人工业化,后进人人口老龄化,社会财富积累到人均大约1万美元的程度后进人老龄社会,是“先富后老”,有充裕的财力支持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而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仅仅800美元时,老龄化就提前到来,是“未富先老”国民经济制约着老龄问题的解决。

  (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制度还不健全。我国现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险,是由国家强制实施以保障退休职工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保险制度;第二层次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障(又称企业年金),是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为本企业职工建立的一种辅助性养老保险;第三层次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

  险,是一种用来扩大养老保险经费来源的自主型养老保险。在实际操作中,处于辅助性地位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实际上还未真正建立起来,辅助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1995年我国才开始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在这一制度转变的过程中,由于汉寸“老人”、“中人”和“新人”的处理方法不同,从而导致了在向新制度的转轨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养老金支付缺口,进而导致了社会统筹资金挪用个人账户积累资金,以支付现行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问题。“统、账”基金相互调剂使用,致使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且“空账”规模呈迅速增大态势,养老金隐性债务问题非常突出。

  (三)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抚养比不断上升,导致养老负担加重。我国长期实行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家庭养老方式。但是,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四位老人、一对年轻夫妇以及一个未成年小孩”的家庭模式,抚养系数比上升并失衡,将使得现行的家庭养老模式发生困难。在人口流动频繁的今天,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家庭物质供养、生活照料以及精神安慰等方面严重缺乏,依靠现有的居家养老方式难以实现养老目标。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法定退休年龄较早,使得老龄化进程加快、抚养比增大。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的比例从1989年为5.4:1,已急剧上升为目前的3.1:1。近几年,我国每年离退休职工均以20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未来几年这种增速还要加快,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逐年加重。这意味着劳动力年龄人口比例降低,养老保险缴费人数相对缩减,养老负担十分沉重。

  (四)人口老龄化导致离退休费用不断攀升,致使养老保险基金开支大幅度增长。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全国离退休退职费用总额逐年攀升,并且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养老金的支付年限随之延长,支出增加致使退休费用急剧增长。为了解决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存在的矛盾与困难,我国实行了“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资金积累制度。但是,这种“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措施”的养老金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必然产生“空账”问题,2000年我国养老金“空账”还仅仅为360多亿元。到了2007年,“空账”己经达到8000亿元。养老金“空账”问题如不及时抑制,将产生滚雪球效应,终将压垮整个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结合国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我国选择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社会保障模式。这种混合模式在理论上既要保存现收现付制养老金的代际转移、收人再分配的功能,又要发挥完全积累制培养个人责任心,提高缴费积极性以及提高储蓄率等作用;同时还可以克服现收现付制无法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完全积累制没有再分配功能的弱点。在这一社会保障模式下,今后需要切实抓好社会保障资金的征收、管理、运营、监督工作,逐步建立起以社会保险费为主体、以财政支出为重要补充、以多种渠道筹资为辅助的社会保障资金支撑体系。

  (一)解决好养老金隐性债务问题。中国养老金的隐性债务问题源于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即为了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将养老保障现收现付制模式转变为部分基金积累制模式。在这一制度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对“老人”、“中人”和“新人”的处理方法不同,从而导致了在向新制

  度的转轨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养老金支付缺口,进而导致了社会统筹资金挪用个人账户积累资金,以支付现行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问题。由现收现付制转向完全基金积累制过程中,随之带来

  巨额转轨成本,形成养老金隐性债务。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GDP连续多年呈现两位数增长,财政收人也连年增加。政府具备物质基础保证,这一债务政府有能力大部分负担。同时,我国的居民储蓄率也比较高,政府也可以通过发行长期债券的方式,筹集一部分资会,缓解养老金支付的压力,从而逐步解决养老金隐性债务问题。

  (二)适当降低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根据国际经验,职工退休后如果总收人的替代率达到70%--80%,就可基本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不会出现明显下降。国际上通行的看法是,在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国家,要有大约40%的替代率来自于基本养老保险,20%左右的替代率来自于企业年金,其余的则来自于人们的个人储蓄性养老金或雇主为雇员购买的商业保险等。

  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替代率大概在70%-80%,同国外相比,大致偏高了20-30个百分点,基本上相当于第一、第二层次替代率的总和,与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不符。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偏高会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财务负担;二是抑制人们参保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福利病”的出现。因此,我国在建立养老保障制度的过程中,不仅要强调政府的责任,而且还要强调个人的责任,把降低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同大力发展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的补充养老保险结合起来,适当降低政府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从而降低政府的养老负担。

  (三)确保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在我国老龄化社会到来的过程中,在筹资模式现收现付制转为部分基金积累制的过程中,我国个人账户资金数额的积累规模越来越大,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情况关系到我国能否顺利实现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的转变。根据我国当前的情况,在完善的市场体系,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前提下,可以把一些基本具备经营条件的金融保险机构,改造为特定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公司,由他们通过市场运作,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同时,政府应充分考虑到养老保险基金安全,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的资格条件实行严格的审查,加强监管,确保养老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其相应的信息、金融、财务等多方面的支持和指导,规避养老保险基金安全风险。

  (四)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政府财务负担沉重的关键时期,多措并举,大力发展企业年金,既可以有效缓解政府的财务负担,很好的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又可以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

  首先,要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给年金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过高,远远高于60%的水平。而发达国家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一般在40%--50%,这就使得在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空间受到抑制。一般来说,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过高,则企业年金的替代率就会过低;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过低,就会使得企业年金的替代率升高。因此,如果要想促使企业年金的大力发展,首先就要在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方面下大功夫,以给年金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其次,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完善税收优惠法律。可以借鉴发达国家企业年金筹

  集税制优惠模式,对企业年金缴纳、投资增值阶段减免税,只在最后领取阶段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税制优惠方式。但要根据我国国情量力而行,制定与我国国力相符合的税收优惠政策。

  最后,加快企业年金法的立法建设。近些年来,我国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文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年金的发展。2004年的时候,我国又针对企业年金,推出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在企业年金的运作和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到目前为止,覆盖企业年金整个运作过程的相关法律还没有出台,还是一片空白。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包括企业年金的缴纳、投资收益的税收减免以及年金基金的管理和运营等方面,通过立法做出明确的规定,控制投资风险,杜绝因享受税收优惠而造成的偷税、漏税的可能性,避免给国家带来税收损失。

  (五)加快发展储蓄性养老保险建设。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已使得我们不得不采取除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其他养老保险方式,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我国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发展还非常缓慢。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思想上缺乏足够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以及人们还未充分认识到人口老龄化给我国政府带来的沉重负担。加快发展储蓄性养老保险建设应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民众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重要性。使职工除了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以获取养老金之外,还要考虑采用其他方式为自己的晚年准备充足的资金。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宜传,以使民众能够早日认识到其他形式的养老保险对老年生活的保障作用,从而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是法律上给予更多的指导,强化三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目前,各地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关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实施却没有具体的方案出台,结果导致大部分人都对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认识,只局限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库券等。因此,国家应从宏观上制定相关的指导方案,对于缴费基数、税收优惠等方面,可根据行业、地域经济水平的不同作灵活处理。

  三是要政府适当让利,加强宏观监管。鼓励、促进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发展,政府应当适当让利、减税。如果可以允许将个人缴纳储蓄性养老保险费的数额,在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中部分或全部扣除,甚至在领取环节也免税,那么将充分调动人们进行个人储蓄的积极性,这对于经济实力较强大的我国来说,是行得通的。同时,政府也应做好监管工作,对负责办理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经办机构,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管理,保护缴费者的合法权益。

  (六)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和老年人的经济参与度。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保障方面的压力就在于更少的社会生产力将要养活更多的社会成员。社会成员多1年的经济社会参与期,政府可以少给付1年的养老金,同时多收缴1年的个人养老基金。政府应积极探索最大限度的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办法,应当在进一步提高在职职工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同时,注重老年人口的经济参与度。有针对性地制定老年人口参与经济建设的政策规定,使老年人口不仅仅是社会财富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这样可以大大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比如在保证年轻人就业率的前提下,延长社会成员退休年龄,延长养老基金缴纳时间,缓解养老金给付压力。大力发展国民经

  济是我们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根本任务,应努力把生产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只有“蛋糕”做大了,很多事情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篇七:结合国情谈谈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结合国情谈谈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1、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

  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强调中国人口

  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以及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

  2、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长期规划

  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我们提出

  健康老龄化战略内涵,主要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内容,这是对中国老龄工作的综合概括,是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好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体思路。具体建议是:

  3、明确国家老龄工作的方向

  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家的五年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结合经济发展进程和城乡不同情况,精心设计和构筑中国老龄的工作体系,明确提出目标要求、工作重点、投入力度、检查标准。

  4、落实到各地的发展计划中

  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该地区老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采取分工负责和齐抓共管方式,对老龄工作有管理、有服务、有措施、有检查。

  5、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

  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

  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效用。具体建议是:

  6、居家养老环境

  为了使老年人起居方便,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方便老年人和满足老少户可分可合的需求,公共设施要安排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所,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

  7、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

  在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询、购物、清扫、陪伴、护理、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并为老年人学习、文体、康乐、交

  往等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条件,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

  8、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

  对政府设立的敬老院等养老、安老机构和设施,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公共福利机构抚养的老人情况,政府要继续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设施条件,逐步提高居养水平。鼓励和扶持社会民办公共养老设施,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福利性公共养老设施,形成对家庭养护困难老人的救助保障体系。

  9、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

  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相对独立的养老金经办机构,负责养老金的征收、给付、营运和管理,用发国债形式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证全额按期予以支付。农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储蓄和家庭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城乡养老、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建立起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10、加大有关老年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

  法律部门要坚决制裁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依法合理调整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老年人之间的关系,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

  11、加快完善老年立法步伐

  在2005年左右时间,国家要尽快出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老年人福利等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使老年人的生活获得切实保障,在2010年左右时间,制定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法、新的老龄事业发展纲要等大部分老年法律法规,形成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基本法的老年法律体系。

篇八:结合国情谈谈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认清人口老龄化基本形势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三篇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全面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和老龄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和增强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强的自爱意识",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指明了方向。2018年1月29日,全国老龄办、中组部、中宣部等14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决定面向全社会,重点在党政干部、青少年和老年人中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并对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意义目标、主要内容、具体措施、组织保障等做出部署,这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保障和改善老年人民生,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形势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各国迟早会出现的人口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们的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和预期寿命提高,从而导致了人口老龄化。

  联合国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10%或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7%,则进入老龄化社会。按此标准,我国早在199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且乡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这种趋势还在持续发展。预测在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3亿,2035年超过4亿,2050年达4.87亿,占比34.9%,出现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1.5个劳动力扶养一个老年人的局面,进入重度老龄化。我国人口老龄化主要特征有三个:

  一是规模大、速度快。

  目前我国老年人占全世界8.36亿老年人的23.6%,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超过2亿的国家。据统计,我国2005年,65岁以上人口

  比重为7.69%,比2000年增加了0.73个百分点,年均增加0.15个百分点;2010年这一比例为8.87%,比2005年增加了1.18个百分点,年均增加0.24个百分点;而2017年这一增量就达0.6个百分点,比上年老年人口净增1004万,可见老龄化程度加快。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占届时亚洲老年人口的2/5.全球老年人口的1/4,比现在美、英、德三个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此外,由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人口老龄化速度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快。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比从5%。上升到10%,一般需40年甚至半个世纪时间,而我国老年人口占比从1982年的4.9%上升到1999年的10%,只用了18年时间,可谓跑步进入老龄化

  二是未富先老、未备先老。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与现代化相生相伴,社会转型阵痛相对较轻,是先进入工业化,后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财富积累到人均1万美元进入老龄社会,是先富后老,有充裕的财力支持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而我国老龄化则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超前于现代化,社会转型阵痛显著,是在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人均仅1千多美元时,老龄化就提前到来。虽然现在我国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超过8800美元,在世界排名7位左右;人类发展指数(HDI)在近200个国家中居90位左右,与美、日、德、英等发达国家3万元以上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所以是未富先老、未备先老。

  三是养老负担重。

  首先表现在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和生活困难老人多。目前全国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有900多万,80岁以,上老年人3100万,占老年人口的13.9%,预计2050年有1亿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63万,占老年人口的18.3%;低保五保老年人约2800万;空巢独居老人近1亿人,其中农村超过城镇1600多万人。这些特殊老年群體在养老保障、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供给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老年人能否安度晚年,也关系到广大年轻人能否拥有一个稳定的未来养老安全预期。还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到2015年,全国就

  有1.76亿独生子女家庭,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正在大量步入老年。在“421家庭”结构下,他们负担两代人的养老保险,即在供养离退休人员同时,还要为自己将来的养老准备资金。如果4个老人中有一人生病,会显得十分吃力;倘遇同时有两人生病,夫妻双方就难以顾及了。另外,全面二孩政策虽然落地,但人们愿意健康长寿,不着急生、不愿意生的比例提高,生育政策对出生人口的调控效果减弱,高龄少子、孤独终老的危机迫在眉睫,老者比重上升,意味着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我国家庭平均人数为3.1人,2030年将减少到2.6人,2050年降为2.51人,导致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从1995年的9.2%上升到2015年的14.3%。预计2015年到2050年期间,持续升高的社会抚养比导致经济运行成本不断提高,全社会用于养老、医疗、照料、福利等的费用占GDP的比例,将由7.33%增长到26.24%,接近届时欧盟国家平均水平。如果应对不力,我国人口老龄化可能使经济潜在增长率平均压低1.7个百分点。

  其次,养老护理人员数量严重短缺。若按国际标准,3名失能者应配备1名护理人员,我国至少需要1300万养老护理人员,但目前全国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不足100万。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优质养老机构人员的配比,甚至达到1名失能老人配备1.5个护理人员。同时,随着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低龄老人迈向高龄阶段,养老产业将形成空前的照护压力。目前我国老年照护体系现状相当薄弱,养老机构维持在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以健康老人为主,以保障贫困人口为主的传统格局。截至2015年底,我国358.1万张养老机构床位中,收住老年人214.7万人,接收失能半失能老人仅63.7万人,占总收住人数29.7%,护理床位依然不足,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需求十分迫切。

  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重要意义

  全国老龄办等14部门下发的《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在全社会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良好氛围,激发全社会增强人口老

  龄化的主动性、针对性、自觉性,对于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大格局,确保我国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全体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展开来说,有以下三重意义:

  一是深远的政治意义。对党政干部开展国情教育,有利于引导和重塑老龄化社会的政府行为,谋划好政策、制度和文化三大应对,共建共融共享的老年友好型社会。老龄问题是重大的公共话题,是社会治理的重点领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通过国情教育,可以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科学认识和把握人口老龄化客观规律的能力,提高战略意识、理论素养和决策水平,突出针对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和失能老人等脆弱群体的关怀问题,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公共资源和社会力量,共同应对老龄化进程。

  二是积极的社会意义。对青少年群体开展国情教育,可以积蓄人口老龄化的支撑力量和后备力量。从全生命历程观点出发,幸福的老年需要早期充分的人生准备。少年时期就播下“人人会老无例外”的种子,有利于树立“有备而老”的理念,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养老文化。对广大青少年来说,一方面在生命早期要准备好应对个体老化的挑战,进行知识技能、身心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储备,对人生美好的归宿有充分的准备,健康快乐地进入老年。另一方面,青少年群体不是人口老龄化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后备者和承担者。参与者是说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会波及社会各个阶层所有人群。后备者是说现在是少年,将来是老年,生命老去是自然规律,没有谁会永远年轻。承担者是说一代年轻人养一代老年人是代际承继现象,青少年是孝亲敬老的联结者、传承者和践行者。

  三是温情的生命意义。对老年人开展国情教育,有助于实现“幸福快乐,健康长寿”的老年梦,使生命更有尊严和价值。说具体些,就是对老年人开展包括人口老龄化形势教育、老龄政策法规教育、应对人口老龄化成就教育、孝亲敬老文化教育、积极老龄观教育等五个方面的国情教育,树立生命历程观、独立自强观、终身学习观、和谐相处观、主动参与观、积极养老观、科学养生观、宜居环境观、临终关怀观,焕发老年精神,创造老年价值,释放老年红利,把握社会老化和个体老化的规律,实现安养(即内安其心,外安其身,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乐活(即身心快乐,健康长寿,老有所乐,老有所用)、善终(即临终关怀,没有痛苦,安宁告别,尊严而逝)的目标,做新时代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三有”老人。

  记者从全国老龄办了解到,2019年,全国老龄办将以“我与我的祖国”为主题开展多项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活动,包括面向全社会老年人开展书法、绘画、摄影、编织、非遗、手工制作等比赛,举办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知识竞赛和征文比赛,并探索开展网上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

  “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应树立问题导向,把老年人最急需的知识纳入教育内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19日在《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知识读本》发行暨国情教育大讲堂座谈会上说,老年人维权难、文化生活和健康知识匮乏,对国家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缺乏了解,相关知识信息亟待通过老龄化国情教育活动进行宣传。

  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人口老龄化国情意识,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全国老龄办等14个部门2018年1月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明确面向全社会开展人口老龄化形势、老龄政策法规、应对人口老龄化成就、孝亲敬老文化和积极老龄观等五方面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

  近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老龄办等14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增强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认知和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离退休干部局多举措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活动。

  召开专题会议学习研究。离退休干部局召开专题会议全文传达了《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并就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历程、现状、应对举措及工业和信息化离退休干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等进行了学习和研究。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会议对今

  后一个时期在部系统、部机关和全局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作出了安排和部署。

  开展业务培训传达交流。离退休干部局于4月11日至12日在山东济南举办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离退休干部工作业务培训班,并邀请了《中国老年报》张民巍总编辑以“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及战略应对”为主题,围绕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主要特点、重大影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措施和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辅导。工业和信息化部离退休干部局及各直属单位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负责同志共80余人参加了培训。

  全方位加强宣传和引导。离退休干部局积极运用已有的信息宣传平台,如局内外网、《工作交流》简报、“工信银铃之声”微信公众号、《老干部之友》杂志等载体,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等为基本依据,面向部机关、部属单位、全体离退休干部、机关在职干部,就人口老龄化形势、老龄政策法规、应对人口老龄化举措、孝亲敬老文化、积极老龄观教育五项内容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和引导。

  通过以上多层次、多举措、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和引导,基本实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系统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全覆盖,对广大离退休干部、部机关干部职工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形成积极的老龄观,弘扬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离退休干部局还将继续开展多种形势的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好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活动。

推荐访问:结合国情谈谈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国情 如何应对 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