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6篇

时间:2023-07-24 11:27: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

  

  XXXXXXXX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方案

  课程名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课程负责人系(部)

  XXXXXXXXXXXX联系电话

  XXXX

  教务处

  XXXX年

  XXXX月

  填表说明

  1.“课程组主要成员”可以是主讲该课程并参与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的其他任

  课教师、助课老师,也可以是参与课程建设的其他人员。

  2.内容要求实事求是,表达简洁、明确、严谨。空格不够时,可自行加页。

  一、课程负责人情况

  姓名

  职称

  XX副教授

  性别

  学历

  XXXX出生年月

  XX学位

  职务

  授课对象

  2017级

  硕士

  XX学时

  (28*3=)84(56*5=)280(42*2=)84(65*2=)130(40*2=)80(56*2=)112完成与获奖情况

  所在系(部)

  机械工程系

  课程名称

  时间

  2018.08最近

  三年

  主要

  教学

  工作

  情况

  2018.032017级

  课

  程

  负

  责

  2017.02016级

  2017.032016.02014级

  2015级

  人

  2016.03时间

  2013级

  项目名称

  近年来

  在教学

  研究与

  教学改

  革方面

  的成果

  课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项目中的分工

  程

  组

  主

  教授

  方案评价

  辅助授课

  要

  成

  助理研究员

  资料整理

  员

  二、本课程基本情况:

  包括教学对象、教学安排、基本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

  1.教学对象

  机械工程系的三个专业: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教学安排与内容

  见表1表1教学安排与内容

  第

  12次

  课次

  第

  13次

  第

  1次

  第

  14次

  第

  2次

  第

  15次

  第

  3次

  第

  4次

  第

  5次

  第

  6次

  第

  7次

  第

  8次

  第

  9次

  第

  10次

  第

  11次

  5.4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标注

  讲课

  5.5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实验、上机等

  章节与内容

  第6章

  滚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互换性时数

  主要内容

  第1章

  绪论

  6.1概述

  6.2滚动轴承精度等级及应用

  1.1互换性与公差

  1.2公差与测量简述6.3滚动轴承内、外径公差带

  1.3标准化与优先数系

  6.4滚动轴承与孔、轴配合的选择21.4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

  第7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第2章

  测量技术基础

  7.1概述

  7.2圆柱齿轮精度指标及检测

  2.1测量技术基本知识

  2.2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7.3齿轮副的精度指标和侧隙指标

  2.3误差与误差处理

  7.4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应用

  第3章

  孔、轴公差与配合及其尺寸检测

  第8章

  常用连接件的公差与检测

  3.1基本术语和定义

  8.1螺纹的公差与检测

  28.2平键连接的公差与检测

  3.2常用尺寸孔、轴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8.3矩形花键连接的公差与检测

  3.2.3基准配合制

  第9章

  圆锥公差与检测

  3.3其他尺寸孔、轴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9.1圆锥公差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2第4章

  几何公差及其检测

  9.2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和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

  4.1概述

  4.2几何公差的标注

  第10章

  尺寸链

  4.3几何公差带分析

  10.1尺寸链概述

  10.22用极值法计算尺寸链

  4.5几何公差的选用

  4.6几何误差的检测10.3用统计法计算尺寸链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10.4用分组法、修配法和调整法保证装配精度

  5.1基本概念

  5.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5.3评定参数的数值及其选用

  3.

  教学方法

  时数

  实验一

  内径百分表测孔径和圆

  柱度误差

  实验二

  百分表测量径向圆跳动

  理论课采用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方法,实验课采用示范教学方法

  4.

  教学目标第一个层次

  使学生掌握机械产品的几何精度设计方法、图样标注、检测以及判断零部件是否满足图样要求的能力。为基础课、实践课和专业课架构起桥梁。

  第二个层次

  具备本专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第三个层次

  建立大教育体系,为学生树立大教育观,培育为国家做贡献,实现个人价值的理念。

  三、本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措施

  包括教学改革基本思路、本课程中的德育元素、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教学方法、预期目标及效果等

  1.基本思路

  (1)精心选择教材。选择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教材,针对实施高校“质量工程”的教材,基于该教材以更好地为教改和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服务。

  (2)修订教学大纲

  根据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点,优化教学内容,以互换性与精度设计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为主,其它章节略讲。

  学生通过练习、实验和综合实践环节进一步提高精度设计能力。达到第一层次教学目标。将课程教学目标的教育性、知识性、技能性相互交融,突出体

  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达到第二层次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和事例,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第三层次目标。

  (3)拓展新的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计

  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学生学习效果为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

  发展为目的,教育的归属是“学”不是“教”

  。学生没学习就没有教育。

  (4)创新教学方式与技术,引入案例

  A

  教学方法

  讲授与研讨

  (如孔轴公差中一般公差)

  讲授与提问(探究)(大部分知识点)

  学生讲课体验(第三章孔轴公差与配合)

  混合式教学,保证深度融合实施效果。

  实验课程改革思路

  混合式教学(线上

  +线下)

  以前:教师讲解操作仪器→学生模仿→记录数据→计算分析→总结报告等

  目前:学生利用互联网,线上提前预习(仪器使用视频等),学习设备操作,了解原理和实验目的等。教师提供参考视频与资料,注重过程指导,提出注意

  事项,做好总结与延伸。

  理论课程改革思路

  引入案例

  通过UG软件提供三维模型装配和动画作为案例素材。

  案例做主线,把知识点有效串联,构成知识体系。

  把课程众多知识点,合理分解到多个典型案例中,使杂乱的知识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让学生有系统,有目的学习。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可以实现课本知识与工程应用于一体。

  使学生拥有初步的工程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B

  完善课件,设计教案,做到图文并茂

  通过课件背景、图片或标题等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借助于教案中的活动主题、活动任务、列举的案例等来实现课程思政。

  (5)新的考核与评价方式

  定期进行阶段总结、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提升考核分数

  10分)

  组织2次课堂评价

  (小组)学习检阅表

  组织1次座谈会

  数字化融合情况,思政育人情况,验证课程融合效果与思政效果

  (6)教师水平(业务、思想)提升

  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严重不足(教师培训发展,提升自身育德能力和育德意

  识)。融合创新的教学模式尚未成为主流,还没有实现互联网条件下学习方式变革、教学方式变革和评价方式变革。

  (7)利用好第二课堂进行职业素质培育和课程育人

  鼓励学生走进企业,走进科技馆,培养学生热爱科技、奉献社会的精神。

  2.德育元素

  “课程思政”总体思路:充分挖掘蕴含在相关知识中的教育因素,将时代的、社会的正能量内容引入课堂,把培育筑梦新时代、民族复兴的精神融入课程。

  提升家国情怀,政治担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课程中融入了

  6个

  思政事例。

  绪论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大国重器

  ”纪录片,取得的成就及进展,调动积极性,为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公差与配合中引入

  “大国工匠”,通过匠心筑梦的故事,弘扬工匠精神,营

  造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氛围。培育学生工匠精神。

  标准化与优先数系引入。法国查尔斯雷诺把载人升空的气球绳索尺寸由

  425种,按几何公比递增原则,规格减少到

  17种

  “道德经”中经典名句“治

  人、事天、莫若蔷??”,意思是把复杂的事做到简单,化繁为简,事半功倍。

  标准化及其作用时引入《周易》大壮卦哲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直线度误差时引入《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

  枉则直”,圆度误差时可引入去奢去泰,不圆满才是人生等等。

  配合时引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顾秋亮。组装做到精密度达"丝"级。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的职业素质。

  3.预期目标及效果

  科技让人的生活更美好,用人文视野来关顾科技的发展,做到职业素质培

  育和课程育人。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掌握机械产品的几何精度设计方法、图样标注、检测的基本

  能力。为基础课、实践课和专业课架构起桥梁。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图纸的标注,掌握几何量公差的应用,培养应用能力以及

  本

  专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通过引入的事例、事例,发掘运用专业历史和人物史

  中的科学的事迹风采,用他们探索科学的过程,追求真理的历程,来引导和

  教育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国引入的思政育人元素,能够

  培育与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理想

  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和中国精神等)。借助于教案中的活动主题、活动任务、列举的案例等来实现培养目标。

篇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

  

  XXXXXXXX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方案

  课程名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课程负责人

  XXXX

  系(部)

  XXXX

  联系电话

  XXXX

  XXXX教务处

  XXXX年

  XXXX月

  填表说明

  1.“课程组主要成员”可以是主讲该课程并参与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的其他任课教师、助课老师,也可以是参与课程建设的其他人员。

  2.内容要求实事求是,表达简洁、明确、严谨。空格不够时,可自行加页。

  一、课程负责人情况

  姓名

  职称

  XX

  副教授

  性别

  学历

  XX

  XX

  出生年月

  XX

  学位

  职务

  授课对象

  2017级

  2017级

  2016级

  2014级

  2015级

  2013级

  项目名称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教授

  助理研究员

  硕士

  XX

  学时

  (28*3=)84(56*5=)280(42*2=)84(65*2=)130(40*2=)80(56*2=)112完成与获奖情况

  项目中的分工

  方案评价

  辅助授课

  资料整理

  所在系(部)

  时间

  2018.08最近

  三年

  课程负责人

  2016.03时间

  主要

  教学

  工作

  情况

  2017.032016.02018.032017.0机械工程系

  课程名称

  近年来

  在教学

  研究与

  教学改

  革方面

  的成果

  课程组主要成员

  姓名

  二、本课程基本情况:

  包括教学对象、教学安排、基本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

  1.教学对象

  机械工程系的三个专业: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教学安排与内容

  见表1表1教学安排与内容

  讲课

  课次

  章节与内容

  第1章

  绪论

  第1次

  1.1互换性与公差

  1.2公差与测量简述

  1.3标准化与优先数系

  1.4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

  第2章

  测量技术基础

  第2次

  2.1测量技术基本知识

  2.2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

  2.3误差与误差处理

  第3章

  孔、轴公差与配合及其尺寸检测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3.1基本术语和定义

  3.2常用尺寸孔、轴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3.2.3基准配合制

  3.3其他尺寸孔、轴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第4章

  几何公差及其检测

  4.1概述

  4.2几何公差的标注

  4.3几何公差带分析

  4.5几何公差的选用

  4.6几何误差的检测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5.1基本概念

  5.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第9次

  5.3评定参数的数值及其选用

  5.4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标注

  5.5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第6章

  滚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互换性

  第10次

  6.1概述

  6.2滚动轴承精度等级及应用

  6.3滚动轴承内、外径公差带

  6.4滚动轴承与孔、轴配合的选择

  第7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第11次

  7.1概述

  7.2圆柱齿轮精度指标及检测

  7.3齿轮副的精度指标和侧隙指标

  7.4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应用

  第8章

  常用连接件的公差与检测

  第12次

  8.1螺纹的公差与检测

  8.2平键连接的公差与检测

  8.3矩形花键连接的公差与检测

  第13次

  第9章

  圆锥公差与检测

  9.1圆锥公差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

  9.2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和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

  第10章

  尺寸链

  第14次

  10.1尺寸链概述

  10.2用极值法计算尺寸链

  10.3用统计法计算尺寸链

  10.4用分组法、修配法和调整法保证装配精度

  实验一

  内径百分表测孔径和圆第15次

  柱度误差

  实验二

  百分表测量径向圆跳动

  22时数

  主要内容

  时数

  实验、上机等

  3.教学方法

  理论课采用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方法,实验课采用示范教学方法

  4.教学目标

  第一个层次

  使学生掌握机械产品的几何精度设计方法、图样标注、检测以及判断零部件是否满足图样要求的能力。为基础课、实践课和专业课架构起桥梁。

  第二个层次

  具备本专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第三个层次

  建立大教育体系,为学生树立大教育观,培育为国家做贡献,实现个人价值的理念。

  三、本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措施

  包括教学改革基本思路、本课程中的德育元素、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教学方法、预期目标及效果等

  1.基本思路

  (1)精心选择教材。选择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教材,针对实施高校“质量工程”的教材,基于该教材以更好地为教改和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服务。

  (2)修订教学大纲

  根据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点,优化教学内容,以互换性与精度设计(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为主,其它章节略讲。

  学生通过练习、实验和综合实践环节进一步提高精度设计能力。达到第一层次教学目标。将课程教学目标的教育性、知识性、技能性相互交融,突出体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达到第二层次教学目标。通过实例和事例,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第三层次目标。

  (3)拓展新的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计

  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学生学习效果为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教育的归属是“学”不是“教”。学生没学习就没有教育。

  (4)创新教学方式与技术,引入案例

  A教学方法

  讲授与研讨

  (如孔轴公差中一般公差)

  讲授与提问(探究)(大部分知识点)

  学生讲课体验(第三章孔轴公差与配合)

  混合式教学,保证深度融合实施效果。

  实验课程改革思路

  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

  以前:教师讲解操作仪器→学生模仿→记录数据→计算分析→总结报告等

  目前:学生利用互联网,线上提前预习(仪器使用视频等),学习设备操作,了解原理和实验目的等。教师提供参考视频与资料,注重过程指导,提出注意事项,做好总结与延伸。

  理论课程改革思路

  引入案例

  通过UG软件提供三维模型装配和动画作为案例素材。

  案例做主线,把知识点有效串联,构成知识体系。

  把课程众多知识点,合理分解到多个典型案例中,使杂乱的知识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让学生有系统,有目的学习。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可以实现课本知识与工程应用于一体。使学生拥有初步的工程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B完善课件,设计教案,做到图文并茂

  通过课件背景、图片或标题等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借助于教案中的活动主题、活动任务、列举的案例等来实现课程思政。

  (5)新的考核与评价方式

  定期进行阶段总结、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提升

  考核分数10分)

  组织2次课堂评价

  (小组)学习检阅表

  组织1次座谈会

  数字化融合情况,思政育人情况,验证课程融合效果与思政效果

  (6)教师水平(业务、思想)提升

  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严重不足(教师培训发展,提升自身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融合创新的教学模式尚未成为主流,还没有实现互联网条件下学习方式变革、教学方式变革和评价方式变革。

  (7)利用好第二课堂进行职业素质培育和课程育人

  鼓励学生走进企业,走进科技馆,培养学生热爱科技、奉献社会的精神。

  2.德育元素

  “课程思政”总体思路:

  充分挖掘蕴含在相关知识中的教育因素,将时代的、社会的正能量内容引入课堂,把培育筑梦新时代、民族复兴的精神融入课程。提升家国情怀,政治担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课程中融入了

  6个

  思政事例。

  绪论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大国重器”纪录片,取得的成就及进展,调动积极性,为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公差与配合中引入“大国工匠”,通过匠心筑梦的故事,弘扬工匠精神,营造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氛围。培育学生工匠精神。

  标准化与优先数系引入。法国查尔斯雷诺把载人升空的气球绳索尺寸由425种,按几何公比递增原则,规格减少到17种

  “道德经”中经典名句“治人、事天、莫若蔷……”,意思是把复杂的事做到简单,化繁为简,事半功倍。

  标准化及其作用时引入《周易》大壮卦哲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直线度误差时引入《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

  枉则直”,圆度误差时可引入去奢去泰,不圆满才是人生等等。

  配合时引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顾秋亮。组装做到精密度达"丝"级。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的职业素质。

  3.预期目标及效果

  科技让人的生活更美好,用人文视野来关顾科技的发展,做到职业素质培

  育和课程育人。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机械产品的几何精度设计方法、图样标注、检测的基本能力。为基础课、实践课和专业课架构起桥梁。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图纸的标注,掌握几何量公差的应用,培养应用能力以及本专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通过引入的事例、事例,发掘运用专业历史和人物史中的科学的事迹风采,用他们探索科学的过程,追求真理的历程,来引导和教育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国引入的思政育人元素,能够培育与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和中国精神等)。

  借助于教案中的活动主题、活动任务、列举的案例等来实现培养目标。

篇三: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和要求,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我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促使各类课程有效贯彻价值引领、水平达成、知识传授三位一体

  的教学目标,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授课教师担当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自觉意识,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挖掘课程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及水平达成有机统一、教书和育人有机统一。

  二、总体目标

  充分挖掘学校各方面优势资源,通过改革研究、即时总结、经验推广,逐步形成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通识教育类课程为支撑、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辐射的课程体系,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建设一批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思政示范系列课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动地方经济

  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基本原则

  坚持顶层设计。根据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总体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提升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水平,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实现专红

  并进。

  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展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引导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促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

  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协同性要求,注重统筹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明确各类课程思政教学

  改革思路、内容和方法,分类分步有序推动工作。

  四、主要任务

  (一)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水平

  1.增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技能。增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升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充分使用学科组讨论、老教师传帮带、教

  材教案编写、本学科先锋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等手段,展开思想政治

  教育技能培养。相关部门、各学院要充分使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

  式,把价值引领、水平达成、知识传授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2.发挥思政教学团队和示范教师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鼓励思政课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教研室)工作例会等方面展开联谊活动。

  发挥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二)提升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措施

  1.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根据不同学科专业性质特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表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增强“四个自信”。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引导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协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育类通识课程要主动与德育相融合,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

  创新创业与职业素养类通识课程要围绕双创精神、职业道德、职业伦

  理等方面,把创新创业教育及职业素养有机融合到日常教学中,使课程教学过程不但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水平

  的过程,更是锤炼心志和品行养成的过程。

  2.增强专业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应用型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水平培养中,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

  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

  3.开发具有思政元素的特色课程。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组织知名教授、教学名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展开具有学科特色的系列讲座,宣传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工程规划和建设以及对外承建的项目等方面成果,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依托苹果学院、天麻学院、马铃薯学院、文学创作学院、扎西干部学院理论教学部及苹果研究院、天麻研究院、马铃薯研究院、新时代文学研究院、扎西红色文化研究院等特色优势资源,组织开设国学常识与传统文化、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文学与地方发展、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等系列特色课程,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新时代文学精品力作,切实增强学生投身

  最美、最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要考量“知识传授、水平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合格课程、精品课程、一流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

  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

  (四)工作安排

  1.扎实展开“课程思政”的大讨论和教学设计活动。在全校组织展开“课程思政”大讨论,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实行专题辅导和深入解读,加深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及原则的理解,促动教师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教研室每学

  期至少召开1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专题研讨会。

  各教学单位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活动。按照方案要求,每学期展开1次以上单位教师参加的“精彩一课”示范观摩听课,重点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实行把脉;以课程组为单位全面展开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持续总结经验。

  优化做法,深化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2.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充分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列入“知识、水平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模块中,确保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

  思政元素、3.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自20年春季学期开始,每年度各教学单位负责建设1-2门课程思政精品专业课程及课堂教学优秀案例,推出一批在全校具有引领作用、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

  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4.展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建设工作。在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类别中,增设课程思政专项,从“三全育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大思政”格局构建、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思政元素融合案例库建设等方面实行深入

  探讨,形成一批示范性强、可推广的研究成果。

  5.“以赛促教”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结合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各类各级教学竞赛,设立课程思政计分要点,考核

  参赛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水平及效果,达到“以赛促教”目的。

  五、保障措施

  (一)增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任副组长,教务处、宣传部、人事处、财务处、学生工作部、团委主要负责人及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

  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统筹推动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二)增强协同联动

  增强相关部门和各学院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确保课

  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考核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实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即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水平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将各学院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成效纳入学院绩效考核评价。

  (四)提供经费支持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稳步推动。通过项目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对于组织展开课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学

  院给予奖励。鼓励各学院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工作推动有力。

  六、本实施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篇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

  

  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

  择优推广计划

  申请评审书

  项

  目

  名

  称:

  项目负责人:

  所

  在

  学

  校:

  学

  校

  代

  码:

  推

  荐

  单

  位:

  申

  请

  日

  期: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制

  填

  表

  说

  明

  1.本表用计算机打印填写,统一用A4纸印制,左侧装订。

  2.申报表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参评资格。

  一、申请人基本情况

  姓名

  职务

  研究方向

  外语水平

  晋升教授(副教授)时间

  电子邮件

  办公电话

  出生年月

  职称

  最后学位

  专业领域

  所在院系

  手机

  住宅电话

  近五年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况

  课程名称

  授课时间

  课程评价

  二、团队成员基本情况

  姓

  名

  出生年月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所在单位

  三、申报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计划完成时间

  工作基础摘要:(包括创新性、应用性、理论性及影响力;完成目标任务的时间安排;学校给予的条件和政策保障等。字数限3000字以内。限3页,不能加页。)

  四、经费预算(单位:万元)

  类别

  直接经费

  图书资料费

  数据采集费

  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设备费

  专家咨询费

  劳务费

  印刷费/宣传费用

  其他

  间接经费

  其中外拨经费

  申请经费年度预算(不含其他来源经费)

  年份

  金额(万元)2017年

  金额(万元)

  2018年

  2019年

  说明

  五、项目承诺书

  本人保证项目申请书填报内容真实,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问题。若获准立项,本人将严格按照本表填写内容,按时完成研究计划,按要求及时报送中检、终结等相关材料。遵守教育部关于科研项目管理的各项规定,如有违反,本人将承担相关责任。

  申请者(签章):

  年

  月

  日

  六、推荐意见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经审核,申请书与网上上传电子版一致,内容属实,同意上报。若获准立项,学校保证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并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科研项目管理的各项规定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管理。

  科研管理部门公章

  年

  月

  日

  所在学校意见

  同意申报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省级教育部门意见

  同意申报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篇五: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

  

  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建设,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

  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根据中共教育部党

  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和《—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结

  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按照“所有课程都有育人

  功能”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每一门

  课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推进全员全

  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

  二、总体目标

  坚持课堂教学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以培育学生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

  革,深化教书育人内涵,探寻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适时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将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

  程,完善课程育人体系。

  三、主要内容

  梳理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课程思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和—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

  论成果融入课程内容,深入浅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想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

  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

  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弘扬主旋律,传

  播正能量。从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诚信意识等

  多个层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培

  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中华优秀文化教育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教育,把中国四史有机融入课程,使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

  就、重大历史事件等与课程中相关的内容相契合,引导学生厚植爱国

  主义情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四)职业素养教育

  把职业素养教育同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围绕职业道

  德和职业伦理等方面,加强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在教育过程中

  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使课程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和养成品行的过程。

  四、工作任务

  “课程思政”涵盖所有课程,可以体现在每个教学环节。”课程

  思政”主要有以下几项任务。

  (-)课程大纲建设

  完善现有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中增加“课程思政”目标,根据“课程思政”目标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

  入到学生的学习任务中,体现在学习评价方案中。

  (二)授课教案融入

  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思想政治

  教育内容融入专业名人、专家学者、专业历史及发展现状等,作为课

  程讲授必要内容,形成一体化反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方法等思

  政内容的授课教案和教学文档,进而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三)教学方法设计

  探索“课程思政”最有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将价值引领与知识

  传授相融合,依托“在线课程”等多个平台,采用专题式、案例式等

  多种教学方法,用专业理论说服人、教育人,成为学生承载真理的力

  量主体,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到教学设计中,融入到学生学

  习任务中。

  (四)教育教学团队建设

  根据“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加强教育

  教学团队建设,明确团队教师的选拔要求和育人责任,建立团队教师

  的培养机制,开展入职培训I、专题培训、集体备课、优秀教师示范等,加强教师育人能力培养。引导全体教师能够利用课堂主讲、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有机

  融入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真正实现从教学工作者向教育工作

  者的转变。

  (五)明确责任主体,健全评价考核督查机制

  把教书育人作为核心内容深化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把育人能力、育人成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将课

  程改革情况列为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列为领导班子工

  作业绩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范围。

  .明确责任,整体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工作领导组是“课程

  思政”建设的总体设计者,统筹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把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使各门课

  程都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系(部)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系(部)党政

  负责人要自觉承担起通过教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教

  师党支部要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加强党支部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和载体,强化党支部对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作用。教师是推进“课程

  思政”建设的直接实践者,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提升

  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同时,教师要创新教育教学

  方法,使“课程思政”要求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增强课程育人实效

  性。教务处是学院教育教学的主管部门,要加强“课程思政”的审核

  把关、督促落实和绩效考核,要建立定期督查制度,跟踪了解“课程

  思政”推进落实情况,总结“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好、学生反响佳的教学案例,形成参考性强、推广价值高的“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开

  展课程思政“示范公开课”。

  .完善考评和激励机制。教务处、人事处要把“课程思政”建设

  成效纳入教学单位和教师个人年度考核范围;组织部要把教师党支部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情况纳入教师党支部考核指标体系;教师工作

  处(部)要把“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师德师风考核、教师职务(职称)

  晋升条件和教师培训内容;全校各单位、各部门在各类评优选先表彰

  中,要明确对“课程思政”的条件性要求。

  .以点带面,统筹校系联动。学校要搭建好推进“课程思政”建

  设的多元平台,采用召开工作推进会、现场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完善联动机制,促进交流学习。各教学系要在每一个专业中,以核心

  课程为重点,通过一年的“课程思政”实践,选树至少5门课程和一

  批教师作为示范典型,精抓细做,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要及时总结

  经验做法,再用2年的时间,逐步全面推开,确保每一门课、每一名

  教师都能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好育人作用。

  五、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部门

  和各教学单位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工作。组长由党委书记、院长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分管教学

  副院长担任,成员有教务处、教师工作处(部)、人事处、组织部、宣

  传部、思政部负责人和系部党政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二)加大舆论宣传

  由宣传部牵头,各相关系部、部门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广播、电子屏、宣传栏等校园媒体,大力营造“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

  讲育人”的舆论氛围,及时总结反映课程思政经验做法,打造宣传建

  设成果。

  (三)完善相关制度

  相关部门在队伍建设、岗位聘用、考核评价、评优奖励、成果应

  用、选拔任用等方面梳理完善规章制度,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

  革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四)经费保障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

  通过项目形式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管理,经学校遴选立项建设的“课程思政”课程,每门课程资助0.5万元,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实

  施动态管理,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对于“课程思政”教育教

  学改革成效突出的建设项目,评选校级教学成果奖给予奖励。

  六、本实施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篇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

  

  思政课教学改革

  近年来,学校思政课作为一门重点课程以及教学内容,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在一些学校,思政课也被赋予了更深厚的教育意义。任何一门健康发展的课程都需要不断更新,思政课也不例外。思政课教学改革是当前学校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其宗旨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促进学生的思想素质的培养。

  一、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1、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学改革主要是指在学校课程资源、教学内容及方法等方面,以上海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为依据,进行合理调整,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思政课的改革内容涉及到各个学科,主要是关于国家政治体系、社会公民精神、社会责任感的满足等。它包括法律知识、历史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理想信念、文化精神、环境保护知识和公民意识等。

  2、教学特点思政课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积极思想,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能力、社会责任感等为特点。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灵活多样,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发展社会素质做出贡献,构建全社会多元文化的良好环境。

  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措施

  1、完善教学条件首先,要做好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把教学条件做好,包括完善学校设施和增加教师配备,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及提供合理的教学量和相应的教学质量。

  -1-

  2、完善教学方法其次,要把学生的学习经历从传统的理论学习转变为基于实践的实践学习,实施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交叉教学,把课堂上的学习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调控掌握知识。

  3、科学开展教学研究最后,思政课的教学改革要系统开展教学研究,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定期进行教学改革,以顺应时代发展,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实现思政课教育的长期发展。

  总之,思政课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状况,通过多种措施、层层深入,真正把思政课教学改革落实到学校课堂中,起到更加全面的作用。

  -2-

推荐访问: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 教学改革 课程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