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法治文化建设经验材料(5篇)

时间:2023-07-15 18:09: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公安法治文化建设经验材料

  

  法治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党的___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___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___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件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___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___、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一重要论述对做好新时期的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近年来,我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在区委、区___的正确___下,认真贯彻落实___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法举措,勇于破解难题,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高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区连续5年获江苏省“平安创建”先进区称号,全区连续9年______零登记。区大调解中心先后获南京市“三争一创”先进___、区先进___称号。全区社会持续保持平稳向好,重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成效显著,大调解工作规范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一是坚持党政___定期接待制度,每周定期受理协调群众反映的问题,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___包案。

  二是着力加强区大调解机构建设。区大调解中心确定为司法局内设事业机构,实行实体化运作。强化对镇、村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指导。

  三是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制度,对重大矛盾纠纷采取听证制。

  四是加强矛盾纠纷信息化建设。建设和完善区、镇矛盾纠纷信息化预警,进一步提高纠纷接待、受理化解的工作效率。

  一是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___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做到一般纠纷不出村、较大矛盾不出镇、重大矛盾不出区。

  二是深化对接工作。在诉调对接、公调对接、检调对接的基础上,主动与___、劳动、法制等部门对接,实行多部门联动化解工作机制,制定___了《高淳区___纠纷化解工作___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各部门工作要求和职责、流程。

  三是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做到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切实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承担相应的稳定责任,最大限度地从法律、政策源头预防和减少___纠纷的发生。

  四是充分发挥___纠纷化解工作___小组办公室的协调作用。进一步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坚持纠纷排查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区每月、镇每半月、村每周排查,重大节日、重要时期不定期排查,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

  五是着力发挥各专项调解小组作用,坚持定期研判形势,主动对接矛盾,及时推进矛盾化解。六是强化边界联防联调工作机制的作用,切实做到矛盾纠纷化解无边界。

  一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信息汇集和预警分析机制,充分发挥专家、专业人员在纠纷化解中的智囊作用,对容易引发___的矛盾纠纷的形成、发展趋势及时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

  二是完善应对___的应急预案。坚持“预防为主”方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及时消除隐患,防止局部性问题转化为全局性问题,对已经发生的___及时、果断处置,防止非对抗性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

  三是完善现场处置的程序。调解人员在第一时间了解案情,并迅速通知相关的镇和部门,___得力人手赶赴现场进行教育疏导,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

  一是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建立健全___纠纷网格化预警系统,加强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带有全局性、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及时提出有价值的、有针对性的和可操作的决策建议,促进党委___科学决策、___决策。

  二是完善纠纷信息的反馈机制。及时将系统内重要信息反馈给党委、___或者相关职能部门,以便更好地调整和完善政策。

  三是做到依法调解,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篇二:公安法治文化建设经验材料

  

  法治文化建设经验交流

  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治文化建设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法治文化建设是在法治理念下,植根于全社会的法律文化建设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法律知识宣传普及、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和法治信仰,提高人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推动法治化建设和全面依法治国。以下是本人在法治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经验交流。

  一、发挥宣传媒体的作用

  宣传媒体是传播法治文化的主要渠道,应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让宣传更加深入人心呢?首先,我们需要在制定宣传方案时注重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制定不同的宣传计划,从而避免无畏的模板化宣传。其次,我们要注重创新宣传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如新闻报道、网络宣传、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最后,我们应当注重情感化的宣传,强化法律事实的生动性、感染力和亲和力,切实提高受众对法律文化的认同程度。

  二、加强法律教育的落地

  宣传是必需的,但不足以完全提高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而法律教育的普及则成为必然选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了解如何遵守法律;在我们生活的社会,法律是为人们服务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法律意识培养、推广普法知识、建立法律教育平台等方式,落实法律教育的落地。在推行法律教育方面,我们需要把目光放在青少年群体上。法律教育在这个群体中的作用是深远的,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涉及法律方面的事情。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在学校及社区的法律教育,鼓励学校增设相关课程,加强出版相关教材以及开展法治知识竞赛等,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有益的法律知识。

  三、加强法律意识培养

  加强法律意识培养也是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需要了解怎样合法用人,怎样合法管理公司,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等等。为此,我们需要逐步推广全民法律咨询服务,组织江苏律师到社区和企业中,应对法律难题。推广法律咨询服务不仅可以解决人们的法律难题,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此外,我们还需要通过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法律信仰,从而形成健康的法律意识,促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四、提高法律服务质量

  为了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司法公正度,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法律服务质量。在提高法律服务质量方面,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断加强律师等专业法律人才的队伍建设与教育培训;第二,为政府和社会公开司法公开信息和法律知识;第三,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积极保护知识产权;第四,提高司法公正度,避免或减少司法冤案的发生。

  总之,在法治社会的建设中,法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穿法治意识、加强法律教育落地、加强法律意识培养、提高法律服务质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法治中国的建设码砖累瓦,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三:公安法治文化建设经验材料

  

  法治文化建设总结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整合法治文化资源是建设法治文化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这有助于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提高法治文化的约束力,更好地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法治文化建设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法治文化建设总结篇一

  一是加强协调,突出分布式法治文化阵地。认真实施莱阳市“七五”普法规划,在做好健全组织机构、落实经费保障、有效开展普法宣传等工作基础上,报经市政府审批同意后,重点打造的法治文化公园亮相白龙河畔,为大力加强全市法治文化建设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镇街、村居两级法治广场建设,充分利用村居法德宣传一条街、法治文化大院、法制宣传橱窗等现有资源设施,打造一批有特点、有亮点的法治文化阵地和法制宣传文化元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法治文化,提高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的热情,使群众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方便群众学法用法。

  二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化法治文化传播。围绕重大活动节点,组织开展法律宣传活动;组织全市领导干部、执法机关工作人员参加法律知识考试,集中宣传以宪法为核心、以专门法为重点的法律法规知识。依托镇街司法所深入开展“法律六进”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着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工作,力求做到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继续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组织法律专业人员深入村居一线,为广大群众讲解法律知识,通过开展“法德讲堂”、问卷调查、以案释法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三是整合资源,突出多元化法治文化载体。联合教育、文化等部门,积极开展法治文艺作品征集和展示活动,涉及书法、绘画、曲艺等多种形式,使法治文化理念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普法工作的文化品位。充分利用司法行政网站、“今日莱阳”报纸、普法企鹅工号等形式,最大程度做好司法行政政策、亮点工作、典型模范等宣传,开启“互联网+纸媒”的新载体模式,使法治文化理

  念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法治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法治文化建设总结篇二

  一、深化争先创优理念,突出三大重点工作

  一是营造法制文化氛围。法制文化以其特色鲜明、形式多样、贴近群众、寓教于乐的特点多年来受到群众的欢迎,今年,以“建设法制文化,构筑和谐”为主题的第二届法制文化艺术节在4月拉开帷幕,此次艺术节由宣誓、签名仪式、百场法制电影展播、法制文学大赛、法律知识擂台赛、青少年万人法律知识竞赛、法制讲坛、优秀执法案例评比、法制文艺大赛等八大系列活动组成,群众在欣赏法制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法制教育。通过传播法制文化,培养群众法治理念,实现从单纯的传播法律知识,到不仅使群众了解法律知识,而且使其掌握获取法律知识能力的质的飞跃。

  二是引进境外法律服务机构。今年4月,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努力,香港律师事务所代表处在正式成立,这是在县市区设立的首家境外法律服务机构,在全省也仅三家。香港律师事务所代表处主要是为县市区台商和外商提供高层次、高水平的法律服务,引进境外法律服务机构,将为台商、外商在我市守法经营,稳定经济、社会秩序作出积极贡献,也必将促进法律服务市场的良性竞争,不断提高律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推动律师行业规范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是建立社区矫正信息移动平台。通过积极争取,市政府下拨50万元资金用于启动矫正信息移动平台,通过政府采购,全面完成了全市300台联通手机及配套电脑、扫描仪的采购。目前,各区镇已全面启用该系统,这必将对我市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深化法治惠民理念,提高“”和“服务”两大能力

  人民调解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一是人民调解网络进一步健全。市级人民调委会挂牌成立,建立起市、镇、村(社区)、企业人民调解三级组织网络。目前,全市各级各类调委会694个,人民调解员3656名,实现调解工作网络的“全覆盖”。上半年共调解纠纷1662件,防止民间纠纷激化8起,制止群体性上访2起,劝止群体性上访人数180人。二是人民调解能力进一步提升。以修改完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考核细则》、《基层法律服务所工作考核细则》、《市人民调解工作考核奖励细则》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考核奖惩机制;在张浦镇政府召开“公调对接”现场推进会,整合公安、司法调解资源,全市司法所和派出所建立“公调对接”工作联动机制,切实提高调处效率,并积极探索“访调对接”、“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模式;结合《物权法》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组织全市350多名街道、社区居委和村调解主任参加培训,规范调解程序,观摩模拟调解演示,参训率达98.9%。

  矫正安置工作有效防止重新犯罪。

  一是创新工作方法。针对在台籍矫正对象数量多,而且没有相关法律制度可以参照的情况,结合实际,经过省厅批准,制定《市境外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工作办法》,对台湾籍矫正对象出境审批等事宜进行制度化管理。

  二是突出人性化管理。多渠道开展帮困解难工作,在重大节日期间对生活困难的矫正对象进行慰问,开展矫正对象互助活动,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创造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条件。上半年,全市矫正安帮部门共为困难矫正对象募集、发放救济金1.36万元,在日常管理教育和真情的感化下,矫正对象积极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市231名矫正对象自发向灾区捐款40多万元。其中,两名矫正对象个人捐款就分别达11万、10万元。

  三是延伸帮教取得良好效果。6月,组织矫正安帮领导小组成员赴无锡监狱开展延伸帮教,并创新地在监狱中举办矫正对象自主创业报告会,对今后刑释解教人员树立重新做人生活的信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上半年,全市共接收各类社区矫正对象86名,解矫47名,无重新犯罪;安置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48名,安置率达98,帮教率达100。

  积极拓展和不断规范法律服务。

  一是抓表彰奖励。向市政府积极争取,下拨20万“律师人才培育

  金”用于引进高级律师人才,开展法律、外语等专业培训,资助律师继续进行学历提升或出国深造,奖励德才兼备的执业律师。与团联合表彰了-“市十佳优秀青年律师”。在“双争”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以“争创先进律师事务所、先进律师事务所主任”为主题的双先活动。切实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团和市民法律顾问团作用,坚持律师参与政府信访接待工作,今年政府法律顾问团协助市领导共接待来访群众150批次,涉及上访群众400余人,调处矛盾纠纷100余起,发挥了律师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上半年新增设立了江苏六典律师事务所、江苏华峡律师事务所、正文人律师事务所3家律师事务所,目前我市共有律师事务所14家,代表处1家,律师150名,实习律师31名。

  二是提高法律援助质量。结合援助中心搬迁,进一步提升了法律援助的硬件条件,办公面积达300平方米,各种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按照“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年”的要求,规范案卷归档整理工作,强化案件质量监督,开展对援助案件的督查、旁听等,顺利通过省厅考核组对援助案件质量的抽查。积极打造法律援助三级网络,形成援助中心—各镇、街道法律援助站—社区法律援助分站的法律援助“三级网络”,目前全市建立法律援助站34个,分站30个。中心上半年接待群众来电来访总共人3442次,受理援助案件170件,其中民事案件107件,刑事案件63件。

  三是深化“公证质量建设年”主题活动。引进电子签章系统,加强公证行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国信、正信公证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相互监督,全面提高公证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继续开展公证案卷质量互查、评比活动,杜绝假证,避免错证,减少差证。今年1-5月,“国信”、“正信”两个公证处共办理公证5263件,为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深化求真务实理念,营造“五五”普法良好氛围

  一是抓评估考核,巩固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年初召开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工作及联络员会议,完善《市“五五”普法评估办法》和全年度评先申报考核制度。经过积极争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

  市级机关效率效能考核细则之中,与机关各部门的年终排名及考核奖金挂钩,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积极调动整合各部门资源,定期召开联络员片长会议,并赴常熟等地学习交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评选表彰了“市十大法制事件”和“市十大法制宣传裁体”,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向全市推广,推动法制宣传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突出重点,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组织部、党校将法制讲座纳入领导干部菜单式讲座和干部网络学院中,人大会组织干部进行任前法律知识专项考试,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进行岗前法律知识培训;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在外来人口聚居地建立视频播放系统。目前,已进入牧田(中国)有限公司、樱花卫厨、正新轮胎、沪士电子等17家企业安装了40余台视频播放器;在全市建筑面积在1万平米以上或者造价在1千万以上的建筑工地建立民工法制学校,并专门编写了2万余册建筑工人法律读本。三是发挥职能,整体推进“五五”普法进程。全市各司法所喊响“人民调解促和谐,化解矛盾保平安”口号,在交通要道树立人民调解宣传标牌,制作法制宣传资料并发放,在调解矛盾纠纷时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市法律工作者全年义务开设法制讲座32次涉及1500余人,设摊咨询10次,制作并发放法制宣传资料3000余份;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把法制教育纳入对矫正对象的日常教育之中;将司法行政系统两法三条例纳入机关“爱我司法岗,精彩月月讲”活动中,致力提高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业务水平。

  法治文化建设总结篇三

  一、深化争先创优理念,突出三大重点工作

  一是营造法制文化氛围。法制文化以其特色鲜明、形式多样、贴近群众、寓教于乐的特点多年来受到群众的欢迎,今年,以“建设法制文化,构筑和谐**”为主题的第二届法制文化艺术节在4月拉开帷幕,此次艺术节由宣誓、签名仪式、百场法制电影展播、法制文学大赛、法律知识擂台赛、青少年万人法律知识竞赛、法制讲坛、优秀执法案例评比、法制文艺大赛等八大系列活动组成,群众在欣赏法制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法制教育。通过传播法制文化,培养

  群众法治理念,实现从单纯的传播法律知识,到不仅使群众了解法律知识,而且使其掌握获取法律知识能力的质的飞跃。

  二是引进境外法律服务机构。今年4月,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努力,香港**律师事务所**代表处在**正式成立,这是在**县市区设立的首家境外法律服务机构,在全省也仅三家。香港**律师事务所代表处主要是为**县市区台商和外商提供高层次、高水平的法律服务,引进境外法律服务机构,将为台商、外商在我市守法经营,稳定经济、社会秩序作出积极贡献,也必将促进**法律服务市场的良性竞争,不断提高律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推动**律师行业规范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是建立社区矫正信息移动平台。通过积极争取,市政府下拨50万元资金用于启动矫正信息移动平台,通过政府采购,全面完成了全市300台联通手机及配套电脑、扫描仪的采购。目前,各区镇已全面启用该系统,这必将对我市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深化法治惠民理念,提高“**”和“服务”两大能力

  人民调解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一是人民调解网络进一步健全。市级人民调委会挂牌成立,建立起市、镇、村(社区)、企业人民调解三级组织网络。目前,全市各级各类调委会694个,人民调解员3656名,实现调解工作网络的“全覆盖”。上半年共调解纠纷1662件,防止民间纠纷激化8起,制止群体性上访2起,劝止群体性上访人数180人。二是人民调解能力进一步提升。以修改完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考核细则》、《基层法律服务所工作考核细则》、《**市人民调解工作考核奖励细则》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考核奖惩机制;在张浦镇政府召开“公调对接”现场推进会,整合公安、司法调解资源,全市司法所和派出所建立“公调对接”工作联动机制,切实提高调处效率,并积极探索“访调对接”、“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模式;结合《物权法》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组织全市350多名街道、社区居委和村调解主任参加培训,规范调解程序,观摩模拟调解演示,参训率达98.9%。

  矫正安置工作有效防止重新犯罪。一是创新工作方法。针对在**

  台籍矫正对象数量多,而且没有相关法律制度可以参照的情况,结合**实际,经过省厅批准,制定《**市境外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工作办法》,对台湾籍矫正对象出境审批等事宜进行制度化管理。二是突出人性化管理。多渠道开展帮困解难工作,在重大节日期间对生活困难的矫正对象进行慰问,开展矫正对象互助活动,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创造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条件。上半年,全市矫正安帮部门共为困难矫正对象募集、发放救济金1.36万元,在日常管理教育和真情的感化下,矫正对象积极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市231名矫正对象自发向灾区捐款40多万元。其中,两名矫正对象个人捐款就分别达11万、10万元。三是延伸帮教取得良好效果。6月,组织矫正安帮领导小组成员赴无锡监狱开展延伸帮教,并创新地在监狱中举办矫正对象自主创业报告会,对今后刑释解教人员树立重新做人生活的信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上半年,全市共接收各类社区矫正对象86名,解矫47名,无重新犯罪;安置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48名,安置率达98%,帮教率达100%。

  积极拓展和不断规范法律服务。一是抓表彰奖励。向市政府积极争取,下拨20万“律师人才培育金”用于引进高级律师人才,开展法律、外语等专业培训,资助律师继续进行学历提升或出国深造,奖励德才兼备的执业律师。与团联合表彰了2006-2007年度“**市十佳优秀青年律师”。在“双争”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以“争创先进律师事务所、先进律师事务所主任”为主题的双先活动。切实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团和市民法律顾问团作用,坚持律师参与政府信访接待工作,今年政府法律顾问团协助市领导共接待来访群众150批次,涉及上访群众400余人,调处矛盾纠纷100余起,发挥了律师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上半年新增设立了江苏六典律师事务所、江苏华峡律师事务所、**正文人律师事务所3家律师事务所,目前我市共有律师事务所14家,代表处1家,律师150名,实习律师31名。二是提高法律援助质量。结合援助中心搬迁,进一步提升了法律援助的硬件条件,办公面积达300平方米,各种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按照“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年”的要求,规范案卷归档整理工作,强化案件质量监督,开展对援助案件的督查、旁听等,顺利通过省厅考核组对援助案件质量的抽查。积极打造法律援助三级网络,形成援助中心—各镇、街道法律援助站—社区法律援助分站的法律援助“三级网络”,目前全市建立法律援助站34个,分站30个。中心上半年接待群众来电来访总共人3442次,受理援助案件170件,其中民事案件107件,刑事案件63件。三是深化“公证质量建设年”主题活动。引进电子签章系统,加强公证行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国信、正信公证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相互监督,全面提高公证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继续开展公证案卷质量互查、评比活动,杜绝假证,避免错证,减少差证。今年1-5月,“国信”、“正信”两个公证处共办理公证5263件,为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篇四:公安法治文化建设经验材料

  

  法制建设经验材料两篇

  发挥法治引领规范保障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1法治建设示范县经验材料...............................4发挥法治引领规范保障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X市政法机关立足职能,主动作为,全力服务全面建设现代化X战略,取得良好成效。

  一、坚持法治引领,创造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突出平等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对不同所有制主体、不同地区市场主体、不同利益主体一视同仁。突出对非公经济主体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实现制度平等、保护平等、惩治平等。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产权保护小组,制定出台X条硬措施,注重对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突出亲清并重,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提升服务效率:深化“互联网+服务”,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深化法律服务,开展对接“一带一路”

  战略法律服务等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建立完善中小企业法律服务平台;建立政法机关联系企业、工程、项目制度。创造廉洁环境:严厉打击向企业索贿受贿和违法违规插手工程等职务犯罪,依法严肃查办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和违法裁判、导致企业蒙受重大损失的职务犯罪,X年共查办影响经济发展职务犯罪案件X件X人,“雁过拔毛”类案件X件X人。

  突出审慎执法,营造公正透明的执法环境

  准确把握“X个界限”的受立案标准,严格遵循“X个慎重”的办案要求,准确认定案件性质,严防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严禁选择性执法。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改革探索出现偏差与钻改革空子实施犯罪、合法经营收入与违法犯罪所得、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不正当经济活动与违法犯罪”的界限,严禁打击扩大化;办案中慎重

  拘留逮捕企业管理者和关键岗位人员,慎重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慎重考虑办案方式和时机。

  二、注重法治规范,维护正常市场经济秩序

  发挥法律调节功能维护市场公平有序

  加强合同纠纷审理,保障市场主体缔约自由,维护合同法律效力;适度把握司法介入公司治理尺度,促进公司治理规范化;加强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加强企业破产案件审理。

  发挥法律惩戒功能促进诚实信用守法

  严格规制各类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恶性竞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严肃惩处虚假诉讼行为。出台《X市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联动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近年来采取限制高消费X余人次、司法拘留X余人。

  发挥法律保护功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坚持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企业生存发展并重,对暂时存在资金困难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尽量通过和解、调解等方式。保护企业的各种合法用工形式,平衡劳动者和企业之间的利益,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提高企业产业竞争力。

  三、强化法治保障,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

  深化侦破打击整顿经济秩序

  严厉打击涉企经济犯罪,X年侦办经济犯罪案件X多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X亿多元。突出打击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犯罪,批捕、起诉了一批涉嫌强迫交易、侵犯商业秘密等犯罪嫌疑人。强化打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批捕、起诉了一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等犯罪嫌疑人。成功侦办审结X案件,开出史上最大罚单X亿元且执结到位,做好了后续处置工作。

  突出风险防范确保经济安全

  对重大涉企案件、重大经济纠纷、重大涉众型利益诉求问

  题进行稳定风险评估。充分发挥情报信息收集研判优势,会

  同有关职能部门做好排查、防范工作,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及时发现企业改革创新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犯罪预防建议,防范化解生产经营风险。加强各类不稳定问题排查整治,加强对重大案件的统筹,依法妥善审理了有关危害国家安全案件,防止政治、社会领域风险传导、影响经济发展。

  注重多元手段解决涉企问题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深化消防、交通整治。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开展矛盾调解进园区、进企业活动,稳妥处理各类涉企矛盾纠纷。强化周边环境整治,严厉打击敲诈勒索、阻工扰工等违法行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法治意识和契约精神,自觉把经济纠纷纳入法治化轨道解决。

  法治建设示范县经验材料

  近年来,我县在市委政法委的正确下,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和省市有关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以争创全省法治县为动力,以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为目标,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实现了全国普法先进县“X连冠”,荣获法治建设示范县。在具体工作推进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

  面:

  一是在压实工作责任上高起点定位

  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围绕“争先、强基、法治”的工作要求,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逐级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对年度综合绩效排名前三名和后两名的区镇和单位开展“谈优谈差”,全面压实党政主要领导法治建设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四个全面”绩效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成绩单,细化法治建设考核实施办法,实行共性工作与个性任务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共性工作细分为X大项X个子项,个性化工作任务X项,实现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评化。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法治建设重点领域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集一次工作例会,每季度开展一次项目查评,对重点指标实施动态联络

  机制,实现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工作信息及时报送、绩效数据实时掌握。

  二是在夯实基层基础上高标准谋划

  把法治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作为切入点,不断提升服务发展、保障民生法治惠民水平。规范基层基础建设。出台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注重试点先行、分步实施,通过现场会、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推广开发区“法治建设五融合”、X社区“X”、X镇法治工作室实体化运作等工作品牌,由点到面有序推进法治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实现法治基层基础工

  作系统化推进、实体化运作、高效化提升。深化法治惠民实践。按照“X”的工作思路,围绕X等领域开展法治实践,今年新推出交通事故联动快处中心等一批法治惠民实事项目。每年政府专项拨款X万元以奖代补经费,让百姓切实感受到法治建设带来的获得感。拓展平安法治志愿者联盟新内涵,建立星级管理和公益反哺相结合的志愿者积分激励保障机制,先后组建专业化公益法律服务社会组织X个,注册志愿者X万余人。县法治工作中心开设“法律专家诊所”,选聘X名优秀律师轮流值班,为群众提供专业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扎实推进法治系列创建。建立法治建设“X”月度推进机制,完善“X”季度巡查机制,健全“X”观摩机制,通过县委书记率队观摩,区镇党委书记当场汇报、县委常委现场点评,以项目化方式抓推进、抓落实、抓绩效,有效促进法治镇、民主法治示范村、诚信守法、依法治校示范校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面提升基层法治建设水平。

  三是在提升法治素养上高强度推进

  着力推动普法理念“转型升级”。全力构建党委领导、监督、政府实施、社会协同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普法工作议事协调、责任分解、考核督查等制度,实现普法由“主演”向“导演”转变。突出“关键少数”,实施领导干部“每年X次集中学法、X次自学、X次调研、X次年终述法”的“X”制度。狠

  抓“关键时期”,在全省率先推进“法治教育进课程”,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X”模式,自主研发出版《X》,全县中小学生免费人手一册。着力推动普法方式“X”。以落细落实责任为核心,推行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实施“X”“X”和媒体公益普法机制,进一步明确了普法主体责任。坚持普法与服务有效衔接,建立以满足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的精准普法机制,持续开展“X”活动,我县作为县级唯一代表,在全国第X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作精准普法经验交流。着力推动普法阵地“X”。连续成功举办X届法治文化节,建设“X”法治文化阵地,推广X镇挂图作战“X”模式,加大镇村两级规模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基层法治文化体系。

  四是在规范权力运行上高效率落实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制订出台《X规定》《X办法》,对县域重大行政决策进一步规范。县镇村三级法律顾问配各率达100%,连续X任县长出庭应诉,连续X年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X。组织领导干部旁听典型案件庭审,参与庭审评议,推动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优化执法司法环境。在全市率先应用智慧审判集成系统,建成融庭审记录、审判管理、审判观摩、大要案审执指挥等功能为一体的集控中心,县法院实行全程网上办案,以信息科技促公开、保公正。县公安局在全省率先探索涉案财物集中管理,建成集案件管理、执法办案、涉案财物

  管理、音频存储“X”的综合性执法基地,实现全程闭环管理、跟踪监督,被授予“全国优秀公安局”称号。加大执法司法监督力度。严格落实执法司法“X”制度,制定出台《X》,采取评议视察、政法委派员、满意度测评、案件当事人回访等方式,加强对员额法官、检察官的监督。每季至少一次对司法、行政的重点案件开展评查,综合运用评议、案件评查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强执法监督,保障执法权规范有序运行。

篇五:公安法治文化建设经验材料

  

  监狱法治文化建设经验交流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推动监狱工作之经验交流

  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强监狱执法建设、推进“阳光”执法、开展执法质量考核评议等各项工作,监狱工作法制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总体上看,监狱法治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警察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不强,极少数警察甚至唯利是图,搞权钱交易,滑向了违法犯罪的深渊。二是依法治监虽然已经提出多年,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具体工作中,少数监狱警察的法律意识还不强,违规执法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监狱建设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省与省之间、监狱与监狱之间的具体还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甚至相互“打架”,导致基层单位在执行时无所适从。四是法律专业人才缺乏,通过司法资格考试并取得执业资格的警察屈指可数,多数警察的法律知识不全面、不系统,或没有及时更新,难以适应形势开展需要。上述问题涉及法治文化建设的不同层面,如不抓紧解决,将不利于监狱事业的长远开展。

  因此,监狱必须将法治文化建设融入监狱工作实践之中,使法治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为监狱事业开展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制度规范和人才支撑。

  一、凝法治文化之“神”,夯实监狱事业开展的思想基础。毛主席曾说过:“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没有精神支撑,人只是一副躯壳;一个团队没有了精神,那么是十分危险的事。加强监狱法治文化建设,首要任务就是要凝聚监狱的“精、气、神”。中央政法委和司法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法机关认真

  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做社会主义文化大开展大繁荣的积极建设者、有力保障者。要扎实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监狱工作的全过程,把增强警察个人素质与提高监狱工作整体水平结合起来,把警察个人开展与监狱事业开展统一起来,激励警察在服务大局中实现自身价值。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全体警察打牢“三个至上”、“四个在心中”的思想基础,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使监狱人民警察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要根据各单位开展历史和现实情况,提炼属于本单位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本单位特色的法治文化,增强警察的归宿感和认同感,使核心价值观成为连接全体警察精神家园的无形纽带,成为团结带着全体警察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

  二、强法治文化之“本”,夯实监狱事业开展的人才基础。要实现依法治监和依法改造的目标,必须培养一大批能熟练运用刑事、民事和行政等方面法律法规的优秀法律人才。要高度重视法学教育和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和学习培训,全面提高警察队伍的法律素质和专业水平。要引导广大警察积极参加成人高考、电大、函授、在职研究生等各个层次、各种方式的在职法学教育培训,加强法律人才的培养和储藏,提高法律专业或具备相关法律知识的警察的比重。要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气氛。要加强普法考试,将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使普法考试真正起到以考促学、巩固学习成果、检验学习效果、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改造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三、固法治文化之“形”,夯实监狱事业开展的制度基础。监狱的,既是监狱

  文化的反映,同时也对监狱文化的形成和开展起着推动和制约作用。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行为,使监狱真正转化为内在约束,成为自觉遵守的行为指南。要高度重视制度的立、改、废、编工作,对不适应形势变化的制度,要及时废除;对不规范、操作性不强、前后矛盾的制度,要及时修订和完善;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及时上升为制度;对各部门工作所需的制度,要分类组织汇编。要编印《监狱规范化管理工作手册》,建立和完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实现岗位职责统一、工作标准统一、工作流程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外观标识统一、文书表册统一,构建科学规范的基本制度体系,做到用制度办事、管人、理财,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

  四、聚法治文化之“智”,夯实监狱事业开展的理论基础。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把握监狱法治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就必须认真开展监狱法治理论研究,以监狱法治理论研究带动机关文化建设,为推动监狱工作科学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要充实力量、整合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题攻关,提高研究工作成效。要摸索和积累全省在罪犯改造质量评估、特色监狱建设、布局调整、监企规范运行、工人管理等重点工作中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经验,并将理论成果运用到监狱工作实践中,切实增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前瞻性,为监狱工作实践提供有力指导。要开展优秀法治论文评选、法治论坛等活动,引导和鼓励广大监狱警察投入理论研究,集中民智,为监狱工作科学开展积极建言献策。

  (:果宝)

推荐访问:公安法治文化建设经验材料 文化建设 法治 公安